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30 日,據相關報道,美國德克薩斯州比特幣區塊生產者申請使用高達 33 GW 的電力,這些用電需求比電網未來 10 年準備處理的需求高出 33%,約等于紐約州用電需求。
與此同時,按照當前以太坊網絡情況計算,備受矚目的以太坊合并預計將于 9 月 15 日進行,當前以太坊全網算力約 899TH/S,這也意味著這些龐大的沉沒算力在半個月后就要尋找新的棲身之所。
如今作為目前加密世界市值最大的兩個項目,比特幣和以太坊在今年也將各自成為分別代表 PoW 與 PoS 的龍頭項目,從而將二者的競賽爭論帶入新的紀元。
能源視角下的「PoW 與 PoS 之辯」
作為加密世界夢的開始,PoW 機制將區塊生產者的身家性命和比特幣的發展綁定在了一起,使得區塊生產者成為比特幣最堅定的布道者和捍衛者,賦予了比特幣極強的生命力,也成為了加密世界瘋狂的開端——早期的加密大佬和頭部公司幾乎都是來自礦業領域。
以太坊合并的關鍵影響在于之后新 ETH 產出的形式:用戶可以通過質押至少 32 枚 ETH,從而參與以太坊 PoS 質押以獲得收益獎勵。
這意味著維護網絡安全的主力軍將不再是區塊生產者而是驗證者,且想成為驗證者則必須將 ETH 質押到 Eth2 的質押合約里。
其實從這個角度看,質押至少 32 個 ETH 獲取獎勵的行為,可以簡單類比是新形勢下的「以太坊顯卡生產」——每 32 個 ETH 都可以類比作一臺礦機,質押生成的獎勵就是塊產出。
而前后兩種「礦機」生產的核心區別之一,便在于:
PoW 塊生產需要物理礦機設備參與,實實在在消耗電力能源;
而 PoS 塊生產則不需要物理礦機,持有 ETH 即可參與,消耗的能源微乎其微;
尤其是在碳中和的大議題與今年以來全球能源價格飆漲的背景之下,目前 PoS 相較于 PoW 最大的敘事差異就在于 PoS 網絡所消耗的能源更少,「更環保」。
此前提到,2021 年 6 月聯合國官網發文提出了比特幣帶來的高能耗問題,估計比特幣網絡消耗的能量比哈薩克斯坦和荷蘭等國家都要多。
NEXTYPE執行新一輪生態通證NT銷毀,本輪共銷毀超1.3億枚NT:7月5日消息,據官方推特,區塊鏈游戲綜合發行平臺 NEXTYPE 執行了新一輪對生態通證NT的銷毀。本次銷毀量由社區在MiningTycoon V2中鎖倉的NT量決定,總計銷毀1.3億枚NT。
據悉,NEXTYPE自5月以來,累計銷毀量已達2.04億枚NT,計劃共銷毀5.75億枚生態通證NT,占總發行量57.5%。[2022/7/5 1:52:13]
同時其認可了加密行業尋找低能耗解決方案,并以以太坊轉 PoS 機制作為正面例子,稱這樣可以將每筆交易的能源成本降低 99.95%,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以太坊轉 PoS 似乎確實稱得上是符合世界主流趨勢的提前布局。
「摩爾定律」上的 PoW 塊生產
此前有篇文章《Bitcoin becomes the flag of technology》引發熱議,其中有張配圖很有意思——幾十年來單位芯片上「Transistor Count(晶體管數量)」的增長變化圖,在「摩爾定律」的支配下,呈肉眼可見的恐怖增長態勢。
映射到比特幣塊生產芯片等礦機領域,比特幣登堂入室的這十年里,借由比特幣等 PoW 項目激勵下對「算力之美」的追求,塊生產硬件歷經了從 CPU 到 GPU 再到 FPGA、ASIC 的演化,芯片制程也從上百納米到幾十納米再到如今的 7 納米甚至更小,逐步逼近了天花板,再往下就要涉及量子領域。
那么,在到達這個隱性硬頂之后,下一步的突圍方向會在哪里?這不僅對塊生產是切身相關的課題,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應該也是無法回避的問題。
圈內資本向來喜歡集體豪賭「減半盛事」,從 2018 年到 2020 年的熊牛周期就是如此,比特幣領域建立在這一積極的勢頭上,不斷增長的算力、新硬件、即將到來的獎勵減半等因素將決定行業和比特幣的總體增長,如今更是如此:
而截至最新一次比特幣于區塊高度 751968 進行的塊生產難度調整——區塊生產者難度大幅上調 9.26% 至 30.98T,此次上調幅度為 1 月份以來的最大增幅,此前最大增幅出現在 1 月份,為 9.32%。
現在我們則處在新一輪減半周期的腰部,距離下一次的比特幣還有兩年的窗口期,這也可能是絕大部分此輪從業者和投資者入圈第一次(或第二次)親身見證并經歷的比特幣減半「盛事」,機制設計的精妙注定會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還有哪些堅持 PoW 塊生產的項目?
在以太坊轉 PoS 之后,仍采用 PoW 機制的老牌項目按市值排列的話,還剩下 ETC、LTC、BCH、BSV、ETC、DASH、BTG、RVN 等等,其中我們盤點一些近來的熱度項目及發展現狀(尤其是理論上以太坊合并后顯卡礦機可轉移挖的項目——ETC、XMR、RVN 等)。
熱度高的 ETC
正如文初所言,ETH 由 PoW 轉 PoS 算法后那些已經成為沉沒成本的礦機和算力,勢必會尋找一個新的標的,而歷史淵源最深且算法一致的 ETC 無疑是最佳選擇之一(但也承接不了太多)。
所以作為以太坊合并的相關話題,ETC 最近以承接以太坊沉沒算力的可能選項之一而備受熱議,尤其是在關于分叉的討論日漸甚囂塵上的背景下。
當然了,ETC 有一個不得不保持關注的歷史遺留問題:當年造成 ETH、ETC 硬分叉的「The DAO」攻擊事件,目前攻擊者的地址仍有高達約 360 萬枚 ETC,當下市值逾 1 億美元,無疑是高懸在 ETC 頭上的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何時落下,仍是未知數。
向 PoS 轉向的 Zcash
Zcash 則是另一個選擇 PoS 的老牌 PoW 項目,早在 2021 年 8 月,Zcash 開發公司 ECC 就表示考慮將 Zcash 從 PoW 轉向 PoS 機制,認為在 PoS 中大家可以保留 ZEC 用于 Staking,從而成為長期投資者,同時也能可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性能。
而今年 5 月也正式啟動將 Zcash 向權益證明(PoS)轉型初始階段的研究,包括錢包用戶體驗和安全性、跨鏈互操作性、權益證明安全性、ZEC 發行量、鏈上治理、降低協議復雜性等。
預計今年伴隨著以太坊轉 PoS 的探路,Zcash 的 PoS 轉向之路也會加速。
進入尾部釋放紀元的 XMR
6 月 8 日,門羅幣(Monero)發推表示,門羅幣的區塊獎勵「挖完」了,此后每個區塊將徹底變更為 0.6 個 XMR 的固定區塊獎勵,這也意味著門羅幣的區塊生產者收益將正式以手續費為主。
作為老牌的工作量證明機制(PoW)項目, 門羅幣(Monero)此舉也算是為 PoW 開了個頭,率先進入Token的尾部釋放紀元。
落寞的渡鴉
渡鴉幣(RVN)于 2018 年發行,當初一度憑借無 ICO、無預塊生產的比特幣式公平發行機制大火起來,不過也正因為是純粹的社區項目,項目進展極為緩慢,近年來價格方面進入了漫漫熊途。
但除了頭部 PoW 項目,其市值以及塊生產算力一直都在 PoW 項目中屬于佼佼者,根據 crypto51 網站的數據表明,RVN 目前受租賃算力攻擊的可能性也遠低于 20%,1 小時攻擊成本 4117 美元,甚至要高于 BSV 和 DASH 等項目。
作為和 ETC 一樣擁有一定算力深度和塊生產共識的「老項目」,預計會在以太坊合并后承接一小部分的算力轉移,值得關注后續發展狀況。
試探水溫的 Conflux
作為國產項目中關注度較高的區塊鏈網絡,Conflux、Nervos 等是少有的采用 PoW 機制的新公鏈網絡。
其中上個月 Conflux Network 發起社區提案,計劃將自身的 PoW 塊生產算法更改為 Ethash,以使以太坊區塊生產者更容易將算力切換到 Conflux,不過目前并無更多消息流出,應該只是試試社區態度。
小結
當以太坊采由工作量證明(PoW)算法轉向權益證明(PoS)共識算法,那現有的塊生產設備將何去何從?你又看好哪些潛在項目呢?歡迎評論區交流討論。
白話區塊鏈
媒體專欄
閱讀更多
金色早8點
Bress
財經法學
PANews
成都鏈安
鏈捕手
Odaily星球日報
Tags:
作者 | Julian Ivaldy 編譯 | 白澤研究院 本文作者 Julian Ivaldy,是 Web3Island?& The Secret Company 的聯合創始人,也一直在發展幾個雄心勃勃的 Web3 初創公司(Mobula、StaySAFU、Safetin)。
上周,NBA球星凱文杜蘭特撤銷交易申請,接受布魯克林籃網隊的“招安”,球隊老板蔡崇信總算松了口氣,長達近兩個月的一系列離隊鬧劇終于結束了。
不那么 NFT 的「NFT」? 因為一些原因,中國在監管層面禁止(至少不提倡)加密貨幣,但卻有一個充滿活力的「數字藏品」市場。這些「數字藏品」與 JPEG(一種圖片的文件格式)類似,且與 NFT 有一個關鍵區別:不基于去中心化的區塊鏈。 數據顯示,中國是對 NFT 最感興趣的國家 在以太坊(ETH)上購買 NFT 比較繁瑣,用戶體驗較差。
8 月 30 日,據相關報道,美國德克薩斯州比特幣區塊生產者申請使用高達 33 GW 的電力,這些用電需求比電網未來 10 年準備處理的需求高出 33%,約等于紐約州用電需求。
本文由 Mint Ventures 原創,原文發布于09月08日。本文對WEB3的定義和理解,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觀察視角,作出了新穎的提示,很有啟發性。為了方便讀者更好的了解WEB3,特此推薦此文。 Web3 的底層價值是自由市場 + 信用機器。 對于重要的概念,我們有必要根據自己的理解下一個定義。
撰文:0x4a07 編譯:aididiaojp.eth,Foresight News Web3 是互聯網的新范例,它使人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協作。這種新的技術浪潮允許用戶創建一種更加透明的信息共享方式來控制他們的數字生活和隱私數據。
質押和CCIP即將推出,這兩項重要變化會給Chainlink帶來什么? 撰寫:Lo 編譯:深潮 TechFlow 自推出以來,Chainlink 已經成為 DeFi 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 他們的價格反饋至今仍是最值得信賴的,許多 DeFi 協議依靠 Chainlink 的價格預言機來提供準確的價格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