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一到酒館,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又學新的 crypto 知識點了!”他不回答,對柜里說,“充1w塊,u 要6.3的。”便排出一月工資。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沖土狗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錢包沖了貔貅盤,剛進去就被扯毯子了”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合約的 bug!……代碼的事,能算土狗嗎?”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么“Web3”,什么“DAO”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在 Crypto 的圈子里,好像談論、擁抱 Web3 和 DAO 即正確。
你要問他,“啥是 Web3 啊?”
他從別人的話里摘兩句,張口就是“數據自有、革美團的命、個人經濟”云云。
“啥是 DAO 啊?”
他又從知乎里復制一句,“DAO 沒有中心化的管理團隊,社區自治。”
扯。
難以相信的是,在一個這樣新興的行業里,從業者/參與者仍然唯權威、唯傳統、唯聲音大是從。
諸位討論 web3 和 DAO 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剝離了代幣和價格,從最基礎的現實邏輯去思考?
太長不看:
Web3 注定小眾,現在打著 web3 大旗的項目都不 Web3;
DAO 只是兩千年前古希臘精英的線上版本,扯著 xxxDAO 的都是騙子;
結論的大概依據?
回想一下,大概我們有10年,生活沒有發生過顯著的變化了。從謀求外延突破發展到向內尋求內卷自安,大概也就2-3年的時間。19世紀工業革命的浪潮到當代,物理意義的生產力熱情基本消退殆盡。那接下來該怎么辦呢?
物質卷不動,可以卷精神。
web2>Tradfi 其實不算是一個漏斗路徑,為了方便各位理解進入 Crypto 的門檻,在圖例中暫作使用。
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Crypto 行業里頂尖的從業者都是從 Tradfi 進來的。有一些是 Tradfi 領域的佼佼者,有一些是失意者,有一些是看熱鬧的,有一些是拿好了鐮刀的,但不管怎么樣,他們有很多的錢,他們給了這個行業第一口奶。
活著總要發展吧?比特幣作為避險資產的故事講久了觀眾也聽膩了,拉盤也不賣座怎么辦呢?講新的故事,吹新的泡沫。誰來講,誰來吹呢?還是他們。于是 DeFi 來了,一個革自己命的產品概念來了。
DeFi 其實也沒有如大家所想(意)的那樣解決 Tradfi 的各種弊端(是否真的有那么大的弊端呢?)。DeFi 解決的是內循環問題,是用戶已經進入 Crypto 后的場景,在人口基數/資金規模上來說,都不具備與 Tradfi 競爭的能力。1年過去了,大家發現 DeFi 最切實解決的還是創始人別墅過小、跑車過于便宜的問題。試想一下,他們怎么可能革自己的命呢?
NFT 其實也不是 DeFi 的漏斗路徑,甚至可能是并行的產品。原因在于很大一部分人參與(購買/售賣)NFT 的時候,直接用的是 Crypto 的貨幣,并不用經過 DeFi。但是參與和理解是兩碼事,所以個人覺得 DeFi>NFT 也同樣是一個漏斗篩選的過程。
到了這里,進入 Web3 就剩下最后一道門檻,隱私。從所有人無感接觸的 web2 網絡世界來講,社交/游戲/金融/購物,衣食住行玩這些公共的人最樸素的需求已經得到了最大化程度的滿足。如果有不滿足的,那唯一的需求就是隱私。隱私這個問題又面臨著一個問題:到底多少人需要(市場規模會多大)?
其實也不是多少人需要,是多少人值得的問題。目前來講,沒人值得。
或許我們早就進入 web3 了也不一定,移動產品(獨立的個體/IP/設備)本身就是 web3。概念本身并不重要,web3 也好,web 10也好,重要的是發展,是創新,是向外尋求突破,是希望。
還有就是,這 TM 也不是 Web3
越發感受世界的混沌與割裂,個體的存在感愈來愈強,同時也愈來愈弱。
web3 不是革命,DAO 更不是。
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這一輪牛市似乎市場里少了很多信仰者,遠不如上一輪的 BCH、BSV、EOS 的擁泵。其實也不是 DeFi 的用戶不忠誠,哪里的用戶都是不忠誠的。只是持有者們突然都清醒過來,光喂我喝雞湯不頂用啊,還是餓啊!
不信大區塊和互聯網計算機了是吧,那你總相信你自己吧?
DAO 來啦,青天就有啦!
一些人聊到 DAO,張口就是底層、架構、民主、敘事。一些項目方聊到 DAO,張口就是社區、治理。
「治理代幣」大概是我見過最明目張膽的騙局。買個幣你就配 DAO 了?
DAO 滿足了一個被套牢的屌絲最深層次的虛榮心,平時這個虛榮心并不表現出來,因為會被笑話。當他得到機會“決策”(形式主義投票)的時候,熱淚盈眶:項目方在做事!
當一個項目方(精英階層)已經精心準備過的提案放在 Snapshot 上時,人民有什么選擇的余地?一是人民由于知識/精力/人脈/能力的局限性,無法提出有價值的提案,再是投票權,真的不是一人一票那么簡單,況且一人一票你又不是沒經歷過。從來就沒有人民的勝利。
但是,你還是要站起來,不準跪。
所有的路都是修去羅馬的,所有的項目最后都是為了賣成 BTC 套現。個人覺得,解放 BTC 本身的流動性,把 BTC 帶入 DeFi 會是下一個解決內需的熱點。你知道我在說哪個項目。
向外尋求突破的產品沒找到,如果你覺得哪一個是,請一定 DDDD。
你仍然可以去買交易所定義的熱點的 Web3、DAO 概念的代幣,這個市場本來就是毫無邏輯可言,你也有機會賺錢,但是請不要有什么信仰,上一批三浪打完的人還沒打完三浪。
清楚地意識到事物的本質,不是為了眾人清醒我獨醉,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實踐。對代幣可以沒有信仰,正如流動性挖礦這樣,但不能對行業沒有信仰,正如 xxxDAO 那樣。
我看不上這一切,到處都是騙子/傻子/暴發戶,但我仍然熱愛這里。我知道這里仍然有自由、理想和愛。
哦還有,我知道這里可以掙錢。
Tags:
敬啟者: 在最近的交往中,我們遺憾地發現很多新晉NFT老板漠視法律,源于缺乏法律常識。抱有僥幸心理,時時刻刻想著“賺快錢”。針對這一棘手情況,我們不得不進行掃盲式普法。同時,我們推薦服務NFT的技術團隊和媒體團隊也了解NFT相關法律知識,以便重新審視《委托開發協議》《合作協議》等,未雨綢繆。
NFT市場依舊保持強勁,無論是“ Coinbase NFT”還是Twitter對于NFT市場的影響都沒有過往那么大。與此同時,當前有一些新的“藍籌股”項目出現。 馬上將要進入四月的最后一周,讓我們來看看上周NFT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 “之前,我們曾反復討論Coinbase NFT市場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出現。
伴隨元宇宙時代加速到來,以NFT為代表的數字新文創行業正引發全球矚目。數據顯示,自從2021年8月至今,Opesea、Ratible、SuperRare等主流平臺區塊鏈上的NFT的平均日交易規模已達1億美元,2022年多次日交易規模突破10億美元。 在我國,推動數字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各地共識。
孔乙己一到酒館,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又學新的 crypto 知識點了!”他不回答,對柜里說,“充1w塊,u 要6.3的。”便排出一月工資。
尋找更具資本效率、代幣經濟模型更加完善的下一代 DeFi 協議。 預計到 2022 年,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DeFi 2.0」興起。 作為一個 DeFi 耕作者、Degen、學生和建設者,我發現自己腦海中所構想的 DeFi 未來愿景已經開始實現。
一年多來,NFT的出現,無疑將區塊鏈技術賦能于各種藝術品和社交媒體化身、視頻文件等,憑借著其權證的功能,為歷來在傳統渠道能免費共享和下載的數字項目創造了巨額的價值。現在,我們正在目睹另一個細分領域的崛起,加入到NFT的大潮中來。那就是攝影。事實上,攝影是目前NFT行業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光在2021第三季度的總交易量額就到106億美元。
(麥田,梵高) 2019年加密領域最亮眼的發展是什么?毫無疑問是DeFi。盡管DeFi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但它已經向人們展示了其潛力。它是加密領域,除數字貨幣應用之外,第二個走出來的落地場景。 DeFi的潛力 藍狐筆記去年曾經發布過《一張圖讀懂世界貨幣及市場》一文,其中可以看到全球不同資產類型的基本比例。比特幣跟其他類型的資產相比,如滄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