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USDC > Info

DAOrayaki:將“DAO”與控制論的先驅相聯系_THE:EHIVE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原文作者:MaheshVellanki;KelsieNabben

作為“Web3.0”運動的一部分,“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概念得到了普及。這種運動的特點是數字基礎設施在網絡架構中“去中心化”并且不需要許可證。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稱為DAO,是自我組織的意愿的數字表達。社會和技術概念的細粒度糾纏使得確定DAO的歷史先例具有挑戰性。

然而,文獻回顧和分析表明,信息系統和自組織的這種特殊糾纏與控制論領域的長期概念發展和實踐是一致的。因此,DAOrayaki社區梳理DAO與控制論的關系,編譯最新論文《DAO與控制論聯系》以其為DAO系統的設計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本篇文章,借鑒StaffordBeer的可行系統模型,通過兩個主要的組織原則將DAO和控制論聯系起來:可行性和目的。可行性是系統的一種屬性,它具有足夠的適應能力,能夠在面對變化時茁壯成長;適應能力是根據RossAshby的“多樣性”概念來描述的。目的是在反饋控制系統的意義上定義和共同追求目標的能力。基于可觀察性、可控性和可達性的控制理論概念,我們研究了組織的“治理面”以及治理面設計中出現的復原力和穩健性之間的相關權衡。

我們建議這種權衡可以通過章程原型來解決,其中組織更新其代碼的能力受到限制但不會被消除。探索了來自稱為“1Hive”的DAO的案例研究,以展示這種原型的實際應用。我們通過強調治理設計者的主觀性來考慮控制論觀點的局限性。最后,我們總結了未來的研究方向。

1.引言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概念已作為Web3.0運動的一部分而流行,其特點是無需許可的點對點數字基礎設施,包括公共區塊鏈、加密貨幣和智能合約。用于設計、開發和使用這些數字基礎設施的工具通過開源軟件廣泛分布。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普遍吸引力本質上是性的:個人希望影響他們所屬的組織或“自組織”的結構和行為。這些參與組織在數字基礎設施上運作,并由地理上分布的成員組成。雖然組織內的權力可能或多或少地根據現有機制進行分配,但這些組織表現出群體級別的自主權。

控制論還關注群體層面和個體層面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其特點是目的驅動的系統通過自組織表現出來。因此,將DAO與控制論的先驅聯系起來非常重要。

第2節回顧了有關DAO和控制論的相關文獻。第3節從適應能力的角度討論了生存能力的控制論原則,這體現在治理面及其與復原力的關系中。第4節使用來自反饋控制的核心概念來構建目的和實現該目的的能力,然后將其應用于揭示治理面設計中固有的權衡,并提供憲法原型來解決權衡問題。

在第5節中,1HiveDAO的案例研究用于演示原型的實際應用。在第6節中,我們通過探索歷史批評來回顧控制論觀點的局限性。最后在第7節中提供結論性評論和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2.文獻回顧

開源的點對點區塊鏈是數字系統,在技術和意識形態上旨在通過協調基礎設施的參與所有權促進自決。區塊鏈支持新形式的社會組織,包括“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為分布式數字自治提供實驗。區塊鏈網絡由地理上分布的計算機組成。其目的是“分散”權力結構,以減少對中央信任點的依賴。人們可以作為組織的運營商參與,并信任系統的軟件編碼規則。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是一種在多個利益相關者之間通過數字工具自組織以實現既定目標的方式。“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一詞最初用于控制論領域,用于描述可以自組織的復雜、多智能體“智能”家庭系統。“DAO”一詞首次出現在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Buterin于2013年在比特幣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什么是公司?”Buterin問道,“不過是人和合約罷了。”。這種DAO概念延續了無政府自組織的“賽博朋克”意識形態。在這里,DAO被概念化為組織工具,在去中心化技術的背景下,作為自治和自治的可擴展協調基礎設施。區塊鏈網絡的學者將DAO定義為“一個基于區塊鏈的系統,它使人們能夠通過部署在公共區塊鏈上的一組自動執行規則來協調和管理自己,并且其管理是去中心的”。DAO在數量、目標和規模上已作為一種社區組織方法激增。對于如何進行去中心化治理設計和分析,需要考慮這些組織的社會和技術方面的概念框架和工具。

Buterin遠不是第一個提出“什么是公司?”這個問題的人,他也不是第一個去觀察此類組織的遞歸性質的。隨著可行系統模型的發展,StaffordBeer開創的組織控制論領域發生了一項深入且相對新穎的調查。從生物學中獲取線索,一個可行的系統是一個具有足夠適應能力以在不斷變化的、潛在的對抗性環境中生存的系統。

控制論與其說是一個科學領域,不如說是一種利用生物學、工程和數學的復雜系統的研究美學。在20世紀40和50年代,計算機和信息系統剛剛興起,這些領域的先驅者必然在學科界限之外工作。許多研究領域都是從控制論發展而來的,并成為它們自己的學科,例如人工智能和控制理論。管理控制論適合現代運籌學領域。在這項工作中,控制論被定義為跨學科研究,專注于在美學上融合了數學嚴謹的工程方法和仿生學的自組織系統。

控制論一詞源于古希臘詞“kubernetes”,意思是“舵手”或“州長”。控制論文獻涉及目的驅動的監管過程,與NorbertWiener在1948年的著作《控制論:動物和機器中的通信和控制》典型相關。Beer在可行系統方面的工作建立在Weiner的工作以及vonBertalanffy和Ashby在通用系統理論方面的工作的基礎上。以“什么是組織?”為基礎,通過編纂規則使原本獨立的參與者之間能夠進行協調,從而將重點放在自組織上,由Ashby在1947年提出。

DAO領域的著名法律工程師GabrielShapiro對DAO進行了定義,強調自治和去中心化是光譜,DAO一詞應該保留給那些在兩個維度上都突破界限的組織。StaffordBeer在他關于可行系統模型的工作中談到了權力下放和自治。根據Swann的說法,Beer對權力下放的想法值得琢磨。

iZUMi Finance推出DAO,采用基于veNFT的二次投票機制進行治理:2月17日,在Uniswap V3上提供可編程流動性挖礦的創新協議izumi Finance宣布推出其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并采用基于veNFT的二次投票(quadratic voting)機制來進行治理。具體而言,新的iZUMi DAO veNFT(veiZi)治理代幣將通過對社區關鍵問題進行二次投票來實現DAO治理。veiZi NFT兼容ERC271標準,充分代表了iZUMi金融協議的治理權,包括投票、增長和返還質押獎勵。通過將iZi代幣鎖定一段時間,任何iZUMi錢包地址都可以鑄造veiZi NFT。用戶也可以通過第三方NFT市場獲得veiZi。[2022/2/18 10:00:41]

甚至早在1967年的《控制論與管理》第二版中,他就寫到了自治和集中控制之間的嚴格區別,“模型表明,將二分法作為組織描述是多么幼稚。沒有可行的有機體是集中的或分散的。它同時是兩種東西,在不同的維度上。”

Beer在可行系統模型中傳達的自組織原則與區塊鏈系統起源的加密無政府主義的比喻相輔相成。比喻是一種激進的哲學,其中激進主義包括體現社會關系、決策和文化,以反對現有的權力結構。“可行系統”作為一種組織模式的白話提供了一種表達非等級組織要素的方式,為批評現有權力關系創造了空間,同時仍然追求明確的目的。Beer將組織的自主性及其成員的相對自主性視為“可計算的生存能力”。認為這些關系是“可計算的”,但與自治和去中心化的概念是控制論文獻中關注的問題有關。自治、去中心化和可行性是密切相關的概念,這一觀察促使我們在下一節中闡述可行系統模型。

3.可行組織

在沒有察覺中,去中心化的技術社區已經在實踐控制論。通過了解控制論文獻,可以從現有的概念框架中受益,從而在能夠自組織的可行組織中發展和行動。

3.1可行系統模型的簡要回顧

可行系統模型就是自治系統的組織結構,它能夠根據其目的適應其環境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自治意味著系統是自治的。VSM由五個系統組成,它們在不同的時間尺度和不同的空間尺度上共同調節組織,涵蓋組織的各種關鍵功能。

系統1:主要職能,或由組織的組成部分與其環境相互作用的日常活動。

系統2:協調功能,將系統1的日常活動與其共同目標相協調。

系統3:規則和其他結構,支持系統1和系統2中的活動。

系統4:向外和向內看的戰略職能,以考慮內部系統如何適應外部變化。

系統5:協調整個組織、定義或細化目標以及解決其他系統之間的資源沖突的治理功能。

從1到5的VSM的每個系統都在逐漸變慢的自然時間尺度上運行。系統1和系統2依賴于系統3的一致性,但系統4和系統5必須具有調整系統3的能力。Beer將此模型與人類決策進行比較,建議系統1-3類似于自主神經系統,系統4就像認知和對話,系統5可以與有意識的推理和決策相關。

出于分析DAO的目的,重要的是要超越擬人化,關注組織在不同系統和整體上的生存能力。當通過技術基礎設施推進自組織時,其目的是產生“自創生”的仿生屬性。自創生系統是自我復制的,它能夠通過調節成分和保持邊界來維持和更新自己。

3.2DAO的VSM視角

系統1和2,主要功能和協調功能,往往體現在人類活動和軟件過程的混合體中。系統3完全基于軟件:嚴格的規則被編入智能合約——其正確執行由區塊鏈網絡強制執行的軟件。非區塊鏈軟件組件的實施細節規則執行因組織而異。

讓我們將比特幣網絡視為一個DAO,因為它滿足夏皮羅提出的嚴格定義。比特幣網絡歸屬于不變性學說,表面上意味著構成系統3的軟件中包含的規則無法更改。比特幣網絡的定義屬性確實如此,但該屬性實際上是源自本地強制規則的新興屬性。比特幣軟件可以并且已經在網絡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發生了變化,但這些代碼更改是為了保留,而不是改變比特幣網絡的定義屬性。其代碼的修改來自比特幣改進提案過程,該過程可以解釋為系統4的去中心化雖然系統4能夠識別系統3中保持可行所需的更改,但這些更改必須通過系統5提供的治理功能與整個組織保持一致。對于DAO,系統5采用的最常見形式是組織范圍內的投票機制。對于比特幣網絡,協議根據各個節點運營商的決定確定更改是否規范。在這兩種情況下,都涉及社會過程,但它們不具有約束力。個體行為者做出自己的選擇,由此產生的“分布式信任”提供了穩定的經濟基礎,而沒有外在的合法性來源。這個論點相當于呼吁將代碼作為一種社會契約,作為政府的替代品。

人類通過集體決策過程修改軟件的潛力可以被視為網絡空間的新興監管過程,被稱為“代碼即法律”。管理對等網絡的代碼庫的過程可以解釋為類似憲法的功能;人類對代碼的監督使允許算法管理人類活動的做法合法化。如果我們將算法置于系統2和3的角色中,并將分布式過程置于系統4和5的角色中,則VSM支持這一觀點。

3.3適應能力和復原力

分別關注系統4和5、戰略功能和治理功能,我們會問“DAO如何識別威脅和適應?”為了繼續進行,我們還必須解決“什么是治理?”在福柯看來,“治理的藝術”可以被描述為自由民主社會中的“指導人類行為的技術和程序”,它以個人和集體參與為基礎;福柯將治理定義為為他人“構建可能的行動領域”的過程,以確定系統內可能采取的行動。

在可行系統模型的語言中,治理是通過應用系統4和5的戰略和治理功能來修改包含在系統3中的規則來構建組織,這反過來又規范了系統1和2的主要和協調功能。在去中心化系統中,參與者受制于行動領域,并負責在該領域進行塑造和迭代。

一個組織是可行的,因為它能夠在其環境的各種潛在未知變化中幸存下來。在控制論文獻中,系統能夠表現出的行為范圍稱為“多樣性”。“必要多樣性”的概念意味著系統中的治理具有足夠廣泛的行為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以生存并繼續實現其目的。

dFuture DAO提案DIP-001正式開啟治理投票: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dFuture已于今日開啟首個DAO提案DIP-001的治理投票,提案內容為關于平臺幣DFT產量減半的建議。用戶可在dFuture平臺抵押平臺幣DFT獲得投票權,按照1DFT對應1票,包括DFT抵押分紅、LP抵押加速和LPToken抵押。參與投票后,已抵押的DFT將鎖定,提案結束后一周可退出治理,已抵押的DFT將可按照到期時間贖回。提案DIP-001治理投票將持續5天,預計8月19日17:00結束。[2021/8/14 1:55:15]

具有“必要多樣性”的組織具有足夠的適應能力來適應新的威脅。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適應能力提供了復原力,即一個受到其無法控制的條件不利影響的組織可以通過適應環境的變化來“反彈”并繼續實現其目標。組織可以進行自我調整的一組操作稱為治理面。

3.4治理面

由于支持DAO的協議包含在軟件中,因此檢查受這些規則約束的人可以更改該軟件的方式和程度是有意義的。治理面被定義為一組參數,通過這些參數可以修改組織的代碼。為了直觀地了解治理面,圖1展示了DAO內的各種反饋循環,并經過編輯以表示行使治理面的操作。

圖1:來的圖5已識別治理面

在DAO中,修改組織代碼的機制通常受到嚴格的訪問控制。確定是否應該進行任何更改的過程可以歸因于系統4和5,而修改規則的規則屬于系統3。治理面的使用可以解釋為立法過程,其中對算法的任何更改都是相當于政策制定。

因此,治理面的使用不能以純粹的客觀條件進行評估。當組織有明確的目標時,只有事后才能評估該決定是否促進了該目標。基于觀察到的結果的迭代決策的正式研究稱為反饋控制。術語“治理面”是“控制面”的變體,控制面是指可以直接受反饋控制系統中決策軟件影響的變量。在第4節中,來自反饋控制的核心概念被探索為理解組織為實現其目的而運用其治理面的方式的一種手段。

4.目標驅動型組織

將治理面定義為根據組織目的執行的控制面會引發一個問題:“誰擔任組織控制者的角色?”對于DAO,這個問題的答案必須是那些被認為是組織成員的人。規范控制系統是根據邏輯集中的決策代理“控制器”來定義的,當從術語中考慮時,會讓人產生這種控制受到強制支持的感覺。然而,控制論的控制想象更加有機,意味著調節或平衡。

“控制的控制論概念認為監管是一種普遍且無處不在的現象。雖然沒有沒有監管的系統,但監管很少采取強制或線性因果關系的形式。這是因為復雜的系統是“高度差異化的”,這使得它們無法輕易地從控制中心轉向。”

“高度差異化”的概念適用于去中心化的系統,因此更符合DAO的價值觀。此外,通過對自然界自組織系統的觀察,可以對多智能體控制系統進行嚴格的數學處理。

4.1反饋控制的簡要回顧

反饋控制系統是系統追求其目標的過程的數學表示。控制者是一個過程,它以某些信念為條件,根據目標做出決定。決策僅限于對作為控制面一部分的變量進行更改。由于決策是通過稱為執行器的機制執行的,因此執行器可以操縱的變量構成了控制面。執行器也是一個接口,它將決策轉化為具體的行動,并最終轉化為結果。結果由傳感器觀察,這些傳感器是將結果轉換為測量值的接口。這些測量值用于更新關于哪些決策可以成為條件的信念。該過程的遞歸性質至關重要,因此稱為“反饋控制”。在第3節中,我們將治理面定義為組織的控制面,特別關注定義去中心化組織規則的代碼。按照這個類比,探索成功實現其目標的反饋控制系統的屬性是謹慎的。

4.2可觀察性和可控性

在控制系統工程領域,用于確定是否有可能創建能夠實現特定目標的控制系統的概念是可控性和可觀察性。可觀察性與傳感器足以測量系統當前狀態的程度有關,而可控性與執行器足以改變系統以使其行為與其目標保持一致的程度有關。雖然這些概念是用簡單的術語介紹的,但它們具有控制系統工程師用來確定哪些傳感器和執行器足以使他們的系統可靠地實現其目標的數學上嚴格的形式。由于這些是關于是否有可能通過反饋過程驅動系統實現其目標的抽象數學概念,因此它們適用于分散式決策系統,例如DAO,就像它們在控制系統工程中所做的那樣。

圖2:基本反饋控制系統

4.3可達性和穩健性

可觀察性和可控性不僅決定了一個控制系統是否有可能實現其目標,而且還決定了系統所能達到的所有其他狀態。可達性一詞用于表示某個狀態是可實現的條件。可達性與多樣性概念密切相關,多樣性概念指的是系統可以表現出的所有行為。構建“必要多樣性”的另一種方式是,使我們系統的控制面足夠大,以確保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然而,增加控制面是有代價的。可達集可能會增長到包括不希望的甚至是非常有問題的狀態。通過有意限制治理表面來限制可達空間來限制風險是謹慎的做法。這種做法用于醫療機器人等安全關鍵控制系統,以限制傷害風險。

可以描述具有一小組可達狀態的系統對控制器錯誤具有穩健性。在這項工作中,穩健性是指系統在面對威脅或干擾時保持不受束縛的能力。穩健性不同于復原力,但也有助于生存能力,因為生存能力只要求系統在面對不確定性時仍然存在。對于比特幣,第3節中討論的不變性原則是通過穩健性來達到可行性。然而,也有人指出,比特幣通過其BIP流程和礦工的個人升級決策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在比特幣的案例中,這些單獨的升級是去中心化治理面的一個例子。

4.4治理設計的基本權衡

無論我們如何處理治理面的設計,都存在不可避免的權衡:較大的治理面為組織提供更大的復原力,而較小的治理面為組織提供更大的穩健性。幸運的是,有一個中間立場:治理面應該足夠大,以確保組織的目標仍然可以實現,即使在其環境發生意外變化的情況下也是如此。不建議將治理增加到保持目的和可行性所需的最低水平之外。種方法符合治理最小化學說,受制于保留“必要的多樣性”的約束。

MakerDAO發起增加系統盈余緩沖額度等治理投票:據官方博客消息,4月23日,MakerDAO治理促進者和MakerDAO智能合約領域團隊已將一系列執行提案納入投票系統。內容包括:1.系統盈余緩沖額度將在99天內從3000萬增加到6000萬,目標是25%的收入用于銷毀MKR。3.各種保險庫類型將對穩定費和債務上限進行多項更改。3.將YFI-A添加到清算2.0框架中。[2021/4/24 20:53:05]

在第3節和第4節的過程中,對控制論和控制理論的廣泛概念進行了審查,得出的結論是,在決定DAO應該能夠適應其代碼的程度時,存在一個基本的權衡。如表1所示,代碼治理方法已被組織成三種原型:不可變、憲法和可變。相比之下,不可變代碼無法更改,而可變代碼可以隨意更改。通過采用憲法原型,DAO仍然可行,該原型允許修改其代碼,但對這些修改的性質和方式施加了重大限制。在接下來的第5節中,我們將探討1Hive如何體現可行系統的憲法原型。

5案例研究:1Hive

1Hive組織起源于2017年,早年作為一個獨立的智能合約設計和開發團隊。1Hive主要由贈款資助,其智能合約設計和開發工作主要集中在DAO基礎設施。1Hive多年來發生了重大變化,包括其進化機制的形式化和在社區契約中發布明確的目的聲明。

“1Hive是一個積極分子社區,他們尋求建立一個更加自由、公平、開放和人道的未來。1Hive也是一種經濟協議,類似于比特幣或以太坊,其中數字貨幣Honey以編程方式發行和分發。”

在其生命周期中,1Hive為實現這一目標采取了廣泛的行動,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和治理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的設計、開發和使用。本案例研究通過概述1Hive為其貨幣“Honey”設計、開發和部署新貨幣政策的過程來探索1Hive的治理面。

5.1組織架構

在第4節中,提出了基于軟件的組織的原型。1Hive符合憲法原型,因為它的軟件可用于升級其軟件,但該容量受限于代碼。1Hive為自己的治理設計、開發和使用的Gardens框架體現了這一點。Gardens框架基于四個支柱:(1)社區契約,(2)決策投票,(3定罪投票,以及(4)去中心的爭議解決機制或稱為Celeste的“法院”。

盟約是1Hive憲法的散文部分,它根據其目的和價值觀定義了1Hive的身份。公約被稱為社會契約,它與第3節中解釋的Beltramini的論點相呼應。為了與1Hive的代碼交互,潛在參與者必須簽署公約。雖然契約是文字形式的,但它也是1Hive代碼庫的明確一部分。

1Hive的治理表面是可以通過決策投票更改的參數集,“一種特殊的投票形式。它用于更新治理參數,以及任何從根本上改變或轉變DAODNA的東西”。

定罪投票是1Hive代碼的一部分,負責將社區資金分配給基于項目的提案。提案是向社區財庫申請資金,在公共論壇上進行討論。當提案在足夠長的時間內獲得足夠的支持時,提案就會通過。通過提案不需要多數同意,但任何成員如果認為提案違反了公約,可以通過名為Celeste的爭議機制對提案提出質疑。

Celeste是一個基于智能合約的法院系統。“Celeste是DAO共享價值觀、信仰和希望的接口。它提供了一種解決主觀爭端、和平執行盟約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加入陪審團,當出現爭議時,陪審團成員會隨機選出。

四大支柱共同構成了VSM系統3。公約和Celeste值得注意,因為它們為1Hive成員的系統4和5活動騰出了空間,通過決策投票來解釋和潛在地完善組織的目的和價值觀。信念投票通過持續的參與式預算為系統1和2提供支持。在下一節中,我們將概述1Hive如何利用此基礎架構來根據其目標進行自我調整。

5.21Hive的算法貨幣政策

社區成員觀察到其貨幣政策未能實現社區的目標。為了實施變革,VSM中的所有五個系統都被執行了。對問題的觀察和公眾討論構成了去中心化的系統4活動。

“找到適當的平衡至關重要。目前Honey持有者可以使用治理來調整發行政策,但對這樣一個關鍵和中心政策的自由支配并不理想,并且與使1Hive獨一無二的治理最小化理念不符。”

該討論主題有90多個不同的帖子,并針對基于反饋控制的發行策略的研究、設計、開發和測試提出了多個受資助的工作建議。在1Hive中,工作組被稱為swarm。大多數提交給定罪投票的提案都處于群體級別,而不是讓1Hive的每個成員都提出小額資金申請來支付他們自己的工作。例如,為了應對對提議的發行政策進行控制理論建模和分析的需要,一個新的工作組成立并與智能合約開發人員一起工作。

為了完成有關發行政策的工作,多個工作組參與了進來。1Hive操作的主要反饋循環模仿了第4節中的基本反饋控制系統:貢獻者充當傳感器,群體充當估計器,通過帶有信念投票的提案是控制器和勞動力創建工件是執行器。在制定新發行政策的過程中,這個內部反饋循環被并行和串行遍歷了多次。

圖4:1Hive自適應的雙反饋回路

經過近六個月的迭代工作,發行策略設計、測試和實施,產品仍尚未發布。要發布它需要通過決策投票。該代碼是在公共git存儲庫中開發的,會議在“Discord”聊天應用程序中舉行。最終設計發布在論壇上,討論了所選擇的參數,包括一系列隨機模擬,顯示了Honey貨幣政策在一系列情景下的關鍵績效指標。盡管這項工作是技術性的,但數據可視化幫助社區了解其參數選擇的潛在影響。

當1Hive社區滿意時,代碼更改通過決策投票通過。這個批準和執行過程是修改1Hive章程所必需的,因此非常繁瑣。出于實際原因,新發行政策的批準和部署與Celeste的批準和部署捆綁在一起。雖然此類更改很少見,但1Hive并不認為任何代碼更改都是最終的。作為一項戰略性功能,貢獻者監控這些智能合約并討論是否需要在未來進行可能的更改以與1Hive的目標保持一致。

聲音 | MakerDAO創始人:政府不一定需要成為監管穩定幣的最終評判者:不同于政府或銀行制定法規的傳統手段,MakerDAO創始人Rune Christensen提出,“我們的論點是,不僅僅是政府需要監管穩定幣才能保證它的安全。真的是需要每個人。”

他強調了Maker基金會的不同之處,并建議該基金會按照一個公正的協議使一切事情去中心化,在這個協議中,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和洞察力。他補充說,“一切都是完全透明的。這意味著就像每個單獨的用戶一樣,例如,能夠實時審計系統。而且每個人都有能力提出修改建議,甚至在系統中投票,并參與治理。”這將進一步意味著政府和央行可以參與其中。Christensen表示,沒有人想要一個單一的權威可以迅速改變事情的系統,這也可能被用于不良目的。因此,這給了Maker基金會一個很大的優勢。(AMBCrypto)[2019/12/9]

6控制論方法的局限性

控制論視角是探索去中心化治理的工程重視角。它需要與法律、經濟學和社會學等社會科學觀點進行對比。在本節中,我們將探討社會科學家所闡述的控制論的局限性,然后研究這些批評如何應用于DAO的背景下。

6.1二階控制論

一階控制論是控制理論在引導社會系統中的應用,但“控制不是一個應該隨處使用的想法,我們需要知道什么時候不應該使用它”。二階控制論將控制論原理應用于控制論本身,包括評估設計師作為設計系統一部分的角色。

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對根據控制論手段組織社會的后果表示擔憂,因為設計者不對這些系統如何影響社會承擔責任。米德呼吁控制論者關注他們對社會持續變革的貢獻,并通過將自我反思作為“二級”反饋循環來對這些影響負責。

“‘第一代’的系統方法不足以處理棘手的問題。‘第二代’的方法應該建立在一個計劃模型的基礎上,作為一個爭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問題和解決方案的形象逐漸在參與者中出現,作為不斷判斷的產物,受到批判性爭論。”

對控制論的批評的核心是,它認為控制器相對于被管理的系統是客觀的。二階控制論的突破是承認并明確創建和維護這些模型的主觀性。

6.2DAO和控制論的陷阱

去中心化治理系統設計中的新興敘述,例如“治理最小化”和“治理自動化”,可能會重現控制論的陷阱。治理最小化的極端延續了不變性的原則,即代碼應該是不可能改變的。這最終使社會系統為技術系統服務,因為人類無法控制系統。從加密無政府主義的角度來看,不變性學說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為它存在問題,它消除了二階反饋循環,因為它對系統設計者做出的決策進行了硬編碼,從而使設計選擇的主觀性變得不透明。

自動化是指設計和實現第4節中定義的作為估計者和控制者的算法。自動化不應該與自治混為一談,因為治理過程的自動化可能會減少DAO成員可用的行動,特別是如果它與不可改變的理論相搭配。在實踐中,通過代碼的治理將主觀的假設和目標載入系統。將構成算法基礎的假設作為客觀的東西,被稱為“地面真實”。當這些假設和目標被視為客觀或最佳時,社區成員就失去了引導的機會。二階思維要求主觀的目標和假設應該受到DAO成員的修正。

6.3將二階控制論應用于DAO

二階思維的核心是承認自己的偏見。在社會科學領域,反身性是對自己的角色和偏見進行明確的、自我意識的反思和分析的過程。二階控制論要求DAO不僅在個人層面而且在組織層面表現出反身性。在VSM中,當系統4和5被利用來體現系統3的變化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正如1Hive案例研究中所展示的那樣。

二階反饋被稱為“控制的控制”和“觀測系統的控制論”。這是人種學中常見的研究實踐,米德可能已經將其從人類學移植到工程學。同樣,Waddington、Ackoff、Beer和其他人“堅持認為,在實際情況下,最大的收獲可能來自認真質疑最明顯和確定的‘事實’”。

重新審視第4節中介紹的可觀察性概念,治理包括觀察和測量,其中“觀察者的角色被欣賞和承認而不是偽裝”,這在西方數字基礎設施科學中已變得很常見。向去中心化治理的轉變需要DAO的設計者、管理者和參與者的自我意識。明確這些組織的假設和目標可以使人們意識到治理決策中發生的權衡取舍以及對這些決策產生的結果的問責制。

7結論

這篇文章探討了控制論和控制理論的基本原理如何應用于去中心化治理。可行系統模型用于強調DAO的可行性并定義治理面.然后,我們利用對治理面的這種理解來探索DAO如何實現其目的。通過檢查復原力和穩健性之間的權衡,我們發現限制而不是消除治理是生存能力的關鍵。我們將這種組織代碼去中心化治理的方法稱為憲法原型。我們繼續通過1HiveDAO案例研究來展示這些概念,方法是從通過參與式協議管理的內容中描述自動化的內容。然后,我們回顧了對控制論的核心批評,并將這些批評應用于新興的DAO敘述,以論證可行的DAO需要反身性。

這項研究有助于利用去中心化技術的社區治理設計、實踐和分析的快速發展和有影響力的領域。還有進一步的研究范圍來比較和對比參與機構的設計、開發、運營和治理的其他學科范式,以及探索這些范式與觀察到的行為的一致性。DAO產生大量公共事件數據,在許多情況下還產生公共代碼和文檔。可以使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進一步探索控制論觀點。

K.Nabben,“Imagininghuman-machinefutures:Blockchain-based“decen-tralizedautonomousorganizations”,AvailableatSSRN,2021.

V.Buterin,“TheMeaningofDecentralization,”Feb.2017..Available:https://medium.com/@VitalikButerin/the-meaning-of-decentralization-a0c92b76a274

動態 | MakerDAO 將于11月18日晚正式啟動多抵押 Dai:據官方消息,2019年11月16日,MakerDAO 通過多抵押 Dai 啟動執行提案 - 多抵押 Dai 將于北京時間 11月18號 (周一) 晚12時正式啟動。

主網合約的發布代表多抵押 Dai 從系統上已經準備完畢,目前 Dai 的債務上限設置為零。

11月18日晚12點,債務上限將激活為一億五千三百萬 Dai(一億為 Sai 升級預留,五千萬為多抵押 Dai 中 ETH 的債務上限,三百萬為 BAT 的債務上限)。屆時將意味著多抵押 Dai 系統正式啟動,用戶可以抵押生成 Dai,并升級單抵押 Sai 到 Dai。[2019/11/17]

W.Dilger,“Decentralizedautonomousorganizationoftheintelligenthome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theimmunesystem,”in1997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ComputationalCyberneticsandSimulation,vol.1.IEEE,1997,pp.351–356.

V.Buterin,“BootstrappingADecentralizedAutonomousCorporation:PartI.”.Available:https://bitcoinmagazine.com/technical/bootstrapping-a-decentralized-autonomous-corporation-part-i-1379644274

N.Szabo,“Money,blockchains,andsocialscalability,”Feb2017..Available:https://unenumerated.blogspot.com/2017/02/money-blockchains-and-social-scalability.html

S.HassanandP.DeFilippi,“Decentralizedautonomousorganization,”InternetPolicyReview,vol.10,no.2,pp.1–10,2021.

S.Beer,“Cyberneticsandmanagement,”JournalofSymbolicLogic,vol.25,no.3,1960.

“Managingmoderncomplexity,”Futures,vol.2,no.3,pp.245–257,1970.

Brainofthefirm:Adevelopmentinmanagementcybernetics.HerderandHerder,1972.

Y.Liu,“Cyberneticdreams:Beer’spondbrain,”Nov2019..Available:https://www.lesswrong.com/posts/YBbcKg5AeX3tot3cC/cybernetic-dreams-beer-s-pond-brain

M.A.Powers,“Theriseandfallofcyberneticsasseenintheevolutionofthedeweydecimalsystem,”Presentedatthe20thannualmeetingofTheAmericanSocietyforCybernetics1984,pp.1–2,1984.

J.MingersandL.White,“Areviewoftherecentcontributionofsystemsthinkingtooperationalresearchandmanagementscience,”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vol.207,no.3,pp.1147–1161,2010..Available: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7221709009473

D.C.Marinescu,Complexsystemsandclouds:aself-organizationandself-managementperspective.MorganKaufmann,2016.

N.Wiener,Cybernetics;orcontrolandcommunicationintheanimalandthemachine.,ser.Cybernetics;orcontrolandcommunicationintheanimalandthemachine.Oxford,England:JohnWiley,1948.

L.VonBertalanffy,“Generalsystem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georgebraziller,”Inc.,NewYork,1968.

W.Ashby,“Generalsystemstheoryasanewdiscipline,”YearbookoftheSocietyfortheAdvancementofGeneralSystemsTheory,1958.

“Principlesoftheself-organizingdynamicsystem,”TheJournalofGeneralPsychology,vol.37,no.2,pp.125–128,1947.

G.Shapiro,“Definingrealandfakedaos,”2022..Available:https://lexnode.substack.com/p/defining-real-and-fake-daos?s=r

T.Swann,AnarchistCybernetics:ControlandCommunicationinRadicalPolitics.PolicyPress,2020.

C.Boggs,“Marxism,prefigurativecommunism,andtheproblemofwork-ers’control,”RadicalAmerica,vol.11,no.6,pp.99–122,1977.

S.Beer,“Fanfareforeffectivefreedom,”CyberneticPraxisinGovernment.Brighton:BrightonPolytechnic,1973.

M.Zargham,“Theageofnetworksandtherebirthofcybernetics,”Berlin,Germany,2019..Availabl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U7OnIBDGE8

F.G.Varela,H.R.Maturana,andR.Uribe,“Autopoiesis:Theorganizationoflivingsystems,itscharacterizationandamodel,”Biosystems,vol.5,no.4,pp.187–196,May1974..Available: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303264774900318

R.F.GeyerandJ.VanderZouwen,Sociocybernetics:Complexity,au-topoiesis,andobservationofsocialsystems.GreenwoodPublishingGroup,2001,no.132.

M.Zargham,Z.Zhang,andV.Preciado,“Astate-spacemodelingframe-workforengineeringblockchain-enabledeconomicsystems,”inIX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lexSystems,2018,pp.4–21.

“Bitcoinimprovementproposals.”.Available:https://github.com/bitcoin/bips

N.Schneider,“Cryptoeconomicsasalimitationongovernance,”2021..Available:hhttps://osf.io/wzf85/?viewonly=a10581ae9a804aa197ac39ebbba05766

E.Beltramini,“Thecryptoanarchistcharacterofbitcoin’sdigitalgover-nance,”AnarchistStudies,vol.29,no.2,pp.75–99,2021.

L.Lessig,Code:?Version2.0.NewYork:BasicBooks,2006..

Available:http://codev2.cc/

M.Foucault,“TheSubjectandPower,”CriticalInquiry,vol.8,no.4,pp.777–795,Jul.1982,publisher: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S.VoshmgirandM.Zargham,“Foundationsofcryptoeconomicsystems,”WUWien,2020..Available:https://epub.wu.ac.at/7782/1/FoundationsofCryptoeconomicSystems.pdf

W.R.Ashby,Anintroductiontocybernetics.,ser.Anintroductiontocy-bernetics.Oxford,England:JohnWileyandSons,1956.

G.CapanoandJ.J.Woo,“Resilienceandrobustnessinpolicydesign:Acriticalappraisal,”PolicySciences,vol.50,no.3,pp.399–426,2017.

M.Zargham,D.Bernardineli,A.Clark,J.Shorish,andJ.Emmett,“SummoningtheMoneyGod,”Apr.2021..Available:https://medium.com/reflexer-labs/summoning-the-money-god-2a3f3564a5f2

M.ZarghamandK.Nabben,“Algorithmsaspolicy:Howcanalgorithmdesignbereconceptualizedaspolicy-makingtocreatesaferdigitalinfrastructures?”march2021..Available:?https://medium.com/block-science/algorithms-as-policy-44e289d34a65

J.C.Doyle,B.A.Francis,andA.R.Tannenbaum,Feedbackcontroltheory.MacmillanPublishingCo,1990.

J.Z.Tan,I.Patka,I.Gershtein,M.Zargham,E.Eithcowich,andS.Furter,“Eipworkingpaper:Decentralizedautonomousorganizations.”.Available:https://daostar.one/EIP

A.Leonard,“Viablesystemsmodelrevisited.aconversationwithdr.al-lennaleonard,”2013.

V.August,“Networkconceptsinsocialtheory:Foucaultandcybernetics,”EuropeanJournalofSocialTheory,p.1368431021991046,2021.

R.Olfati-Saber,J.A.Fax,andR.M.Murray,“Consensusandcooperationinnetworkedmulti-agentsystems,”ProceedingsoftheIEEE,vol.95,no.1,pp.215–233,2007.

R.Kalman,“Onthegeneraltheoryofcontrolsystems,”IRETransactionsonAutomaticControl,vol.4,no.3,pp.110–110,1959.

“Mathematicaldescriptionoflineardynamicalsystems,”JournaloftheSocietyforIndustrialandAppliedMathematicsSeriesAControl,vol.1,no.2,pp.152–192,1963..Available:https://doi.org/10.1137/0301010

D.Bresolin,L.Geretti,R.Muradore,P.Fiorini,andT.Villa,“Formalver-ificationofroboticsurgerytasksbyreachabilityanalysis,”MicroprocessorsandMicrosystems,vol.39,no.8,pp.836–842,2015.

F.Ehrsam,“Governanceminimization,”Oct2020..Available:https://www.paradigm.xyz/2020/10/870

L.Duncan,“Hivecommons.”.Available:https://github.com/1Hive/HiveCommons.org/

J.Light,“Agp-90:1hivesponsorshipproposal.”.Available:https://github.com/aragon/AGPs/blob/master/AGPs/AGP-90.md

1hive,“1hivecommunitycovenant.”.Available:https://ipfs.io/ipfs/QmfWppqC55Xc7PU48vei2XvVAuH76z2rNFF7JMUhjVM5xV

“Celeste.”.Available:https://1hive.gitbook.io/celeste/

“Covenant:Toencodevalues.”.Available:https://1hive.gitbook.io/gardens/on-chain-governance/garden-framework/covenant

“Decisionvoting.”.Available:https://1hive.gitbook.io/gardens/on-chain-governance/garden-framework/decision-voting

L.Duncan,“Discussion:Honeyissuancepolicy.”.Available:https://forum.1hive.org/t/discussion-honey-issuance-policy/231/2

J.Zartler,“Lunaswarm:Expandingthe1hivecadcadmodel.”.Available:https://forum.1hive.org/t/luna-swarm-expanding-the-1hive-cadcad-model/1190

L.Duncan,“Dynamichoneysupplypolicyproposal.”.Available:https://forum.1hive.org/t/dynamic-honey-supply-policy-proposal/2224

C.Choi,P.DeFilippi,R.Dudley,S.N.Elrifai,F.Fannizadeh,F.Guil-laume,A.Leiter,M.Mannan,G.McMullen,S.Riva,andO.Shimony,“Modellawfordecentralizedautonomousorganizations,”COALACoali-tionofAutomatedLegalApplications,2021.

S.Davidson,P.DeFilippi,andJ.Potts,“Disruptinggovernance:The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ofdistributedledgertechnology,”2016.

R.Glanville,“Thepurposeofsecond-ordercybernetics,”Kybernetes,2004.

M.Mead,“Cyberneticsofcybernetics,”PurposiveSystems,1968.

K.Krippendorff,“Cybernetics’sreflexiveturns,”CyberneticsandHumanKnowing,vol.15,no.3-4,p.173,2008.

H.W.RittelandM.M.Webber,“Dilemmasinageneraltheoryofplan-ning,”Policysciences,vol.4,no.2,pp.155–169,1973.

H.v.Foerster,“Cyberneticsofcybernetics,”inUnderstandingunderstand-ing.Springer,2003,pp.283–286.

N.Bostrom,“Ethicalissuesinadvancedartificialintelligence,”Sciencefictionandphilosophy:fromtimetraveltosuperintelligence,2003.

F.Jaton,TheConstitutionofAlgorithms:Ground-Truthing,Programming,Formulating.MITPress,2021.

L.Finlay,““outing”theresearcher:Theprovenance,process,andpracticeofreflexivity,”Qualitativehealthresearch,vol.12,no.4,pp.531–545,2002.

B.Clemson,Cybernetics:Anewmanagementtool.CRCPress,1991.

Tags:DAOANDTHEHIVUnionDAODeFi LandTheresa May CoinEHIVE

USDC
BV交易所:Meta“元宇宙”部門第一季度虧損29.6億美元_VERS:cvnt幣meta2032最新消息

根據周三發布的盈利報告,MetaPlatform在其最近成立的FacebookRealityLabs部門第一季度虧損29.6億美元,該部門包括其增強和虛擬現實業務.

1900/1/1 0:00:00
ZT創新板即將上線TAKI_數字資產:staking幣圈

親愛的ZT用戶: ZT創新板即將上線TAKI,並開啟TAKI/USDT交易對。具體上線時間如下:充值:已開啟;交易:2022年4月29日18:00; TAKI 項目簡介:Taki是壹個由通證驅動.

1900/1/1 0:00:00
Gate.io已上線Mines of Dalarnia(DAR)永續合約交易(USDT結算)_GATE:USD

Gate.io已上線DAR/USDT永續合約實盤交易,支持1-20倍做多和做空操作,槓桿率可以在下單時自行選擇.

1900/1/1 0:00:00
Otherside: 連接一切

近日,BAYC、MAYC、ApeCoin等YugaLabs旗下項目都有較大程度漲幅,為Otherside營造了不錯的市場開局。Otherside中的Koda3DPFP將有潛力成為新藍籌.

1900/1/1 0:00:00
Market Opening of EPX/USDT Trading Pair Postponed_OIN:Stonk Market

DearKuCoinUsers,Toprovidebettertradingservicesforourvaluedusers.

1900/1/1 0:00:00
Web3:去中心化經濟和遠程工作的基石_NFT:DAO

Web3的誕生和普及 在網絡、工作和去中心化經濟領域,Web3已經開始嶄露頭角。2022年,人們正在見證Web3領域新興技術的巨大潛在影響,尤其是在去中心化經濟和遠程工作這些方面.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