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ICP > Info

在「萬物皆可DAO」的這條路上 數據服務能找到最優解嗎?

Author:

Time:

從幫助匯集志同道合伙伴的社交類 DAO Friends with Benefits、對版權類內容價格和交易方式擁有極大自主權的媒體類 BanklessDAO,到資助在區塊鏈上構建去中心化項目的 Gitcoin,還有合力購買 NBA 球隊特許經營權的 Krause HouseDAO。「萬物皆可 DAO」也許只是一句玩笑,但 DAO 作為面向未來的一種商業組織形態,正憑借獨特的社區自治特征成為 Web3.0 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圖片來自網絡:DAO 生態圖譜

但不得不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基于區塊鏈技術架構運營的各類社群自治組織將會帶來海量的鏈上數據增長,如何處理如此龐大且復雜的鏈上數據成為亟需解決的難題。這時候,專門面向鏈上數據的各類數據工具就變得十分重要,不論是中心化的,還是去中心化的。「DAO 化」未來發展的天花板在哪里甚至在一定程度可以說是由鏈上數據的采集、處理和分析能力決定。

當前,市場已經涌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鏈上數據服務商,比如海外的 Nansen、Glassnode 和國內的 OKLink 等。它們創造了一批便捷可用的數據工具,將龐大復雜的公鏈鏈上活動數據搜集起來,并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數據分析,成為獲取鏈上活動數據的重要信息來源。

 圖片:常見的鏈上數據服務商的平臺工具頁面

鏈上數據數十億,且仍在不斷擴充,有行為就會有數據,當前市場上的數據分析工具,大多會對鏈上活動進行數據分析,為相關地址打上標簽,用戶可以根據標簽對地址有更多的了解。然而僅靠平臺自身力量難以執行對所有地址的標簽化處理,且一些專業人士對某些地址的了解甚至比平臺更多。

一些團隊也開始嘗試召集多名研究員做標簽類產品,但一個團隊的力量終究有限,且團隊與團隊之間信息并不相通。

解決問題的辦法似乎在傳統互聯網發展進程中有跡可循。維基百科作為免費的網絡百科全書,其設立初衷是打造一個基于自由/開放編輯模式建立的,多語言的模式。數億級用戶參與其中,不斷協作補充內容,相互確認信息是否為二手資訊,并有準確的引用來源,這才有了今天被稱為內容最「權威」的互聯網參考工具書。這種潛力強大的 UGC 模式在如今的互聯網中并不少見,B 站相對于愛奇藝,數億用戶自發創作投放的視頻就足以匹敵流媒體的 PGC 市場。

同樣的邏輯嫁接到鏈上數據分析市場上:如果將單純依靠數據服務商的階段所提供的數據工具稱為 1.0 版本的數據工具,那么 2.0 版本的數據工具則更需要用戶參與、萬眾共創這些更契合 UGC 的特性。

拿 OKLink 今年推出的「私人地址標簽」功能來說,平臺支持用戶根據需要為鏈上地址打上自定義標簽,大大增加后期查詢、分析的便利性,這也是 2.0 版本數據工具可以發揮的優勢。

這一功能在近期 OKLink 瀏覽器地址詳情頁升級后得到了進一步優化。當前的地址詳情頁增加了更多標簽反饋,如地址對應的實體/機構、與一些風險事件的關聯度、以及通過 OKLink 大數據計算出的地址屬性,可幫助用戶快速掌握地址信息,從而根據自己的需求設置私人標簽。

圖片:OKLink 瀏覽器地址標簽反饋功能展示

雖然當前「私人標簽」僅用戶本人登錄可見,但若以后將這些標簽打通,經審核后能夠公開展示的話,將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形成類似「維基百科」式由眾人自己編輯詞條,經過審核后展示給其他用戶的應用,這樣一來,各類標簽聚合在一起,所展示的信息自然更為詳實,這就是「數據服務類 DAO」的基本模式。

圖片:私人地址標簽功能

在 Web3 市場紛紛「DAO 化」的大潮中,普通用戶在數據處理和掌控方面逐漸意識覺醒并擁有一席之地。相比由數據平臺主導的模式,用戶更希望擁有更高的自由度、舒適度,共同參與包括數據工具在內的各項建設。在使用工具來接受更精確數據的同時,用戶也在參與共創的過程中幫助平臺完善數據信息。

對于繁雜的 Web3時代數據,一套標準化的數據處理及利用形式對于服務商輸出和用戶接收都至關重要,數據工具 2.0 確應提供更精確的數據。

共創后發揮巨大價值的鏈上地址信息數據,并不局限于個人用戶使用。項目、機構等企業組織也十分需要。通過準確、及時把控數據,了解到地址背后的用戶信息,除了可以發現巨鯨地址,規避風險創造財富以外,還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企業可在了解地址相關信息中形成用戶畫像,根據需求投放產品,精確的數據是達成這一步驟的前提。項目方可以根據用戶過往行為,以使用過哪些應用,交易的資金數量等條件中篩選出符合自己要求的用戶,將其產品進行投放引流。除此之外,礦池可據其獲取各幣種瀏覽器鏈上數據、礦池收益以及挖礦難度數據,數據網站可直接連接相關信息,投資機構通過它監控大額交易與關鍵錢包動態等。

但一切都要考慮效率問題。若企業從頭開始自行搜尋信息再加工,無疑是進行了「重復造輪子」的過程,不僅浪費大量時間在基礎應用上,還難以專注研究主要功能的精細化。

前 Coinbase 成員創立的 NFT 搜索引擎類項目 Center 就推出了 API,為相關項目從業者節省了大量基礎建設成本,專注于錢包 與 NFT 市場的項目 Venly 也同樣如此,將自身功能數據封裝成 API 供其他項目使用。數據服務類項目 OKLink 本著數據精確的理念提供的 OpenAPI 服務也是具有此類作用,為各類需要地址信息的企業、礦池、錢包、高校、數據網站等項目方提供相應的鏈上數據。

圖片:OKLink Open API 服務頁面

在各類公鏈及其生態項目越來越多、鏈上信息繁復龐雜的情況下,數據服務平臺幫助用戶簡化了精準定位所需信息的過程。而隨著鏈上數據服務「DAO 化」的呼聲越來越強。當前各數據服務類項目都在由 PGC 向 UGC 過度,更加重視用戶參與感。毫無疑問,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雖然目前市場上,真正成功「DAO 化」的場景并未大量涌現,但「用戶共創」的理念或許會為鏈上數據處理工具帶來更多優化思路。這也是 Web3 的思路:一個自由、開放、共創的去中心化互聯網。

區塊律動BlockBeats

媒體專欄

閱讀更多

財經法學

成都鏈安

金色早8點

Bress

鏈捕手

PANews

Odaily星球日報

Tags:

ICP
以太坊:合并(Merge)之后還有很多升級(Surge、 Verge、Purge、 Splurge)

以太坊合并是什么,合并接下來又會是什么? 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于2022年7月在巴黎舉行的“以太坊社區大會”上分享了他對以太坊在合并后的長期愿景和期望。 他在會議結束時分享了他對合并后的以太坊的看法:"合并后,以太坊仍然僅僅完成了約55%。” 這意味著以太坊升級合并后仍有45%的內容有待完成。

金色早報 | Solana聯合創始人:希望看到以太坊的成功

▌ETHW官方發布分叉時間和主網切換信息 9月13日消息,以太坊工作量證明分叉鏈ETHW正式發布了分叉時間,即在以太坊合并后24小時內部署。

金色Web3.0日報 | OpenSea宣布將支持Arbitrum

1.DeFi代幣總市值:442.11億美元DeFi總市值 數據來源:coingecko 2.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29.93億美元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 數據來源:coingecko 3.DeFi中鎖定資產:539.8億美元DeFi項目鎖定資產前十排名及鎖倉量 數據來源:defillama NFT數據 1.NFT總市值:178。

在「萬物皆可DAO」的這條路上 數據服務能找到最優解嗎?

從幫助匯集志同道合伙伴的社交類 DAO Friends with Benefits、對版權類內容價格和交易方式擁有極大自主權的媒體類 BanklessDAO,到資助在區塊鏈上構建去中心化項目的 Gitcoin,還有合力購買 NBA 球隊特許經營權的 Krause HouseDAO。

合并前夜 回顧以太坊協議層的七年之變

回溯歷史,通往“世界計算機”的每一步都印在那密密麻麻的code里。 作者:freeyao 什么是以太坊?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答案,而本文想探討的是最為一致的答案,即以太坊的協議是什么?或用更技術地描述——如果要開發以太坊的客戶端(PoW鏈/ETH1),我需要依照什么規則? 你沒法找到一份規范描述以太坊當前的共識規則,因為以太坊的協議是通過增量更新來描述的。

NFT 版稅報告:1956 個項目平均版稅為 9% 頭部項目日均版稅收入 1.5 萬美元

作者:Carol 版稅正在成為NFT交易市場競爭的新維度。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NFT交易市場的龍頭OpenSea定義的版稅規則是,由賣家支付項目方或創作者設定的版稅(一般默認為成交價的10%),以避免隨著NFT大規模流通和升值后創作者無法共享收益的問題。采用相似規則的還有LooksRare、Rarible、SuperRare、MagicEden等。

Layer 1新方向 Meta系公鏈Aptos、Sui 、Linera盤點

作者:Daniel Li 萬眾矚目的以太坊合并,并未對加密資產行業產生預期的利好效果,反而受美元加息政策影響,加密資產行業再次陷入漫長的下行趨勢。依靠共識機制拓展Layer1在從不缺敘事性和創新性的區塊鏈中,已越來越難以引起市場的共鳴。此次的以太坊合并未取到市場預期反饋就恰恰說明了這一點。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了共識機制并不能解決區塊鏈的三難困境。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