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Filecoin > Info

沒有 Token 的鏈游經濟模型能走的通嗎?_TOK:NFT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W Labs 最近接觸的一些游戲團隊在經濟模型設計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能不能在模型里不加入 token?一開始我們團隊覺得這不就是把鏈游中最精彩也最刺激的部分給閹割了嗎?但是實際深入的了解了一下這個需求的背景,覺得還是很有必要去提供一些解決方案的,在本文中我們就拋磚引玉,探討下鏈游模型中如果不加入 token,怎么樣去設計它也能玩的轉。

總結了下幾個項目團隊的想法,有幾個原因:

其一:某些國家或地區政策性的限制。比如美麗國,如果把某項目的 token 歸類于權益性資產,就要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管轄,對于項目來說非常麻煩。3 月 16 日時,SEC 的主席 Gary Gensler 還向記者表示,權益證明類 Token 持有者是可以從質押中獲得回報的,所以應被視為證券,需要根據美國法律進行注冊,歸 SEC 管。包括紐約總檢察長也說過以太坊是一種未注冊的證券,所以 Vitalik Buterin(V 神)在內的以太坊創始人違反了美國證券法等等。

哪個項目的創始人會希望項目做得正高興就被起訴違法了?除非做到 Binance 的量級,那也值了,大不了一輩子不去美麗國。所以有在北美地區拓展的項目,都說自己的 token 是效用代幣,不是權益代幣。But,token 怎么歸類目前還沒有定論的,如果不想惹麻煩,事先要預備好大量的法律和公關資源。因此一些鏈游團隊就不想碰這個雷,在項目經濟模型中直接刪掉 token 這個選項,這也情有可原。

還有就是在東方神秘國度,管理層對于整個加密行業還處于慢慢認知的階段。沒有 Token 的項目在團隊看來會比較安全。這次香港的峰會,萬向區塊鏈的肖風博士演講的主題是“三代幣“模式,這讓我之前有點大跌眼鏡,原來以為 Hashkey 怎么的也得說些宏觀方面的大敘事,結果卻拿出一個去年我們就已經在討論的三代幣模型來點題。昨天想了下,可能還是自己認知淺薄了,是不是故意給 WEB3 從業者釋放一個信號,就是不要談 token 色變了,Hashkey 都已經敢在公開峰會探討 token 模型的設計了,那是不是意味著政策面會慢慢放松?

其二,也代表了大部分不想在經濟模型中加入 token 的團隊的看法:token 是鏈游死亡螺旋的原罪,如果模型中沒有 token,用戶就沒法順暢的打金出金形成拋盤。W Labs 的團隊對此種觀點持保留態度,這就好比一個新建立的經濟體,因為怕發行的貨幣后續可能會通脹,就一直保持以貨易貨的流通模式,這是一種因噎廢食的想法。我們寫了十多萬字的投研文章,就是為了爭取把經濟模型設計的更合理,更符合項目本身特性,現在很多項目很快就死亡螺旋,那是因為沒有因地制宜的在模型和運營上多花功夫。美麗國的先民坐著五月花號到了北美,如果只是簡單的拷貝已經成功過的大英帝國“君主立憲”和“議會制”,就不會出現自己的“三權分立”制度。

聲音 | 前美聯儲官員:通過數字貨幣來結束美元主導地位的計劃沒有任何意義:此前,英國央行行長卡尼敦促Libra類型的儲備貨幣結束美元的主導地位,并呼吁建立多極儲備貨幣體系。對此,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官員Simon Potter表示,通過用數字貨幣代替美元來結束美元主導地位的計劃沒有任何意義。他補充說:“當您在美國擁有龐大而流動的資本市場時,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使事情復雜化,因為沒有一種貨幣就可以對事物進行基本定價并擁有深厚的市場,這會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艱難。全球經濟。”(cointelegraph)[2019/9/26]

當然,我們是認可在項目早期階段,需要部分限制 token 對外的流動性的。有人說這不 WEB3 啊,我們處在項目長期發展角度上去看,沒毛病的。就好像一個國家剛把經濟體系建立起來,基本都要有外匯管制一樣,如果沒有任何門檻,一下就會被外面如狼似虎的巨鱷基金給洗劫一番。

其三,對于一些主要心思放在從 WEB2 用戶進行導流的項目來看,游戲內有了 token,會大大增加上蘋果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難度。

好的,先不管以上的三個想法是否合理,我們就直接當做命題作文來討論。

第一點最重要,沒有了 token,總得有一個鏈接游戲體內和體外的媒介吧?NFT 就可以起到這個作用,所以沒有 token 的經濟模型要把設計重心放到 NFT 上。其實,我們現在設計的經濟模型,哪怕有了 N 種 token,也是一樣的要把流動性往 NFT 上引導,這個思路我們在之前的長文中一直在強調,為什么?因為對比想賣就賣的 Token,NFT 在流動性上,在情感依托上,在價值存儲上,都會讓想挖提賣的玩家不像賣 token 那么容易去賣,這就降低了拋壓,延長了游戲的生命周期。

實操上一個通用的思路就是:玩家在游戲中獲得的軟代幣,比如鉆石啊金幣啊水晶啊,都可以直接或間接的給 NFT 提供升級,WEB3 的打金玩家通過這種 NFT 養成模式,把原來 100 UMint 的白板 NFT,升級到了 10 級 NFT,因為 10 級 NFT 在游戲中的高階副本有賦能,所以價格在 NFT 交易市場上就到了 200 U,玩家賣出就賺了 100 U。這樣的思路是可以讓想要賺錢的玩家買單的,沒有了 token 你可以讓自己的 NFT 資產升值后變現啊。

同時 NFT 還能解決之前暴雪和網易的那個問題,就是去中心化存儲,中心化服務器沒了不要緊,游戲里所有的資產都賦能給了 NFT,玩家再把 NFT 提到錢包里。

分析 | 報告:大部分數字貨幣交易所沒有適當的投資者保護措施:據Bitcoinmagazine消息,美國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近日發布的一份名為《數字貨幣市場誠信建設倡議》報告稱,大部分數字貨幣交易所沒有適當的投資者保護措施。報告主要從三大議題展開論述:數字貨幣交易與傳統金融交易的業務有一定的重合度;交易平臺刷單等不當操作時有發生;由于缺乏一致的第三方審計辦法,對客戶資金的保障力度明顯欠缺。[2018/9/19]

第二點,經濟模型盡量向 win to earn 上去設計,盡量避免用傳統的 play to earn 思路。當然這也和游戲本身的屬性相關,比如德州博弈類,Moba 類,Csgo 類,COClike 的強對抗類型的游戲,天生適合 win to earn 的模型。如果是那種挖礦或養成的,就多往 PVP 排行榜獎勵去引導,多設計成排行榜之類的獎勵性 win to earn。

Win to earn 和 play to earn 最大的區別是:Win to Earn 做的是類似賭場的生意,靠抽水過活,菜鳥給獎勵,高手賺賺賺;而 play to earn 是項目給獎勵,玩家賺賺賺。可是項目方憑啥讓你一直賺?你一直賺項目方不就血虧啊?無非開始給你賺 1 U,后面盯住了你錢包里的 10 U 而已。

一個 win to earn 模式的鏈游中沒有了 token,高手只能去不斷去升級 NFT,然后在 PK 中有更大的勝率,再獲得更多的 NFT 養成資源,繼續養成。最重要的是贏家賺的是輸家的養成資產,不是 token,不存在明面上的代幣通脹問題。

第三點,加強 NFT 的連環價值捕獲功能,希望玩家可以 play to own。現實中的一個問題就是哪怕是再好玩的 WEB2 游戲,玩家也有玩膩的時候,更何況是目前可玩性 還不強的鏈游,即使強化了各種模型設計上的戰略或戰術,游戲能量終究會走向衰竭,這時就可以體現出 NFT 是去中心化資產的優越性了:項目方如果有下一個鏈游項目,就可以直接宣布上一個鏈游的 NFT 可以在下一個游戲中獲得新的 NFT 空投,這樣就可以讓玩家沒有必要在上一個游戲中急急忙忙賣掉 NFT,留著 NFT 可能在下一個游戲上就有了更大的賦能,何必在地板價 30% 的時候割肉呢?

這類的思路已經開始在“平臺 + 多個鏈游”的模式下被應用,可以再加上“平臺積分”系統,對的,不需要有 token,一個完備的積分系統 + 具有連環價值捕獲的 NFT 就可以了。

中證網:“蹭熱點”剩“一地雞毛” 絕大部分上市公司所謂的區塊鏈業務沒有實質進展:6月6日消息,中證網今日刊文稱,今年以來,市場出現多個概念炒作,如“區塊鏈”“芯片”“獨角獸”等,但“蹭熱點”的結果往往是股價上漲“曇花一現”。以年初異常火爆的“區塊鏈概念股”為例,不少公司主動發公告稱投資區塊鏈項目,但在滬深交易所問詢下,不得不將實際情況披露給投資者。事實上,其中絕大部分上市公司所謂的區塊鏈業務仍處于前期階段,沒有實質進展。[2018/6/6]

我們繼續活學活用,接下來舉幾個案例來說明。

Big Time 是鏈游玩家比較耳熟能詳的項目了,是 2021 年起家的 3 A 大作中為數不多的還在不斷開發和進化的,沖著這點還是得給它點贊。

大概介紹下,Bigtime 是一款 MMORPG 鏈游,融入了 NFT 概念。試玩過游戲的玩家們一眼就能看出來,游戲畫面、操作等,都有魔獸世界的影子。Big Time 團隊的背景也是十分耀眼,CEO 是 Decentraland 聯合創辦人 Ari Meilich,更是從 Epic Games、暴雪、EA 和 Riot 等公司招募了一支由游戲行業資深人士組成的明星開發團隊。項目融資成果也很耀眼,在 2021 年前兩輪融資就籌集了 2100 萬美元,有 FBG、North Island、Digital Currency、OKEx、Alameda 等明星投資人。另外這兩年賣 Passcard,賣空間(Space)都攢了不少資金儲備。

Big Time 一直是無 Token 經濟模型的代表,持續運作了兩年,今年才公布消息會在合適的時候發行代幣 TIME,但是整體模型還是圍繞著游戲的各類 NFT 來打造的,TIME 代幣大部分將通過裝備時間沙漏在游戲產出,且不可在游戲內市場交易。

Big Time 最大的特點就是其以皮膚 NFT 為經濟模型的核心基礎。皮膚 NFT 有很多功能,除了在游戲中彰顯地位和獨特性,還能讓裝備的玩家進入限定區域或專屬副本,并實現 NFT 的資產上鏈,自由交易。所有系列的皮膚供應量有限且不變,都有各自固定的數量。而要打造特殊的皮膚 NFT,則需要獲取空間(土地)和功能性 NFT(例如熔爐、軍械庫、時間守衛等)才能完成。

Telegram并未發行代幣 也沒有發布任何與TON項目相關的信息:今日有媒體報道稱,海外熱門即時通信軟件Telegram計劃推出自己的區塊鏈平臺“電報開放網絡”,并發行代幣TON。Pavel Durov在推特宣稱,Telegram的唯一信息發布通道是官方網站telegram .org,其它來源的信息很可能是騙局。截至目前,telegram .org并未發布任何與TON項目相關的信息。[2018/1/9]

而 TIME 代幣則是承擔著主要游戲內流通貨幣的功能。玩家通過時間守衛產出 TIME 代幣,并進一步通過功能性 NFT 產出皮膚 NFT,最后這些 NFT 將到達終端買家,實現完整生產和交易的閉環。TIME 代幣的最大發行量為 1000 億枚,可以通過裝備時間沙漏并完成任務或副本后生成,或通過玩家錢包導入,主要功能包括 NFT 的精煉、升級、制造、加速,訪問游戲內特殊區域和副本等。

這樣的一套以 NFT 為核心,TIME 代幣為輔助的玩法,有助于把整體游戲的價值沉淀在 NFT 上,達到“公平競爭”,把游戲的主要關注點落在游戲裝備和體驗,而不是五花八門的 DEFI 金融玩法。這個思路也呼應了我們前面所說的,以 NFT 作為連接游戲內外的媒介,降低整體流動性,減少實時拋壓。數量有限功能獨特的 NFT 皮膚,也會讓玩家有更好的 Play to Own 的歸屬感,對 NFT 產生更多的榮譽感和精神寄托,而不是 token 這樣冷冰冰的數字。

去年 12 月公測的《傳奇 - 烈焰裁決》數藏版,是一類特殊的無 token 模型的游戲:WEB2 的游戲 + 數字藏品,持有數字藏品的裝備可以在游戲里打出有價值的道具,然后出售。這個游戲去年我們也深度研究過,當時在 WEB3 圈子里沒火起來,但是在數藏圈是很火的。

游戲用的是《傳奇》IP,還拿到了版號。《傳奇》不用過多介紹,自 1999 年上市以來,20 多年經久不衰,至今每年仍有幾百億元流水,用戶規模上千萬。

相對于還在傳統 web2 廝殺打裝備的傳統玩家,《傳奇》數藏版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玩家可以通過數字藏品和認證的國版鏈實現全服互通,在其他服務器里也能擁有同一數字藏品,而且可以自由交易,實現合規流轉。使用國內特色的國版聯盟鏈,主要也是為了規避監管,在做到資產上鏈的同時,又不出現公鏈、NFT 等敏感字眼。

研究公司Taylor Global Vision創始人約翰?泰勒:盡管比特幣還沒有達到峰值,但它很快就會崩潰:研究公司Taylor Global Vision駐紐約的總裁兼創始人約翰?泰勒(John Taylor Jr .)認為,盡管比特幣還沒有達到峰值,但它很快就會崩潰。比特幣最近創下的近2萬美元的紀錄,是由于中國市場需求飆升所致。[2017/12/21]

游戲玩法基本照搬《傳奇 - 冰雪傳奇》,就連數值都沒怎么改。游戲里是沒有 Token 的設計的,玩家可以通過人民幣充值靈符,而靈符作為游戲里最主要的氪金游戲幣,可以進一步兌換元寶,交易裝備、物品,解鎖特殊能力等,但靈符沒辦法反向兌換成人民幣。

而數藏的功能,主要就是通過“傳奇令”實現。“傳奇令”不但可以大幅提升擊殺怪物后掉落裝備的概率,同時有更高爆率掉落可合成數字藏品的裝備。而玩家想要體驗完整數藏版的上鏈、交易功能,必須要持有“傳奇令”。我們可以把“傳奇令”理解為 web3 游戲中的 Pass 卡,只有持有這張卡才能夠提取數字藏品這些“NFT”上鏈交易。

然而游戲上線了幾個月回頭再看,似乎《傳奇 - 烈焰裁決》數藏版并沒有在 web3 游戲領域掀起多大的波瀾,在游戲里一看,幾乎清一色的都是頂著“中國數藏”公會名字的玩家,工會名字的數字后綴(中國數藏 1, 2, 3...)都編到了幾十個,說明基本都是數藏圈的玩家在玩,而在 web3 圈子里,討論該游戲的玩家寥寥無幾。

《傳奇 - 烈焰裁決》數藏版在 web3 領域的遇冷,并不是因為經濟模型的原因,而是數藏圈本來就是與 web3 是不太一樣的兩個圈子,而且“傳奇”這個多年炒冷飯的 IP 對于喜歡嘗新卻又不太關注游戲性的 web3 玩家來說,游戲缺少了主流的 web3 游戲玩法,且游戲本身在畫質、玩法等方面著實看著有點過氣。

這幾天在瓜田社區內測的 BitstarWar,是一款 COClike(仿制 SuperCell 的神作《部落沖突 Clash of Clans》)。COClike 的鏈游我們之前出了一篇文章分析過,這種 SLG 的玩法會讓硬核玩家沉迷不已,但是對數值策劃和玩法的要求極高,需要戰略搭配的平衡。BitstarWar 是我們見過完成度最高,可玩性最強的 COClike 的鏈游了,畫風也很好,內測的小伙伴們玩的都很上癮,確實有停不下來的感覺了。另外這不是一款 WEB2 鏈改的游戲,根據項目團隊的介紹,開發了快三年了,而且他們的主故事線是挖礦,主基地就像一個礦池,能安裝各種礦機,產出游戲內的星幣。項目方最近正在做市場推廣活動,是給 4 月底的盲盒銷售造勢,關注這個項目的玩家們不要錯過具體銷售日期。

項目團隊是有著數年 WEB2 游戲開發經驗的 Eastern Fantasy Verse 工作室。游戲 4 月 17 號游戲開始內測,暫時開放的游戲主線是獲取資源、建設基地、發展兵力、掠奪他人基地的 PVP 循環,通過 PVP 獲取獎杯來提升自己在聯賽中的排名。目前的內測版本里還有 GVG 公會戰,這是 COClike 的游戲做社交最核心的點了。未來還會開放 PVE 的玩法。

COC 類型的游戲我們也接觸過挺多,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去年比較火的 Heroes of Mavia(還不能玩,太慢了),以及最近開始公測的 Galaxy Blitz。但 BitstarWar 的獨特之處在于,它也是一個無 Token 模型的游戲。

沒有 Token 怎么打金出金?對于目前絕大部分的鏈游玩家“能否賺到錢,賺到錢如何落袋為安”才是最重點。通過項目方的白皮書以及他們的溝通,鏈條是這樣的:

目前階段,玩家只能通過官網下載 APK 包或者蘋果包安裝去玩,所以游戲中只能用 U 購買盲盒或者用 U 在游戲中內購,對應的還是 Web3 的玩家。下個階段,游戲就可以在海外的 App Store 或者 Google Play 下載的到了,到時海外的 WEB2 玩家就可以采用內購的方式進行游戲中的充值;

玩家可以在游戲中的交易市場中完成兩種交易:NFT 交易可以用 U;裝備、礦機、收藏品等道具,使用的貨幣是鉆石(游戲內的充值貨幣)。而出售鉆石獲取 U 的動作則由玩家群體中的自發做市商來執行,項目方不直接對此定價;

玩家獲得了 U 后可以提取到鏈上錢包。

沒有了 token,整個經濟模型的重點就是 NFT 了。BitstarWar 的 NFT 模型以軍官 NFT 為基礎,軍官 NFT 由官方通過盲盒的形式發放,玩家需要購買并至少擁有一個軍官 NFT 才能夠進入游戲。軍官擁有強大的戰斗技能,能夠幫助玩家掠奪資源,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場戰斗的結果;同時軍官 NFT 也會附帶某些神秘屬性,在游戲里具有社交身份的區分;軍官 NFT 也可以在官網內置的交易平臺自由交易。除了軍官 NFT 之外,游戲里的皮膚(裝備)、礦機、收藏品等 NFT,也可在交易平臺自由交易。

游戲的另一條經濟主線是游戲內購。在內測試玩版游戲中,可以看到各類建筑升級、科技研究、英雄升級、物品購買等,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星幣和金屬。在內測版本中,星幣在前期比金屬重要,三種渠道獲得:礦機產出,用鉆石購買禮包,以及搶劫其他玩家。

以上兩套模型的相嵌,就構筑了 BitstarWar 的整體經濟模型生態,相對簡單直接,既有 NFT 的 web3 元素,又遠離了各種繁瑣的 Tokenomics 的設置,同時保留了游戲內入金的渠道。通過游戲的不斷升級,把價值逐漸沉淀到各類游戲 NFT 上,并最終通過交易市場完成交易變現,打造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經濟內循環。

應該說這個游戲里的無 token 的經濟模型,一定程度類似《夢幻西游》的藏寶閣,有專門的做市商在低買高賣,實現打出道具的流通,只不過 BitstarWar 里是 NFT 而已。這類的模式有個最大的問題,如果基礎玩家人數不夠多,做市的玩家沒有利潤,就沒人去自發做這個事情。以 BitstarWar 目前展現的游戲質量來看,在鏈游中算是上成了,希望能依靠這個優勢沉淀更多的 WEB3 玩家。

通過以上三個案例的總結與分析,我們可以感受到無 Token 模型的游戲并不是一個冷門選項,相反一些游戲團隊都身體力行的用腳投票選擇了無 Token 模型。三個案例都采用了 NFT(或數藏)為主要價值載體,并提供自由交易的變現渠道,同時游戲中的軟代幣作為輔助,潤滑游戲內的各種經濟活動的模式。

其實我們回過頭想想,Web2 游戲的最基本的經濟模型,不就是跟這個模型很類似嗎?氪金換游戲幣,游戲幣買裝備升級英雄,然后在場內或場外把打到的裝備和英雄賬號變現。唯一的不同,就是在以上三個 web3 案例中,有了 NFT 上鏈的加持,讓玩家資產變現變得更安全、更方便。

這樣的一個經濟系統,刪去了 web3 項目通用的復雜的質押、Token 做市等元素,對于玩家和項目方來說都是一種解脫,即用一種更簡單直接,更接近“這是游戲,大家先玩起來”的本質,給玩家傳遞了游戲最真實的靈魂。

在這樣一個無 Token 的模型中,大家會更專注于游戲本身的可玩性,更沉浸在游戲傳遞的樂趣中。而我們相信,這樣一個介于 web2 和 web3 之間的 web2.5 的無 Token 經濟模型,在大浪淘沙過后,會被更多的被高品質游戲質量的團隊,特別是 web2 向 web3 轉型的游戲團隊所采納。

瓜田實驗室

個人專欄

閱讀更多

金色財經 善歐巴

Chainlink預言機

白話區塊鏈

金色早8點

Odaily星球日報

歐科云鏈

深潮TechFlow

BTCStudy

MarsBit

Arcane Labs

Tags:NFTKENTOKTOKENNFT2StakeTokenfyTOKCSINX Token

Filecoin
金色早報 | BRC-20代幣總市值接近4億美元_比特幣:比特幣總市值最高點多少萬億

頭條 ▌BRC-20代幣總市值接近4億美元數據顯示,比特幣銘文代幣Ordi現報12.48美元,24小時漲幅30.54%,當前總市值已達2.62億美元.

1900/1/1 0:00:00
FVM初啟 Filecoin生態爆發著力點在哪?_LEC:filecoin幣價格今日行情實實走勢

資料顯示,Themis協議的核心產品Themis Pro是FVM上基于Ve(3,3)的去中心化現貨和衍生品交易聚合平臺。其產品具有零滑點交易機制、平臺營收反饋能力強和資金利用率高等優勢.

1900/1/1 0:00:00
為什么 EigenLayer 讓我們興奮_以太坊:以太坊價格

地平線上似乎出現了一個新的“紀元”。在加密之旅中,每隔一段時間,開拓者就會發現一種新的原語,從而改變整個行業的格局.

1900/1/1 0:00:00
港交所虛擬貨幣ETF報告發布 虛擬資產逐漸主流化_區塊鏈:ETF

4月17日,港交所發布了《ETF與全球金融市場虛擬資產生態圈的發展》的研究報告,在報告中,分別對當下全球虛擬資產的發展情況、如何通過ETF把握住虛擬資產投資的機遇、以及ETF與香港虛擬資產生態圈.

1900/1/1 0:00:00
從期權市場觀察加密市場波動性_加密貨幣:TERA

市場研究 不成熟的市場和濃烈的投機氛圍會繼續推動加密貨幣的暴漲暴跌,快速膨脹的泡沫又快速破裂可能就是技術逐漸走向大眾的必經之路.

1900/1/1 0:00:00
NFT現在為何沒什么聲音了?未來還有希望嗎?_NFT:I will poop it NFT

據OKX Ventures發布的2023年Q1總結,NFT市場在這一季度表現強勁:鏈上數據回暖跡象明顯,整體市場活躍度上升,且Ordinals協議帶來新的NFT市場機會.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