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NEAR > Info

Web3 成功的關鍵:抽離復雜性

Author:

Time:

早在 90 年代,加密專家 Nick Szabo 就創造了術語“智能合約”。在一篇 1997 年發表的論文中,他寫道,智能合約“將協議與用戶界面結合,使計算機網絡中的關系更正式與安全。” 簡而言之,智能合約可自我執行,其買賣雙方間的協議條款直接嵌于代碼行中。

為了解釋智能合約,Nick Szabo 以不起眼的自動售貨機為例:

在自動售賣機中,交易規則被編寫在機器中。你按下數字,選擇要選購的商品,再投入錢。如果投入的錢足夠多,機器就會吐出產品。編寫好的規則就這樣執行了一次交易。

智能合約的原理與此相似,它們對于 Web3 至關重要。將規則直接寫進代碼,智能合約不需經過中間環節即可進行交易。自動售賣機使你能不經過商販而買到零食;智能合約使你能不經過銀行家、會計、律師、或其他中間人,而完成任何事。

Web3 是 2021 年的熱詞,到 2022 年,它更是趨于主流,也許可以成為《牛津詞典》“年度詞匯”的初期爭奪者?

谷歌搜索“什么是Web3?”在2021年第四季度穩步上升

在媒體報道中,“Web3”正在快速取代“crypto”(加密貨幣),成為描述去中心的、用戶所有的安全網絡的總稱。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利事:Web3意味著進步和創新,而 crypto(加密貨幣)則與繁雜、投機和其他十幾種負面聯想相連,這些聯想在過去十年中(不幸地)已被固化,現今可能使這項運動偏離正軌。Web3 也許是一場必要的形象重塑。

但關于Web3的問題是:大多數人永遠不會知道它的存在。

其原因在于 Web2 是一場前端變革,而 Web3 是一場后端革命。換而言之,Web2 重塑人們互動的界面,而 Web3 重建屏幕后的機制。這并非意味著 Web3 不會成為一項同等重要的運動——它將徹底改變各行各業,重塑過時的權力結構。而能在 Web3 中取得成功的個人、公司和組織,都必須能夠將其復雜性進行抽離。

例如,人們不需要了解加密貨幣挖礦的工作原理,也不需要認識挖礦設備。事實上,把這些東西隱藏在后臺可能更好。

比特幣挖礦設備;Web3 應該抽離復雜性

普通人不會了解區塊鏈、可替代性、或穩定幣。他們也不需要了解。如今大多數人都不了解 HTTP,這是 1989 年開發的一種驅動萬維網運作的超文本傳輸協議,但他們每天都依賴于它。

這就是為什么自動售貨機是一個很好的比喻。大多數人并不了解自動售貨機的運作原理,但平均每人每年在自動售貨機上的花費是 62 美元。人們不需要了解內部工作原理——除非他們是自動售貨機的維修人員。(在我們的數字世界中做類比,他們可能是智能合約工程師。)但人們的了解已足夠:你把錢放進去,一罐汽水就出來了。這就夠了。

俄羅斯加密用戶對硬件錢包的需求在今年3至4月期間增加了5至8倍:7月7日消息,據俄羅斯商業日報援引部分硬件加密錢包代表報道,俄羅斯加密用戶對硬件加密錢包的需求在2022年3月至4月期間增長了5至8倍。[2022/7/7 1:58:17]

如今 Web3 尚未“跨越鴻溝”——我們還處于科技采用周期中的“早期接受者”階段。盡管OpenSea 在 2021 年的交易量達到 140 億美元,但它只有約25萬的活躍買家和賣家;70% 的交易量僅來自約 2 萬用戶。而 Ebay 有 1.83 億買家。

技術采用生命周期

若想成為主流,Web3 需要讓普通人也能輕松使用。若要實現這一點,一種方法是用易理解的比喻將復雜概念抽離。我會舉兩個我常用的例子,都來自謝爾曼·沃什吉爾所著的優秀作品《通證經濟》。

你的 Web3 錢包是你進入 Web3 世界的門戶。在最簡單的形式下,你的錢包是一個軟件,讓你能不依賴于第三方而安全地發送和收取加密貨幣。你可以在以太坊上使用 MetaMask,在 Solana 上使用 Phantom,或在 Terra 上使用 Terra Station。為了進入 Web3 世界,人們需要錢包。

一個MetaMask錢包

值得慶幸的是,“錢包 ”是一個熟悉的概念——Web3 錢包以熟悉的方式運作。正如實體錢包裝有你的駕照、健身房會員卡、好市多會員卡以及其他身份標識一樣,你的數字錢包也包含你的數字身份。就像你在酒吧刷卡時,要打開物理錢包來顯示身份,你在網上打開數字錢包,來展示你的數字憑證。例如,當我在 OpenSea 上買東西時,我就會亮出我的 MetaMask 錢包。

錢包包含兩種類型的鑰匙:公鑰和私鑰。公鑰相當于一個賬號編號,可以隨意與任何人分享。不過,私鑰是(想不到吧!)私人的——你可以把它們看作是一份密碼,有且只有你自己知道。但沃什吉爾使用了一個我更喜歡的比喻——這就是我們的第二個比喻:

想象一下,我想給你發一條信息,但我不想讓任何人截獲它。我請你送來一把(未上鎖的)掛鎖,并由你保管鑰匙。我把我的信件放在一個盒子里,用你的掛鎖鎖住,然后把它寄回給你。只有你,用你的掛鎖鑰匙才能打開它來接收信息。掛鎖是公鑰;你的掛鎖鑰匙則是私鑰。

巴黎的愛情鎖橋

人們可直觀理解這些概念,因為它們并無新意。但如今缺乏的是 Web3 的解決方案。例如,MetaMask 最初是為開發者設計的。盡管它坐擁超過 2000 萬的用戶,但它遠遠不夠直觀。在 Web3 中能獲勝的產品必須去除所有的復雜性。若想讓數十億人使用 Web3,產品需要做到極致簡潔又不失優美。

除了具體的比喻,還有一些公眾熟悉的廣泛概念,將有助于消解 Web3 的神秘性。

以去中心化為例。“去中心化”是一個令人生畏的詞匯。人們擁護中心制,認同負責人的存在;如果表述不當,去中心化可能會傳達出一種失控的狀態。但相反,去中心化應傳達一種享有自主權的意味——更多的權力和財富不再流向看門人,而是流向人民。我經常想到 Vitalik 的一句話:

大多數技術都傾向于對處于邊緣地位、進行重復勞作的工人進行自動化,然而區塊鏈則是把中心自動化。區塊鏈不會讓出租車司機失業,而會讓Uber失業,因為出租車司機可直接與客戶合作。

“去除中間人”的想法引起了人們的共鳴。“權力屬于人民”引起了人們的共鳴——這也是 ConstitutionDAO 大獲成功的原因之一(ConstitutionDAO 收到的 4700 萬美元的捐贈中,約有一半的捐贈者為進行捐贈而首次創建 Web3 錢包)。但這些概念尚不完善。人們可能會問,如果我想投訴該怎么辦?我無法再和 Uber 的客戶服務代表交談。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我的觀點是,完全的去中心化將是個別案例。相反,世界在更加去中心化的同時仍會保有有一定程度的中心化;同樣,大多數人希望有人對事項負責,并愿意為便利和可靠服務支付少量費用。

另一個被廣泛理解的概念是稀缺性。人們可能不理解非同質化的含義,但他們理解事物的稀缺或獨特性。任何游戲玩家都理解數字世界中的稀缺性。去年,游戲玩家在游戲經濟中花費了 540 億美元購買數字物品,到 2025 年這一消費將增長到 740 億美元。事實上,《堡壘之夜》的玩家就是在與實質的同質化代幣(游戲中的貨幣V-Bucks)和非同質化代幣(虛擬形象的皮膚)進行互動。

《堡壘之夜》中的棉花糖皮膚

易理解的概念也可拓展到Web3領域的其他部分。例如,人們理解投資回報的概念,從這個角度來看待代幣可能對一些人有所幫助。人們也理解訪問的概念,代幣作為門票使人們能接觸到有門檻的內容或活動,將推動其進一步的主流應用。

DAO,就其本身而言,把它看作社區或民主政體會使它更易被理解。DAO 實施類似民主的制度。大多數 DAO 的“選民投票率”非常低(就像我們在現實世界中一樣),它甚至更像是代議制民主政體。人們信任他人——指定的權威人士,被認為更“有遠見卓識”——來做決定。大多數人不愿意閱讀冗長的提案以做出決定,人類天性如此。DeFi協議Yearn的社區最近提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治理體系,讓YFI持有者選舉委員會來進行預算管理和規劃發展等工作。

當人們不再使用晦澀詞匯(“以太坊”、“區塊鏈”、“可替換性”),不再把Web3當作神秘的黑匣,而是把它當作一套易于理解的概念(“稀缺性”、“訪問”、“社區”),他們就會對這種新模式持更開放的態度。產品需要向簡潔性靠攏。

早在90年代,網絡也是同樣難以捉摸。普通人根本不知如何訪問它。然后AOL出現了。AOL的口號是 “使用輕松,穩奪第一”。AOL用用戶友好的界面去除了復雜性。

Jarrod Dicker 和 Jonathan Glick近日寫道:

Ted Leonsis 曾領導了許多這樣的運動,他的公司在 1994 年被 Steve Case 收購,他曾經說過:“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使事情簡單化上。”其中最恰當和出名的一個例子就是獎勵用戶一次又一次返回服務的音頻。它用三個簡單的單詞宣讀獎勵:“You’ve got mails!”(你有郵件了!)

機會是巨大的。AOL 在高峰時的市值按今天的美元計算可達到 3500 億美元。(不幸的是,它最終以其大約1%的價格售出。)什么會是加密行業中的 AOL?它會是一款殺手級產品能使數十億的用戶選擇 Web3,而這一過程應是順理成章又輕松易得的。

歸根結底,Web3需要兩個東西。1)易使用的產品 2)殺手級用例。贏家公司將同時具備這兩點。

去年出現了巨大進展。例如,NBA Top Shot 將 NFT 推向了主流。我無法提供資料來源,但我記得我讀到過,大約一半購買 Top Shot NFT 的人并不知道他們擁有 NFT——他們只是想以數字形式“擁有”那個值得收藏的體育時刻。

當擁有 Top Shot NFT 不僅代表收藏行為的時候,會發生什么?當擁有斯蒂芬·庫里的“時刻”就可以獲得一件簽名球衣時會發生什么?或者當擁有一個勒布朗·詹姆斯的“時刻”,就可以得到湖人隊的比賽門票?這些將是 Web3 的突破性時刻。

NBA Top Shot

如果“NFT ”一詞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淡出我們的視線,被更易理解的“數字資產”所取代,我不會感到驚訝。(話雖這么說,NFT這一詞可能已經發展得根深蒂固了。)或者最終——很久以后——我們可能只說“襯衫”或“房子”,讓上下文揭示我們是在談論實物還是數字物品。

從“易使用產品”的角度來看,更好的錢包是一個良好的起點。具有多鏈功能的直觀錢包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這一運動的發展。從“殺手級用例”的角度來看,音樂和游戲是不錯的選擇。兩者都將在2022年出現重大轉折。

2021 年是 Web3 的重要一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大多數人仍不知道區塊鏈是什么。重要的是,這就夠了——他們不需要知道,而且他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絕大多數人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在與區塊鏈互動,因為其復雜性隱蔽在美麗而熟悉的界面之下。當我們進入 2022 年,這就是我們要爭取的機會。

Tags:

NEAR
公鏈 Aptos 創始人面臨 10 億美元訴訟?梳理案件始末

揭秘 Aptos 創始人 Mo Shaikh 面臨 Glazer 家族成員 Shari Glazer 10億美元訴訟案的背后故事。 公鏈 Aptos 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開發者測試網,創始人 Mo Shaikh 卻面臨 Glazer 家族成員 Shari Glazer 和她的公司 Swoon Capital 高達近 10 億美元的訴訟事件。

釣魚網站“入侵”Web3 這些防騙技巧必須學會

在維基百科定義中,網絡釣魚(Phishing)是一種企圖從電子通信中,透過偽裝成信譽卓著的法人媒體以獲得如用戶名、密碼和信用卡明細等個人敏感信息的犯罪詐騙過程。

“無聊猿”之后 下一個明星團寵是誰?

引言:據歐科云鏈鏈上大師發布的《2021年度數據報告》,2021年NFT全年交易總額達到171.75億美元,與2020年的1.30億美元相比,環比增長131倍。 進入2022年,NFT市場依然延續著去年的熱度。

Web3 成功的關鍵:抽離復雜性

早在 90 年代,加密專家 Nick Szabo 就創造了術語“智能合約”。在一篇 1997 年發表的論文中,他寫道,智能合約“將協議與用戶界面結合,使計算機網絡中的關系更正式與安全。” 簡而言之,智能合約可自我執行,其買賣雙方間的協議條款直接嵌于代碼行中。

隨著加密貨幣資金外流 穩定幣供應和現金儲備受到質疑

加密貨幣投資者和交易員從穩定幣Tether (USDT)中兌現了77億美元,導致其市值在過去7天內下降了7.8%,至760億美元。 根據Tether在2021年12月發布的最新儲備報告,從該頂級穩定幣中提取的金額幾乎是其在2021年底所持現金儲備41億美元的兩倍。

觀點:加密貨幣采用臨近「跨越鴻溝」 但用戶體驗不盡人意

美聯儲稱去年有 12% 的美國成年人使用加密貨幣。這實際上是個令人失望的消息。你可能會認為「太好了,我們是這個行業早期的探索者」,但實際上對于如此技術性的新事物,12% 的市場滲透率不見得是一個好消息。這很可能意味著,許多人使用的產品對他們來說太過復雜。

隨著以太坊合并快速臨近 以太坊客戶端OpenEthereum支持已結束

作為最流行的以太坊(ETH)客戶端之一,OpenEthereum已經結束了對其軟件的支持,為即將到來的以太坊合并做準備。 OpenEthereum創建用于與以太坊網絡交互的“客戶端”或軟件,允許任何人創建以太坊節點來挖掘加密貨幣,目前使用的是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