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晏文春出品|白話區塊鏈
前一段時間被爆出,比特幣平均區塊大小為1.3M,創下歷史新高。
我們不是經常說“比特幣區塊大小上限是1M”嗎?為何會出現超過1M的區塊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01 區塊構造
說到區塊大小,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區塊構造。白話區塊鏈在《3分鐘搞懂比特幣挖礦》一文提到:區塊主要由區塊頭和區塊體構成。
區塊頭大小固定為80字節,包含6個部分:
1、版本號2、父區塊頭哈希值3、默克爾樹根哈希值4、難度目標5、時間戳6、隨機數
區塊體包含的是該區塊打包的所有交易相關的信息。一開始被打包進區塊內的交易相關信息包括:交易信息和數字簽名信息。
其中,交易信息主要包含:交易發起時間、交易付款人和收款人、交易金額等;數字簽名就是交易付款人需要用私鑰對交易簽名,以證明轉出的是自己的資產。
作為交易相關信息,交易信息和數字簽名都會被打包到區塊體內。后來,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
02 隔離見證
隨著比特幣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比特幣網絡的擁堵情況也越來越嚴重。為了緩解鏈上的擁堵,比特幣在2017年8月24日實施了隔離見證方案。隔離見證,簡單來說就是將數字簽名信息和交易信息隔離。只將交易信息打包進區塊,而隔離見證信息則放到了擴充區塊內(Extended Block)。采用隔離見證后,每筆交易打包進區塊的數據就變小了,在區塊容量不變的情況下,每個區塊能裝下的交易筆數就更多,從而緩解了比特幣網絡的擁堵。
打一個的比方:
區塊就像一輛大巴車,座位有限。在隔離見證之前,乘客上車帶著行李,行李占部分座位,一輛40座的車,可能只坐了20多人,其他位置被行李占了;隔離見證后,行李統一安排放在行李倉里,不占用座位,這樣大巴車就能坐下更多的人了。
我們用兩張示意圖來對比一下隔離見證前后的差異:
▲隔離見證之前
▲隔離見證之后
隔離見證之后,單個區塊的處理能力是之前的1.7倍左右,相當于將比特幣區塊“擴容”了1.7倍。
03區塊大小為何超過1M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通過隔離見證,區塊體內只打包了交易數據,而將交易簽名的數據移到了擴充區塊內。
因為有的區塊鏈網站在計算區塊大小時,加上了簽名信息,所以區塊大小會超過1M。每個比特幣區塊(含區塊頭和區塊體),其大小上限還是1M。
04 總結
隨著比特幣鏈上交易量的增加,鏈上擁堵越發嚴重。隔離見證方案實施的目的之一,便是緩解鏈上交易擁堵。
簽名信息被打包進區塊之外的擴展區塊內,這樣1M大小的區塊就能裝下更多的交易。有的區塊鏈網站在計算區塊大小時,加上了簽名信息,所以會顯示區塊大小超過1M。實際上,區塊頭和區塊體大小不會超過1M。
你認為比特幣是否需要擴容?如果需要,要將區塊上限擴容到多少M?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看法。
——End——
Tags:
撰寫:The DeFi Investor 永續DEXes的戰斗已經打響,去中心化永續交易所也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趨勢之一!所以在這里,我準備對比目前最流行的三大DEX:dYdX、GMX、GainsNetwork。讓我們開始吧。
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MakerDAO 的穩定幣 Dai,是目前最受歡迎的 DeFi 之一。目前,大約有 2% 左右的以太幣在 Maker 的抵押債務頭寸的智能合約里,價值約為 3 億美元。 那么,它有何魔力能取得如此成績? MakerDAO 于 2017 年 12 月發布了名為 Dai 的去中心化穩定幣。
從5月5號開始大餅(BTC)開始加速下跌,從37k一路下跌到昨日10號最低跌破3萬刀。隔夜大餅回升并企穩在31k附近,暫時穩住了局面。 據信這次的“自由落體”是所謂算法穩定幣UST崩盤導致的。 這個UST很厲害。4月18號的時候剛剛突破174.8億美元市值,一舉趕超幣安發行的儲備型穩定幣BUSD,躋身穩定幣市值排名第三。 一時之間,星光與日月同輝。
作者 | 晏文春出品|白話區塊鏈 前一段時間被爆出,比特幣平均區塊大小為1.3M,創下歷史新高。 我們不是經常說“比特幣區塊大小上限是1M”嗎?為何會出現超過1M的區塊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01 區塊構造 說到區塊大小,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區塊構造。
區塊鏈本質論區塊鏈被大家關注事件好事情,但非常不希望看到各種區塊鏈項目盲目上馬,造成各種社會資源的浪費。區塊鏈技術本身尚在發展階段,還有很多核心技術問題有待突破,對區塊鏈技術本質還充斥著各種不同的理解。后面幾天我們將就區塊鏈的計算本質,技術難點,業務調整,社會影響等方面和大家分享。
在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期貨合約是重要的交易方式,利用最小的資金博取更高的收益,巧妙地使用杠桿功帶來意想不到地收益。在加密貨幣市場,有正向合約和反向合約。 正向合約,即穩定幣合約。比如用USDT或者法幣對比特幣做合約交易。
譯者注:以太坊網絡是一臺富狀態(stateful)的世界計算機,其狀態包括狀態余額、交易流水號(nonce)、合約代碼及合約存儲內容等。在技術上,這些狀態數據是靠一種叫做 “默克爾樹” 的結構來組織的,因此,以太坊世界狀態及其訪問、更新,便可表達為一棵默克爾樹及其訪問、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