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向某個流動性挖礦池中提供流動性,結果拿回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幣變少了?在本文中,我們將了解什么是“無常損失”,“永久損失”,以及它如何影響流動性提供者的利潤。
本質上,無常損失是提供流動性時發生的資金暫時損失/非永久性損失。之所以叫做非永久性損失,是因為只要在AMM中的代幣相對價格恢復到其初始狀態,那么,該損失就消失了。但是,這種情況很少發生。通常,無常損失會變成永久性損失,吞掉你的交易費用收入甚至導致負回報。
當AMM中的代幣市場價格在漲或跌時,就會產生無常損失。波動越大,無常損失越大。
充分理解無常損失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看一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你作為流動性的提供者(即LP)向DAI / ETH Uniswap 50/50池提供流動性。為了向50/50池提供流動性,流動性提供者(LP)必須向池提供兩個等值的token。(即提供DAI/ETH時,你提供兩個幣種流動性的價值(即價格*數量)需要相同。
假設此時DAI=1 USD, ETH=500 USD, 你需要提供20個ETH,和10000個DAI。
你提供萬流動性后,此時,兩個token的價值是相同的。
假設,ETH的價格在外部的交易所中開始上漲。中心化交易所的ETH價格從500漲到了550美元。于是其他市場參與者(稱為套利者)就開始工作了。套利者注意到中心化交易所和Uniswap之間的價格差異,并將其視為套利機會。
數據:CryptoPunks交易總額突破24億美元:金色財經報道,據cryptoslam最新數據顯示,CryptoPunks交易總額已突破24億美元,本文撰寫時達到2,401,645,594美元,交易總量為22,374筆,在NFT交易額排名中位列第三,僅次于Axie Infinity(4,093,218,645美元)和BAYC(2,459,769,304美元)。[2022/10/24 16:36:29]
隨著套利者從池中購走更多的ETH(即取走ETH流動性),ETH的價格就變得越高。套利者不斷在Uniswap上購買更便宜的ETH,直到交易所之間不再存在價格差異為止。
使用恒定乘積公式,我們可以看到Uniswap ETH價格將達到550美元的時候,池中的情況會被套利者變為有10488.09個DAI和19.07 個ETH。
也就是說套利者花費488.09個 DAI買走了0.93 ETH,以實現Uniswap和Coinbase的ETH價格之間的平衡。此時,套利者的成本是1 ETH = 524.83 DAI 。套利者購買的ETH可以在外部的中心化交易所以DAI或任何其他基于美元的穩定幣即時出售,價格為550美元。于是套利者從中賺取了約25美元(減去手續費)。
讓我們看看這如何影響我們的流動資金提供者(LP)。
分析師:以太坊的合并升級正在徹底改變金融世界:9月14日消息,Bloomberg Intelligence高級商品策略師Mike McGlone在9月13日接受The Wolf of All Streets采訪時表示,比特幣和以太坊將成為任何加息的潛在贏家。McGlone此前曾預測比特幣的交易價格為10萬美元,他還提到了以太坊合并升級對一般加密市場的潛在看漲影響。(Finbold)[2022/9/14 13:29:25]
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流動性提供者一開始不提供流動性,而是把ETH和DAI放在錢包里面,他們將擁有$ 23.41的收益。這23.41美元基本上是LP的無常損失。
無常損失被稱為非永久性,因為在此時此刻,LP只是在賬面上損失了23.41美元。如果LP選擇不撤回其流動性,當之哦戶后面以太坊的價格回到500美元時再取出來,此時無常損失被抵消為0。
另一方面,如果LP決定在以太坊550美元時決定撤回其流動性,他們將永久性的損失23.41美元。
當然了,上述情況沒有包含流動性提供者(LP)在提供流動性期間所賺取的手續費(0.4%每筆交易),以及流動性挖礦的收益(不是每一個流動性提供者都有此收益,而且流動性挖礦的收益是隨時變化的)。
也就是說,即使你參加的流動性挖礦,可能展示出來極高的收益,但是如果挖礦的資產價格突然暴跌,并永遠回不到你提供流動性時的水平,你的無常損失就會變成永久損失。而且你的永久損失,可能大于你的挖礦收益。
一般情況下,價格暴跌的資產就是你挖礦所得的資產,一旦其價格暴跌,挖礦收益率也會暴跌,同時無常損失會劇增。這會引發其他流動性提供者停止提供流動性,一旦流動性撤走,資產的價格就更容易繼續暴跌。這就是所謂的“死亡螺旋”,或者說“礦難”。
如果你的數學并不是拿手的學科,或者對恒定乘積公式什么的沒有絲毫興趣,可以使用一些網站提供的計算工具。
比如這個:https://yieldfarmingtools.com/tools
可以看到當資產2相當于資產1變化劇烈,下圖顯示在419%(4.19倍)以上時,無常損失高達26.39%。
想深入了解AMM機制及無常損失計算的,可以繼續閱讀下方資料:
Uniswap的礦池價值比例都為50/50。假設你在UniSwap上代幣A/B礦池中按照1A = 50B的價格存入了10個A和500個B。而這個池中一共有100個A和5000個B,你的份額占10%。
由AMA的固定乘積公式可知,K=100*5000=500,000
當市場價格波動至1A=100B,而此時Uniswap中的A/B流動性池價格還是1A = 50B。這時套利者就會進入,在流動性池中用B換取A,再在其它中心化交易所賣出。這樣就會造成A數量下降,B數量升高,從而重新達到一個平衡,使價格穩定在1A=100B。
而AMA的固定乘積公式中,K為定值,保持不變。假設在穩定后池總A總數數量變成X,B的數量變成Y,那么:
X*Y=K=500,000
100X=Y
解出X,Y,得到:
價格波動后,由于你的份額占據池中的10%,你的持有代幣價值為7.071A+707.1B=14.14A
而假設如果你沒有進行流動性提供,持有的A和B都在個人錢包里放著,那么你現在還是擁有10A+500B=15A
你的無常損失為:
15A-14.14A=0.86A
因此,可以發現,因為你提供了流動性,代幣對價格波動后,你的資產價值反而縮水了。當然了,因為的流動性中做市商可以收取手續費,手續費是否能跑贏無常損失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本文素材來源:
《Uniswap上的無常損失計算》-王心玉
https://news.huoxing24.com/20201014121625230356.html
《科普:到底什么才是無常損失!》-寶二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9406785176472238&wfr=spider&for=pc
[海豚做市虧86個柚子]逼我學會DeFi的基本數學APY和無常損失計算(附萬能公式)//DEGO今晚
https://bihu.com/article/1462342870
Tags:
相比于去年每月三條公鏈主網上線的超高速,今年可謂是公鏈“消逝的一年”。2019年已過大半,公鏈賽道略顯冷清,但經過一輪熊牛轉換,泡沫項目已經被擠壓出局,真正有實力的項目則開始展露頭角。 11月8日下午,TOP Network主網啟動發布會在浙江烏鎮“2019世界區塊鏈大會”現場圓滿結束。
Outlier Ventures 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 Jamie Burke 和協議實驗室生態系統負責人 Colin Evran 談到了 Web3 未來去中心化存儲的商業機會,以及最近宣布的由 Outlier Ventures 創建的 Filecoin Base Camp 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我們深入layer2和layer1的技術邏輯,可能會發現: DeFi已然成為加密貨幣世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整個2020年,DeFi規模得到了空前增長。據DefiMarketCap統計,Top100DeFi代幣的市值已經接近千億,而通過查閱可知,DeFi鎖倉資產也已經超過500億美元。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向某個流動性挖礦池中提供流動性,結果拿回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幣變少了?在本文中,我們將了解什么是“無常損失”,“永久損失”,以及它如何影響流動性提供者的利潤。 本質上,無常損失是提供流動性時發生的資金暫時損失/非永久性損失。之所以叫做非永久性損失,是因為只要在AMM中的代幣相對價格恢復到其初始狀態,那么,該損失就消失了。
2010年,Google因“網絡審查”問題退出中國市場;2016年百度因“魏則西事件”備受質疑。大家都說互聯網屬于全世界,但目前承擔著信息入口職責的搜索引擎卻因中心化巨頭壟斷的基因問題爭議不斷。 2017年區塊鏈浪潮席卷而來,為各行各業的革新發展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在這一系列文章中,我們將說明陀螺儀(Gyroscope)協議的穩定幣設計與其它穩定幣項目的對比。 這篇文章是關于元穩定幣(Meta-stablecoin)的對比部分,而接下來的第2部分以及第3部分則是關于算法穩定幣、托管型穩定幣以及杠桿穩定幣的對比。 所謂元穩定幣(Meta-stablecoin),是指由一籃子其它穩定幣組成的穩定幣。
GAEA旗下區塊鏈資產衍生品交易平臺GMEX.IO于春節前推出交易創新區。 在此之前,GAEA(GMEX.IO)已經上線合約交易、幣幣交易、法幣交易等多個項目;合約交易支持0~100倍逐倉&全倉,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等自由調整選擇。 此次上線創新區,是GAEA(GMEX.IO)在大環境下的一種突破性創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