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元宇宙的重要應用方式,數字藏品成為文旅行業廣泛關注的焦點。
無論是河南博物院的3D版數字文創“婦好鴞尊”上線秒空,還是西安曲江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宇宙·千宮系列”數字藏品總營收超過60萬元,或是湖北省博物館將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制成數字文物限量萬份3秒售罄……都在向我們昭示著數字藏品的無限生機。
數字藏品讓高不可攀的藝術及文物收藏走下神壇,通過數字化加密技術,讓普通人(特別是Z世代的年輕人)有機會體驗到收藏的樂趣,讓數字藏品IP主體走進人們的生活。
憑借其“輕資產、快回報、重效益”等基礎投資屬性,數字藏品無疑成為文旅企業進軍元宇宙最便捷高效的突破口之一。
“數字藏品的產生是物質生活發展到一定階段,伴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所產生的一種新的社會現象。探討數字藏品在文化和旅游領域的應用,首先需要考慮的是數字藏品發售、流通、購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然后再來思考文旅企業、旅游目的地開發數字藏品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河南大學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研究員李昊說。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2.0版》指出,數字藏品需求驅動因素主要有四個,分別是價值儲藏、人文認同、生產要素配置和社交貨幣等。
埃及中央銀行允許發行數字貨幣:據埃及媒體報道,埃及中央銀行當地時間22日宣布,允許當地銀行在其監督下發行數字貨幣,用于移動支付服務,并存儲于電子媒介中。除發行銀行外,其他個人或實體可使用數字貨幣進行支付操作。這類數字貨幣將按照埃及中央銀行頒布的規則進行發行,可兌換成埃磅現金,并與埃鎊等值。當地時間3月28日,埃及中央銀行發布聲明,警告該國公民不要進行加密貨幣交易,并強調“埃及只能使用其央行批準的官方貨幣進行交易”。(央視)[2021/4/23 20:51:27]
基于數字藏品需求驅動因素,數字藏品如何利好文旅企業,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事實上,對于文旅企業來說,數字藏品在提高非營收、線上獲客和文化傳承等方面均有不容忽視的作用。
一是提高非營收。數字藏品通過線上限量售賣,可為文旅企業帶來正常營業收入外的額外收入。此舉與線下文創有異曲同工之妙。
較線下文創來看,數字藏品成本較低、交易更為便利。也因此,數字藏品線上營收也會更為可觀。
以西安曲江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推出的“○宇宙·千宮系列”數字藏品為例,該系列數字藏品一經登陸淘寶阿里拍賣平臺,3萬份藏品9分鐘全部售罄,總營收超過60萬元。
二是線上獲客。數字藏品通過線上售賣,可以增強游客對文旅企業的認知和認可程度,激發游客的線下出游意愿,形成“線上獲客,線下消費”現象,進而提高文旅企業總營收。
事實上,這才是當前形勢下數字藏品給文旅企業帶來營收的最重要方式。
同樣以西安曲江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推出的“○宇宙·千宮系列”數字藏品為例,集齊該系列三款數字藏品(千宮之境、千宮之佩與千宮之靈)即可享受終生免費游玩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權益。
游客收藏該系列數字藏品,大概率出自兩種意圖,一是文化愛好者出于對文化的熱愛自發收藏,二是游客出于“終生免費游玩”搶購。
無論是哪一種,都將促使他們產生一定的自發宣傳行為(發朋友圈、抖音、與朋友口頭交流等)。這一階段,景區可獲得第一批潛在顧客。
緊接著,在出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集齊該系列三款數字藏品獲得終生免費游玩資格的游客和其他慕名而來的游客將來到景區。
盡管部分游客免去了平均幾十元的門票,但其在餐飲、住宿、交通、購物、娛樂等方面的非門票收入遠比門票收入要高得多。
三是文化傳承,通過數字藏品的形式,文旅企業(尤其是博物館等)可將亟需弘揚的文化注入數字藏品文物中,吸引年輕人(尤其是Z世代年輕人)的注意力,讓更多人(尤其是Z世代年輕人)了解文物及其背后亟需傳承的文化。
3月26日(2022年),來自全國50家博物館、高校的60位館長、學者聯名發布《關于博物館積極參與建構元宇宙的倡議》,呼吁博物館順應時代發展,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建構元宇宙。
《倡議》提出,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博物館應增強藏品資源特別是數字資源開放共享的意識,樹立合作共贏的理念,讓有限的資源在元宇宙中創造無限的可能。
博物館的核心是文物,文物的背后是文化,博物館積極參與建構元宇宙,必將為數字藏品注入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并通過數字藏品,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了解文物和其背后的文化。
盡管數字藏品已然表現出了其在提高非營收、線上獲客和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優勢,但對于文旅企業來說,當前形勢下其最根本的優勢在線上獲客方面;對于文旅行業來說,其在文化傳承方面的優勢也不容忽視。
至于非營收方面,目前尚且不是文旅企業獲利的主要途徑,更大程度上還是利用數字藏品實現宣傳效果。
數字孿生技術與應用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韓靜霆認為,文旅行業擁有眾多IP產品,可以為數字藏品的應用提供更多新的場景,不僅有目前最受歡迎的文物類和非遺類數字藏品,將來可能還有在更多場景中打造出的爆款數字藏品。
Tags:
今天中午,一則周杰倫持有的BAYC NFT #3738被盜的消息迅速被傳播至各個加密社群,后續還爆出周杰倫持有的一枚MAYC和兩枚Doodles同樣被盜,這一則則消息敲響了加密用戶對于保護好自己NFT的警鐘。 事情的起因究竟是什么能讓華語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中招呢?發生了這一系列的事件,該如何保護好自己的NFT?想必大家同時都帶有疑問。
在2019年8月10日的一次金融界精英論壇上,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再次詳細闡述了央行數字貨幣研發的具體進展和未來最終呈現形式。 從具體傳遞出來的信息看,是全方位的,但很多依然是書面語言,我這里跟大家用大白話解讀一下關鍵點,里面其實有很多是不經意間透露出來的重要信息。
NFT在得到Web3社區的廣泛應用后,目前正在向主流市場邁進,聚焦大型媒體平臺,并引來眾多體育明星和公眾人物紛紛發行自己的藏品。這使得NFT成為了區塊鏈技術中最受矚目的應用之一。 NFT的新一輪發展才剛剛起步。動態NFT(簡稱dNFT)正在不斷拓寬NFT的應用領域,根據外部事件和數據不斷變化更新。
作為元宇宙的重要應用方式,數字藏品成為文旅行業廣泛關注的焦點。 無論是河南博物院的3D版數字文創“婦好鴞尊”上線秒空,還是西安曲江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宇宙·千宮系列”數字藏品總營收超過60萬元,或是湖北省博物館將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制成數字文物限量萬份3秒售罄……都在向我們昭示著數字藏品的無限生機。
2020年年中,DeFi迎來高光時刻。 短短1個月之內,DeFi總市值從20億美元增加到超過80億美元,DeFi中鎖定代幣市值輕松突破10億美元大關至25億美元,而鎖定代幣市值之前徘徊在10億美元上下達半年之久。 DeFi的這一突破和流動性挖礦有關。 2020年6月15日,Compound啟動流動性挖礦機制分發其治理代幣COMP。
在很多情況下,人們愿意為稀有物品或獨特體驗支付溢價。古話說,物以稀為貴,但在NFT的世界里,我們該如何量化這個數字資產的稀有度和其對等的價值? 從純粹的商業角度來看,許多資產原本不需要任何形式的限制供應,但稀有性的價值將影響消費者需求和市場層面需求的總和,人為進行稀有度和數量設計將產生不同的效果。
注:原文作者為Eshita Nandini,以下為全文編譯。 NFT的復興正在將所有的媒體從傳統的格式和商業模式轉變為數字化的原生模式。視覺藝術一直是突出的形式,其銷量已達數十億美元,且市場規模和參與者還在持續增長。藝術NFT已經看到了圍繞個人資料圖片(PFPs)、生成性收藏品、視覺效果、數字/實物作品、游戲對象等的交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