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金色觀察|如何設計一個web3數據協作架構?

Author:

Time:

都說web3互聯網的數據是歸還給用戶的,那如果數據都在用戶那兒,那還有什么數據可以被其他企業使用呢?以及這些數據會怎樣被合約、應用使用?

用戶留在區塊鏈上的數據,相比于互聯網的數據,很少,這些數據都在區塊鏈上以哈希的形式存在,雖然公開、有一定結構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合約和應用方可以直接使用。

并且要在多個區塊鏈里完成數據交互,也是個難題。因為數據交互邏輯并不只是用戶,而是面對人和機器。

本文里,我們用POD來解釋一個數據協作架構。POD是一個跨各區塊鏈網絡構建的鏈上數據中間件,旨在打造一個安全可信的第三方數據協作平臺。

元宇宙世界里中的數據消費者不僅可以包括人類,還可以包括程序、智能合約和物理機器(例如售票機)。為了確保流暢的數據協作體驗,元數據應該是結構化的和相關聯的、并且易于被人和軟件搜索、使用。

路透社:馬斯克對推特的反訴細節或將于周五公開:8月4日消息,據主審法官、特拉華州衡平法院院長凱瑟琳·麥考密克(Kathleen McCormick)周三裁定,馬斯克的反訴應在當地時間 8 月 5 日下午公布。

此前報道,特拉華州衡平法院法官 Kathaleen McCormick 在威爾明頓聽證會上將推特(Twitter)訴馬斯克(Elon Musk)案定于 10 月進行審判。(路透社)[2022/8/4 3:42:43]

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新方法來存儲、組織、管理和使用鏈上元數據。

主要難點

鏈上數據分散在不同網絡的合約中。并且合約不能從一個單一的通用數據環境中獲取所有數據。要訪問數據元素,系統必須直接與存儲它的合約建立對等通信。

歐科云鏈李煉炫:三年內超85%的央行不太可能發行CBDC:歐科云鏈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煉炫表示,根據克里斯蒂安對全球63家中央銀行的問卷調查,所有中央銀行都已開始進行數字貨幣的理論和概念研究,有49%的央行進入試驗/概念驗證階段,僅10%進入開發/試點階段。不過,在短期(三年內),超過85%的中央銀行不太可能或非常不可能發行任何央行數字貨幣。(澎湃新聞)[2020/10/9]

由于非關系存儲,很難追蹤兩個存儲實體部分之間的關系或將實體與其元數據相關聯。因此,對鏈上元數據進行分類和理解是一項挑戰。

每個網絡或應用程序在傳輸數據的方式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意味著其 API、數據編碼方法和訪問控制可能與其他網絡或應用程序不兼容。因此,數據管理和使用的過程還沒有自動化。來自不同來源的數據必須經過預處理才能協同工作。

SushiSwap創始人:持有的2700萬美元SUSHI代幣將用于開發:金色財經報道,此前報道稱,DeFi協議SushiSwap的創始人Chef Nomi擁有2700萬美元的SUSHI代幣。對此,Chef Nomi強調,他確實擁有這些SUSHI代幣的完全控制權,但他正在將其用于開發,將按照啟動時的原始文章中的說明進行。[2020/9/3]

POD的解決方案

作為中立的第三方數據中間件,POD 將通過提供下面列出的關鍵功能來解決這些障礙,并充分發揮元數據的潛力。

一、實體的元數據存儲

在 POD 中,元數據元素存儲在標簽中,標簽必須與鏈上實體相關聯。這樣的設計體現了實體和元數據之間的關系,并允許這種關系是不可轉移的。當用戶查找實體的某些元數據時,他們需要做的是通過標簽名稱和實體地址來搜索標簽和實體對。這將有助于實體數據的驗證和獲取。

此外,POD 中的元數據可以是值或邏輯形式。值是確定的,如標簽、認證、描述等。邏輯是指可以根據給定條件檢索值或存儲值的編程邏輯。示例包括基于用戶狀態數據計算實時信譽分數的算法;以及帶有用于 NFT 組件的彩票腳本的 NFT。

二、元數據類型定義

元數據類型包括一組關于如何存儲某些元數據元素及其描述的規則。規則實現了匯集來自各種來源的數據后并構建數據以支持所需業務邏輯。可以幫助用戶像索引一樣查詢、驗證、使用和管理數據。

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定義鏈上實體和存儲元數據。

物種:用戶可以通過給它們一個物種名稱并在鏈上標記它們來定義和分類一類實體或概念。

屬性:元數據類型指定必須包含哪些屬性來描述某種類型的實體。

關系:可以通過元數據類型展示實體存儲之間的關系。

三、跨平臺的數據一致性

POD 數據庫由部署在不同區塊鏈網絡上的一系列合約組成。這樣的設計在底層保證了一致的數據定義和統一的數據結構,使得各個網絡內的數據可以達到一致性。同時,這些合約通過 POD-Bridge 鏈接在一起,因此可以將一種元數據類型應用于來自不同鏈的數據。這樣,將實現跨網絡的數據一致性,這是用戶使用 POD 提供的工具鏈處理 UGC(用戶生成內容)元數據的前提。

綜上所述,POD通過用戶可以定義和分類元數據的中間件,在統一理解相同數據的基礎上實現更有效的數據協作。

POD 匯集了來自不同合約和區塊鏈的數據,在 POD 中定義和存儲的數據可立即對所有網絡中的合約和用戶采取行動。隨著我們逐漸與更多的區塊鏈網絡建立合作,POD 將演變為一個開放可信的數據基礎設施,賦能 Web3 中的數據通信。

這樣的架構,是在多個區塊鏈里創造了一個標準,一個橋梁,多個分類和接口。這就是如何應用web3數據的基礎需求。數據就是web3世界的語言,而規范和餓標準就是語言的寫作呈現方式,如何能做到適應范圍最廣,使用最簡單,就是對數據規范進行設計的最終目的。

Tags:

歐易交易所app下載
元宇宙視角下商業銀行未來網點發展初探

導語:分析元宇宙的發展對商業銀行未來網點、智慧銀行可能帶來的影響與啟示,有助于幫助商業銀行加速未來網點的創新和布局,助力銀行業數字化轉型。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伴隨著元宇宙概念的突然興起,各行業企業、精英紛紛加入探索元宇宙的行列,帶來超高的熱度。

DeFi寒冬仍在上演

雖然全球股市在2022年進入熊市,但是DeFi熊市已經持續了一年之久。 關鍵點 DeFi熊市已經持續了一年多,與此同時,其許多頂級項目從歷史最高點下跌了超80%。 MakerDAO, Aave,和Uniswap在此期間持續下跌,盡管它們維持或者改善了基本面。 第二大借貸協議Compound已經貶值了92.5%,可以說基本面全面惡化。

Web3版 discrod 該如何設計?讓一個社區完全去中心化

來源公號:老雅痞 Twitter、Telegram、Discord,目前加密貨幣項目和社區必備的三件套,相信老雅痞的讀者們一定都再熟悉不過了,今年給大家介紹兩個其他app,看看其他“Discord”目前是什么狀況。

金色觀察|如何設計一個web3數據協作架構?

都說web3互聯網的數據是歸還給用戶的,那如果數據都在用戶那兒,那還有什么數據可以被其他企業使用呢?以及這些數據會怎樣被合約、應用使用? 用戶留在區塊鏈上的數據,相比于互聯網的數據,很少,這些數據都在區塊鏈上以哈希的形式存在,雖然公開、有一定結構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合約和應用方可以直接使用。 并且要在多個區塊鏈里完成數據交互,也是個難題。

去中心化穩定幣風險評估:USDN儲備不足 FEI、FRAX等風險較低

Waves公鏈的生態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Terra,面臨問題較大,支持比率較低。 UST暴雷之后,去中心化穩定幣受到全面重創,截至5月18日,DAI和FRAX的流通量在本月分別下降26.6%%和44.8%。UST曾是最成功的去中心化穩定幣,某些去中心化穩定幣在機制上也部分參考了UST,下面將對常用的去中心化穩定幣進行介紹,并分析其風險。

馬斯克反向喊單 NFT跨過蠻荒期

宇宙網紅馬斯克,又一次炒熱了NFT。 不同于此前為狗狗幣喊單,這次,他譏弄了一下NFT“非同質化”——換上復制粘貼“無聊猿”頭像,這似乎沒什么特別的。 然而,馬斯克此舉立馬遭到NFT界人士的炮轟:“即將起訴你,這不是開玩笑”,“使用藝術家作品,涉嫌侵占版權”,“我的頭像藝術,得花百萬元才能看一次”。

這個Web3版的“公眾號” 能成為內容創業者的“理想國”嗎?

當每一篇文章都變成一個獨一無二的商品時,它將改變什么? 在當前這個碎片化的社交媒體時代,如何能堅持做一個“不恰爛飯”又能維持生計的優質內容創作者? 這是大量內容創作者們正在面臨的困境。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