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NFT藝術的理解有三個階段。當我跨越每個階段的時候,都是經由對自己認知的批判而達成的。下面就是我對NFT藝術認知過程的一些體會。
在第一個階段,和很多從業者一樣,我也是把NFT當作一種“上鏈”的憑證,或者一種存證。就像房子要有房本,房本是由房屋管理局存證的。區塊鏈處于房管局的角色上,對每一套房子發行一個證書,可靠而不可篡改。
在這種理解之下,我們會推導出一些奇怪的推論。比如把實體畫里面放上物聯網芯片以便于把實體畫上鏈。比如把其他實體物品,比如茅臺酒、拉菲上鏈。比如更夸張的口號,萬物皆可上鏈,萬物皆可NFT。
但是顯然的,2017年那一波牛市就出現無數行業公鏈號稱要把萬物上鏈,很多傳統互聯網巨頭也做過無數的上鏈項目,我舉例的酒類上鏈,甚至什么物流上鏈,統統在過去4年熊市期間被嘗試過,甚至真的落地過,甚至是搞定了源頭企業合作證明上鏈數據為真實的,但是這些項目無一例外統統都失敗了。是的,如果我們足夠誠實的話,甚至都不能說它們沒有取得成功,它們就是徹徹底底地失敗了,失敗的一塌糊涂。
AOFEX創新型期權24H交易量2932萬USDT:據AOFEX創新型期權交易數據:截至18:00, BTC 1M交割期權成交量682萬USDT,多空換手頻次18536次,看多/看空買入量比為1.04;5M交割期權成交量1342萬USDT,多空換手頻次31137次,看多/看空買入比為1.08。
AOFEX數字貨幣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旨在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和資產安全保障。[2021/3/11 18:36:42]
因為,這種思維從根子上就是錯誤的。
第二階段,我開始認識到,上鏈思維為何是錯誤的。因為所謂上鏈,就是把鏈外物在鏈上做一個存證,而原始價值仍然在鏈外物上,卻沒能轉移到鏈上。區塊鏈便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一個經典的拷問就是,“你這個項目去掉區塊鏈、換成普通數據庫,業務能跑么?”你會發現對于幾乎所有上鏈項目,答案都是“可以”。那還要啥區塊鏈啊?
一瓶茅臺上了鏈,你還是要喝原來那瓶實體茅臺嘛。如果實體茅臺被換成假酒,區塊鏈根本無法阻止。區塊鏈能做的,還不如實體防偽技術。茅臺的價值根本就和區塊鏈沒半毛錢關系,上鏈就成了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就成了蹭熱點的、領導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
BTC突破29300美元關口:火幣全球站數據顯示,BTC短線上漲,突破29300美元關口,現報29300.68美元,日內漲幅達到1.81%,行情波動較大,請做好風險控制。[2021/1/1 16:12:34]
而只有一種情況,我們是非得有區塊鏈不可。那就是純粹的電子作品、數字作品,比如數字藝術品。如果沒有區塊鏈確權,那么這些數字藝術品,由于比特世界的特性,是可以被任意無限復制的。過去N年,版權保護公司絞盡腦汁發明了各種防盜版技術,DRM啥的,立了各種法規,但是統統沒啥效果。因為這是以人力對抗天道。比特的天道就是復制、復制、復制。通過復制而獲得傳播,通過復制而獲得永生。
中本聰發明比特幣,解決的唯一問題就是這個復制問題。復制比特幣,就叫做雙重花費(double spending)。比特幣之后有了區塊鏈,區塊鏈的最大作用就是確定比特世界中的唯一存在性(時間戳),以及唯一所有權(私鑰)。于是我們有了NFT。NFT解決或者正在試圖解決數字藝術品隨意復制的問題。但是解決方法卻是出乎所有人的常規思維之外的。
NFT是在區塊鏈上的一個不可隨意復制的,因而具有稀缺性的token,代表了私鑰持有者對某件數字藝術品的所有權。數字藝術品本身仍然可以任意復制、傳播和欣賞。但是鏈上的NFT卻可以確權、不可復制和稀缺。NFT常說,人人都可以看,但只有你擁有。NFT只代表了一種所有權,但這種權利卻又有一些虛無縹緲。甚至只是一種感覺,一種擁有的感覺。這種藝術和所有權的分離令很多人迷惑不解,甚至是大加鞭撻。
這種解決方案與其說是被設計出來的,不如說是涌現出來的。是區塊鏈根本特性在數字藝術品上的必然發展。這種解決方案是從改變人的主觀認知和共同認知入手,卻不去碰觸原物的性質,也不去試圖改變原物的性質。也就是說,如果人人都相信NFT代表了一物的所有權,那么它自然就代表這一所有權。這種權利變成了一種共識權利,一種自然權利,即使法律滯后,并不能賦予擁有者什么法定利益(比如收取版權使用費等),擁有者也無力去維權,但是這種自然權利的涌現,仍然彌足珍貴,并最終會上升到法律層面,成為諸多經濟利益的底層基礎。
第三階段,當我開始思考所有權從原物中分離出來,而原作由于是數字形式而無法確立唯一性時,我想到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于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經典剖析。他說,使用價值是人和物的關系,而價值是人和人的關系。我忽然恍然大悟。數字藝術品的可欣賞性是其使用價值,任意復制就是讓大家都可以欣賞它。而且由于其可以無損復制,以及可以通過互聯網傳播,大大拓寬了藝術傳播的范圍,降低了普通人欣賞它的門檻。想一想如果你想欣賞蒙娜麗莎或者梵高星空的原作,是不是需要申請護照、出國、去博物館?現在數字藝術品打破了這一常規,人人坐在家里上網就可以欣賞到無損原作。這反而是一種大的進步了。
可是這一無限復制的特性卻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價值被消失了。數字藝術品本身只能承載使用價值而無法承載價值。于是NFT出現了。價值重新找到了適合的載體。我們欣賞一幅畫,是我們和畫之間的關系,是使用價值。我們從另一個人手里購買了這幅畫,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價值。而NFT恰好適合承載的,就是后面這種場景,因為NFT在區塊鏈賬本上,由時間戳見證,記錄著每一次換手的歷史。這就是剝離了使用價值的純粹的人和人之間的價值互動,體現了人類社會網絡圍繞這個藝術作品所發生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和生產關系。
NFT賦予了數字藝術品以價值。沒有了區塊鏈,沒有了NFT,數字藝術品就沒有價值。區塊鏈和NFT在此不可或缺。有了價值,于是才有了價格。有了價格,于是才有了炒作。了解了這些,就對于NFT在數字藝術品中爆發的底層邏輯及其必然性有了深刻的認知,于是可以明白,價格可以有泡沫,但是價值永存。NFT數字藝術不是空氣幣一樣的曇花一現,而是會成為一個長期發展的價值賽道。
Tags:
不管是國外的NFT還是國內的數字收藏品,現如今正是當紅的時候。但是,市場爆火背后的陷阱要警惕。 NFT出現“套娃式”陷阱。
前幾天,DeFi生態遭受了一次史上金額最大的被盜事件,Poly網絡上知名頭部協議O3遭黑客攻擊并盜取價值6億美元的代幣,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 這是整個行業發展過程中經常碰到的考驗與挑戰,但是面對風險和難度系數如此高的門檻,DeFi生態依然能夠長期保持向上的勢頭、資金前赴后繼的涌入,必定有其原因——比傳統金融領域有著更高的效率和收益。
在NFT市場,每天都有出圈的NFT,每天都有不同群友暴富和暴負。 最近這段時間各種像素類型NFT持續出圈,讓市場重新關注像素賽道,好幾個像素NFT暴漲出圈。有的生命周期長,持續活躍;有的曇花一現,只有一輪的上漲。 本文梳理NFT市場中的像素NFT,一起了解各種像素圖片。
我對NFT藝術的理解有三個階段。當我跨越每個階段的時候,都是經由對自己認知的批判而達成的。下面就是我對NFT藝術認知過程的一些體會。 在第一個階段,和很多從業者一樣,我也是把NFT當作一種“上鏈”的憑證,或者一種存證。就像房子要有房本,房本是由房屋管理局存證的。區塊鏈處于房管局的角色上,對每一套房子發行一個證書,可靠而不可篡改。
“我有個朋友也玩比特幣”,有個當年和你還算熟的同學湊了過來說:“現在再買比特幣以太坊什么的,雖然也還有得賺,但是可能沒法跟以前那樣暴富了”。說的時候,他的余光瞟了眼窗外停車場的那輛保時捷。
如何定義 DAO 和設計 DAO,取決于給 DAO 下定義的主觀概念以及 DAO 希望實現的目的。
DAO被認為是當今企業和其他組織最有效和最重要的協調工具。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們討論了在2021年間看到的DAO的許多好處,但與任何創新一樣,人們擔心這一切對未來意味著什么。 年度煩惱 2021年出現的擔憂之一是稅收:DAO是否有足夠的責任教育其成員了解他們可能需要繳納的稅收? 如果沒有,2022年可能會給他們帶來非常不愉快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