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視覺藝術家、明星入局數字藝術藏品(NFT)市場,再加上2021年下半年GameFi熱潮的來襲,我們見證了一個個重量級的NFT項目。音樂數字藏品市場也在持續發力中,根據 Footprint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目前音樂NFT市場份額占 NFT 市場的 0.11%,仍然擁有十分廣闊的想象空間。
盡管處在成長期,音樂類NFT的收入卻賺足了眼球。2021年初,電子音樂制作人3LAU通過音樂NFT獲得了7位數的可觀收入,其音樂版稅收入的0.15%也分給了該NFT的持有者。由此可見,NFT在Z世代中尤其受到關注,并已成為與藝術家聯系的一種方式。
藝術家、音樂公司紛紛擁抱的NFT
2021年仍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音樂會、演唱會及各類活動紛紛暫停或線上化。受此影響下的各流派音樂人與藝術家們紛紛行動起來,而一些古典音樂圈內的藝術家與樂團也紛紛入局NFT。例如達拉斯交響樂團發布了其演出的NFT拍賣;深圳交響樂團的《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NFT專輯上架后被音樂愛好者瘋搶,這證明了 NFT 可以通過創造新的收入來源為藝術家和創作者創造價值。
中國古典音樂資源平臺—庫客音樂(KUKE.US)也已成立區塊鏈事業部,區塊鏈部門將利用區塊鏈技術來驗證、授權和保護數字音樂版權,目前已投資孵化其自主NFT平臺KOLO.Market。
數據:比特幣交易費用升至2018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BitInfoCharts.com數據顯示,比特幣交易費用目前升至2018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比特幣交易的平均成本現在是13美元。10月17日,比特幣交易的平均成本為1.5美元,這意味著比特幣交易的平均成本在不到兩周的時間里增長了約9倍。[2020/10/31 11:19:56]
據官方消息顯示,KOLO.Market發行的 Unique NFT 基于現有的音樂作品鑄造,采用英式拍賣的方式進行銷售;同時致力于解決音樂在區塊鏈上去中心化、可追溯且不可篡改的屬性,解決版權確權、維權和管理、提高版稅支付效率、保護音樂人權益等問題。所有作品音質均為發燒級音響系統,將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高端視聽享受,以及獨一無二的NFT先鋒收藏體驗。
NFT應用將利用庫客及其全球戰略業務合作伙伴拿索斯音樂集團的古典音樂版權資源,進一步增強交易流動性、平臺互操作性和數字音樂資產共享的便利性。
音樂是一種普遍的用戶體驗。據統計,截至 2020 年底全球音樂行業總收入達到 216 億美元,自 2019 年以來,該行業以 7.4% 的復合年增長率連續第六年增長。盡管該行業取得了看似成功的業績記錄,但仍面臨一堆問題。很多音樂藝術家很難在這個行業中獲得流量,有才華的音樂家得不到公平的報酬,更重要的還有優質內容的稀缺性。
如果把音樂NFT作為一個常見的商品,想要讓一個市場能夠快速啟動并且擁有健康持續的增長周期,最關鍵的是需求和供應的共同增長從而推動整體市場體量的增長。需求的增長除了市場熱情之外,還需要商品本身為消費者帶來如情緒價值或實用價值,這些價值是離不開優質藝術家和高質量的音樂作品。
作為KOLO的孵化與投資方,庫客音樂(KUKE.US)致力于傳播經典音樂。目前擁有 Naxos、Marco Polo、Capriccio、Grand Piano、Ondine、Orfeo等國際著名唱片公司和古典廠牌授權的百萬首音樂作品。據悉,百萬曲庫中已經收藏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古典音樂作品和版本以及數百個國家地區獨特的民族音樂。還有一些知名電影例如《愛樂之城》、《王牌特工》、《了不起的蓋茨比》等耳熟能詳的電影也采用了曲庫中的作品。
庫客音樂(KUKE.US)引進國內的音樂內容來自拿索斯音樂集團(Naxos Music Group),庫客與拿索斯集團進行著長期的戰略合作。如果說三大唱片公司重塑了流行音樂圈,那么可以說拿索斯是顛覆了古典音樂圈。作為全球最大的古典音樂獨立廠牌,其龐大的曲庫和所涵蓋作品的廣度讓它擁有更多獨特的版權內容。不僅如此,拿索斯的百萬寶藏曲庫的優質音樂內容曾屢屢獲得如格萊美獎、留聲機古典音樂大獎、BBC音樂雜志等大獎,多部作品選用為奧斯卡影片或知名品牌廣告的配樂。
在以優質版權內容為核心下,KOLO.Market的首張專輯曾以起拍價9倍的價格成交;農歷新春之際上架數字藝術藏品專輯《春節序曲》,發行僅短短幾小時即引來廣泛關注,往期拍賣專輯均超預估價的價值售出,有收藏價值的作品無疑可以為藝術家或企業帶來更多的收入。
目前,發行音樂NFT已經成為音樂界的潮流, Kings of Leon樂隊預計未來的十年內70% 的音樂專輯將以 NFT 形式發行。從所有權到版權、從玩家收藏到玩家投資、從實體到金融,音樂行業的生產關系有了一種全新的組成方式。NFT給音樂行業注入了鮮活的力量,允許音樂的傳播產生更多可能性,并且傳播的意義是具有顛覆性的。對于市場規模和增速來看音樂NFT確實有更多想象力,古典音樂NFT藏品也在被越來越多收藏者的認可,其長線價值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Tags:
前言 9月12日,知道創宇區塊鏈安全實驗室 監測到 Avalanche 上的 DeFi 協議 Zabu Finance 項目遭受閃電貸攻擊。實驗室第一時間跟蹤本次事件并分析。
? 在周一的一篇推特帖子中,OpenSea宣布收購NFT市場聚合器Gem,價格未披露。OpenSea首席執行官Devin Finzer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該公司采取這一舉措是為了改善其經驗更豐富的“專業”用戶的體驗。 Gem允許交易員購買不同藏品和多個市場的NFT,從而節省了gas費用。
(自畫像,梵高) DeFi開啟了開放金融的道路,其無須許可的可組合性展示出跟傳統金融完全不同的特性,這讓它成為區塊鏈過去一年難得的亮點,承載了加密世界的希望。不過,DeFi也并非完美。它也有弱點,如果處理不當,它也可能會引發加密世界內的經濟危機。 DeFi還很早期,除了可能的漏洞風險之外,還存在的治理攻擊等風險。
隨著視覺藝術家、明星入局數字藝術藏品(NFT)市場,再加上2021年下半年GameFi熱潮的來襲,我們見證了一個個重量級的NFT項目。音樂數字藏品市場也在持續發力中,根據 Footprint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目前音樂NFT市場份額占 NFT 市場的 0.11%,仍然擁有十分廣闊的想象空間。 盡管處在成長期,音樂類NFT的收入卻賺足了眼球。
原文標題:《縱向流動性:價值如何互聯互通|ZONFF Research》 撰文:Lewis Liao,Zonff Partners 高級投資經理 有人把區塊鏈稱為互聯網的價值結算層,因此把基于區塊鏈技術的 Web3 稱為價值互聯網。區塊鏈本身作為一個分布式賬本,與「價值」緊密聯系在一起。它最基本的價值體現在比特幣這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前言:藍狐筆記昨天的文章談到了DeFi當前最優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高抵押率的問題。而今天的主題就是關于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如何實現低抵押的DeFi?目前主要有四種方案,一是模仿智能錢包恢復私鑰的方法通過社交方式確保還款安全;二是構建加密信用評分,并根據評分進行授信;三是利用零知識證明進行個人財務信息的評估;四是構建信用市場的DAO。
我將分享我自己關于如何思考文化對象的框架——6529 COF(文化對象框架)。它不對也不錯,像所有的框架一樣,它只是一個工具。 讓我們從鄧巴數?開始,這是一個概念,即我們只能有大約 150 個穩定的社會關系。研究人員會爭論這個數字或機制是否正確,但我認為這些都不重要。 我認為很清楚的是,你不可能有 4945 個穩定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