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NEAR > Info

搭上Web3.0的數字藏品到底有多火?

Author:

Time:

隨著NFT火爆全球,國內市場也隨之而動,以“數字藏品”的身份發展的熱火朝天、風生水起。

為了讓大家對數字藏品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我們特別準備了數字藏品專題系列文章,帶大家從數字藏品的基礎概念、發展現狀及應用、面臨的安全問題及解決方案等,全方位來了解和認知數字藏品。

上一篇文章為大家科普了數字藏品基礎知識(炒作的江湖?還是時代的弄潮兒?關于數字藏品,這些硬核知識你需要知道!),接下來我們來聊聊目前數字藏品到底有多火。

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字,據中國科學網《2021年中國數字藏品(NFT)市場分析總結》數據顯示:

2021年國內各數字藏品發售平臺,發售物品數量約456萬個,總發行量市值約1.5億元,平均售價約33.33元。

國外NFT有多火?

數字藏品起源于NFT,我們先來看看國外的NFT市場最近有多火。

2021年是業界公認的NFT元年,國外NFT市場迅速進入爆發期,交易額暴漲。

數據源自blockcrypto.com截圖

?數據源自blockcrypto.com截圖

據Coingecko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12日,NFT總市值約為169億美元,日交易量超110億美元。市場排名前三的NFT分別為Flow、ApeCoin、Axie Infinity,均為數十億美元。

數據源自Coingecko官網截圖

國內數字藏品有多火?

回到國內,上文中我們已經展示了2021年國內數字藏品的戰績:數字藏品發售數量約456萬個,總發行量市值約1.5億元。

另外,阿里、騰訊、網易、螞蟻集團、京東、百度、小紅書、B站等互聯網大廠紛紛布局數字藏品,據悉,僅2021年一年,國內的數字藏品平臺就達到了38個。

各大博物館,各大媒體平臺,也紛紛獨自或聯合推出了數字藏品。今年兩會期間,川觀新聞就發布了全國兩會首款數字藏品“四川向未來”。

花旗集團全球市場主管:加密貨幣和央行數字貨幣終將具有重要意義:6月15日消息,花旗集團(C.N)全球市場主管Andy Morton表示,加密貨幣和央行數字貨幣終將具有重要意義。(金十)[2022/6/15 4:29:44]

國內數字藏品風生水起的發展態勢并沒有等待太長時間。2021年6月23日,支付寶聯合敦煌美術研究所,基于螞蟻鏈發布了國內首款NFT交易皮膚敦煌飛天和九色鹿,全球限量發行 16000張,兩款皮膚發行當天被瞬間搶光,熱度空前。隨后,騰訊在2021年8月2日,上線國內首個NFT交易APP“幻核”,并發布300枚有聲《十三邀》NFT。

注意,前面我們說到的是國內最早的“NFT”,而不是“數字藏品”,因為數字藏品的概念正式提出是在2021年10月,當時國內螞蟻和騰訊旗下的NFT發行平臺中的“NFT”字樣全部改為“數字藏品”。自此,在國家監管下的數字藏品概念正式誕生。

相較于海外NFT市場和用戶規模來看,國內數字藏品市場目前仍處于早期階段,有著巨大發展潛力。

作為數字藏品的收藏家,我們不僅可以觀賞藏品、享受收藏的美好體驗,還可與他人分享收藏的見解和快樂。數字藏品之所以如此火,尤其是在年輕群體中尤為盛行,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藝術收藏更加平民化

有了數字藏品,藝術收藏邊界延展到數字世界,不再局限于物理世界。藝術收藏更加平民化,也不必為藝術品的存儲和流通煩惱。

且價格親民,花幾元到幾十元即可購買到心儀的藏品,誰都消費得起。

還解決了實體藏品容易損壞或丟失的缺點,且讓觀賞圖片沒有了時空限制。

符合現代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國內數字藏品的稀缺性、唯一性的特點,符合當代用戶對限量的追捧。畢竟千金難買我喜歡,無論是收藏還是自我觀賞,都非常便捷。

成為新的社交媒介

數字藏品附帶的身份認同感正在形成獨特的圈層,數字藏品成為社交媒介,連接起有相同身份認同感的人群。

具有收藏價值

通過區塊鏈技術,使得數字藏品擁有了與傳統藝術品一致的唯一性與稀缺性,避免了數字藏品的惡意增發和無限復制。區塊鏈技術使數字藏品具備了稀有屬性,也提升了其收藏價值。

NFT市場從產業鏈上可以分為三層:基礎設施層、項目創作層和衍生應用層。

Azuki交易總額突破6億美元:金色財經報道,據最新數據顯示,Azuki交易總額已突破6億美元,本文撰寫時為603,839,689美元,交易量達到25,411筆。Azuki 是一個 10,000 個人物圖像的NFT項目,未來計劃開拓線下街頭服飾品牌店,舉辦見面會、音樂節等現場活動,目前該系列地板價為 24 ETH,市值約為 3.337 億美元。[2022/4/25 14:46:34]

與國外NFT不同的是,國內數字藏品目前沒有完全開放其衍生應用領域。因此,就數字藏品而言:

1)基礎設施層主要為數字藏品的鑄造、發行和交易提供底層鏈平臺的支撐;

2)項目創作層主要根據數字藏品協議進行鑄造和發行,包括IP授權方、項目創作方、項目發行方和發行平臺。

基礎設施層—鏈層

基礎設施層為數字藏品提供區塊鏈、智能合約、存儲技術支持,為整個數字藏品生態提供安全性和穩定性保障。

目前,國內為數字藏品提供區塊鏈技術支持的主要為聯盟鏈,如螞蟻鏈、騰訊至信鏈、百度超級鏈、京東智臻鏈、BSN聯盟鏈等。

國內主流數字藏品底層鏈平臺及其研發公司

聯盟鏈相對于公鏈舍棄了部分去中心化能力,但在炒作監管、存儲和能源消耗方面均具備一定優勢。其中,最重要的是聯盟鏈上數字藏品的鑄造和交易規則在一定范圍內可控,具備限制二手交易和場外交易的能力,規避了數字藏品的過度炒作,降低了監管風險。

基礎設施層—發行平臺

隨著數字藏品國內市場的火熱,發行平臺也迅速成形,其主要是通過自主研發區塊鏈技術或合作區塊鏈公司的形式為項目發行提供區塊鏈技術和流量支持。

據中國科學網《2021年中國數字藏品(NFT)市場分析總結》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數字藏品發行平臺多達38家。其平臺背后的發行者包括:

國內數字藏品部分發行平臺及所在鏈平臺

1)擁有鏈平臺基礎設施支撐的互聯網公司;

2)擁有音視頻、圖片或網文等資源的互聯網數字內容生態公司;

3)基于區塊鏈技術進行元宇宙探索的公司。

項目創作層—版權方和發行方

版權方主要提供數字藏品的原始IP,其主要包含特定團體或機構,電影、電視、音樂、動漫等廠商,游戲公司以及個人藝術家等。

發行方則主要針對數字藏品的發行,其可以是版權方或授權方,通過對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呈現原型設計以及數字化產品。

數字藏品產業鏈一覽 ?圖源自陀螺研究院《數字藏品發展應用報告》

藝術收藏

藝術收藏類是當前數字藏品的主要應用。

數字藏品可通過鏈上記錄追蹤其交易流轉,公開其交易價格和細節,市場定價透明化,解決了傳統藝術收藏品市場中市場定價缺失和誠信交易問題。

另一方面,數字藏品的出現也拓寬了交易渠道、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傳播形式,解決了傳統館藏藝術品地域限制的問題,為傳統的文創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

例如,2022年農歷新年前夕,24家博物館(院)在支付寶旗下的數字藏品平臺鯨探發布源自“虎文物”“十二生肖文物”及“鎮館之寶”的3D數字藏品。4月21日,徐悲鴻美術館、時代悲鴻文化藝術中心聯合鯨探首次推出徐悲鴻限量數字藏品。

音樂

音樂類的數字藏品也在逐漸發力。

音樂人將作品和相關信息上傳至區塊鏈上,通過數字加密技術存儲,采集生成智能合約,確保數字音樂版權和歸屬,有效避免侵權和盜版。

例如騰訊音樂宣布推出《音樂人不止音樂人》數字藏品系列和胡彥斌《和尚》20周年紀念黑膠NFT,成為國內數字藏品領域首個音樂平臺,未來或將被應用在數字專輯及限量周邊產品中。

體育

體育主題的數字藏品是體育和科技領域結合的熱門趨勢之一。

體育作為一種參與性、體驗性的全民文化,各種衍生紀念品連接了賽事本身和體育迷。而運用數字藏品這種具有互動性、趣味性、唯一性和真實性的全新形態和體育紀念品相結合,不僅代表更多普通人有機會擁有這些稀有、罕見但充滿歷史性和藝術性的體育收藏品,同時也在疫情時代線下體育賽事受到巨大影響的背景下,為體育產業的數字化探索和體育精神的數字化傳承打開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比如此前在鯨探上發行的《傳承體育夢》主題系列數字藏品,備受體育愛好者青睞。

票務

傳統的門票存在黃牛泛濫、不易保存、不便收藏以及紙張浪費等問題,而票務類數字藏品則通過將各種類型的門票上鏈鑄造成數字藏品的形式進行發售,既有助于解決上述問題,又符合市場熱點,以全新的營銷手段吸引流量。

2022年3月3日,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攜手大麥、靈境文化首推中國演出行業數字藏品《只此青綠》數字藏品紀念票。4月30日,飛豬度假官方旗艦店發售八達嶺長城門票數字藏品,藏品限量一萬份。

衍生應用場景

衍生的區塊鏈數字藏品的應用場景包括:數字保單、數字教育、數字科研、游戲、元宇宙等。

在這些領域,面臨與數字藏品類似的痛點,包括所有權確權、知識產權保護等,而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痛點,實現可追溯、可確權、可收藏、可交易等,促進數字收藏衍生品的價值發現。

數字內容資產化

數字藏品的核心價值在于數字內容的資產化。在現在的互聯網下,我們僅擁有數字內容的使用權,無法真正使數字內容成為資產。

數字藏品的出現則拓寬了數字資產的邊界:數字資產不再只是指數字貨幣,而是將其范圍拓展至圖像、音視頻、票據、體育周邊等非同質化的數字內容。即任何一種獨特性資產都可以被鑄成數字藏品。

另一方面,數字藏品低交易成本和高交易效率的特性也推動了數字資產的價值捕獲和釋放,提高了數字內容的流動性。

版權確權保護

從版權保護的角度來看,數字藏品憑借區塊鏈技術獨一無二、不可篡改、不可復制、可追溯的特點和去中心化存儲技術,能有效的通過標記資產的所有權實現確權,并保證其唯一性、真實性和永久性。

此外,數字藏品元數據中所記錄的原始憑證、版本號、上鏈時間、收藏者等信息將永久保存在區塊鏈上,鏈上造假成本巨大,這也降低了侵權等不法行為的可能性,在內容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創作者經濟創新

數字藏品的火熱帶動了估值定價的轉變,藝術作品由中心化平臺主導的議價模式轉向市場化,即創作者經濟。

創作者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內容創作者的商業地位,減少中心化平臺的抽傭分成。

通過數字藏品,創作者可以批量發行不同條件的授權協議,讓授權協議在市場中流通定價,作品流轉從原來的中心化平臺集中發售變為點對點記錄,可直接對交易進行追蹤和付費,創作者也能從后續的流轉中獲得持續的版稅收益。

目前,數字藏品應用不斷增加,市場越來越火爆,已開始在文化消費、IP打造、元宇宙等領域涌現出具有代表性的知名應用,產業鏈條也在加速構建。

但由于其發展尚處于早期,數字藏品產業仍存在著安全性能亟待提升、價格機制尚未完善、監管法規仍在探索、市場秩序仍待優化等問題。下一篇將著重為大家闡述目前數字藏品存在的隱患和面臨的問題。

Tags:

NEAR
VR顛覆性時刻:扔掉手柄 進入“無感駕駛”

萬萬沒想到,今年春天VR廠商們為“一雙手”卷起來了。 僅2022年上半年,就有四家VR巨頭對自家VR設備的手勢交互技術操刀改良。 4月20日,Meta旗下的VR頭顯Oculus Quest 2手勢交互版本迭代至2.0,解決了手部定位丟失的問題。

晚間必讀5篇 | 眾說紛紜“以太坊合并”

1.眾說紛紜“以太坊合并” 5月20日,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在ETH Shanghai會議上表示,目前以太坊2.0正在進行最后的網絡測試,如果一切問題都被解決,合并最早可能在8月進行,如果出現其他狀況,也有可能在9月或10月發生。

金色Web3.0日報 | 新華網發布第二批數字藏品

1.DeFi代幣總市值:535.8億美元DeFi總市值 數據來源:coingecko 2.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31.8億美元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 數據來源:coingecko 3.DeFi中鎖定資產:1093.5億美元DeFi項目鎖定資產前十排名及鎖倉量 數據來源:defillama 1。

搭上Web3.0的數字藏品到底有多火?

隨著NFT火爆全球,國內市場也隨之而動,以“數字藏品”的身份發展的熱火朝天、風生水起。 為了讓大家對數字藏品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我們特別準備了數字藏品專題系列文章,帶大家從數字藏品的基礎概念、發展現狀及應用、面臨的安全問題及解決方案等,全方位來了解和認知數字藏品。

隨著加密貨幣熊市的加深 NFT價格受到重創

即便是最自信的人,加密貨幣也總能挫一挫他們的信心,而這個市場絕對不適合膽小的人。非同質化代幣(NFT)投資者似乎進入了熊市,最近的混亂也影響了社區的士氣。 NFT價格的下跌是由于美聯儲提高利率,Terra的LUNA和UST平臺崩潰,以及交易員們接受了整個行業可能處于熊市的現實。 情況沒有2018年那么糟糕,但NFT市場也沒有那么成熟。

虛擬地產最高成交價突破500萬美元,“虛擬地產”時代來了嗎?

當前人們正在花數百萬美元購買虛擬地產。 金融出版公司Curzio Research宣布,他們最近在一個還未流行的虛擬地產項目TCG World中購買了一大片虛擬土地。 此前虛擬土地最高銷售記錄為430萬美元,是The Sandbox中的一塊土地。 TCG World是一個全新的元宇宙地產項目,并不是當前虛擬地產中最受歡迎的選擇。

Web3.0之中國合規生存法則

Web3.0是什么?這個問題也許連在幣圈泡了十幾年的老江湖,也很難在三言兩語間給出一個足夠準確地回答。事實上,早在2006年,萬維網之父伯納斯·李就已經提出了 Web3.0 的概念,但那時候中本聰還沒出頭,Web3.0的概念自然也就跟區塊鏈一毛錢關系也沒有。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