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瑞波幣 > Info

Ceres DAO攜手分叉式治理或將開啟DAO治理全新局面

Author:

Time:

本文轉自公號:老雅痞(laoyapi)

作者:237 

從直接民主到代議制民主,

再到Ceres DAO

相對于傳統組織模式,DAO最大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它以區塊鏈智能合約為技術基礎,將部分或全部治理流程以代碼形式寫入合約之中,并以代碼為王的理念執行決策并分配所有權。

同時,智能合約的代碼可以被公開審計,并由去中心化的節點網絡保障安全。這些特性使得DAO的治理完全處于透明化狀態,且無法被DAO成員或外部篡改。

但即便智能合約對于DAO而言具有骨骼般的重要意義,我們還是不能忘記,DAO始終還是由人組成的,且反映的是全體成員的意志。因而DAO成員需要參與投票、部署代碼并討論提案,以確保DAO在既定的軌跡上持續運行。

因此,人們實際上以怎樣的模式參與DAO的治理就成為一個不得不討論的問題。

1、DAO的傳統治理模式

DAO治理模式的發展歷程,在某種程度上,同國家民主治理模式的發展歷程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早期,為了保證成員的充分參與以及發言權,DAO通常會采取直接民主的治理方式;所謂直接民主就是指每個成員都可以對DAO的每個決定進行投票的治理形式。

在這種模式之下,每個成員都擁有發言權,且所有人都必須遵循多數人的決定。但該種模式由于自身特性的限制注定只能在小范圍內得以施行,范圍一旦擴大或者成員數一旦到達一定量級,該種模式效率低下、程序復雜的缺陷就將展露無遺。

因此,隨著DAO規模的不斷擴大,DAO的治理模式也由起初的直接民主逐步過渡為現如今常見的代議制民主。

DAO通常以某種Token作為權益治理憑證,持有Token的成員即享有投票權,有權參與DAO的治理。而代議制民主就是指缺乏直接參與DAO的治理意愿的成員將自己持有的Token和決策權以某種形式一并委托給其他成員或組織代為執行的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DAO的治理效率同直接治理相比顯然高得多,且許多事物的流程也大大簡化。但不可避免地,DAO成員的參與程度直線降低,DAO系統的脆弱性也直線上升,這給了居心叵測者更大的作惡空間。

2、Ceres DAO的Web3探索

在這種兩難的局面之下,Ceres DAO則采取了一種頗具Web3原生色彩的治理模式——分叉式治理。

Ceres DAO與分叉式治理

1、治理Token CES

Ceres DAO是全球首個基于DAO治理并賦能Web3的去中心化數字資產管理基礎設施和協議。它構建了一個全新的標準化DeFi資產投資模型,針對加密資產提供非托管式去中心化資產管理服務。

在治理結構上,Ceres DAO采取了以社區驅動的組織架構,它提供了一個可以促使DAO成員參與投資決策的靈活機制,這是傳統風險投資基金模式無法比擬的。

倫敦2.4億美元頂層公寓接受BTC和ETH支付:金色財經報道,倫敦海德公園一號的一套頂層公寓正在以2.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賣家現在接受使用比特幣和以太坊購買。[2021/4/16 20:24:47]

同時,此舉還將降低DeFi的準入門檻,讓用戶在無需承受波動性資產敞口和無需進行主動資金管理的前提下,獲得更多投資機遇和回報。

在Ceres DAO的生態系統中采用了同股不同權的治理方案,也就是AB股的方案代幣。

其中,CES Token是投票權股權代幣,而CRS Token是非投票權流動性代幣,顯而易見,CES Token是Ceres DAO治理職能的主要承擔者。

2、分叉式治理與sub-DAOs

而說到Ceres DAO的治理,除了CES Token,我們還不得不提及其下設的眾多sub-DAOs和節點。

Ceres DAO最大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分叉式的治理模式。分叉意味著DAO可以不斷“分裂”為sub-DAOs,這些sub-DAOs相較于DAO的整體更小,且更容易協調。在這種模式之下,DAO的治理與其說是一種單純的投票治理行為,不如說更趨近于一種社交模式。

而sub-DAOs作為Ceres DAO生態系統中最為主要的貢獻者。而其具體的門類也極為豐富。

1)投研DAO

對于Ceres DAO這種投資DAO來說,項目的投研和盡職調查至關重要。

在投研DAO里,可以聚集來自全球各地不同專業不同背景的人士,多樣化的社區成員可以為項目的投研貢獻更大的價值。

比如,軟件工程師等技術類成員可以從代碼的角度給出對項目的投資意見和解讀,還可以深入研究代碼里是否有漏洞,以規避不必要的投資風險。

有著豐富投資經驗的個人可以從過往的經驗和敏銳的嗅覺做出對項目的判斷,給出基本面的建議。

有著金融行業專業經驗的人可以從數據分析、經濟模型分析等角度對項目做出理性的綜合判斷。

除了以上列舉的幾類人群,在投研DAO的社區,往往還有著更多可以為項目的盡職調研做出貢獻的專業人才。

這些擁有技術專長的人在持有代幣進入決策層面時,能夠更好的做出最明智的決定。同時,因為他們是本項目代幣的最大利益相關者,其也大概率不會做出損害其代幣長期價值的決策。

2)品牌DAO

在Ceres DAO的社區內部聚集著一群能夠為項目提供品牌支持、品牌宣傳、品牌合作、品牌形象維護的人群。他們可以使項目的品牌形象得到發展,并實現同其他品牌的跨界合作。

3)市場DAO

Ceres DAO中具備豐富營銷經驗的人員會集中在這個社區,他們將為項目的市場推廣做出貢獻,同時幫助孵化的早期項目快速積累流量。

4)社區DAO

Ceres DAO中具備豐富社群運營經驗的人員會聚集在這里,組建維護全球各主要國家的社群,為項目的國際化發展貢獻力量,為來自全球的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5)技術DAO

在Ceres DAO社區內部存在著一批具有豐富開發經驗的技術人員,他們將為整個社區底層技術架構的維護、產品設計、代碼的更迭貢獻自己的力量。

除此之外,上文我們也曾提到,技術類成員還可以從代碼的角度給出對項目的投資意見和解讀,并通過深入研究代碼里是否有漏洞,以規避不必要的投資風險。

6)運營DAO

在如今的加密市場,運營活動在項目整個推進流程中的戰略地位毋庸置疑,“運營為王”的觀念已經為許多人所認可。而Ceres DAO中具備豐富運營經驗的成員也不在少數,他們將自發聚集在一起,為社區的人員增長、對外交流、活動宣發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其次,社區運營專家將聚集在這里,在不同國家創建和維持社區,以增強社區意識,為項目的全球發展做出貢獻,并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此外,運營DAO可以利用集體力量在公開或私人銷售期間“團購”NFT或項目的代幣,并通過建立全球社區來布局早期的優質項目。

7)戰略DAO

項目的發展歷程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和隨機性,因此宏觀戰略和微觀層面的把控則顯得至關重要,而戰略DAO存在的意義就在于此。

在戰略DAO中,對于項目發展的整體規劃和布局,成員們將具有充分的發聲空間。當然為了避免混亂,成員們的提議和提案也將經過嚴格的審核和把控程序。

……

以上關于這些隸屬于Ceres DAO的sub-DAOs的介紹可以體現出Ceres DAO治理架構的基本樣態。而上述這些sub-DAOs也并非已經窮舉,除它們之外還將有大量其他的門類,這些具有不同職能的sub-DAOs共同組成了Ceres DAO繁榮的治理生態。

同時,這些sub-DAOs及其成員也將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經驗共建Ceres DAO生態。而他們的貢獻也絕非一無所獲,按照Ceres DAO的治理規則,其將通過PoW的方式獲取Token獎勵,以實現Ceres DAO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3、Ceres DAO的具體治理規則

回到Ceres DAO本身,它的每個sub-DAO和節點都有其獨有的NFT(即Rich Panda系列),分別為DAO NFT和Node NFT。這兩種NFT的權限存在部分差異,其中DAO NFT和Node NFT的持有者都擁有即時交易、代幣空投以及提案的權利,但有一項權利卻是部分DAO NFT的持有者獨享的——投票權。

在Ceres DAO的治理模式中,只有Staking CES TOP50的DA0s才能擁有投票權,如果批準投票達到67%,該提案將被通過并實施。這意味著,這些擁有投票權的DAOs將成為所有DAO成員的代表。在由其他成員對于DAO的治理進行提案,并交付表決后,這些DAOs則將負責為Ceres DAO把握最后一根紅線。

另外,雖然原則上sub-DAOs和節點都有權利向Ceres DAO提出和發起提案。但提案的范圍是具有一定限制的,其排除了一些涉及底層架構等專業化場景的事宜。例如,新產品發布、與其他協議的集成和協作,以及在其他Layer 1生態系統中的部署等。

除此之外,以NFT的形式界定權益也意味著,節點和sub-DAOs的權益將可以通過NFT的形式在二級市場自由轉讓,這會使整個DAO的治理處于相對靈活的狀態,從而避免治理體系的僵化困局。

Ceres DAO分叉式治理的優勢

在傳統的公司模式中,分叉式的治理是難以想象的,因為在他們眼中,激勵分歧和分裂無異于自殺。但在加密的語境中,這一切都變得有跡可循。就比如Ceres DAO,其所采取的分叉式治理就具有強烈的互聯網原生色彩,可以說它是屬于Web3時代的治理方式。

1、分叉式治理VS直接民主/代議制民主

相較于直接民主,分叉式治理將治理行為和問題都進行了拆分。在保持DAO成員極高參與度的前提之下,治理效率也得到了保障。

而相較于代議制民主,分叉式治理則更具有去中心化的色彩,同時由于其較為復雜的分叉式架構,DAO系統的脆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消弭。

2、持幣量與投票權的權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Ceres DAO對于獲得投票權的sub-DAOs的持幣量要求也是個巧妙的設計。隨著DAO的不斷發展,社區內的成員數量以及CES Token的幣價大概率會水漲船高,這時不免會有更多的sub-DAOs希望爭奪DAO的投票決策權。

一方面,這會使參與者的成本增加,從而做出更為理性、慎重、有利于社區整體發展的決策,從而幫助社區走入良性循環;

另一方面,這也會使意圖作惡者的成本提高,作惡難度拉大,從而保障整體治理架構的健康性。

結語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對于DAO的治理,人們或許陷入了一些誤區。我們不斷地嘗試將現代社會的民主模式生搬硬套入DAO的架構之中,卻忘記了DAO本身是脫胎于Web3和去中心化思想浪潮下的新時代產物。

因此,新瓶裝舊酒或許是行不通的,DAO應當擁有符合其時代底色的治理模式。而Ceres DAO所采取的分叉式治理或許就是最終解的有力競爭者。

“分叉”一詞在傳統治理模式中可以說是唯恐避之不及,但實際上,在互聯網的開放環境之下,治理本身就意味著分歧,分歧必然導致分裂,從而產生出一個個的子社區。而作為分叉產物的眾多子社區,將共同構造出去中心化的社交圖譜。

回到Ceres DAO本身,作為分叉式治理的踐行者,其可謂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分叉式治理無疑需要大量的實踐去檢驗,因此,Ceres DAO難免上下而求索。但我還是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不論是分叉式治理還是Ceres DAO終將直掛云帆濟滄海。

老雅痞

個人專欄

閱讀更多

DeFi之道

財經法學

成都鏈安

金色早8點

Bress

鏈捕手

PANews

Odaily星球日報

Tags:

瑞波幣
預言機:鏈接加密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橋梁

區塊鏈是獨立于現實世界運行的系統。加密世界的數據在鏈上產生,也在鏈上繼續被使用。鏈外世界的數據無法直接傳遞到區塊鏈上。 但是在某些智能合約的應用場景中,又需要使用外部世界的數據,例如在某些DeFi合約中,需要獲取外部資產的價格作為智能合約運行的參數。在這些場景中,就需要用到預言機(Oracle)。

Web3的趨勢與思考

早期投資必須思考未來,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未來已來,但到底未來是什么?未來會如何?確實難以判斷預測。但是思考未來是一個必須經常提醒自己去做的事,想想下一年如何如何,5年后又如何如何,10年后呢?這個社會,經濟,技術發展,商業應用,環境,甚至自己的生活可能有什么樣的變化。思考未來是投資人與創業者所必須時常思考的事。

思考 Web3 底層價值

Web3 的底層價值是自由市場 + 信用機器。 對于重要的概念,我們有必要根據自己的理解下一個定義。 在我看來,Web3 是大家對于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或協作關系的總稱或抽象指代,而這套協作關系或商業范式的底層,是由互聯網、密碼學和分布式計算構成的關鍵技術——區塊鏈。

Ceres DAO攜手分叉式治理或將開啟DAO治理全新局面

本文轉自公號:老雅痞(laoyapi) 作者:237  從直接民主到代議制民主, 再到Ceres DAO 相對于傳統組織模式,DAO最大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它以區塊鏈智能合約為技術基礎,將部分或全部治理流程以代碼形式寫入合約之中,并以代碼為王的理念執行決策并分配所有權。 同時,智能合約的代碼可以被公開審計,并由去中心化的節點網絡保障安全。

合并引發的“緊張不安”導致以太坊投資產品出現資金外流

文:BRAYDEN LINDREA CoinShares研究負責人James Butterfill表示,盡管“合并的確定性有所提高”,但還是出現了資金外流。 機構投資者可能在以太坊合并前搖擺不定,基于以太坊的數字資產投資產品出現了6160萬美元的資金流出,這表明他們對升級能否成功存在擔憂。

解讀:白宮的加密行業報告

本文原發表于Coindesk,作者Nikhilesh De,編譯Derrick Chen 為回復總統拜登的行政命令,白宮發布了一系列有關加密行業的報告,由不同部門編輯。我通讀了300頁的所有報告,所以讀者們不用再做同樣的工作。

金色觀察|DID革命:詳解PoP、SBT和VC三種去中心化身份方案

文/Donovan Choy,  Liberalism Unveiled作者 如今的數字身份識別系統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中心化的實體控制著訪問群體和訪問方式,我們有太多的賬戶要跟蹤,有太多的密碼要記住而產生密碼疲勞,而控制這些數據的組織則成了網絡犯罪的大蜜罐。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