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WebX實驗室」始終在嘗試一件事情,即作為業態觀察者,將Web 3.0從Gavin Wood的一個前瞻性設想,梳理成一個系統且具象化的故事。在一個更清晰的主線下,串聯區塊鏈發展的碎片,讓更多的人更好地理解去中心化網絡時代以及它正在如何到來。
「WebX實驗室」認為,Web3.0的愿景需要由數量龐大且多元化的波卡生態項目共同協作完成,因此我們希望通過與這些生態(尤其是波卡生態)中的優質項目展開長期性對話和溝通,借助這些“開荒者”的視角,來構建一個更加豐滿和深刻的Web 3.0全景圖。
“作為Web 3.0開放世界的一部分,DeFi的本意是降低每一個人的金融服務準入門檻,但現在事實并非如此,美好的愿景下,DeFi仍然只是少數人的工具或者游戲,它應該成為具備一種普適性價值的應用”
今天我們將基于一鍵式DeFi聚合器及資管平臺 Bella Protocol的視角,討論DeFi要如何出圈?
Bella一般是Isabella的昵稱,在希伯來語和西班牙語中的含義是“上帝的誓約”,這既是對DeFi本身的一種隱喻,也暗含了當下DeFi所處的困境。
“現在的DeFi核心是怎么把1%變成10%”
a.由于具備極高的收益率并且在某種意義上是區塊鏈行業第一個成功的原生應用,DeFi在2020年被寄予了極大的關注和厚望,很多人認為它是區塊鏈行業走向大眾的出口,但尷尬的是,眼下的DeFi自身都還未出圈,實際產品滲透率只占到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1%。形象點講DeFi不僅家門都沒出去,連自己臥室的門都還沒出。
BTC突破19700美元關口:火幣全球站數據顯示,BTC短線上漲,突破19700美元關口,現報19700.79美元,日內漲幅達到2.04%,行情波動較大,請做好風險控制。[2020/12/1 22:40:14]
b.為何出現已久的DeFi到今年才開始火起來?原因在于為了避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傳統金融市場動蕩和大放水背景下,資本貶值,資金需要尋找下一個利益增長點,加密貨幣市場看起來是一個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彼時的亂象、合規性風險等因素阻擋了這部分“熱錢”。合規性的中心化穩定幣就成為一種更優的選擇,這點從截至9月1日,Uniswap v2、Curve等DEX中的穩定幣流動性占據總流動性的38%這一數據上就能看出。其中,USDT和USDC是流動性最高的兩種穩定幣,穩定幣從最早的交易介質逐漸演變成一種儲蓄工具,那么隨著穩定幣市場的擴張,理財的需求順理成章就產生了,相比于實體挖礦和二級市場投資,DeFi的流動性挖礦獲利效率、收益率、安全性要更高。短時間內以更高的效率獲得更高的收益,這是DeFi市場爆發的根本原因。
為什么DeFi這一應用的實際滲透率會如此之低呢?
a.DeFi的本意是讓更多的人繞開中心化機構的門檻,任何用戶都無需通過任何中心化機構的審批,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以及智能手機低門檻地獲得各類金融服務,但現在的DeFi更多是一小部分人的“高端”游戲,還不能算的上是一個成規模的行業現象級應用。這其中的原因也恰恰是門檻。
b.DeFi降低了準入門檻,然后面對的是更高的使用門檻和更差的用戶體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中幣(ZB) 早行情:BTC 現報11385美元:據中幣(ZB)交易平臺行情數據,截止到今日09:41時,BTC 現報11385美元(-0.49%),ZB 積分現報0.26美元(-0.18%)。據CoinMarketCap 統計的數字貨幣總市值為3594億美元,24 小時總交易額為737.2億美元,比特幣市值占比 58.7%。全球市值前 100 名的數字貨幣有81支上漲,19支下跌。主流資產價格為:ETH 報376.9美元(-1.58%),EOS 報2.60美元(-1.45%),XRP 報0.24美元(-3.42%),LTC幣種 報49.5美元(-0.85%)。中幣(ZB)24 小時內漲幅前三的數字貨幣是:UFO(+88.05%)、NWT(+46.48%)、LTG(+31.85%)。[2020/10/15]
1)高昂的手續費:按照此前的標準,完成一整套流動性挖礦至少需要幾百美金的手續費,資金量太小的用戶顯然無法接受這樣的成本損耗。
2)高昂的學習成本:DeFi要求用戶具備一定的專業金融知識儲備以及Dapp使用經驗;需要能夠根據市場行情變化制定策略并進行實操;具體的操作步驟極為繁雜;DeFi市場的發展太快,新項目新玩法不斷出現,普通用戶根本沒有時間去學習并參與其中,更多的人只愿意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去學習和消化。
因此DeFi現在正處在一個怪圈內:流動性挖礦作為一個抓手確實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和資金關注,但尷尬的是,大部分人到最后參與這個環節了。更關鍵的一點是,就連流動性挖礦高收益這個誘因也在逐漸被侵蝕,例如,當一個DeFi項目或者投資策略快速升溫,資金大量涌入,很快稀釋了收益率,因此逐利的資金會本能想要轉變陣地,在轉移的過程中,你需要付出大量的手續費(手續費還在不停地上漲),最終普通用戶在進行流動性挖礦后,無論是收益率還是獲利效率反而更不如傳統金融市場。
UNI持續上漲觸及7.5美元:火幣全球站數據顯示,UNI持續上漲觸及7.5美元,現報7.33美元,日內漲幅達13.84%,行情波動較大,請做好風險控制。[2020/9/19]
“DeFi的出圈第一需要一個產品上更好的入口,第二需要更大的“中繼池子”
首先是入口:這就不得不提到聚合器
a.我們會發現21世紀是聚合器的時代,買東西可以在淘寶京東上,所有的商品商家乃至服務都被整合到一起;如果要出行,那么可以通過攜程飛豬直接訂到各大航司各個時間的機票;我們在互聯網上獲取所有的產品、技術、服務都需要聚合器提供支持。聚合器通常是一個能夠與用戶形成直接關系的平臺,可以用零邊際成本為用戶提供服務,并通過供需之間的良性循環來降低用戶獲取成本。
b.而聚合器在DeFi上真正的前景在于,DeFi的新協議、新玩法會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就是分散化的局面,每一家的收益率不同,投入產出比不同,更要命的是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如何制定最優的策略組合。對于聚合器優化收益的需求會日益增長。
c.聚合器對于DeFi用戶最大的價值在于以最低的投入成本獲得最大化的收益,這種成本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更是體驗和學習上的成本。其應該具備的三個要素分別是:第一,能夠與用戶建立直接聯系?第二,能否邊際零成本地讓用戶使用?第三,能否以一個很低的成本吸引供需雙方都加入進來。一個新用戶被吸引到DeFi的某一個平臺,他只需要通過這個平臺直接存入一筆錢,然后就能夠得到最高收益的服務,至于背后采用了什么策略組合,實際是怎么操作的他們并不需要清楚。
d.現如今,我們可以看到DeFi聚合器已經出現在了各個細分領域。例如收益優化聚合器、交易所聚合器、合成資產、代操作性的應用聚合器等等。例如Bella的規劃更像是一個聚合器性質的資管平臺,其產品包含:
1)Bella One-Click:一個整合熱門DeFi產品的只能門戶應用,面向小白用戶,可以零手續費,一鍵式地完成一整套DeFi參與流程。
2)整合性的流動性挖礦和借貸協議,自動制定策略幫助用戶去獲取最大化的收益。
3)相當于一個自動化的投資理財顧問來幫助具備一定自操作意愿的用戶參與DeFi市場。
在聚合器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種矛盾,即去中心化路線和中心化路線的對立,我們看到很多大的中心化交易所近期也陸續在開展一鍵式流動性挖礦,不少人對其存疑。而事實上,中心化+去中心化的復合性路線可能是DeFi能真正普及到廣大普通用戶的最優解決方案。首先直接與用戶發生關聯的應用入口可以是中心化的,這樣可以帶來極大的效率和用戶友好度,這里中心化負責進一步降低門檻,同時提升用戶體驗。而去中心化方案可以成為后臺,保證整個DeFi收益的實際產生過程是可信且安全的。
但這些還只是DeFi走出1%圈子的第一步。
從長遠來看,DeFi真正要出的圈子還是整個加密貨幣市場。要知道,即使DeFi的熱度如此之高,但實際發展和競爭的還是一個存量市場,即現有的加密貨幣市場,此前有調查就顯示,真正參與DeFi的人都是擁有兩到三年經驗的老用戶以及專業機構,這樣的市場是極為有限的,這就導致聚合器能持續捕獲價值的能力十分有限,最終只能在一個極小的存量市場殘酷廝殺。
那還缺少什么呢?足夠大的“池子”。
這個池子的來源當然是傳統金融市場,但是引流的渠道并不是ETH這樣的傳統加密貨幣,也不是DeFi上的某一類應用,還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中心化合規性穩定幣。為什么不是現在看上去前景更好的去中心化穩定幣呢?根本原因在于,去中心化穩定幣的抵押物是ETH這類加密貨幣,而中心化穩定幣錨定的是美元,這兩個錨定物的體量相差巨大。
并且,DeFi市場的根本動因是美元的理財逐利需求,出于監管的原因,大部分人都是通過中心化穩定幣例如USDT進入到加密貨幣市場的,而去中心化穩定幣例如DAI產生的來源也是人們用USDT換成各種加密貨幣。只有加密貨幣市場的池子變大,供給DeFi生長的土壤才足夠充分,同時,在DeFi和傳統金融市場之間建立一個流動性的循環才能說DeFi真正出圈了。
第一,很多人對眼下DeFi的瘋狂表示擔憂,害怕這種瘋狂會毀掉這個好不容易尋找到的應用點。但其實這種擔憂大可不必,一方面,事物發展的早期需要這種野蠻生長。另外一方面,DeFi成功之處在于找到了絕佳的市場契合點,它從業務、供需關系和商業上成立的,只要需求還在,這個行業就一定不會被毀掉。
第二,如果要看長期價值,DeFi下一個階段的重點應該在尋找價值出口和提升用戶體驗,而不是局限在新玩法,新收益上。誰能完成從1%到10%的擴張,就會給DeFi帶來下一個爆炸式的增長。
第三,在這個過程中最有趣的是,如何在符合可持續商業模式的前提下,保持去中心化將將成為一種巨大的挑戰。DeFi在出圈的過程中,必然會和CeFi產生一定的摩擦,很多時候本質上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矛盾,但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DeFi不應該太過于拘泥于去中心化上,作為一個產品和服務首要的是能滿足用戶需求,能讓用戶先用起來,形成最基本的商業閉環,然后再去考慮去中心化其所在的位置和作用。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近未來的DeFi和CeFi,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一定是一個碰撞中融合的關系。
Tags:
當你工作時,如果有10個陌生人在你的虛擬辦公室中游蕩,有人說他們很了解你,并想與你一起工作;另一些人問你,他們是否可以四處看看。你會有什么感覺呢?是激動?害怕?還是感覺該換份新工作了? 嚴格而言,在DAO構成的全新世界中,組織之間不再有嚴格的邊界,來自任何地方的人都能夠參與并做出貢獻。
NBA最近發行了數字藏品,然而我們發現,其售賣數字藏品的合約存在非常嚴重的漏洞。攻擊者(“科學家”)可以通過漏洞無成本鑄造藏品然后出售獲利。 漏洞的成因在于對白名單用戶的簽名校驗有安全問題。具體來說,合約沒有保證白名單簽名只能被特定用戶使用而且只能使用一次。因此,攻擊者可以重用其他白名單用戶簽名鑄造藏品。
在風起云涌的加密數字貨幣市場,各路大神都在使盡渾身解數搶占市場份額,爭奪自己在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的地位。當然最值得關注的仍然是擁有全球超大流量的facebook要推出的加密貨幣Libra。 Libra順利推出的那天,對加密市場來說應當普天同慶,但卻對各國政府帶來了巨大的貨幣政策壓力。
前言:「WebX實驗室」始終在嘗試一件事情,即作為業態觀察者,將Web 3.0從Gavin Wood的一個前瞻性設想,梳理成一個系統且具象化的故事。在一個更清晰的主線下,串聯區塊鏈發展的碎片,讓更多的人更好地理解去中心化網絡時代以及它正在如何到來。
在區塊鏈世界中,身份可以以多種方式表現出來。真實世界的實體(如人或組織)可以在一個或多個區塊鏈上采用不同的形式,區塊鏈上的一個身份可以代表幾個真實世界的實體。這樣的身份可以通過擁有私鑰、擁有特殊類型的NFT、參與某種類型的 DeFi 等進行建立。 圖1:數字身份演示 這種通用且靈活的身份概念可以實現前所未有的用例和體驗——但我們也同時需要注意隱私。
注:原文作者是William M. Peaster。 目前Aave憑借其智能合約托管的120億美元成為了DeFi領域最大的項目,這就是為何上周Aave創始人Stani Kulechov表示該項目將添加NFT抵押品頭寸時引起了廣泛關注。 這一發展只是NFT在DeFi核心扎根的最新跡象,那么,這次整合將如何進行呢? 不用擔心,我們可以從公開信息中推測答案。
大家在閱讀本譯文前,可以先了解一下狀態膨脹以及無狀態性的背景知識,推薦一篇文章:《觀點 | 狀態膨脹和無狀態性》? 當前的以太坊1.0鏈最大的問題在于其狀態大小。約為 10-100 GB (具體取決于其存儲方式),對于許多節點來說,將其保存在工作內存中是不切實際的,因此會選擇慢速固定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