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USDT > Info

從普通電腦到ASIC礦機 普通人還適合挖礦嗎?

Author:

Time:

我們經常會在業內的媒體報道中看到比特幣礦機的新聞,而且最近也有不少媒體在報道 8nm 礦機。可是你知道嗎,比特幣的礦機其實經歷了好幾代的更新換代,最早用普通家用電腦也可以挖礦。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梳理一下礦機的演變。

最早的比特幣礦機是普通家用電腦,利用電腦的 CPU 挖礦。2019 年 1 月 3 日,第一批比特幣(50 枚)就是中本聰通過普通電腦挖出來的。在《普通的家用電腦還能挖礦賺錢嗎》一文中,我們還提到過美劇《生活大爆炸》里,謝爾頓(Sheldon)在七年前使用過霍華德(Howard)的舊筆記本電腦,挖了一些比特幣。

區塊鏈行業有一個自己的節日——披薩節,紀念 2010 年 5 月 22 日一位名為“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成功地用了一萬枚比特幣換取了兩份披薩,成為第一個通過比特幣來購買商品的人。這位程序員就是通過普通電腦挖的比特幣。后來,據采訪,他還賣了很多比特幣買了一臺新電腦,而且他還成為第一個用 GPU 挖礦的人。

IOTA正在就疫苗護照與美國合作伙伴進行會談:IOTA聯合創始人Dominik Schiener透露,身份協議的完整測試版將很快發布。IOTA正在開發一種疫苗護照(也就是新冠疫苗接種證明),正在與美國合作伙伴甚至政府部門進行討論。

此外,作為新業務戰略的一部分,IOTA基金會專注于一些大型合作伙伴,如Dell和Zebra,以進一步提高IOTA的知名度和采用率。(Crypto News Flash)[2021/3/21 19:05:04]

第二代比特幣礦機,就是從 CPU 挖礦轉到用 GPU 挖礦。GPU,即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是顯卡的處理器。2010 年 9 月 18 日,第一個顯卡挖礦軟件發布,由于 GPU 的運算能力與挖礦的計算重疊度較高,一張顯卡中的 GPU 相當于數十個 CPU,挖礦效率大幅提高,很多人開始轉向用 GPU 挖礦,一塊或者多塊較高端的顯卡組裝而成的挖礦設備就此誕生。

▲ 顯卡挖礦(GPU 挖礦)

如何 DIY 顯卡礦機?可以查看白話區塊鏈之前的推文《礦機搶不到?DIY顯卡礦機躺賺吧》。需要注意的是,以太坊 2.0 將轉 PoS,因此顯卡未來并不適用于文中的以太坊挖礦,但其它支持顯卡挖礦的加密貨幣依然可以作為參考。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挖礦行業,比特幣的全網算力持續創新高,第三代比特幣礦機——專業的礦機,應運而生。

▲ASIC 礦機

2012 年 12 月,第一家 ASIC 礦機廠商——蝴蝶礦機誕生;2013 年年初,南瓜張研發了第一臺 FPGA 礦機——南瓜機,開啟了 FPGA 挖礦的新紀元。不過遺憾的是, FPGA 礦機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就被市場淘汰了,反而 ASIC 礦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近幾年來,ASIC 礦機經歷了從 110nm、55nm、28nm、16nm 的迭代升級。

▲ 比特幣礦機的演變,來源:鯨準研究院

除了礦機的更新換代外,比特幣挖礦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最早是每個人用自己的電腦挖礦,后來隨著全網算力的增長,“單打獨斗”的挖礦方式收益太低,于是出現了專業的礦池,礦工們將自己的算力接入到礦池中進行聯合挖礦。隨著越來越多的礦池誕生,挖池間的競爭也變得異常激烈,收益逐漸下降,不少礦池因為熊市的到來而被迫關門,礦機論斤賣。挖礦成為了一個非常專業化、規模化的行業。

為了滿足普通人參與挖礦的需求,云挖礦應運而生。云挖礦是指通過調用遠程云算力來進行挖礦,用戶只需向相關的公司租用所需的算力即可。之前白話區塊鏈就報道過比特小鹿云挖礦服務,請見文章《行情轉暖,操作簡便、投入低、收益直觀的云挖礦受熱捧》。除了比特小鹿,牛比特(OXBTC)也是一家知名的云挖礦服務提供商。

Tags:

USDT
白話區塊鏈入門079 | 比特幣匿名性不可靠 于是有了專注隱私保護的匿名幣

作者 | 李火華出品|白話區塊鏈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個人隱私數據被泄漏的事件層出不窮。 比特幣因為其匿名性,受到了一部分重視隱私的用戶的喜愛;但在另一部分人眼里,比特幣的匿名性仍然很弱,因為比特幣的所有交易人人可查詢、追蹤,通過數據挖掘,標記“污染地址”,仍有可能找出某個比特幣地址背后對應的所有者。

DeFi來了新物種:奇異衍生品協議Cega

在過去兩年來,從DeFi到NFT、Gamefi、Web3、DAO以及元宇宙,整個crypto領域無疑在宇宙大爆炸的階段。 但這并不意味著上述每個賽道都能延續過去的增長速度,雖然人們總是基于近期的經驗做出長遠的判斷,尤其是在投資方面。

360推出元宇宙社交產品“N世界”

360近日推出了一款元宇宙產品“N世界”。據介紹,“N世界”是新一代的興趣元宇宙,這里由一個個的“興趣世界”構成,人人都可以創建自己的世界。用戶在其中可以打造興趣話題、語音互動沉浸式玩法、身份牌、私人專屬領地。 據接近360的人士透露,360對于這款產品比較重視,并給予了“N世界”價值千萬元的“n.cn”域名作為官網。

從普通電腦到ASIC礦機 普通人還適合挖礦嗎?

我們經常會在業內的媒體報道中看到比特幣礦機的新聞,而且最近也有不少媒體在報道 8nm 礦機。可是你知道嗎,比特幣的礦機其實經歷了好幾代的更新換代,最早用普通家用電腦也可以挖礦。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梳理一下礦機的演變。 最早的比特幣礦機是普通家用電腦,利用電腦的 CPU 挖礦。

電影《反貪風暴3》里為什么古天樂選擇了門羅幣而不是比特幣?

對一些極其注重隱私的人來說,比特幣的匿名性并不出眾。目前,已有一些機構(比如:Elliptic)通過跟蹤、監測比特幣鏈上交易數據來給用戶畫像以及資金的往來情況。

什么是ILO 它與IEO有什么區別丨金色百科

ILO,Initial Lock-up Offering的縮寫,可以理解為“鎖倉發行”。這種嶄新的代幣分發模式,已經成為了行業最新的風口,吸引了大量資金。現在最火的波卡生態第一智能合約平行鏈 Edgeware,已經吸引了 66 萬個ETH,價值超過 1.5 億美元。

年度點評 | 2019加密貨幣行業十大流行語

(Hyperbitcoinization) 如果你讀過《比特幣標準》這本書,或者在推特上關注了那些自由主義加密貨幣硬核玩家,你肯定會看到關于未來世界將實現超比特幣化(Hyperbitcoinization)的大量討論。超比特幣化指的是比特幣取代各國法幣,成為世界貨幣,這種說法非常激進,至少目前還顯得不合時宜。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