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幣贏 > Info

從香港全面擁抱 Web3 看香港虛擬資產行業監管框架_虛擬資產:SHIBANFT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2022 年 10 月 31 日,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在香港金融科技周開幕禮上,正式發布《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 《香港宣言》”),旨在闡明香港發展具活力的虛擬資產行業和生態系統而訂定的政策立場和方針。在《香港宣言》之后,香港虛擬資產行業建立全面監管框架已經勢在必行。政策的開放,合規監管的清晰,無疑為 Web3 行業入港注入了巨大的信心,此舉也表達出了香港競爭全球 Web3 中心的野心。

在監管方面,其實在《香港宣言》之前,香港就已經建立了一套虛擬資產的初步監管框架,在《香港宣言》之后的 2023 年,將建立一套虛擬資產的全面監管框架,“將更好更快地把香港打造成為全球虛擬資產管理中心,為香港經濟帶來全新活力。”本文將對香港虛擬資產的監管主體、監管的歷史沿革、各類虛擬資產的監管、監管持牌制度進行梳理,以幫助能夠在 2023 年更好地承接眾多香港虛擬資產監管細則。

在講監管前,首先要明確虛擬資產的定義。《2022 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修訂)條例草案》對“虛擬資產”(Virtual Asset)下了定義:(1)虛擬資產是一種加密保護的數字價值,以計算單位或經濟價值的儲存形式表述;(2) 可以電子方式轉移、儲存或買賣;(3)可作為公眾接受的交易媒介,用以為貨品或服務付款、清償債務、投資;或對虛擬資產相關事務的管理、運作、治理,以及相關條款的改變進行投票。此外,SFC、財庫司可以通過憲報刊登的方式額外定義“虛擬資產”。

對于定義較為寬泛的虛擬資產,香港目前已經建立了一套初步監管框架,主要監管機構有三家:(i)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CF”),主要從投資者保護的角度,監管證券型代幣及其相關活動;(ii)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主要從反洗錢、反恐融資的角度,監管所有虛擬資產;(iii)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主要從維護金融穩定的角度,監管央行數字貨幣(CBDC)以及港元穩定幣(可能猜測)等這類支付型的代幣。由此,在這三家監管機構的合作下,香港虛擬資產持牌制度監管框架基本成型。

Coinbase在ETH質押中的份額降至9.7%:金色財經報道,據21Shares的Dune數據顯示,由于美國監管機構對其質押服務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Coinbase在以太坊質押業務中中的份額下滑至9.7%,為2021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與4月12日以太坊上海升級首次允許提款時記錄的13.6%相比大幅下降。Coinbase同期凈流出5.17億美元(272,315 ETH),僅次于競爭對手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

自訴訟以來,Coinbase已從以太坊的權益證明網絡中提取了約149,300枚ETH,而僅存入了52,992枚ETH,1.83億美元的凈流出表明用戶正在取消質押代幣并逃離交易所。[2023/6/24 21:57:19]

香港虛擬資產監管的歷史沿革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1)2018 年以前,ICO 時期的監管;(2)2018 年以來,首次建立虛擬資產監管框架并不斷完善的時期;以及(3)在經過 4 年監管探索,2022 年積極開放迎接 Web3 行業重新入港的新階段。

2017 年 9 月 5 日,SFC 發布《有關首次代幣發行的聲明》,旨在闡明首次代幣發行(ICO)中涉及的數字代幣可能屬于《證券及期貨條例》所界定的“證券”(以下簡稱“證券型代幣”),任何從事證券型代幣相關活動的個人或機構,不論是否在香港,只要其業務活動是以香港公眾為對象,便需獲得 SFC 的牌照或向 SFC 注冊。

2017 年 12 月 11 日,SFC 發布《致持牌法團及注冊機構的通函:有關比特幣期貨合約及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投資產品》,表示涉及通函中活動的個人或機構需要向 SFC 申領 2 類牌照(期貨合約交易)并受其監管。同時,SFC 官員也表示,未有向 SFC 申領相關牌照而為香港投資者提供通函活動的個人或機構可能觸犯刑事罪行。

這個 ICO 時期的監管,主要以 SFC 的視角,從規范傳統金融的角度規范 ICO 行為。如 2018 年 3 月 19 日,SFC 叫停了 Black Cell Technology 的 ICO 行為,SFC 認為此次 ICO 行為屬于集體投資計劃(CIS),歸屬“證券”的范疇,應受 SFC 的監管。

相較于香港僅僅針對證券型代幣進行監管的開放態度,國內則于 2017 年 9 月 4 日發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將所有 ICO 行為都定義為“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并對虛擬貨幣進行“一刀切”式的否定。國內的“禁止”態度直接導致了虛擬貨幣交易所及相關產業的“集體出海入港”。彼時的香港依托其地理優勢以及金融資本的基礎,開始迎來了虛擬資產行業的巨大發展。BitMEX、Alameda、FTX、Crypto.com、Binance 這些耳熟能詳的巨頭都曾在香港取得巨大的發展,香港當時全球 Web3 中心的地位一時無二。

0x發布最新版DEX聚合器Matcha:金色財經報道,交易所基礎設施提供商 0x 發布了其最新版本的 Matcha,這是一種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聚合器,它包含多項專注于增強用戶交易體驗的功能。

Matcha 為用戶推出了一種名為“Matcha Auto”的新交易模式,使交易被包含在下一個即時區塊中的可能性增加一倍,同時降低交易失敗的可能性。

此外,Matcha 的 DEX 流動性來源躍升了 47%,而平臺上索引的代幣數量從 11,000 個飆升至 370 萬個代幣。[2023/5/25 10:38:02]

2018 年 11 月 1 日,SFC 發布《有關針對虛擬資產投資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銷商及交易平臺營運者的監管框架的聲明》,并附屬了《可能規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營運者的概念性框架》(以下簡稱“《2018 框架聲明》”),旨在出于從投資者保護的角度,要求受 SFC 監管的投資管理公司、基金、交易平臺等機構,如果從事虛擬資產相關活動,需要向 SFC 申請注冊、牌照。進一步擴大了 SFC 對于虛擬資產的監管權限。

2019 年 3 月 28 日,SFC 發布《有關證券型代幣的發行聲明》,旨在提醒從事證券型代幣發行的個人或實體機構適用的法例及監管規定。

2019 年 10 月 4 日,SFC 發布《適用于管理投資于虛擬資產的投資組合的持牌發團的條款及條件》,進一步規范投資于虛擬資產的基金持牌機構,提出操作指引和監管規范。

2019 年 11 月 6 日,SFC 發布《立場書: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及其附錄一《適用于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營運者的發牌條件和條款及條件》(以下簡稱“《2019 立場書》”)。這是對《2018 框架聲明》的承接,進一步加強對從事證券型代幣相關活動主體的合法化監管規范。但是,SFC 并未對僅從事非證券型虛擬資產的交易平臺作出監管規范。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時期,SFC 從《2018 框架聲明》開始,不再僅限于 ICO 行為,而是擴大了對虛擬資產的監管權限,出臺的各類規范性文件以細化對虛擬資產的監管,并初步建立起以證券型代幣為主的持牌制度。

孫宇晨地址從AAVE提取了100枚WBTC,約合280萬美元:3月22日消息,據PeckShieldAlert預警監測,鏈上標記為“Justin Sun”(孫宇晨)的地址于40分鐘前從AAVE提取了100枚WBTC,約合280萬美元。[2023/3/22 13:19:19]

在這個監管逐漸趨嚴的階段,疊加國內發布的一系列以《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2021 年 9 月 15 日)為首的,對虛擬貨幣“一刀切”監管文件,迫使眾多在香港成長起來的巨頭紛紛遠走他鄉,去尋找新加坡、迪拜以及其他更加開放自由的熱土。這也直接讓新加坡成承接了香港的全球 Web3 中心地位。

2022 年 6 月 24 日,香港政府于憲報刊登了《2022 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修訂)條例草案》(以下簡稱“《2022 條例草案》”),并于 2022 年 12 月 7 日,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2022 條例草案》根據 FATF 的標準為虛擬資產以及虛擬資產服務商進行了定義,規定從事經營虛擬資產交易所業務的主體,必須向 SFC 申領牌照,并遵守反洗錢、反恐融資的規定。該條例將在 2023 年 6 月 1 日生效。

2022 年 10 月 31 日,財庫局發布《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表示政府現正與金融監管機構締造便利的環境,促進香港虛擬資產行業得以可持續和負責任地發展。考慮到虛擬資產不斷演變的性質和創新模式,政府會在法律和監管制度上配合,以提供便利的環境。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香港最早是出于金融穩定與保護投資者的角度,首先通過 SFC 對 ICO 以及證券型代幣的活動進行監管。然后依舊是從 SFC 的角度,進一步擴大其對虛擬資產的監管范圍,并提出操作指引和監管規范。在基本完善證券型代幣的監管框架之后,再配合 FATF 針對虛擬資產制定的標準以及反洗錢、反恐融資的建議,為尚未納入監管的所有虛擬資產的活動進行規范,建立虛擬資產的全面監管框架。最后,在搭建好全面監管框架的基礎之上,進一步開放歡迎 Web3 虛擬資產行業重新入港。

根據 2019 年 3 月 SFC 發布的《有關證券型代幣的發行聲明》,證券型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STO)通常指具備傳統證券發售屬性的特定代幣發行,當中涉及運用區塊鏈技術以數字形式來表達資產擁有權(如黃金或房地產)或經濟權利(如利潤或收益的分占權)的證券型代幣。證券型代幣一般僅發售予專業投資者。在香港,證券型代幣可能屬于《證券及期貨條例》下的“證券”,并因而受到香港《證券與期貨條例》的規范。

Binance將支持ETH2.0質押提現:3月17日消息,Binance 發布公告稱,由于即將到來的以太坊 Shanghai 和 Capella 升級(統稱為 Shapella 升級)將支持 ETH 2.0 質押提現,Binance 將在以太坊網絡上線此功能后的一周內,支持從 ETH 2.0 質押產品頁面進行 ETH 提現。

參與 ETH 2.0 質押的用戶在功能上線后,可在 BinanceETH 2.0 質押頁面按 1:1 的比例,將 BETH 兌換成 ETH。Shapella 升級后,用戶也可以繼續隨時參與 BinanceETH 2.0 質押,并賺取 BETH 獎勵。[2023/3/17 13:10:27]

在證券型代幣屬于“證券”的情況下,任何人如要推廣及分銷證券型代幣(不論是在香港或以香港投資者為對象),除非獲得適用的豁免,否則須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就第 1 類受監管活動(證券交易)獲牌照或注冊,證券型代幣應只發售予專業投資者。任何人在未獲發牌的情況下從事受規管活動,除非獲得豁免,否則將會受到行政或刑事處罰。

同時,《2019 立場書》對虛擬資產的持牌制度作出了具體的規定:(1)非證券型代幣交易服務,不屬于 SFC 管轄范圍;(2)提供證券服務,需 1 號牌(證券交易)和 7 號牌(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3)對僅提供點對點交易服務而由投資者保留本身資產的平臺,以及為客戶進行虛擬資產交易服務但不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的平臺,均不發放牌照。

在《香港宣言》之前,SFC 的持牌實踐是較為謹慎的,實踐中僅 OSL 以及 Hashkey 獲得前述牌照,后續有望進一步放開。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獲得了前述牌照,允許交易的投資者只能是香港的專業投資者,而非零售投資者。

《2019 立場書》明確表示 SFC 無權向僅買賣非證券型虛擬資產或代幣的平臺發牌或對其作出監管。那么對于這部分非證券型虛擬資產,《2022 條列草案》進行了補充。《2022 條列草案》旨在落實香港最新的虛擬資產持牌制度,規定從事經營虛擬資產交易所業務(即虛擬資產服務)的主體,必須向 SFC 申領 VASP 牌照,并遵守反洗錢、反恐融資的規定。該條例將在 2023 年 6 月 1 日生效。

除證券型代幣之外,常規意義上理解的虛擬資產基本都符合《2022 條例草案》對虛擬資產的定義:(1)虛擬資產是一種加密保護的數字價值,以計算單位或經濟價值的儲存形式表述;(2) 可以電子方式轉移、儲存或買賣;(3)可作為公眾接受的交易媒介,用以為貨品或服務付款、清償債務、投資;或對虛擬資產相關事務的管理、運作、治理,以及相關條款的改變進行投票。此外,SFC、財庫司可以通過憲報刊登的方式額外定義“虛擬資產”。

Shopify用戶可通過Taco NFT忠誠度計劃訪問Tezos鏈上NFT:10月19日消息,Tezos區塊鏈與Web3自動化平臺Taco合作,允許Shopify用戶通過Taco的NFT忠誠度計劃訪問Tezos上NFT。據悉,Taco允許品牌集成Web3解決方案(例如NFT)以增加與客戶的互動,而Shopify使用Taco應用插件為其商家提供這些服務。

據此前報道,Shopify與Web3商務平臺Novel合作,用戶可直接在Shopify購買NFT。(Cointelegraph)[2022/10/20 16:30:36]

由此可見,《2022 條列草案》將證券型代幣以及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排除在虛擬資產之外,所有常規意義上理解的虛擬資產(包括了治理代幣)都納入了《2022 條列草案》的規范范圍。屆時,香港將形成一套較為全面的虛擬資產合規發牌制度。具體 VASP 細則有待進一步明確。

2022 年 1 ? 12 ?,香港?管局發布了?份關于將穩定幣納入監管框架的討論?件,于 2023 年 1 月 31 日發布了《加密資產和穩定幣討論文件的總結》,并表示期望在 2023/24 年落實監管安排。不論是出于 Terra/USDT 算法穩定幣脫鉤暴雷的監管規范需求,還是出于香港需要建立港元穩定幣的金融主導地位需求,香港金管局都需要一套相對靈活的制度來規范并推動港元穩定幣市場的發展。

從上述《加密資產和穩定幣討論文件的總結》來看,未來將建立針對穩定幣相關的活動持牌、許可制度。對于穩定幣的定義,金管局將建立一套基于?險分析的?法來確定穩定幣結構的范圍,以便在制度框架下實現靈活監管。同時,金管局考慮到穩定幣存在更高、更緊迫的金融穩定風險,還需要建立一套穩定幣的全面監管原則,如全面儲備和允許贖回、主營業務限制、定期審計披露、治理管理、資本要求、反洗錢發恐融資等方面。

未來穩定幣推出的形式可能是通過港元穩定幣來鏈接零售投資者,建立港元穩定幣的主導地位(猜測)。目前對于穩定幣尚未有一套針對性的監管框架,可能將穩定幣同時納入虛擬資產以及支付的監管框架里,期待后續穩定幣政策的出臺。

NFT 的本質是一種非同質化的代幣,與代幣背后的資產屬性掛鉤。SFC 在 2022 年 6 月 6 日發布提醒投資者注意 NFT 風險時,就表示如果 NFT 是收藏品(藝術品、音樂或影片)的真實數字表示,與其相關的活動不屬于 SFC 的監管范圍。然而有些 NFT 跨越了收藏品與金融資產之間的界限,可能具有《證券及期貨條例》監管的“證券”的屬性,因此將受到監管。在《2022 條列草案》中規定,在游戲內使用的 NFT 不屬于虛擬資產。

因此 NFT 將分為 3 種情況來處理:(1)具有證券屬性的 NFT,將作為證券型代幣受到 SFC 監管;(2)具有管理、投票等治理屬性的 NFT,將作為虛擬資產受到 SFC 監管;(3)游戲內的 NFT 或是電子商品和收藏品,將既不在 SFC《證券及期貨條例》的監管范圍,也不在財庫司《2022 條列草案》的監管范圍,該種 NFT 將作為普通虛擬商品,受傳統商品交易相關法律約束。

正如《香港宣言》中提到:“過去數年,政府和監管機構以“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原則,制定了一套整全的虛擬資產監管框架。我們已推出監管制度,以“選擇參與”的方式為虛擬資產交易所發牌。在資產管理方面,監管機構就虛擬資產基金和全權委托賬戶的管理事宜發布指引。此外,監管機構就分銷虛擬資產相關產品、進行虛擬資產交易或提供有關虛擬資產的意見等方面,向銀行和金融機構提供指引。”SFC 也在《2019 立場書》中提出了自愿性申請持牌制度,虛擬資產交易所可以“選擇性”申請牌照。

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附表 5 項下受規管的 12 類活動,簡單梳理了虛擬資產業務的持牌條件,供參考:

目前來看,根據《2018 框架聲明》和《2019 立場書》,對于虛擬資產交易所,如提供證券型代幣服務,需要申請 1 號牌(證券交易)和 7 號牌(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實踐中適用于如 OSL、Hashkey Group 這類提供證券服務的虛擬資產交易所。如僅提供虛擬資產(非證券型代幣)服務,僅需申請 7 號牌(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

2023 年即將實施的《2022 條列草案》將進一步落實最新的虛擬資產持牌制度(VASP 制度),規定從事經營虛擬資產交易所業務(即虛擬資產服務)的主體,必須向 SFC 申領 VASP 牌照。具體的實操方案有待實施細則的公布。

《有關首次代幣發行的聲明》指出,如代幣發行所涉及的數字代幣符合“證券”的定義,就該類數字代幣提供交易服務或提供意見,或者管理或推廣投資數字代幣的基金,均可能構成“受規管活動”。同時參照《2018 框架聲明》,SFC 明確兩類虛擬資產投資組合管理公司將受監管:

(1)管理完全投資于不構成“證券”或“期貨合約”的虛擬資產的基金并在香港分銷該等基金的公司。這類公司由于在香港分銷這些基金,一般需申請 1 號牌(證券交易)。

(2)管理“證券”及/或“期貨合約”的投資組合的公司需申請 9 號牌(提供資產管理)。如這類公司亦管理完全或部分(受最低額豁免規定所限)投資于并不構成“證券”或“期貨合約”的虛擬資產的投資組合,則證監會亦將透過施加持牌條件,對有關的管理工作進行監察。

在實踐中,我們看到如 MaiCapital 于 2022 年 4 月獲得了 SFC 批準的 9 號牌,按照《管理投資于虛擬資產的投資組合的持牌法團的標準條款及條件》,其基金組合現可管理投資高達 100% 的虛擬資產。

根據上述 12 類受規管業務理解,還包括:(1)虛擬資產咨詢業務:開展虛擬資產投資顧問業務可能需要申請 4 號牌(就證券提供意見),從 MaiCapital 的官網還看到,其也獲得了 SFC 批準的 4 號牌;(2)虛擬資產托管業務:可能需要申請 9 號牌(提供資產管理),涉及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托管業務以及其他托管服務提供商,如火幣科技就在 2020 年 7 月獲得了 4 號牌和 9 號牌;(3)虛擬資產衍生品業務:就衍生品基金產品的推廣銷售可能需要申請 1 號牌(證券交易),衍生品的交易可能需要申請 2 號牌(期貨合約交易),就衍生品提供咨詢可能需要申請 5 號牌(就期貨合約提供意見),就衍生品資產管理可能需要申請 9 號牌(提供資產管理)。

綜上,具體需要如何持牌需要根據具體業務來確定,此外還要關注即將實施的 VASP 制度是否會對現有持牌制度作出調整。還需注意的是,即使是持牌機構,目前香港也僅允許“專業投資人”參與虛擬資產的交易。同時,SFC 官員也表示,未有向 SFC 申領相關牌照而為香港投資者提供服務的個人或機構可能觸犯刑事罪行。

目前來看,香港已經建立了一套圍繞證券型代幣的虛擬資產初步監管框架,在《香港宣言》之后,會再建立一套圍繞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持牌制度的監管框架,實現對所有虛擬資產的全面覆蓋。同時,還須遵守打擊洗錢及防范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和保護投資者方面的規定。就尚在監管探索中的穩定幣以及零售投資者參與虛擬資產投資的事宜,未來可能的形式是通過推出港元穩定幣來鏈接零售投資者,建立港元穩定幣的主導地位(猜測)。

正如《香港宣言》中提到的:“透過一致、明確和清晰的整全監管框架,有助奠定穩固的基礎,以迎接由全球虛擬資產急速發展所帶來的金融創新和科技發展。”Web3 在香港,未來可期。

Web3小律

個人專欄

閱讀更多

金色早8點

金色財經

Arcane Labs

Odaily星球日報

歐科云鏈

澎湃新聞

深潮TechFlow

MarsBit

BTCStudy

鏈得得

Tags:虛擬資產SFC穩定幣NFT虛擬資產法律法規sfc幣是合法的嗎穩定幣和代幣的區別SHIBANFT

幣贏
錯過 BLUR 拍斷腿 沒必要_ETH:區塊鏈

我最近的一條推文似乎引起了 NFT 社區很大一部分人的共鳴。 這個想法是,即使我們在交易中賺了很多錢,但如果我們本可以賺更多,我們往往不會對客觀上的優秀結果感到興奮.

1900/1/1 0:00:00
Aptos一個月暴漲6倍 只是一場扎空游戲?_NFT:TOS

撰文:Ben GioveAptos生態并無出色的Dapp、TVL也跟不上市值,為何APT能在一個月內上漲600%?APT 經歷了一次很好的老式賣空擠壓。并非每個 Pumb 都有規律或原因.

1900/1/1 0:00:00
上海升級在即 POS服務商需做好哪些準備_VAL:LID

上海升級來臨之際,Eth2.0的質押資產提款問題成為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以太坊2.0經歷了Beacon鏈的上線、合并之后,即將在3月份(根據最新消息,預計推遲到4月初)迎來又一次重大更新——.

1900/1/1 0:00:00
1月加密市場總結_比特幣:MEEB Vault (NFTX)

在告別災難性的2022年后,1月份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主流加密貨幣迎來暴漲,拉開了2023年加密市場發展的序幕。隨著美國通脹繼續緩和,比特幣價格飆升至幾個月來的最高水平.

1900/1/1 0:00:00
以太坊的不可能四角:MEV規模化增長的新十年_AVE:everysave

作者:Jiawei, IOSG Ventures本文為IOSG原創內容,僅做行業學習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參考。如需引用,請注明來源,轉載請聯系IOSG團隊獲取授權及轉載須知.

1900/1/1 0:00:00
2023年及之后的八大Web3趨勢預測_區塊鏈:WEB3ALLBI

來源:techtarget編譯:Dali@Web3CN.Pro不要錯過了,新一代的萬維網即將到來.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