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長達 8 年的戀情,終于在昨日以太坊的成功合并后宣告結束,以礦工為代表的 PoW 支持者群體,以及以 Vitalik buterin 為代表的 PoS 支持者群體,在這次足以載入 Crypto 史冊的合并大事件中,最終鬧得不歡而散。
朋友圈中,我們可以看到十分割裂的兩個群體,很多 PoW 鐵桿支持者在猛烈抨擊這次事件以及權益證明(PoS),還有曾經的以太坊早期支持者提出了極具攻擊性的觀點:PoS 是謊言嗎?
而對共識機制不那么在意的 Crypto 愛好者們,他們則為以太坊的成功合并送上了祝福。
(圖1:以太坊合并成功)
至于孰對孰錯,還是要交給時間來評判,而我寫這篇文章,只是想簡單地陳述一下兩個群體可能的未來去向。
在 ETH 徹底拋棄工作量證明(PoW)之后,顯卡礦工們被迫搬離了以太坊這座金礦,他們將踏上尋找新礦的旅程,又或者是關閉機器,徹底告別顯卡挖礦這個生意。
比如 ETC、ETHW 這些以太坊分叉網絡們,正是目前顯卡礦工們的第一站,例如,ETC 這個早期分叉的算力從前段時間的 70 TH/s 飆升到凌晨最高點 311.82 TH/s。
(圖2:ETC 算力變化,數據來自 2miners.com)
摩根大通:預計美聯儲將于2023年底加息:摩根大通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表示,美聯儲的加息可能會比預期更早。由于疫情的風險降低和通脹預期上升,“我們還把加息預期提前到2023年底。”Feroli還預計下周會出現一些關于縮減資產購買的“敷衍”討論。他表示,“如果他們真的談論了縮減購債規模,那么最好的猜測是,我們將從新聞發布會開始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中了解到這一討論。我們還預計鮑威爾會很快補充,指出經濟距離實現實質性進展的目標還有一些距離。” (金十數據)[2021/6/12 23:32:24]
然而算力的爆炸,并沒有推動 ETC 幣價的提升,這意味著礦工們可能會面臨“越挖越虧”的情況,然后我們就看到了算力出逃的現象。
很顯然,這些缺乏用戶支持的分叉幣們,根本無法承載如此龐大的顯卡礦機算力。
他們需要新的挖礦機會,例如新 Layer 1 和 Layer 2 的零知識證明(ZKP)挖礦市場,而這將是他們的下一站。
(圖3: 礦工前往 ZKP 新礦尋找新機會)
當然,這些新的挖礦機會,也會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誰也不知道,接下來遇到的究竟是一座金礦,還是一個陷阱。
在完全轉向權益證明(PoS)之后,以太坊終于可以前往擴容的下一站。根據計劃,以太坊接下來的重大升級被稱為 Shanghai upgrade(上海升級),正如開發人員 Tim Beiko 所述,這次升級將圍繞以太坊的三個關鍵問題:
引入了 EVM 對象格式的變化(EIP-3540?);
信標鏈提款(EIP-4895?);
降低 gas 費用(擴容,具體納入的 EIP 還未確定);
據悉,上海升級會引入 EIP-3540,也稱為 EVM 對象格式,該更新的核心元素是它將代碼與數據分離,這對鏈上驗證者來說可能是非常有益的。除了分離之外,EIP-3540 還引入了一個新的合約代碼部分,有助于處理和解決復雜的功能,例如帳戶抽象、EVM 中的控制流和 EIP-3074。
第二,上海升級還會解決信標鏈退出的問題,目前的以太坊質押者無法提取他們存入的 ETH,而在上海升級后,這個問題將得到解決,對于一些質押衍生品來說,這將是非常重要的。而 EIP-4895 就是解決的這個問題,值得一提的是,提款的執行不需要消耗 gas,這使運營成本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最后,上海升級還試圖解決以太坊社區最關心的擴容問題,然而目前在引入的 EIP 方面,備受期待的 EIP-4488 以及 EIP-4844(也被稱為 pro-dansharding)還尚未正式被確定納入這次上海升級。
至于這次重要升級的時間,以太坊基金會的官網提到?稱:
雖然沒有明確日期,但我們預計這次升級將在明年 Q1 進行。
(圖4:以太坊新的路線圖,圖片來自 Vitalik)
至于 Vitalik 所提到的 The Surge 、The Verge、The Purge、The Splurge 這四個新階段,距離目前而言相對較遠,甚至這份路線圖在未來還可能繼續發生一些變化,因此這里便不再展開討論。
其實無論是 PoW 還是 PoS,在我看來,都會有機會取得成功。
比如比特幣(Bitcoin),它是最去中心化(抗審查)的區塊鏈網絡,而去中心化和抗審查就是它的產品,例如 BTC 作為一種“數字黃金”應用,又比如 Cosmos 的 PoS 生態接下來會嘗試利用比特幣的 PoW 網絡,將其作為數據可用性層。
而轉向 PoS 的以太坊,又會有很多的 L2 網絡,在接下里的幾年里,VC 們所推動的大量游戲、社交、“DeFi”等應用,可能又會吸引大量的主流群體進入 Crypto 這個圈子,他們可能并沒有那么在意去中心化和審查,只是單純地被應用所吸引,于是,會有大量的用戶會為這些不那么去中心化的應用付費,而這些應用會為 L2 付費,而 L2 則會為 L1 付費。
(圖5:偏中心化的Web3 應用更容易被主流人群接受,圖片通過 imgflip 生成)
所以,如果你特別在意去中心化和抗審查,那只關注比特幣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想探索更多的可能性,那么以太坊等 PoS 鏈,也會具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而在短期內,它們或許將會吸引更多的主流人群。
DeFi之道
個人專欄
閱讀更多
財經法學
成都鏈安
金色早8點
Bress
鏈捕手
PANews
Odaily星球日報
Tags:
原文標題:《Who's Gonna Protect You from MEV after the Merge?》 原文來源:Integral 官網原文作者:0xWailord原文編譯:0x711,BlockBeats 每個人都在期待以太坊合并事件,這一事件預計在 9 月 15 日發生。
原文作者: ?Jonathan W., Vincent H., and Yi Sun 創作者:Skyhigh Feng 審核者:DAoctor, Yofu 原文: ?zkPairing: zkSNARKs for Elliptic Curve Pairings 配對是許多加密協議的核心組成部分。
來源:老雅痞 本文旨在通過 Aptos、Sui、Linera 和 Fuel 來闡明并行執行技術的原理,以及這些項目之間的異同和面臨的挑戰。 當觀察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時,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強大的趨勢,即新的 L1 側重于并行執行。這一想法并不新鮮,比如目前在 Solana 的 Sealevel 執行環境中就使用了并行執行。
一段長達 8 年的戀情,終于在昨日以太坊的成功合并后宣告結束,以礦工為代表的 PoW 支持者群體,以及以 Vitalik buterin 為代表的 PoS 支持者群體,在這次足以載入 Crypto 史冊的合并大事件中,最終鬧得不歡而散。
美國目前無疑是加密市場的重心所在,而其監管動態一直都是加密市場的重要事件。本文簡單梳理了近期美國對加密貨幣、加密交易所、穩定幣以及加密挖礦等的監管態度和舉措。同時,本文就美國目前對加密市場的監管格局以及監管之爭也做了簡單剖析,希望可以對投資者有所幫助。
以太坊合并已經過去一周多了,漣漪已經開始顯現。加密碳評級研究所(CCRI)委托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能源使用量下降了,甚至超過了預期。來自“以以太坊為中心的軟件公司ConsenSys”的CCRI報告稱,以太坊現在使用的能源比合并完成前減少了約99.99%。它還表明區塊鏈的碳足跡也下降了99.99%以上,”Decrypto網站上的一篇文章寫道。
1.DeFi代幣總市值:509.02億美元DeFi總市值 數據來源:coingecko 2.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66.29億美元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 數據來源:coingecko 3.DeFi中鎖定資產:598億美元DeFi項目鎖定資產前十排名及鎖倉量 數據來源:defillama NFT數據 1.NFT總市值: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