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為什么說鏈上KYC可能是Web3的一段歧途

Author:

Time:

近日,Galxe(原 Project Galaxy)宣布推出 Galxe Passport。Galxe 稱該項目可作為用戶在 Web3 中的通用身份,且能夠安全且匿名地存儲身份信息。這一活動也借用了時下流行的 “靈魂綁定”,Galxe Passport 將在錢包中以 SBT 的形式存在。

但在推出之后,這一項目卻引發了社區的廣泛討論,針對這一活動的討論不斷蔓延,并擴展至同類賽道。

在實際體驗之后,Odaily星球日報發現,鑄造 Galxe Passport 需用戶提供身份 ID,如身份證、護照等文件。如果你不是前 10 萬名鑄造的用戶,這一 SBT 甚至還需用戶自費繳納 5 美元,以此作為認證費。

毫無疑問,Galxe Passport 試圖收集用戶身份信息,給錢包地址進行 KYC 認證。

無獨有偶,Galxe 并不是第一這么做的。不久前,Binance 宣布推出基于 BNB Chain 上首個靈魂綁定通證(Soulbound Token):Binance 賬戶綁定(BAB)通證,作為 Binance 用戶已完成 KYC 認證的身份證明,未認證 KYC 用戶不可鑄造。該代幣不可轉讓,且具有唯一性。

德國奢侈品牌Philipp Plein宣布將接受15種加密貨幣支付:金色財經報道,德國奢侈品牌Philipp Plein創始人在官方Instagram宣布,其官方網站和線下店鋪將于歐洲中部時間今晚開始接受15種加密貨幣支付。[2021/8/3 1:30:14]

前段時間,V 神發布了一篇關于 “靈魂綁定” 的文章,將 NFT 帶入到了一個無人涉足的新領域。雖然提出了很多關于 SBT 的可行用例,例如可信的聲譽數據、技能證書、更優秀的 POAP 等等。但這些更具實用價值的用例仍大多處于實驗之中,距離現實還太過遙遠。

而目前最為廣泛的 SBT 用例,恐怕就是 幣安 BAB 和 Galxe Passport 了。而這二者又高度相似:他們都是鏈上 KYC。

SBT 的特點決定了它可以用來存儲或證明某些信息,從形式上來看,這一代幣作為 KYC 是實用且方便的。

目前,Web3 缺乏原生的鏈上 KYC 解決方案。在項目方進行 “實人” 認證時更多會采用基于 Web2 的驗證方式,間接實現實人認證。例如驗證 Twitter 賬戶、Discord 賬戶等等。這在底層上是依賴于中心化的 Web2 基礎設施,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或許正是因此,基于 SBT 去做鏈上 KYC 成為了一個受到多個項目方青睞的賽道。加密世界的項目方們,似乎真的很需要一個加密原生的身份解決方案。但目前市場上卻并無較好的選擇。

經濟參考報:海外推手助推比特幣不斷觸碰天花板 警惕炒作風險倒灌:12月3日,經濟參考報發文《海外“推手”助推比特幣不斷觸碰“天花板” 警惕炒作風險“倒灌”》一文。文章稱,蟄伏多時的數字貨幣比特幣,最近如同“脫韁的野馬”,價格一路飛漲。沉寂多時的比特幣最近突然爆發,海外機構參與成重要推手。隨著比特幣價格上漲,風險在持續積累。目前來看,國內相對平靜。與此同時,打著數字貨幣旗號的傳銷、詐騙行為,更有死灰復燃的跡象。業內人士指出,炒作數字貨幣正如同“炒空氣”,踏踏實實回歸區塊鏈技術才是正途。[2020/12/3 22:59:45]

當項目方紛紛試圖給我們的錢包地址發放 KYC 時,更為關鍵的一個問題或許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錢包地址需要進行 KYC 嗎?

在整個加密世界中,KYC 有著充分的必要性。這對合規、監管、投資者保護等等多領域來說,

去中心化是加密世界的基石,以錢包地址作為身份 ID 構建的賬戶體系長期以來一直穩定的運轉著。“無需信任”、“去中心化” 這些詞語不只是說說而已,在建設者長期的努力下,加密原住民真的構建出了一個無需銀行卡和護照的鏈上的自由世界。智能合約、DeFi、NFT,技術的進步讓去中心化的世界得以流暢的運行。

自然,無 KYC 的秩序也有其糟糕的一面。例如社區治理更為困難、假號盛行、可能蘊含女巫攻擊的風險。但這些問題業界正致力于通過各種途徑來解決。而對錢包地址進行 KYC,或許是其中最差的一種選擇。

將錢包地址進行 KYC 認證,并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甚至可能還會產生完全相反的負面后果。

在中心化平臺 KYC,似乎并沒有什么太糟糕的事情發生。但這恰恰是由于 “中心化” 所導致的,而非 KYC 固有的優勢。

在中心化平臺 KYC 之后,一旦發生密碼遺失等安全事故,用戶可以靠身份自行凍結、鎖定賬戶,也可確認賬戶的最終所屬權。KYC 之后,用戶被“驗明真實”。雖然數據交由中心化平臺保管,但依托中心化的流程,用戶的所有權和身份不容置疑,一切中心化數據都是可凍結、找回、注銷的。

而對于平臺來說,平臺也可掌握用戶身份,滿足合規要求、確認用戶真實性、排除機器人干擾等等。在中心化平臺進行 KYC 認證,并不是一項壞事。

但當這一套流程到了鏈上,又會怎么樣呢?錢包的所有權并非由中心化機構依據身份證件提供擔保,而是由私鑰完全控制。這也意味著,KYC 幾乎失去了它最大的意義:確認用戶真實性。

盡管 SBT 是不可轉讓、無法交易的,但錢包地址卻是可以共享的。若借助智能合約錢包,錢包地址甚至還可實現所有權的交易。

如果用戶使用非本人 KYC 的鏈上地址,這一結果近乎是災難性的。對于項目方來說,首先是協議獲取的關于用戶數據可能會失真。因為地址的實控人是可以變更的,所以用戶實際鏈上行為與綁定地址行為差異可能會較大。

而對于用戶來說,因為 SBT 的特點,這一 KYC 是無法消除、甚至無法轉移的。一旦發生私鑰泄露的事情,用戶失去的將不只是財產,甚至還丟失了自己的身份,這一后果尤為可怕。

此外,數據安全問題也值得引起足夠的重視。當用戶在鏈上進行諸如 KYC 之類的操作之后,身份認真信息儲存在哪里?

在未來,隨著技術的演進(以及項目方 KYC 要求的提高),是否的我們的指紋、人臉、證件都需要向項目方提交?毫無疑問,這些數據的傳輸和儲存仍然是 Web2 的,盡管我們獲得了 SBT 作為數據憑證,但數據安全的風險卻仍然是一個 Web2 的問題。此外,項目方對于用戶數據仍然有巨大道德風險——無人知道這些數據會被項目方如何利用。

毫無疑問,鏈上 KYC 是一個用 Web3 封裝數據憑證的 Web2 式數據收集動作。這已經距離與用戶具有數據主權的 Web3 理念相去甚遠。

而在加密世界,我們通常都擁有不止一個錢包。單個地址不能代表用戶,且面臨更換地址、私鑰丟失等風險。將用戶身份信息封裝在特定的某一個鏈上地址中,這一結果是失真的。單一鏈上地址的數據行為往往不能完全代表用戶本身。

盡管加密世界需要一個可信的身份系統、一個更可靠的 DID 。但對錢包地址進行 KYC,這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么?識別與偽造虛假身份的對抗一直在持續進行著,卻無一項目方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要求用戶 “持身份證領取空投”。

Web3 就是這樣承諾的——一個自由、開放、無需許可的去中心化互聯網。

來源:DeFi之道

DeFi之道

個人專欄

閱讀更多

財經法學

成都鏈安

金色早8點

Bress

鏈捕手

PANews

Tags:

比特幣價格
DigiDaigaku 開發商拿下 2 億美元融資 但“ Free to Own ”模式可能只是新瓶裝舊酒

撰文:flowie 區塊鏈游戲公司 Limit Break 近日宣布完成 2 億美元融資,成為近幾個月單筆融資金額最高的加密項目,而本輪融資背后投資方陣容也十分矚目,領投方是 Paradigm、Josh Buckley 和 Standard Crypto。

以太坊協議層的七年之變

什么是以太坊?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答案,而本文想探討的是最為一致的答案,即以太坊的協議是什么?或用更技術地描述——如果要開發以太坊的客戶端(PoW鏈/ETH1),我需要依照什么規則? 你沒法找到一份規范描述以太坊當前的共識規則,因為以太坊的協議是通過增量更新來描述的。

應用 VS 基礎設施 Web3 的下一個 Alpha 在哪兒

投 Web3 應用還是投基礎設施,一級市場還有余糧的老板們有此般煩惱。 不同的認知與選擇分叉出一條十字路口。 應用派的擁躉們認為,時代變了,如今缺的并不是無人問津,如同鬼城的各類公鏈基建,而是真實獲得用戶和資金的應用,因此,下一個周期的重點在于——捕獲“殺手級應用”,投中 Web3 的 Tencent 或者 Bytedance。

為什么說鏈上KYC可能是Web3的一段歧途

近日,Galxe(原 Project Galaxy)宣布推出 Galxe Passport。Galxe 稱該項目可作為用戶在 Web3 中的通用身份,且能夠安全且匿名地存儲身份信息。這一活動也借用了時下流行的 “靈魂綁定”,Galxe Passport 將在錢包中以 SBT 的形式存在。

金色圖覽 | NFT行業周報(9.11 - 9.17)

【0911 - 0917】周報概要: 1、上周NFT總交易額:264,151,681(美元) 2、上周NFT總交易筆數:1,133,171 3、上周NFT總用戶數269。

非正式 Crypto VC 行業全景報告

撰文:angelilu,Foresight News 寫在最前:大約在兩個多月前的某一場周例會上,大家腦袋一熱一拍桌子挖了一個整理整個加密行業投資機構以及項目主體信息資料庫的深坑,就此開啟了無數個煎熬的周末和夜晚,并用不知道多少根頭發換來了半永久的黑眼圈。

金色觀察 | 美聯儲經濟狀況褐皮書發布透露了哪些信息?

9月7日消息,美聯儲經濟狀況褐皮書發布。褐皮書顯示,總體而言,自 7 月初以來,經濟活動沒有變化,其中五個地區的經濟活動略有增長,另外五個地區的經濟活動略有放緩。未來經濟增長前景普遍疲軟。同時,大多數地區的就業增長速度溫和至中等。總體勞動力市場狀況依然緊張。物價水平仍處于高位。在此背景下,美聯儲副主席布雷納德指出,美聯儲的政策利率需要進一步提高。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