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曉帆。
如今中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文化產業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尤其用數字技術打造新一代文化基礎設施已經成為趨勢。.
上幾期介紹了NFT產業的整個生態以及生態里面的各類機構,這期接著講這幾類機構目前的法律風險。
第一是制作NFT產品的機構。NFT目前更主要的是解決數字作品的所有者的權利證明問題,但是如何實現包括知識產權在內其他權益的法律保障,這是這類機構需要重點探索的問題。
那么目前可以進行版權登記的互聯網平臺有很多,當然也可以自己到相應的知識產權局或者版權局去自愿登記,登記之后就可以根據相應的材料證書及作品本身進行合法的NFT化了。
Chia全網有效算力27.21EiB挖礦產出921,434枚:金色財經報道,據chiaexplorer數據顯示,2021年6月21日,Chia當前全網有效算力為27.21EiB,目前XCH總量21,921,434枚,挖礦產出921,434枚。當前每天每TiB算力可產出0.0003個XCH,1TiB算力挖出1個XCH需要花費約8年50天。行情顯示,當前XCH報價為389美元,日內漲幅7.39%。[2021/6/21 23:52:13]
第二是NFT平臺類機構的問題。NFT平臺是一個商品交易信息的聚合平臺,平臺不是NFT交易經紀人,也不是作為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平臺提供的服務僅限于促進買方與賣方之間的交易,本身并不構成關于買方與賣方的加密貨幣資產或用戶之間的任何協議,只是作為一個信息聚合平臺。
報告:我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數約占全球一半:近日,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通信學會編制的《2020區塊鏈產業發展報告》,在江西南昌召開的2020中國國際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大會上發布。報告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數為4435件,約占全球一半。近年來,國內區塊鏈產業發展加速,應用落地步伐加快,已從早期的加密貨幣等少數領域逐漸向物流、工業物聯網、醫療健康、農業等多領域拓展,賦能千行百業的潛力逐漸顯現。(新華社)[2020/9/29]
那么只是這樣的話,作為網站運營者就只需要辦理ICP備案。那么如果提供NFT鑄造服務,那么需要辦理ICP許可證,也就是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否則就屬于非法經營。
那么如果還提供交易服務,那么就要作為電子商務平臺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且在營業范圍中表明清楚。如果涉及到互聯網文化活動,還要向所在地省級政府文化行政部門申請審核批準。
那么如果還提供網絡拍賣服務。就要向省級政府商務主管部門申請拍賣行政許可。涉及文物拍賣還另外需要取得省級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許可。
辦完以上的材料和資質,作為區塊鏈應用平臺,千萬別忘了向國家網信辦申請辦理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登記。
另外,以上證照資質辦理完成之后,在開展相應NFT的業務時,以下風險也一定要注意規避。
第一,平臺不保有用戶資金,用戶資金都在自己的區塊鏈錢包中,規避平臺此類業務的金融屬性和專業管理屬性。
第二,鑄造和發布相關數字產品要在溯源的體系下使用,既作為一種溯源應用,也屬于不同質區塊鏈積分的創新應用。只要不涉及融資的特性,就不存在欺詐等風險。
第三,NFT平臺稅務方面,應當遵守稅法,與稅務部門合作,使消費者更容易計算稅金,避免負擔。建議將結算與計賬分開,履行稅務相關義務。
除了以上風險問題,NFT還應當做到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反欺詐反操縱反非法使用,反洗錢反恐怖融資,跨境監管,非法集資,資產證券化等方面的風險規避。
總之,NFT技術應用與產業發展洶涌而來,其所帶來的應用場景和應用體驗是前所未有的,或許開啟了一個商品數字化、產業數字化的全新時代,但不可否認其所帶來的挑戰與風險也是前所未有的,建議各位還是謹慎而行。
如果您對加密貨幣領域有一些觀點和想法,歡迎與我們取得聯系,一起探討合作。
Tags:
文:董宇佳 蔡恒進認為,元宇宙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主要反映在對無形資產的精準定價上,無形資產未來有機會成為人類文明的第二增長曲線。 今年以來,不論是在地方政府的產業政策中,還是初創公司的宣傳、上市公司的新興業務中,元宇宙一詞被反復提及;但各主體對元宇宙的理解、未來暢想不盡相同。
比特幣有熊市,而ENS沒有。曾經不可一世的 OpenSea 在 8 月的交易量創下了過去一年以來月度新低,挑起大梁的 BAYC、CryptoPunks、Azuki 等藍籌流動性在經歷大規模清算危機后節節敗退,日交易計數早已退化至個位數,然而在這個寒冬之下,作為 Web 歷史上最具價值的資產之一的域名卻在此時一枝獨秀。
最近幾個月NFT出現了爆炸式增長,前十大最昂貴的 NFT 銷售交易中,九個是在過去六個月內進行的,也創下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銷售額記錄。 非同質化代幣,也就是 NFT,是一種獨特的加密貨幣,可以在數字世界里創造出與真實世界里一樣的稀缺性,藝術家們很快便抓住了這一機會。
大家好!我是曉帆。 如今中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文化產業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尤其用數字技術打造新一代文化基礎設施已經成為趨勢。. 上幾期介紹了NFT產業的整個生態以及生態里面的各類機構,這期接著講這幾類機構目前的法律風險。 第一是制作NFT產品的機構。
最近,加密藝術家Beeple的NFT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拍賣出了6900萬美元的天價,NFT隨之成為加密界的新“頂流”,特斯拉CEO馬斯克發推表示關注,谷歌搜索量也創下了歷史新高。
8月5日,在區塊高度#12965000(北京時間8月5日20:33),備受矚目的以太坊倫敦升級完成。倫敦升級涉及眾多提案,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EIP-1559。該提案引入銷毀機制,讓鏈上費用更合理,同時也一定程度緩解了以太坊的通脹。 截至8月6日20:33,已經有4696ETH被銷毀,銷毀速度大約是3.26ETH/分鐘。
原文標題:《盤點 NFT 交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撰文:Vivian NFT 聚合平臺如何促進行業發展? 早在 2016-2018 年,以 OpenSea,MakersPlace,SuperRare 為代表的第一批 NFT 交易市場橫空出世。在那時,有一部分交易平臺使用了邀請制,只有受邀的藝術家才可以進行創作和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