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屎幣 > Info

NEAR 不是以太坊殺手:它是協作并增強以太坊

Author:

Time:

?Nancy:2021年年初,春節前夕,北京很冷,我和同事頂著嚴峻的疫情壓力決絕北上,那時我們已經感覺到整個行業正醞釀在巨大的機會中,我們四處“游歷”見了不少新老朋友。

也是這次出訪,我們知道了Dragonfly Capital 對 NEAR 進行了一筆重大投資,并加入 NEAR 驗證器咨詢委員會。我和同事不約而同看了一下對方,感覺要像新人一樣重新認識 NEAR ,回到上海我們和身邊的朋友聊 NEAR 的技術實現,沒想到碰到若干一致看好 NEAR的老友,內心很是激動。

現在已經是2021年的10月了,站在第四季度回看這一年,感慨萬千,發生的一幕幕故事告訴我們,這個行業每時每刻都充滿著機會,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抓住,它只會對號入座的分給應該得到的那位錦鯉。復盤 NEAR 的表現,在今年的新公鏈行情里,實在一般,但也足以告訴我們,這一輪節奏里,上古周期里單純炒概念拉共識的老酒,如果不是好糧食釀的,都不會穩穩的香。

大半年過去了,NEAR 和基于 IPFS 的底層存儲 Filecoin 和 Crust 均達成了合作,在新公鏈表現欲你唱罷我登場的境遇里,在全行業被強力呼吁技術聚焦的新節點,我們再來看看 NEAR 。

什么是 NEAR

很高興聽到這個問題。

NEAR 是下一代智能合約平臺。它是最接近以太坊 2.0?愿景的平臺——一條分片、可擴容的區塊鏈,但其上線比以太坊 2.0 早了數年。

以太坊 1.0 無法滿足去中心化應用日益增長的需求。當數字收藏品游戲 CryptoKitties 在 2017 年堵塞以太坊網絡時,這一點首次變得顯而易見。自那以后,2020 年后期的牛市使以太坊的擁堵問題更加嚴重。Gas fee 已飆升至歷史新高,用戶與基于智能合約的應用進行交互時心力交瘁。

以太坊過去 3 年間 gas 的平均價格。Credit: Etherscan

我們知道這只是個開始—— DeFi 應用尚未普及到主流受眾,但以太坊 1.0 已經不堪重負。盡管有這些掣肘,如今在以太坊上運行的多數 DeFi 應用(如 AMM 和貸款協議)表現都非常亮眼,但是,區塊鏈用戶和開發者對公鏈有更高的要求。

Hut 8在2022年第三季度開采了 982 個比特幣:金色財經報道,Hut 8 Mining Corp宣布其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的季度(2022年第三季度)的財務業績。報告顯示,與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的季度(“2021 年第三季度”)的5030 萬美元相比,2022 年第三季度的收入減少了1860 萬美元至3170 萬美元。公司在 2022 年第三季度開采了 982 個比特幣,與 2021 年第三季度相比增加了 8.5%,原因是公司礦工隊伍的擴張和采礦活動的哈希率增加。[2022/11/10 12:45:15]

2018 年時這一問題就已深入人心。當時媒體給其它智能合約平臺冠以「以太坊殺手」的名號。

這種說法太老套了。

NEAR 不是要殺死以太坊。以太坊在目前看將永遠是智能合約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 NEAR 更多傾向于與以太坊協作并對其進行增強,就像區塊鏈網絡版圖中的另一座大型城市。

截至目前在智能合約版圖中,只有一座城市很重要:以太坊,您可以把它想象成紐約市。有關智能合約的一切活動目前都在以太坊上發生。但現在它非常擁堵、鈣化,需要某種方式來擴容。

從廣義上講,有三種擴容智能合約的途徑。第一條途徑是通過「互操作性協議」,如波卡 Polkadot 或 Cosmos,多條異質區塊鏈橋接在一起。這有點像在全國各地修建高速公路系統,連接起一些小城鎮。

第二條途徑是通過 Rollup 二層方案,您可以把它想象成在以太坊上建設越來越高的摩天大樓——不能任意擴容,而是緩解擁堵壓力的一種短期好辦法。

第三條途徑是 NEAR 所采取的道路:構建一條全新的治理完善、并具備兼容性的 L1 公鏈,橋接回以太坊。打個比方,NEAR 正試圖建設第二座城市:智能合約版圖中的芝加哥市。

比喻很形象了。那我們再談談技術層面。

NEAR 簡介

有兩種方法可以極大提高區塊鏈交易吞吐量:垂直擴容和水平擴容。

水平 vs 垂直擴容。Credit: PudgyLogic

垂直擴容是指:為了實現更高的吞吐量,我們將要求每個節點都非常強大。這意味著交易處理不能再由普通用戶完成,但這樣的一個網絡能處理更多的計算。Solana 和 DFINITY 采用這種方法,這意味著在這兩條區塊鏈中,普通用戶無法在商品化硬件上驗證區塊鏈。

這不一定是壞事!垂直擴容的區塊鏈對于某些需要高性能和全球訪問狀態一致的應用而言具有很高吸引力。但是,他們通過犧牲驗證器去中心化來實現這一目標。

水平擴容采取的是完全相反的路徑。水平擴容將系統劃分為多個分片。每個分片僅執行區塊鏈上總工作量的一個子集,每個驗證器只需驗證單個分片(和部分「協調器」分片)。由于每個分片的工作壓力較低,因此允許更多用戶參與驗證。這樣保持驗證去中心化,同時仍能擴容系統的總吞吐量。

這正是以太坊 2.0 的規劃遠景:一個任意分片的智能合約平臺。唯一的遺憾是以太坊 2.0 看上去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成真: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近期稱,以太坊 2.0 的智能合約需要太長時間才能完全實現,以太坊在數年的過渡時間內只能先完全采取 Rollup 方案。

NEAR 采用了與以太坊 2.0 完全相同的實現策略:水平分片區塊鏈,能夠支持每秒高出幾個數量級的訂單。但與以太坊 2.0 不同的是, NEAR 目前已經上線。

舉幾個數字讓您感受一下 NEAR 提供的擴容提升:NEAR 區塊鏈上的每個分片可以單獨處理的交易比以太坊 1.0 多出 10 倍。NEAR 區塊鏈最終將擁有?超過 100 個分片。這意味著,NEAR 最終每秒將能夠處理比以太坊 1.0 多 1000 倍的交易。

但目前可擴容性是一個相對容易的承諾。許多全新的智能合約平臺都宣稱其強大的可擴容性,但用戶仍然聚集在以太坊上。真正的挑戰是創造超越以太坊的一流開發者體驗。而這正是 NEAR 的閃光點。

NEAR 從零開始構建的一路上都對開發人員保持了友好。由于基于 WASM 的運行時 runtime,開發者無需學習新的編程語言,即可在 NEAR 上手和運行。

您是網絡開發者?用 Script (Typescript 的近親) 即可。或者您喜歡內核調試,在 Rust 上編寫智能合約即可。

NEAR 合約類似 ERC-20 的一小段代碼,利用 AssemblyScript 編寫。Credit: NEAR

當然,如今區塊鏈中的多數開發者已經使用以太坊和 Solidity 工具。NEAR 將很快在其虛擬機中啟動 EVM 運行時,這將允許將 Solidity 協議部署到 NEAR 上,而不會發生重大更改。這也意味著以太坊工具(如 Ganache 或 Metamask)將很容易與 NEAR-EVM 部署兼容。

但是資產呢?我們都知道目前最流行的加密資產都活躍在以太坊上, 無論是 Tether、 USDC,還是 DeFi 類代幣。很快您將能夠通過它們無需信任的橋接——Rainbow Bridge,將這些資產轉移到 NEAR。當前存在的幾乎所有跨鏈橋接都依賴于受信任的資產托管人,但 Rainbow Bridge 將呈現完全去中心化,受加密和激勵保護,而不是受信任保護。

NEAR 中還有許多其他出色的用戶體驗 UX 改進。例如,人類可讀的地址,而不是像 2e75ed2ffaae39e859b6 這樣的名字……,可以將您的資金轉移到 dcp.near 交給我們。這一切都直接在協議層實現。您甚至可以用同一個公鑰擁有多個名稱,或嵌套在另一個帳戶中作為子帳戶(如 haseeb.dcp.near)。

NEAR 錢包資產轉移體驗

NEAR 的設計還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例如搶先實施 EIP-1559,合約層開發者獎勵以及存儲質押。但 NEAR 依然是一個非常稚嫩的網絡, 我們希望 NEAR 能與新一代加密應用共同進化成長。

但 L1 公鏈的成功,需要的絕不僅僅是技術。

偉大的區塊鏈平臺最終建立在其社區之上。NEAR 的 DNA 來自于其創始人:Illia 和 Alex,兩位極具才能和腳踏實地的工程師,之前分別擁有 Google 和 MemSQL 工作經歷。

NEAR 通過重視用戶和開發者的 UX,打造了一個世界級的團隊和充滿活力的社區。

NEAR 開發者生態系統的增長。Credit: Electric Capital

除了介紹性的開發者教程,還有許多項目通過 Open Web Collective 在 NEAR 網絡上進行構建。

到目前為止, NEAR 已經取得了不俗的牽動力。但它仍然是一個年輕的網絡,還有很多路線圖需要交付。接下來的幾年是否會鞏固其作為主導性智能合約平臺的地位,讓我們拭目以待。

沒錯接下來幾年,而不是幾天。

Tags:

屎幣
明治兔兔 維多利亞母雞和NFT:歷史一共押了多少韻?

在討論NFT之前,先講幾個故事。大家聽聽看:里面有多少次歷史唱出的押韻? 光彩青年的故事 有一群年輕人,華麗麗,亮閃閃。他們狂野沖動,反復無常,天真敏感。帶著聰穎的心智,他們混進人性的大巴扎,變成了一群“元祖派對動物”,張狂放縱、反叛荒誕、熱切地追求財富、刺激、和欲望滿足。

爆火之下如何警惕那些NFT陷阱

知名說唱歌手SnoopDogg在Twitter上宣稱自己就是某知名NFT傳播賬號的幕后真人。 雖然他此前也發布過NFT,但還是有不少網友對這一觀點表示懷疑。 外媒調侃道,@CozomoMedici像是取了文藝復興時期某位意大利銀行家的名字。過去數月,它一直在發推吹噓NFT,并且吸引了不少關注者。

veToken治理為什么總是失敗?以Balancer為例進行探討

這篇文章,我將會解釋客觀上為什么 Ve 治理是一個不好的機制,不適合在協議中實施。它并沒有解決任何問題,而且還制造了大量的問題。 撰寫:@Gabe Pohl-Zaretsky 編譯:深潮 TechFlow 我看到很多協議都建議使用 Ve 治理來解決他們的代幣經濟學問題。 這篇文章,我將會解釋客觀上為什么 Ve 治理是一個不好的機制,不適合在協議中實施。

NEAR 不是以太坊殺手:它是協作并增強以太坊

?Nancy:2021年年初,春節前夕,北京很冷,我和同事頂著嚴峻的疫情壓力決絕北上,那時我們已經感覺到整個行業正醞釀在巨大的機會中,我們四處“游歷”見了不少新老朋友。 也是這次出訪,我們知道了Dragonfly Capital 對 NEAR 進行了一筆重大投資,并加入 NEAR 驗證器咨詢委員會。

Sui特性解析:為什么Sui區塊鏈上有機會出現最快的Web3應用?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分析了單寫原則應用是如何工作的和它們能實現什么,以及最關鍵的“為什么 Sui 將有機會構建 Web3 中最快的應用程序? 原文:Trace推特 雖然很多人都看好 Sui,但他們其實并不知道 Sui 在協議實現中的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單寫原則應用。 Sui 有一個雙重共識模型——依賴交易是按順序排列和處理的,而獨立交易是并行執行的。

NFT元年 公鏈在此領域的表現如何?

2021年,整個行業都一直保持著高漲的情緒,NFT在這一年成了加密世界的寵兒,且這波熱潮在游戲元宇宙等要素助力下,顯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公鏈集體爆發,給NFT的發展提供了遠比去年DeFi熱潮更完備的基礎設施。 NFT之所以會迎來爆發,是因為它獨特的屬性,配合公鏈可以發揮巨大的價值,所有人都能發行、擁有和交易它們。

如何在ETH2.0上建立質押機制?

概覽 讓我驚訝的是,ETH2.0Phase0并沒有設計委托ETH的系統,這與當前的主流PoS共識幾乎是相違背的,后續各Phase的發展路線圖中,也并沒有看到對應的開發。單個節點參與者需要往Deposit合約中存入32個ETH來成為驗證人,非節點運行方并不能在鏈上將ETH委托給驗證人參與共識,這給開發者留下了一個需求。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