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7T09:00:00.000+0000
多鏈時代已經到來,在 Polkadot 平行鏈插槽拍賣即將來臨之際,跨鏈老牌項目們也面臨著新的競爭環境。
公鏈賽道永遠充滿看點。
去年, DeFi 生態崛起,NFT 項目、GameFi 游戲、DeFi 項目的數量快速增加,這既讓主流公鏈的資產規模被放大,也讓新興公鏈、跨鏈項目、以太坊 Layer2 生態快速發展起來。
異構公鏈對壘 EVM
當下,跨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DeFi 對于跨鏈需求起到了很強的推動作用。鏈上的強金融屬性產品之間,對于流通和互轉的需求非常強,這對于鏈與鏈之間的溝通互聯要求極高。
DeFi 生態最先于以太坊生態中擴張,目前,數量過千的基于不同應用需求的團隊發展了大量業務,奠定了以太坊生態的不可復制性,但由于以太坊網絡擁堵情況,Layer2 等擴容方式及衍生產品應運而生,并推動了非以太坊公鏈的個性化發展方向。
能夠看到,DeFi 項目對于擴容項目、跨鏈項目以及非以太坊公鏈上的 TVL 正在增多。
RenVM已集成以太坊二層擴容方案Arbitrum:8月19日消息,資產跨鏈協議Ren Protocol宣布,RenVM已集成以太坊二層擴容方案Arbitrum,在月底Arbitrum正式上線主網公測版后將允許用戶通過RenBridge來直接橋接資產,將支持將BTC、BCH、DGB、DOGE、FIL、LUNA和ZEC跨鏈至Arbitrum。[2021/8/19 22:23:03]
數據來源:defillama
2020 年上半年開啟的 DeFi 熱潮,讓不同公鏈及智能鏈上「爆款」DeFi、NFT、GameFi 游戲、元宇宙等概念的接連出現,這些各具特色的產品加劇了用戶的跨鏈需求。在這之后,越來越多的技術開發者也順應這一趨勢,在各類同構公鏈、易構公鏈、以太坊 Layer2 等項目之間尋求更優的跨鏈解決方案。
長久來看,主流公鏈與多鏈生態共同生長,越來越多的跨鏈解決方案正在聯通著不同的公鏈及以太坊 Layer2。讓這些方案的快速增加,甚至讓以太坊擴容都顯得并不那么急切了。
跨鏈技術的頭部團隊 Polkadot 在數年前誕生于公鏈生態初步繁榮之時,跨鏈技術在當時的背景下被稱為區塊鏈技術的關鍵突破點,能夠歐解決單個鏈與單個鏈之間的孤島問題,試圖在一個更加完整的體系中將應用進行數據互通,形成良性生態。
MakerDAO發起有關添加UNI-V2-LINK-ETH為抵押品等執行投票:據官方博客消息,2月13日,MakerDAO治理促進者和MakerDAO智能合約領域團隊已將一系列執行投票納入投票系統。投票內容如下:1.將UNI-V2-LINK-ETH(UniswapV2 LINK-ETH LP代幣)添加為抵押品;2,將UNI-V2-UNI-ETH(UniswapV2 UNI-ETH LP代幣)添加為抵押品;3.設置UNI-A、AAVE-A、COMP-A、LINK-A、WBTC-A和YFI-A債務上限即時訪問模塊參數。[2021/2/13 19:41:03]
Polkadot 提出了一個靈活的異構多鏈系統,以「共享安全」以及「跨鏈交互能力」為主要特點,讓區塊鏈的可擴展性被放大。歷經長久的發展,即將到來的 11 月 11 日是 Polkadot 平行鏈拍賣的擬定時間。這讓 Polkadot 再次迎來一波熱度。
目前來看,從某種程度上將,Polkadot 的競爭環境已經出現了變化,所面對的是一個充滿了各類 EVM 鏈、以太坊 Layer2 生態、跨鏈橋項目、以及同樣瞄準了 EVM 兼容方案的新興公鏈們。
整理這些正在處理跨鏈需求的項目們能夠看到,包含 Arbitrum、Optimism 等在內的以太坊 Layer2 解決方案、包含 BSC、Polygon 在內的 EVM 系同構鏈、包含 Multichain.xyz、Poly Network 在內的跨鏈橋技術團隊、以及積極采用 EVM 兼容方案的 NEAR、Solana、Fantom 等異構公鏈,都迎來了階段性的高速發展期。
這些方案不容小覷。Layer2BEAT 數據平臺上,這些產品的數量仍保持增長。
數據來源:Layer2BEAT
Layer2 快速發展的同時,EVM 系產品的發展已經自成一派概念。
在海外社區討論中,EVM 系的技術改進與應用發展很可能成為下一個技術關注方向。
EVM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即「以太坊虛擬機」的縮寫。作為可編程的區塊鏈。以太坊能夠讓用戶創建自己的操作,其核心就在于 EVM,EVM 可以執行任意算法復雜度的代碼。開發者使用編程語言(Solidity)即可創建運行于 EVM 上的應用程序。
2020 上半年,DeFi 概念起勢,眾多開發者暫停了長久以來對于對公鏈底層技術的細節爭論,并轉向在提升用戶體驗、提高以太坊應用的流動性等方向。如何兼容 EVM 成為了重要一點。對于用戶來說,EVM 兼容鏈的優點包括 Gas 費更低,結算速度快、地址格式與以太坊相同,讓操作環境更加友好。
這種方式的效果顯而易見:2020 年下半年,眾多智能公鏈相繼出現,推動了 EVM 的跨鏈新陣營,比起繼續針對于跨鏈進行調整與遷徙,技術團隊和用戶開始選擇 BSC、HECO 等智能鏈。這些產品依托資源優勢與用戶群體,進入快速發展期。智能公鏈兼容 EVM 后,快速「復制」著以太坊 DeFI 的整個生態,包含穩定幣、Swap、借貸、資管等,擴大自身的 DeFi 生態。
同時,NEAR、Fantom、Avalanche、Substrate 等以底層技術有所創新的區塊鏈也在快速進入 EVM,成為多鏈以太坊生態內的高性能分片。眾多公鏈積極兼容 EVM,以獲取更多的開發者和用戶。同樣,這些公鏈們也從 EVM 中有所受益,避免了生態資源的外溢。
這些兼容 EVM 的其他公鏈往往定位清晰,比如,BSC 以自建生態為主,目前已發展成一定體系;而 Avalanche、Fantom、Solana 更傾向對 EVM 的兼容,自有技術路線和生態體系同樣在發展。
這種趨勢在 2021 年延續并愈演愈烈,目前的以太坊 EVM 正在逐漸成為一種全球通用的「標準」,兼容 EVM 正在成為高性能公鏈的標配,從進度來看,公鏈們對 EVM 的兼容已經基本落地。EVM 主要面向終端用戶,對于 NFT、GameFi、小額結算、降低用戶開銷的 Dapp 更適合被部署在側鏈或兼容 EVM 的公鏈之上。
不過,EVM 仍存在一些限制。
行業觀點認為,EVM 實則為「半圖靈完備」的,在合約調用、Gas 限制、內置操作導致漏洞等方面仍然存在問題。這也衍生出了「EVM 系改進」的新概念,這一賽道仍然有待發展。
Tags:
近年來,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逐漸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在技術的不斷發展迭代的過程中大量項目開始落地,行業整體開始升溫。為了賦能實體經濟,企業不斷地挖掘、探索、打造區塊鏈數字化可信底座,開拓“區塊鏈+”各個領域的實際落地,尤其是在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方面。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衍生品交易市場之一,芝商所又在繼續擴展旗下加密貨幣衍生產品了。 在今年四月宣布推出微型比特幣期貨之后,11 月 2 日晚間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稱已計劃推出一種類似的微型以太坊期貨合約——Micro Ether Futures (MET),其規模為 0.1 ETH,旨在為機構交易者和個人交易中提供全新的以太坊敞口,而且具有更好的風險管理優。
Gavin Wood 在 2014 年創造了 Web3 一詞,他認為去中心化技術是維護自由民主的唯一希望。 你有沒有疑問過 “ 什么是 Web3.0?”。這個觀點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無論你是通過風險投資、媒體解讀、還是一些難以理解的公司解釋。但很難說所有的炒作是關于什么的。
2021-11-07T09:00:00.000+0000 多鏈時代已經到來,在 Polkadot 平行鏈插槽拍賣即將來臨之際,跨鏈老牌項目們也面臨著新的競爭環境。 公鏈賽道永遠充滿看點。
一文讀懂IC公鏈的生態布局。 我們正處于“后公鏈時代”,公鏈之王以太坊向2.0穩步推進,窗口期內Layer 2和“競爭鏈”們重講著“快、便宜、好用”的老故事,并通過兼容EVM與開發跨鏈橋,承接以太坊溢出價值。與此同時,扎堆在DeFi和NFT領域的頭部應用們,也對底層的未來格局判斷一致,積極進行多鏈部署,擴張到不同的生態搶占先機。
從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上市,到Facebook改名Meta,微軟發布企業元宇宙,英偉達持續技術投入元宇宙,再從國內騰訊提出全真互聯網,字節跳動布局VR賽道收購Pico,到網易注冊元宇宙商標,元宇宙協會成立等,元宇宙可以說是現在最熱門的話題和風口,沒有之一。
“元宇宙”出自尼爾·斯蒂芬森(NealStephenson)1992年發布的科幻小說《雪崩》。 斯蒂芬森創造了一個并非以往想象中的互聯網,而是和社會緊密聯系的三維數字空間——虛擬實境,與現實世界平行,在現實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絕的人們可以通過各自的“化身”進行交流娛樂。 人們可以通過虛擬形象在元宇宙內生活,其中有完整的經濟和社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