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我們發現從業者對普法類文章有偏愛,今天咱們滿足大家的訴求。我們要與諸位分享NFT數字藏品無法繞開的《著作權法》中幾個基本法律常識,也是實務里經常被“顧名思義”誤導的知識。期待給大家行為邊界,讓朋友們在法律框定范圍內做適當創新。也許,我們今天的結論有些“開腦洞”,且聽分解。
IP轉讓合同,“一女二嫁”問題
我們接觸到的NFT著作權糾紛中(甚至出現了合同詐騙的苗頭),已經有著作權人或“二房東”將著作權一女二嫁。囿于我國著作權法對于“著作財產權的轉讓”并不要求公示,也就是不進行強制登記和公告,導致權利人與多家主體簽訂多個轉讓合同。為了確保交易案情,根據《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32條規定,在此情況下,法律會保護“在先合同”即誰簽約在前,誰取得著作權的財產權。
因此,在與著作權人簽署IP轉讓合同時,建議了解對方交易背景和做相應盡調,防止賠了夫人又折兵,錢花了,IP沒拿回來。這樣會直接影響基于IP進行的“二創”,以及基于二創鑄造的NFT,倘若已經大面積發售,還會面臨收回的問題。建議在用戶注冊協議中,約定侵權NFT回購價格,防止二級市場漫天要價后,平臺方不敢直接將NFT打入黑洞(畢竟目前有判決支持NFT為“財產”,財產權是“對世權”,侵害財產權的法律后果平臺難以承受)。
專有使用合同與非專有使用合同
根據第一點,讀者了解到著作財產權是一種“對世權”,也就是說其權利具有“排他性”。著作權人之外的受讓人或其他人員,倘若試圖合法使用著作權人的著作財產權,就必須簽署《XX與XX之許可使用合同》。與《專利法》中“獨占實施許可”不同,《著作權法》將這種“獨占”權利約定俗成為“專有使用”,因此,根據是否獨占,可以將著作權授權的合同區分為:專有使用合同和非專有使用合同。我們通常建議NFT鑄造者獲得專有使用權,因為專有使用權人享有訴權,一旦作品被侵權可在沒有原著作權人授權下直接起訴,維護自身著作財產權。
當然,還有一個秘密好處,那就是如果合同約定不明確,《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甚至規定,專有使用權人可以排除原著作權人在內的任何人行使合同約定的權利。在這里,我們反向提醒畫家老友和音樂咖,簽合同的時候不要感情用事,請讓工作室的法務看一看,合同里盡量保留自己使用自己作品的權利,否則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賺錢錢,自己僅保留署名權等人身權利而已。
著作財產權可以出質
講完了著作財產權可以轉讓、可以許可,那么,可以質押嗎?這個問題似乎有點敏感,畢竟又將著作權與金融類權利結合在一起了。根據我國《民法典》第440條《著作權法》第28條、《著作權質權登記辦法》第2、4、5、11條,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可以出質。也就是說,一旦NFT數字藏品被認定為著作財產權的憑證甚至是著作財產權本身,從民法角度講,NFT數字藏品可以出質。
但著作權質權登記是著作權質權生效的法律條件,出質人和質權人應當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國家版權局直屬事業單位)辦理出質登記,經審查符合條件的,將取得《著作權質權登記證書》,質權自登記之日起設立。也就是說,未來如果想開發NFT數字藏品的出質功能,必須打通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登記。
今年3月份國家版權局發布的《關于2021年全國著作權登記情況的通報》(國版發函〔2022〕6號)顯示,2021年全國共完成著作權質權登記數量不多,僅有372件,涉及合同數量357個、作品數量1078件、主債務金額45億余元、擔保金額43億余元。從《著作權質權登記辦法》相關來看,若想依法取得《著作權質權登記證書》,至少應當符合以下條件:(1)出質合同涉及的作品受到保護;(2)出質著作權的保護期尚未屆滿;(3)出質人是著作權人;(4)出質著作權不存在權屬爭議;(5)主合同及著作權出質合同均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
除了前述法定條件外,著作權質權登記申請人還需要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做好解釋工作,例如其申請登記的對象與NFT數字藏品的關系等。申請NFT數字藏品底層作品的著作權質權登記有難度,但法律畢竟給了相應權利,市場主體可以根據自身業務模式進行申請和嘗試。多說無益,期待有好消息。
英美國家版權法相關規定
鑒于NFT數字藏品的國際化趨勢,我們不得不面臨國外IP授權或轉讓問題。颯姐一并介紹英美法系的做法,供老友參考。根據美國《版權法》,其規定的版權轉讓只包括“專有許可”,沒有“非專有許可”的內涵。也就是說,如果IP轉讓合同使用了美國法,即潛在意思是此IP許可合同必然為專有許可合同,無須約定。
一并介紹英國《版權法》是有專有許可與非專有許可之區分的,但前者在約定的時間、區域和方式內實質上與轉讓是相同的,具有物權屬性;后者取得的是債權性質的權利,不是物權屬性。倘若國內畫家與海外NFT平臺合作,請注意,很多英聯邦國家使用英國法(含英國版權法),簽約時請了解基本法律條款和案例,或咨詢本地IP律師。
寫在最后
NFT數字藏品是新興事物,較早的給予法律定性其實是不妥當的。鑒于NFT之IP授權鏈路較為復雜,NFT承載的著作權內涵實質上是不同的。從我國《著作權法》角度,我們團隊的觀點是NFT數字藏品,如被定性為著作財產權,可出質,但應當到國家版權局登記。如上,創新需要勘定法律邊界!
Tags:
熊市是機會市場。 隨著估值的壓縮和牛市泡沫的沖刷,具有強大基本面、專業團隊和足夠的跑道來抵御加密寒冬的項目,首先將生存下來,然后茁壯成長。這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機會。 如果 2018-2019 年的熊市帶來了某種指示,那么即使在大屠殺發生時,也會有少數表現出色的公司提供超額回報。
許多發生在 Web3 項目上的黑客攻擊都可以通過加強智能合約的安全性進行避免。 通常,攻擊者會發現并利用整個軟件開發環節中的一些缺陷 —— 從設計到部署和維護以及發布新代碼等一系列步驟。如果擁有一套標準的智能合約開發和危險應對流程,我們相信安全事件會相應減少。
未來科技將把人類帶向何方? 世界經濟論壇2022年年會正在瑞士小鎮達沃斯舉行。在“塑造共同未來:打造元宇宙世界”的圓桌論壇上,Meta首席產品官考克斯(Chris Cox)認為,未來互聯網將向三維環境轉變。 “元宇宙是下一章,是互聯網的下一次演變。元宇宙將成為Meta下一個重要的增長來源。”考克斯說道。
實踐中,我們發現從業者對普法類文章有偏愛,今天咱們滿足大家的訴求。我們要與諸位分享NFT數字藏品無法繞開的《著作權法》中幾個基本法律常識,也是實務里經常被“顧名思義”誤導的知識。期待給大家行為邊界,讓朋友們在法律框定范圍內做適當創新。也許,我們今天的結論有些“開腦洞”,且聽分解。
大多數關注加密貨幣的用戶聽說過 DeFi Summer,這發生在 2020 年,當時,看起來 DeFi 將是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主流用例。然而,一年后,一些類似于口袋妖怪的游戲起飛了。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在說什么,我說的是 Axie Infinity。AXS 的原生代幣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里從 2 億美元的市值變成了近 100 億美元的市值。
上方為BTC長期走勢,可以發現目前BTC已經下探至長期上行軌道支撐區域,歷史上前兩輪熊底和2020年3月瀑布BTC均是在這一帶止跌企穩,后面展開區間盤整或者直接V形反轉,然后迎來牛市行情,那么后面就要關注BTC能否再次止跌企穩。 同時可以看到下方周線指數已進入通道下方紅色區域,前期紅色均是每輪BTC熊市底部區域,后面觀察BTC在這一帶能否止跌企穩。
比特幣在24小時內下跌了12%,新一輪的山寨幣崩潰加上宏觀壓力,持有者正在經歷陣痛。 比特幣(BTC)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開始了新的一周,BTC/USD創下了自2020年12月以來的最低周收盤價。 截至6月13日的下跌,比特幣現在正逼近5月份以來的10個月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