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元宇宙時代加速到來,以NFT為代表的數字新文創行業正引發全球矚目。數據顯示,自從2021年8月至今,Opesea、Ratible、SuperRare等主流平臺區塊鏈上的NFT的平均日交易規模已達1億美元,2022年多次日交易規模突破10億美元。
在我國,推動數字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各地共識。2021年3月,“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正式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明確提出,文化產權交易機構要充分發揮在場、在線交易平臺優勢,推動標識解析與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融合創新,為文化資源數據和文化數字內容的確權、評估、匹配、交易、分發等提供專業服務。
為了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助力國內數字版權和數字新文創發展,4月25日,山東省數字融合版權交易中心揭牌及數字新文創板塊“稀識APP”發布會暨2022全球數字新文創高峰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山東濟南正式啟動。
“元宇宙是一個全新的敘事體系,也在創造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系。數字藏品是進入元宇宙的一張門票,元宇宙中絕大部分經濟活動其實都是跟數字資產有關,數字版權則是數字資產的一個典型代表。” 論壇上,國家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海濤說。“我們認為,數字版權將成為未來元宇宙經濟體系中一塊非常重要的基石。”
DeFi期權協議Volare完成種子輪融資,DCG領投:12月17日消息,支持L2的期權協議Volare宣布完成種子輪融資,Digital Currency Group(DCG)領投。新融資將用于產品開發、市場運作等。
據介紹,Volare提供了一種透明的、無需信任、便捷的去中心化機制,在期權交易(尤其是奇異的期權交易中),不需要中介機構就可以運行。Volare允許投資者投資于標準或定制的期權策略組合,并根據其基礎設施為客戶提供對沖和提高收益的工具。(AccessWire)[2021/12/17 7:45:54]
然而,行業早期快速升溫,同時也亂象叢生。4月13日,三協會倡議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另一方面,合規先行之下,更多的數字新文創平臺也在加速誕生。4月25日,國內首家全合規數字版權交易平臺“稀識”正式發布。針對數字文創從業人士和平臺用戶關心的版權問題,該平臺上鑄造的新文創數字產品都將直接接入國家版權保護平臺,為創造者提供版權申請以及確權服務,讓擁有者真正獲得版權保護。
元宇宙中的數字版權及產品形態如何?與一般的NFT產品相比,與版權結合的NFT有何差異化優勢?合規先行的前提下,又該如何看待數字版權融合發展在國內的未來前景?
去年以來,數字藏品異常火爆。放眼國內元宇宙相關注冊企業,其業務方向主要集中于數字文娛,即數字新文創領域。
比特幣市值超越Facebook升至全球資產第6:Asset Dash數據顯示,目前比特幣市值達1.1981萬億美元,排名升至第6位,已超越Facebook。[2021/4/14 20:18:07]
全球進入“萬物皆可NFT”時代,NFT技術對于數字版權融合發展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具體而言,NFT的區塊鏈技術特性為數字版權提供了確權機制,可以標記各種版權類的內容,形成區塊鏈上的一個序列號,從而不可分割、不可篡改,不可替代。
?“通過持有NFT,版權所有者才能擁有這種數字權益。此外,NFT也注意數字版權的公信,通過提高流通性和價值評估的真實性,從而釋放版權價值。最終,NFT還會實現版權的資產化。在數字版權流通過程中,版權所有者能夠享受到流通鏈條中所有疊加的累積收益,從而激發創作者的創作激情,也為數字版權資產化提供了一個必要的條件。”趙海濤表示。換言之,區塊鏈技術完善版權的確權和存證,將為后續權益變現和分辨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NFT技術也將驅動數字版權的公平性、創新性。數字版權的組織運營背后將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包括從內容創造、確權存證,再到合規平臺、流通傳播和權益分配。通過數字版權交易平臺幫助數字版權供需各方建立關系,實現供需對接和撮合,加速市場流通速度,并支持版權的監測和維權。
“最終環節還是落在實現數字版權的價值上。在此基礎上,各方都能夠公平公正、有效分配相關的權益。”趙海濤說。
數字版權融合發展的趨勢之下,新產品也應運而生。作為國內首家全合規數字版權交易平臺,“稀識”數字新文創APP引起國內元宇宙賽道和數字新文創業內的關注。
據了解,作為山東省數字融合版權交易中心數字新文創板塊,稀識利用區塊鏈技術作為底層基礎,重點圍繞“數字版權”解決版權的保護、發行、流轉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該平臺也在生態內創造作者激勵和分潤模式,讓版權擁有者獲取到其數字作品的經濟收益。此外,平臺上鑄造的新文創數字產品都會直接接入國家版權保護平臺,為創造者提供版權申請以及確權服務,讓擁有者真正獲得版權保護。據產品負責人透露,稀識未來還將逐步支持多鏈生態,將各個鏈上的數字藏品整合到稀識平臺上,整理出全行業的數字版權技術標準。
與一般NFT產品相比,帶有版權的NFT究竟有何優勢?山東安可區塊鏈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濟南區塊鏈協會副會長楊程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NFT如果僅僅是物權上的歸屬,那么對于創作生態的激勵其實是完全不夠的,也很難在品牌方、原創者和用戶相互之間形成一個更全面的生態鏈接。數字版權的融合引入則解決了這一問題。
“NFT跟版權結合是非常天然的,我們接下來將投入更多精力深耕與版權結合的NFT。”國內領先NFT服務商次方數藝創始人劉宏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如表示。“其實在做NFT的過程中,我們也在探索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跟線下實物結合,接下來的一些項目可能更多跟手辦、模型等實物做綁定,甚至跟門票等權益相掛鉤。元宇宙包含的內容很多,權益類型差別也比較大,我們正在探索將創作者、作品、商業品牌以及更多類型的IP引入NFT和元宇宙世界。這是我們當前這個階段主要做的事。”
就目前情況而言,數字版權融合發展還需關注很多要素和條件,合規性是當前行業內最重要的基本面。4月1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
NFT底層究竟是物權還是版權?又是否擁有完整的商業權益?當前在國內,NFT在監管層和配套政策上仍存在缺失,許多從業者都觀察到了這些問題。
“現在大家常見的數字藏品,一模一樣的東西發一萬份、八千份,其實這就削弱了NFT的唯一性,也使NFT容易貶值。如果再開放相應二級市場,很可能會走向證券化。”楊程指出,如果行業早期就進行金融化的過快探索,很可能會使泡沫膨脹速度更快,也會出現一些不明風險。
“目前在法律法規并不是特別明晰的情況下,我們還是以先行先試但是比較嚴苛的監管模式來開展,包括相關作品交易全留痕、交易平臺上所有數據對接第三方監管機構、用戶的四要素認證等。內容審查方面,基于出版行業的先天性的優勢,我們可以用三審三校的傳統流程幫助規避內容風險。在行業早期,我們還是希望先做非金融化的應用嘗試。”楊程說。
此外, 不少受訪者亦認為,監管部門有可能會保持政策短期內收緊、長期審慎鼓勵的模式。實際上,在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的《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中也強調了科技創新在實現深度融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接下來將大力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出版領域的應用。
“以聯盟鏈為重點,發展區塊鏈服務平臺,完善數字資產與供應鏈的管理,健全行業監管機制,提高出版版權的管理水平,這將成為數字版權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 趙海濤說。
Tags:
這篇文章根據我作為多個DAO的成員、在Mirror構建DAO工具以及在過去一年中與DAO運營者密切合作的經驗,分享關于DAO工具的一些想法。 首先,讓我們看下一些挑戰。 "DAO "并不是一個市場 你在建立DAO工具就像說你在為企業建立工具,有協議DAO、社交DAO、NFT收藏DAO、服務DAO、授予DAO等等。
敬啟者: 在最近的交往中,我們遺憾地發現很多新晉NFT老板漠視法律,源于缺乏法律常識。抱有僥幸心理,時時刻刻想著“賺快錢”。針對這一棘手情況,我們不得不進行掃盲式普法。同時,我們推薦服務NFT的技術團隊和媒體團隊也了解NFT相關法律知識,以便重新審視《委托開發協議》《合作協議》等,未雨綢繆。
NFT市場依舊保持強勁,無論是“ Coinbase NFT”還是Twitter對于NFT市場的影響都沒有過往那么大。與此同時,當前有一些新的“藍籌股”項目出現。 馬上將要進入四月的最后一周,讓我們來看看上周NFT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 “之前,我們曾反復討論Coinbase NFT市場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出現。
伴隨元宇宙時代加速到來,以NFT為代表的數字新文創行業正引發全球矚目。數據顯示,自從2021年8月至今,Opesea、Ratible、SuperRare等主流平臺區塊鏈上的NFT的平均日交易規模已達1億美元,2022年多次日交易規模突破10億美元。 在我國,推動數字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各地共識。
孔乙己一到酒館,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又學新的 crypto 知識點了!”他不回答,對柜里說,“充1w塊,u 要6.3的。”便排出一月工資。
尋找更具資本效率、代幣經濟模型更加完善的下一代 DeFi 協議。 預計到 2022 年,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DeFi 2.0」興起。 作為一個 DeFi 耕作者、Degen、學生和建設者,我發現自己腦海中所構想的 DeFi 未來愿景已經開始實現。
一年多來,NFT的出現,無疑將區塊鏈技術賦能于各種藝術品和社交媒體化身、視頻文件等,憑借著其權證的功能,為歷來在傳統渠道能免費共享和下載的數字項目創造了巨額的價值。現在,我們正在目睹另一個細分領域的崛起,加入到NFT的大潮中來。那就是攝影。事實上,攝影是目前NFT行業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光在2021第三季度的總交易量額就到10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