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漫談Web3中的用戶所有權問題

Author:

Time:

1.?關于web3的概念、應用場景和未來發展爭議不斷;有人說它將顛覆傳統的web2世界,有人說它是龐氏的組成。對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Charles:Web3 是一個更廣泛的基于信任的數字生態系統。我們將其視為數字化發展的下一個階段。由用戶主導的web3會對通常意義上的“互聯網”或“線上功能”進行重建。

Web3 涵蓋了數字世界中幾乎所有的連接、服務和數據訪問。其中區塊鏈是我們最熟悉的技術,它使得這種重建成為可能。區塊鏈通過分布式賬本技術讓個人選擇、控制以及安全交易變得可能,具有顛覆當前中心化服務(無論是數字世界還是物理世界)的潛力。

Web2中人們對服務、數據和功能的訪問是有限制的,設限的正是亞馬遜、LinkedIn、Facebook 等互聯網巨頭。今天,Web3讓用戶的輸入以及交互變得更加民主,下一階段將迎來數字世界的訪問和所有權的扁平化。

Web3 作為一個新興的概念,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新的 Web3 工具正在陸續推出。為了駁斥那些認為它等同于賭博的陰謀論者,我們將 90 年代的互聯網泡沫與2018年區塊鏈的 ICO 泡沫進行對比。這類投機取巧的新聞雖然引人注目,也讓人思考這些新興技術持續發展的可能性。此類問題并不會削弱技術本身,正如Web2 問題并沒有扼殺互聯網,ICO 并沒有消滅區塊鏈,當前的爭議更不能抹殺Web3的真正應用。

2. 上一個月Opensea收購了Gem,這對NFT基礎設施板塊產生了影響。你如何看待這起收購:它是否抑制了未來項目的創新?或者這只是行業的探索?

Charles: 關于此次收購,我們有幾點看法:首先,目前主流的偽匿名錢包中的所有權結構并不完善。訪問權不等同于所有權。當用戶在使用某種錢包解決方案時,他們無法聲稱真正擁有錢包以及錢包內的資產。當某個NFT賣出去之前,人們還能訪問它之時,它只是一張可以被復制黏貼的圖片。簡而言之, NFT在銷售和所有權設置方面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改革——NEST? 正在解決這個問題。

其次,OpenSea“懶惰鑄造”(Lazy Mint) 的結構是具有誤導性的。“懶惰鑄造”指的是市場上列出的數字資產實際上并不是 NFT ,直到被下任買家買走之后才上鏈。這意味著上架的NFT可能是盜版的,未經注冊的,買家會誤以為它們都已存于鏈上、貨真價實。這種方法使得“免費鑄造”或“低費用鑄造”的騙局泛濫,因為我們肉眼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小圖片什么是NFT。

第三,OpenSea 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二層應用,集成了以太坊、Polygon 和 Solana三種網絡。這次Gem的收購就好比像 Expedia、TripAdvisor 或 Kayak 等比價網站被一家航空公司收購。當某領域的單個運營商可以通過收購任何比價網站,大家可以想想背后的意義。總而言之,現有網絡的交叉探索發現肯定會帶來實際的好處。但是,在“自由市場”的意義上,OpenSea 收購 Gem 是否真的有益于用戶掌握自己的所有權,這一點還有待驗證。

3. 數字資產的安全性是Web3的前提。而如今我們看到了行業充斥著各種偷竊、詐騙和黑客活動。那么,我們如何解決安全性的問題?

Charles: 用戶所有權是 Web3 的先決條件。否則Web3 將無法發揮其潛力。保護數字資產需要結合協議層,而這些協議通常難以理解,而且很少(如果有的話)被全面應用。

在Web2 世界中,領頭企業要不提供最流行的服務和應用(例如社交媒體),要不提供專業性的基礎設施(例如通信和生產力工具)。大企業必須維護這種信任和便利的環境,才能讓網絡照常運轉。當用戶進行訪問時,需要接受多種形式的條款,從而可能暴露隱私。這種中心化的身份驗證導致了個人數據(身份、訪問、使用、連接、資產等信息)的泄露,同時保留了大企業對所提供的服務和環境的絕對控制權。它們通常是具有注冊總部、辦事處的公司。他們中心化性質使得所提供的服務和環境置于地理區域的管轄之下,會給用戶和公司帶來多重限制。

隨著區塊鏈及相關技術的普及,分布式技術和網絡承載了分布式信任。分布式賬本保障了文件和交易的安全性,代碼本身比任何一個中心化看門人更受信任。對于任何用戶而言,身份認證只是簡單的數學證明,而無需外部或第三方驗證。分布式賬本是不可變的和去中心化的,因此在理想情況下它們不受任何司法管轄區、組織、機構或實體的控制。

為了不重復Web2的架構、正確運用分布式賬本技術,用戶必須對其身份和數字資產進行保密。不僅如此,他們還需將現實世界的所有權與數字資產安全隱秘地聯系起來,成為唯一控制者。為了真正確保數字資產的安全,他們必須是

1) 真實世界的人,

2) 擁有并支配可明確識別的資產;

如上所述,偽匿名錢包解決方案無法確保現實世界的所有權。中心化錢包既不能保證真正的機密,也無法做到真正的擁有。因此,NEST? 從技術基礎設施開始,對個人信息和數據進行單獨加密。為了確保用戶的完全隱私,NEST? 從不保留或存儲私鑰,甚至無法訪問用戶數據。這種在設備端單獨加密的環境下,用戶可以生成、擁有、編輯和控制SSDID(去中心化的個人主權ID)。這是一個高度加密的數字工具,用戶的簽名可用于不同場景。任何網絡上的交易都可以在鏈上公開檢索,但只能由所有者私下解密。

由于數字文件是可復制的,任何有權訪問的人都可以完美地復制該文件。此外,多個跨越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網絡沒有一個共同用于驗證的數據庫。曾有觀點表明帶時間戳的鏈上事件是不可變的,由此可以驗證 NFT 的真實性。這只能說明“第一個”注冊的申領有效,但并不明確在何種情況由誰申領。在對資產定義和所有權都未解決的情況下,目前的資產托管通常是不安全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NEST?確保除(除了所有者之外)其他任何人都無法下載數字資產的主文件。相反,NFT數據被單獨加密,并與可公開訪問的、開放注冊的數據區分開來。以藝術 NFT 為例,藝術品的“影印”或輕量級版本由IPFS 或類似的開放數據庫保存,而實際資產或主文件則由所有者單獨加密。所有 SSDID 和數據(資產)都由用戶存儲在安全的區塊鏈網絡中。只有經過身份驗證,所有者才能訪問、解密、出售或交易其數字資產。

4. NFT領域未來有什么創新發生,可以從基礎設施、工具以及應用層討論。

Charles: 在創新方面,未來最激動人心的發展莫過于1)NFT基礎設施能夠保證用戶在使用、控制以及交易數字資產的安全性。2)NFT應用層的推陳出新。我們認為將NFT描述為“數據即資產”更為貼切。這種“數據即資產”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功能層面的拓展(用戶所有的、安全的、全網絡的、動態數據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將大多數類型的數據包含其中。

對于用戶來說,“數據即資產”將衍生出任何跨功能或服務的新的交互形式,它涉及了虛擬世界以及現實世界。其中,功能最基礎的工具和基礎設施將脫穎而出。現在,關于NFT我們第一想到的是藝術品和PFP。接下來,我們可能會想到NFT作為票務的應用。隨后,NFT作為法律條款可以更廣泛地應用在現實世界,例如知識產權 (IP) 分配、創作者使用權限以及版稅設置。不久之后,NFT可以作為用戶長期參與的憑證,例如會員/雇員資格以及更智能的用戶檔案。

本文節選了Fenbushi&NEST的采訪稿,有匪撰文以及整理。

Tags:

幣安app官網下載
金色觀察丨7件大事回顧加密史上最瘋狂一周

金色財經  區塊鏈5月16日訊   回顧加密貨幣十多年發展史,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領域曾經發生過很多瘋狂的事情,比如:Mt. Gox在 2014  年遭受大規模黑客攻擊;美國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購入價值約 15 億美元的比特幣;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在 SNL(脫口秀節目《周六夜現場》)上為狗狗幣站臺等等。

DAO:實現“上班自由”的新可能

在上一篇介紹國內NFT市場的文章中,三林提到基于區塊鏈發展而誕生的全新組織方式——DAO。 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開始被廣泛運用,新的組織架構需求隨之產生,DAO就是這樣一個新事物。

出版業的“區塊鏈”產品火了

原標題:《兩分鐘售出超2000份,是書還是代碼?》 5月10日,新華文軒聯合“阿里拍賣”,推出了全國首個“數字藏書”產品——阿來《瞻對》的限量3000份藏書票,開售僅2分鐘銷售數據就突破2000份,銷售界面更是引來了超過3萬次圍觀。 這個“炸街”的成果并不意外。

漫談Web3中的用戶所有權問題

1.?關于web3的概念、應用場景和未來發展爭議不斷;有人說它將顛覆傳統的web2世界,有人說它是龐氏的組成。對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Charles:Web3 是一個更廣泛的基于信任的數字生態系統。我們將其視為數字化發展的下一個階段。由用戶主導的web3會對通常意義上的“互聯網”或“線上功能”進行重建。

USDT 不會暴雷

USDT 是市場上最大的雷,這應該是行業中絕大多數人的觀點,在前兩個月 USDT 瘋狂增發的時候,不少文章都表示 USDT 這樣毫無節制的增發,風險越來越大,暴雷隨時有可能發生。這篇文章想告訴大家:我們認為,Tether 的商業模式決定它很難暴雷。這個觀點并不是認可 USDT 的合規或者可信,只是通過一些現象來闡述我們的觀點。

金色觀察 | 多頭賣出緩慢崩盤 加密市場何時止跌達到新平衡?

比特幣延續跌勢,自2021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30,000美元,在全球逃離高風險投資的情況下,比特幣從11月的創紀錄高位跌幅超過55%。與此同時,帶動加密市場的全線下跌。據CoinGecko數據顯示,當前加密貨幣市值為1.498萬億美元,24小時跌幅達到9.2%。 最顯著的是加密市場大幅下跌的情況下,UST嚴重脫錨。

金色觀察|一文讀懂Orbiter Finance

Orbiter Finance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跨“匯總”橋,用于轉移以太坊原生資產,是 Layer 2 的基礎設施,成本低,過程即時。 目前Alpha已上線,支持 Mainnet、zkSync、Arbitrum、Optimism、Polygon、StarkNet(Goerli)、Immutable X(Ropsten) 之間的交叉“匯總”交易。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