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瑞波幣 > Info

是時候拆分 Facebook 了_BOO:NFTBooks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Facebook的聯合創始人ChrisHughes于5月9日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It’sTimetoBreakUpFacebook》,認為馬克·扎克伯格無法使Facebook變得更好,但其他人可以。來源|紐約時報文|Facebook聯合創始人ChrisHughes譯|神譯局喜湯頭圖來源|JessicaChou/DamonWinter我上次見到馬克·扎克伯格還是2017年的夏天,就在劍橋分析丑聞爆發前幾個月。我們在門洛帕克的Facebook辦公室見面,然后開車去了他家。我們在一起呆了一兩個小時,還有他正蹣跚學步的女兒在周圍走來走去。我們主要談了,還談了一會兒關于Facebook的事情,以及我們的家庭。當日頭漸西,我不得不離開。我擁抱了普莉希拉,向馬克道別。從那以后,馬克的個人聲譽和Facebook的聲譽一落千丈。Facebook的錯誤占據了頭條——將數千萬用戶的數據丟給一家咨詢公司這種對隱私的草率做法;對俄羅斯特工、暴力言論和假新聞的遲緩反應;對吸引用戶更多注意力擁有無限動力。從我們幾個當初在哈佛聯合創辦Facebook算起,到現在已經15年,而我已經有10年沒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但我感到一種憤怒,一種責任感。馬克仍然是在大學二年級開學時送父母離開宿舍公共休息室,擁抱他們的那個人;還是那個考試復習拖延癥患者;還是那個在派對中排隊上廁所時愛上未來妻子的人;還是幾年后那個本可以負擔得起更好的房子,卻還睡在小公寓榻榻米床墊上的人。換句話說,他是活生生的人。但正是他的人性,讓他不受約束的權力成為一個問題。馬克的影響力是驚人的,遠遠超過任何其他私營部門或政府部門的人。他控制著三個核心交流平臺——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數十億人每天都在使用它們。Facebook的董事會更像是一個咨詢委員會,而不是監督者,因為馬克控制著大約60%的投票權。只有馬克一個人可以決定如何配置Facebook的算法,它可以決定用戶在他們的新聞推送中能看到什么,可以決定用戶可以使用什么隱私設置,甚至可以決定哪些消息能夠發送。他為區分暴力煽動性言論與攻擊性言論制定了規則,他可以選擇收購、屏蔽或照抄競爭者,讓他們不再具有競爭力。馬克是個善良的好人。但令我憤怒的是,他對增長的關注導致他為了點擊量而犧牲了安全和文明。我對自己和早期的Facebook團隊感到失望,因為我們沒有認真考慮新聞推送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文化、影響選舉、賦予民族主義領導人權力。我擔心馬克身邊的團隊只會強化他的信念,而不是挑戰它們。政府必須追究馬克的責任。長久以來,立法者們對Facebook的爆炸式增長驚嘆不已,卻忽視了他們在保護美國人、維系自由競爭的市場方面的責任。現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隨時可能對Facebook處以50億美元的罰款,但這還不夠,Facebook也還沒有任命高管負責監管隱私問題。去年馬克在國會聽證后,應該有人呼吁他真正正視自己的錯誤,但是那些質疑他的議員們卻要承受年齡太大、脫離現實,無法理解技術如何運作的嘲笑。這就是馬克希望美國人擁有的印象,因為這意味著幾乎不會有什么改變。我們是一個有著控制壟斷傳統的國家,不管壟斷公司領導人的意圖有多好。馬克的權力是前所未有的,非美國傳統的。是時候拆分Facebook了。2018年,馬克·扎克伯格在國會山進行聽證會。圖片版權:TomBrenner/《紐約時報》我們已經有了控制Facebook統治的工具,只是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它們。美國的立國理念是,權力不應該集中在任何一個人身上,因為我們都容易犯錯。這就是為什么開國元勛們建立了三權分立體系。他們不需要預見Facebook的崛起就能理解壟斷公司對民主的威脅。杰斐遜和麥迪遜都是亞當·斯密的忠實擁躉,他們認為壟斷阻礙了競爭,競爭會促進創新和經濟增長。一個世紀之后,為了應對鍍金時代崛起的石油、鐵路和銀行托拉斯,俄亥俄州共和黨人約翰·謝爾曼在國會上提出:“如果我們不能容忍國王作為一種力量存在,我們就不應該容忍國王管理任何生活必需品的生產、運輸和銷售。如果我們不屈服于一個皇帝,我們就不應該屈服于一個擁有阻止競爭能力和定價權的貿易獨裁者。”1890年,《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出臺,禁止壟斷。20世紀,更多的立法接踵而至,更多監管結構得以建立,以促進競爭,并讓最大的公司承擔責任。司法部打破了美孚公司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這樣的壟斷公司。對于今天的許多人來說,很難想象政府做對了很多事情,更不用說拆分Facebook這樣的公司了。這并非巧合。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一個由經濟學家、律師和政策制定者組成的小型但專注的團體播下了我們憤世嫉俗的種子。在接下來的40年里,他們資助了一個由智庫、學術期刊、社交俱樂部、學術中心和媒體機構組成的網絡,教導新一代年輕人,個人利益應該優先于公共利益。他們的信條很簡單:“自由”市場是動態的、富有成效的,而政府是官僚主義的、毫無成效的。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它們基本上成功地將精力充沛的反壟斷執法工作打入歷史教科書。這種轉變,再加上有利于企業的稅收和監管政策,美國經濟開啟了一段并購時期,創造了多家特大企業。在過去的20年里,從航空到制藥,超過75%的美國行業經歷了壟斷程度的提高,上市公司的平均規模增長了兩倍。結果是創業精神下降、生產率增長停滯、價格上漲、消費者選擇減少。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社交媒體和數字通信領域。由于Facebook在社交網絡領域占據著統治地位,它不需要承擔任何基于市場的責任。這意味著,每次Facebook做錯了事,我們都會重復一個令人筋疲力盡的模式:先是憤怒,然后失望,最后聽之任之。Facebook和它統治地位的建立

俄羅斯總理:現在是時候將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整合進俄羅斯經濟了:3月26日消息,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京表示,有必要將加密貨幣流通機制整合到該國的金融體系中。

米舒斯京在與自民黨成員的會議上強調,加密貨幣監管有關的問題只能與中央銀行共同解決,以評估加密貨幣對俄羅斯貨幣流通造成的風險。他補充說,應采取措施進一步規范加密貨幣礦業。[2022/3/27 14:19:47]

時間撥回2005年,當時我在Facebook第一間辦公室里,我看到一則新聞:魯珀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將以5.8億美元收購社交網站Myspace。頂燈關著,我們一群人敲擊著鍵盤,21歲的臉龐被屏幕的光芒照得半明半暗。我聽到“哇”的一聲,然后這個消息由美國在線即時通訊悄無聲息地傳遍了整個房間。我的眼睛睜大了。真的?5.8億美元?Facebook正在與Myspace競爭,盡管是間接的。當時我們關注的是大學生,但我們是實名制的,而Myspace則是虛擬的。我們的用戶更加活躍,每天都會訪問。我們相信Facebook在質量上超過了Myspace,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資金,就能輕易取代它。如果Myspace值5.8億美元,那么Facebook的估值至少會翻番。隨著社交媒體成為一項大業務,記者們一直在密切關注從我們最初的日子起,馬克就用“統治”這個詞來描述我們的野心,絲毫沒有諷刺或謙卑的意味。當時,我們與許多社交網絡競爭,不僅是Myspace,還有Friendster、Twitter、Tumblr、LiveJournal等。打敗他們的壓力刺激了創新,并催生了Facebook的許多特色:簡潔漂亮的界面、新聞推送、與真實世界身份的聯系等等。正是這種競爭的動力導致馬克多年來收購了數十家其他公司,包括2012年收購Instagram和2014年收購WhatsApp。在我看來,這些舉動沒有任何不道德或可疑之處。我記得,就在Myspace出售的那個夏天,有天晚上我和馬克下班后開車回我們和幾個工程師、設計師一起住的房子。我當時坐在副駕駛座,這輛英菲尼迪越野車是我們的投資者彼得·蒂爾為馬克買的,為了替換馬克之前駕駛的那輛不可靠的二手車。當我們在瓦爾帕萊索大道右拐時,馬克承認他感到的巨大壓力:“現在我們雇了這么多人……”他慢慢地說,“我們真的不能失敗。”Facebook從一個在我們宿舍和混亂的度假別墅里開發的項目,變成了一家擁有律師和人力資源部門的嚴肅公司。我們有大約50名員工,他們靠Facebook吃飯。我凝視著窗外,心想:它永遠不會停止。我們做得越大,為了保持增長就要越努力地工作。2004年,克里斯·休斯和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校園。圖片版權:RickFriedman十多年后,Facebook得到了統治地位。它的估值是五萬億美元,據我估計占據了全球社交網絡收入的80%以上。它是一個強大的壟斷企業,令所有競爭對手都黯然失色,并將競爭從社交網絡大類中抹去。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即使在2018年這個負面新聞遮天蔽日的年份,Facebook的每股收益也比前一年驚人地增長了40%。Facebook的壟斷也體現在它的使用統計數據上。大約70%的美國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其中絕大多數會使用Facebook產品:超過三分之二的人使用Facebook,三分之一的人使用Instagram,五分之一的人使用WhatsApp。相比之下,使用Pinterest、LinkedIn或Snapchat的人不到三分之一。以輕松愉快的娛樂活動開始,Facebook現在已經成為各個年齡段的人在網上交流的主要方式。統治市場:Facebook平臺上的用戶總數遠遠超過任何競爭對手,統計截止到4月份。數據來源:Hootsuite和WeAreSocial發布在DataReportal.com的報告;制圖:《紐約時報》即使人們想退出Facebook,他們也沒有任何有意義的選擇,正如我們在劍橋分析丑聞之后看到的那樣。由于擔心自己的隱私、對Facebook的誠信缺乏信心,世界各地的用戶發起了一場“刪除Facebook”運動。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四分之一的人通過手機刪除了自己的賬戶,但很多人只是暫時刪除。我聽到不止一個朋友說,“我要完全離開Facebook了——感謝上帝讓世界有了Instagram”,卻沒有意識到Instagram是Facebook的子公司。最終,人們并沒有完全離開這個平臺。畢竟,他們還能去哪里呢?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失誤

聲音 | Messari首席執行官:美國的加密領域正在衰落 是時候移居國外了:Messari首席執行官Ryan Selkis剛剛發推文稱:“無論如何,美國的加密領域正在衰落。差不多是移居國外的時候了。我認為國稅局的騷擾會給很多官員帶來麻煩。”[2019/7/31]

Facebook的統治地位并非歷史偶然。顯而易見,該公司的戰略是擊敗所有競爭對手,監管機構和政府對此心照不宣,有時還明確表示贊同。2011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發布了一項合意判決:除了用戶已經同意的隱私之外,禁止Facebook分享任何隱私信息。這是政府為數不多幾次試圖控制該公司的嘗試之一。Facebook基本上沒有理會這項判決。上個月,該公司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預測:它將需要支付高達50億美元的罰金作為對其疏忽大意的懲罰——這只是輕微的懲罰。就在第二天,Facebook股價飆升7%,市值增加300億美元,是罰款金額的六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最大的錯誤是允許Facebook收購Instagram和WhatsApp。2012年,新平臺開始緊追Facebook,因為它們是為智能手機而設計的APP,而Facebook在智能手機領域仍在苦苦掙扎。馬克的反應是買下它們,聯邦貿易委員會批準了收購。Instagram和WhatsApp都沒有任何可觀的收入,但都非常受歡迎。收購Instagram保證了Facebook將保持其在照片網絡領域的統治地位,而WhatsApp則讓Facebook進入了移動實時通訊領域。如今,Instagram和WhatsApp的創始人在與馬克就平臺管理發生沖突后離開了公司。但他們開創的資產仍屬于Facebook,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Facebook近期的增長。2016年,馬克·扎克伯格在Facebook的一次會議上介紹了該公司的10年路線圖。圖片版權:EricRisberg/美聯社當Facebook還沒有獲得主導地位時,它就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將競爭對手拒之門外,或者復制它們的技術。據報道,新聞推送算法會優先選擇Facebook上的視頻,而不是YouTube和Vimeo等競爭對手的視頻。2012年,Twitter推出了一個名為Vine的提供6秒鐘視頻的網站。同一天,Facebook屏蔽了Vine上的一項功能,該功能允許用戶在Vine上搜索他們的Facebook好友。這一舉措阻礙了Vine的發展,四年后它不得不關門大吉。Snapchat同樣也被Facebook視為眼中釘、肉中刺。Snapchat的故事和瞬息萬變的消息選項,對Facebook和Instagram構成了極大的威脅。與Vine不同的是,Snapchat并沒有與Facebook的生態系統融合,故而Facebook也沒有明顯的方法對該公司使絆子或將其拒之門外。所以Facebook簡單粗暴地復制了它的模式。事實證明,Facebook的復制非常成功,而Snapchat卻飽受損失。在2016年的一次全體會議上,馬克告訴Facebook的員工,不要因為驕傲而妨礙了用戶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據《Weird》雜志報道,“扎克伯格此舉傳遞的信息成為了Facebook的一個非正式口號:‘既要敢于驕傲,也要敢于照抄’。”因此,潛在的競爭對手無法籌集到資金來挑戰Facebook。因為投資者們都意識到,如果一家公司前腳剛嶄露頭角,Facebook后腳就會復制它的創新或者以相對適中的價格收購它。因此,盡管經濟持續擴張,人們對高科技創業企業的興趣日益濃厚,風險資本投入激增,公眾對Facebook的反感日益加深,但自2011年秋季以來,還沒有哪家可以與Facebook分庭抗禮的大型社交網絡公司出現。隨著市場變得更加集中,創業公司的數量也在下降。在其他由單一公司主導的高科技領域也是如此,比如搜索領域——由谷歌控制,和電子商務領域——由亞馬遜控制。但與此同時,在沒有壟斷統治的領域——比如在工作場所生產率領域、城市交通領域和加密貨幣領域——卻出現了許多創新。我不怪馬克追求統治地位。他那種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行為,不外乎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企業家對道德的漠視罷了。然而,他創造了一個龐然大物,視創業精神為無物,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我們的政府有責任確保那只看不見的手能夠時刻揮舞著自由市場的大旗。我們怎么能讓這樣的壟斷行為在一個公平和競爭的市場上橫行霸道,如入無人之境?失去活力的市場

聲音 | Bitcom.com CTO:是時候考慮用新鏈構建令人驚嘆的事情了:就BCH ABC在此次硬分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一事,Bitcom.com CTO Emil Oldenburg在推特表示:“比特幣現金在硬分叉之后已經達到了100個區塊,這意味著是時候開始思考我們可以用這些新功能構建怎樣令人驚嘆的事情了。”[2018/11/16]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除非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消費者被迫支付了過高的價格,否則法庭在拆分公司或阻止并購方面變得越來越猶豫。但是,對消費者是否經歷過哄抬物價的狹隘依賴,使得法庭疏于考慮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全部成本。它沒有認識到,我們也希望市場具有競爭力以鼓勵創新和保持優勢地位。這也許與當時的反壟斷法潮流相悖。上世紀80年代,AT&T和IBM遭遇了兩起重大反壟斷訴訟,理由是它們利用自己的規模優勢扼殺創新,打壓競爭。正如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TimWu所寫的,“把對價格影響的高度關注作為衡量所有反壟斷行為的標準的意圖,其實對法律本身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Facebook是一個可以扭轉這一趨勢的完美案例,因為Facebook的盈利來自針對用戶的廣告,這意味著用戶不需要為使用該服務付費。但它實際上不是免費的,當然也不是無害的。Facebook的商業模式建立在盡可能吸引用戶注意力的基礎之上,鼓勵人們創造和分享更多關于他們是誰以及他們想成為誰的信息。其實Facebook收割的是我們的數據和注意力,所以,無論從哪方面衡量,我們付出的代價都不便宜。我曾是最初的新聞推送團隊的一員,現在這個產品每年都會吸引數十億小時的注意力,并獲取大量未知的數據。Facebook用戶平均每天要在這個平臺上花一個小時;而Instagram的用戶每天起碼會花53分鐘來瀏覽圖片和視頻。在此過程中,他們自然制造了大量的數據——除了點贊,還有他們觀看特定視頻的時間——Facebook利用這些數據來優化其針對特定用戶的廣告。據《華爾街日報》的測試顯示,Facebook還在大多數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從合作公司和應用程序中收集數據。我的兒子現在有一歲了。有那么幾天,我躺在他旁邊的地板上,而他在玩他的恐龍玩具,我發現自己無意識地刷著Instagram,想看看后面新的照片是否會比前面的那些照片更好看。但我突然回過神來:“我這是在做什么?”我明明意識到這么做對我和我兒子都不好,我卻還是打開了Instagram。馬克·扎克伯格在上個月的一次大會上展示新功能。圖片版權:AmyOsborne/法新社-GettyImages雖然這是我自己的選擇,但我感覺自己別無選擇。Facebook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貪婪地汲取著我們的注意力和數據,而我們對此無能為力,只能束手就擒。我不得不遺憾地指出,曾經推動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體公司競相推出更優質的產品的充滿活力的市場實際上已經消失了。這不僅意味著如今的創業公司能開發更健康、剝削性更少的社交媒體平臺的機會也更少了,還意味著對隱私保護等敏感問題的侵犯更加肆無忌憚了。就在上個月,Facebook似乎還試圖掩蓋它以純文本格式存儲了數千萬用戶密碼的丑聞,而這些密碼甚至毫無保護地暴露在數千名Facebook的員工面前。競爭本身并不一定會刺激隱私保護——監管是確保問責制的必要條件——但Facebook對市場的鎖定,使得用戶根本無法通過轉移到其他平臺來進行抗議。Facebook最大的麻煩在于馬克單方面控制言論的能力。馬克有能力監控、組織甚至審查20億人的談話,如此史無前例的能力給他帶來了生殺予奪的權力。Facebook的工程師們編寫算法,選擇哪些用戶的評論或體驗最終會顯示在朋友和家人的新聞提要中。這些算法規則不僅針對性強,而且非常復雜,以至于許多Facebook員工自己都沒法理解,換句話說,他們親自創造了一頭自己根本無法駕馭的怪獸。2014年的時候,這些算法規則還只是意在誘使用戶們點開標題增加流量。等到了2016年,它們已然能夠促使邊緣觀點和假新聞在網絡空間橫行無忌,使得俄羅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有了操縱美國選民的可乘之機。2018年1月,馬克宣布,這些算法有利于朋友之間分享的非新聞內容,以及消息源“可信”的新聞,而他手下的工程師們更傾向于將后者視為“、犯罪、悲劇”一類的東西,這讓很多人感到困惑。Facebook通過雇傭數千名承包商來執行馬克和高管制定的規則,回應了外界對其管理言論方式的諸多批評。經過幾周的培訓,這些承包商決定哪些視頻可以算作仇恨言論,哪些視頻可以算作自由言論,哪些圖片是圖片,哪些圖片是藝術圖片,哪些直播因為過于血腥暴力而不得播出。柏林一個Facebook內容審核中心,員工在標記仇恨言論。圖片版權:GordonWelters/《紐約時報》在Facebook的“作戰室”里,員工們監控著與選舉相關的內容,里面有巴西總統候選人的照片。圖片版權:JeffChiu/美聯社好像Facebook顯得自己算法不透明還不夠似的,去年我們了解到,Facebook高管已經永久性地刪除了自己在平臺上的信息,理由是擔憂公司安全。當我現在再看自己和馬克多年來在Facebook上的消息時,只剩下一長串我自己的話了,顯然,他曾經發給我的話已經如泥牛入海一般無影無蹤了。Facebook操縱言論的最極端例子發生在2017年末的緬甸。馬克在接受Vox采訪時說,他本人做出了刪除Facebook用戶鼓勵種族滅絕的私人信息的決定。“我記得是一個星期六的早上,我接到一個電話,”他說,“我們發現用戶們試圖通過FacebookMessenger向沖突的雙方傳播聳人聽聞的信息,差不多就是煽動穆斯林說,‘嘿,佛教徒想挑事兒,趕緊抄起你的家伙到哪哪哪去。’然后佛教徒那邊也是一樣。”然后馬克打了個電話:“把這些信息全都刪掉。”雖然大多數人會同意他這一決定的正當性,但讓人深感不安的是他做出這一決定時沒有向任何獨立的權威機構或當局負責。從理論上講,如果Facebook領導層不喜歡哪一位美國人的信息,它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將這些信息全部刪除。馬克過去堅持認為,Facebook只是一個“社交工具”,是一個可以讓人們隨心所欲交流的中立平臺。但現在,他認識到Facebook雖然是一個平臺,但是無法保持中立,因為它不可避免地要就價值觀做出決定。該公司自己的律師在法庭上辯稱,Facebook將自己歸為出版行業的一員,自然有權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護。當然,在Facebook總部,沒有人刻意選擇讓每個美國人醒來時看到哪些新聞故事。但他們確實能夠決定這是一篇來自知名媒體的文章,還是《TheDailyShow》上的一段視頻,亦或是朋友婚禮上的一張照片,甚至是一段極具煽動性的殺人宣言。馬克知道這份權力帶來的擔子有多重,他也在尋求新的戰略,以試圖減輕它。他將Facebook的重點轉向鼓勵私人加密信息,而Facebook的員工看不到這些信息,因此也就沒法控制它們了。其次,他希望監管機構和其他行業高管能以一種友善的態度監督自己。去年年底,他提議成立一個獨立委員會,負責處理社交媒體平臺在內容審核方面做出的艱難決定。馬克認為,它將為Facebook的決定提供獨立的審查意見,如果用戶不同意,完全可以上訴。但委員會的決定不具有法律效力,因為公司將自愿參與其中。今年3月,他在《華盛頓郵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寫道,“議員們經常告訴我說,我們在決定用戶言論方面擁有太多的權力,我同意這種說法。”他甚至比以前走得更遠,主動呼吁政府加強監管——不僅是在言論方面,而且在隱私和互操作性方面,以前確保消費者能夠順利地將自己的個人資料、朋友關系、照片和其他數據從這個網絡平臺轉移到另一個網絡平臺。我不認為這些建議的初衷懷揣惡意。但我確實認為這是為了阻止監管機構拆分Facebook而不得不做出的姿態。Facebook并不害怕更多的規則約束,它害怕的是反壟斷調查,害怕真正的政府監管會帶來的責任。我們不指望僵化的規則或委員會來監管制藥公司、醫療保健公司、汽車制造商或信用卡供應商。政府機構監督這些行業是為了確保私人市場能夠為公共利益服務。在這些情況下,我們都明白,政府不是干預有機市場的外部力量,而是確保一個充滿活力和機會公平的市場成為可能。對于社交網絡來說同樣如此。美國政府可以通過反壟斷法拆分Facebook

卡尼:是時候讓加密貨幣生態系統與其他市場保持一致了:英國央行行長卡尼說:在我看來,將加密資產交易所保持與證券一樣在嚴格的標準上,將解決監管方法中的一個重大問題。“現在是時候”讓加密資產生態系統與其他市場保持一致了。[2018/3/2]

2006年夏天,雅虎出價10億美元,想要從我們手中收購Facebook。我非常想讓馬克答應下來。即使是我在公司里的那一小部分股份,也能讓我腰纏萬貫。對于一個來自北卡羅來納州小鎮的22歲的靠獎學金度日的學生來說,數目如此巨大的一筆錢簡直難以想象。我不是唯一一個想讓馬克點頭的人——公司里幾乎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想法。但在Facebook公開談論此事是個禁忌。當我們終于有機會單獨相處時,我問馬克說:“你對雅虎的提議怎么看?”結果,他聳了聳肩,只告訴了我一句話:“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想為雅虎的首席執行官TerrySemel工作。”除了在大學里做過幾次零工外,馬克幾乎從從不甘居人下,他才是自己的主人。我自己也不太喜歡這個主意,但我也不介意以有個老板的代價來換取一大筆錢。馬克的干勁明顯更大了。統治的吸引力任誰也無法拒絕,由此帶來的忙碌和充實也令人欲罷不能。馬克·扎克伯格在公司上市當天敲響了納斯達克的開市鐘。圖片版權:SpencerPlatt/GettyImages也許馬克是永遠不會有老板的,但他需要時刻審視自己手中的權力。美國政府需要做兩件事:打破Facebook的壟斷,然后對該公司進行監管以確保它對美國人民更加負責。首先,Facebook應該被拆分成多家公司。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可以在美國司法部的配合下,通過撤銷Facebook對Instagram和WhatsApp的收購——并在未來幾年禁止此類收購——來執行反壟斷法。其實聯邦貿易委員會在一開始就應該阻止這些合并的,但現在采取行動還為時不晚。糾正錯誤決定也不是沒有先例可循——就在最近的2009年,WholeFoods還通過出售幾年前收購的WildOats品牌和門店,解決了反壟斷投訴。有一些證據表明,我們可能正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參議員ElizabethWarren呼吁拆分Facebook。今年2月,聯邦貿易委員會宣布成立一個特別工作組,監控科技公司之間的競爭,并審查之前的合并。該怎么拆分Facebook呢?可以給Facebook一小段時間讓它剝離Instagram和WhatsApp的業務,這三家公司將成為不同的公司然后上市。Facebook的股東可以持有新公司的股票,但應該把馬克和其他高管持有的管理股份剝離出來。直到最近,WhatsApp和Instagram還被作為母公司內部的獨立平臺管理,這一現實應該會讓拆分過程變得更容易一些。但一定要抓緊時間,因為Facebook正在迅速整合這三家公司,這會給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拆分工作增加不少難度。拆分Facebook益處多多

一些經濟學家懷疑,拆分Facebook是否會帶來設想中的競爭,因為Facebook是一種“自然”壟斷。在自然壟斷原本出現在供水系統和電網等領域,進入這些領域的成本非常高——因為你必須鋪設管道或電線——但增加每一個額外客戶的成本越來越低。換句話說,壟斷是自然產生的,而不是企業的非法操縱造成的。此外,自然壟斷的捍衛者經常聲稱,自然壟斷有利于消費者,因為企業能夠以比其他任何新進入者都低的成本提供服務。Facebook的用戶越多,它的價值就越大:用戶可以建立更多的聯系,可以分享更多的內容。但進入社交網絡行業的成本并不高。而且,與管道和電力不同的是,沒有充分的理由認為,只有一家占主導地位的社交網絡公司會讓國民受益。Facebook上的用戶越多,它就越有價值。圖片版權:JimWilson/《紐約時報》還有一些人擔心,Facebook或其他美國科技公司的拆分解體可能會成為一個國家安全問題。他們表示,因為人工智能的進步需要大量的數據和計算能力,只有像Facebook、谷歌和亞馬遜這樣的大公司才能負擔得起這些投資。如果美國的科技公司規模縮小,可能會在與國外對手的競爭中處于下風。這些關切雖然嚴重,但不能成為不采取行動的理由。即使在拆分之后,Facebook仍將是一家利潤豐厚的企業,擁有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用于投資新技術,而一個更具競爭力的市場只會鼓勵這些投資。如果國外的企業真的領先了,我們還可以讓政府投資研發領域,并采取貿易政策——就像它今天所做的那樣——保持我們的優勢。對政府來說,拆分Facebook的成本將接近于零,同時會讓許多人在經濟上獲益。禁止短期收購能有效確保競爭的存在,打造出一個蓬勃發展的空間,與此同時,數字廣告商也會突然間有多家公司可以選擇,更不要說躍躍欲試的投資人們了。就連Facebook的股東也可能從中受益,這個已經在過去的歷史里得到了證明。在標準石油公司被拆分的一年內,這些公司的市值翻了一番,幾年后又增長了5倍。1984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被拆分10年后,從它的廢墟中誕生的新公司的市值增長了兩倍。但最大的贏家將是美國人民。想象一下,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他們可以從一個提供更高隱私標準的網絡平臺、一個收費但幾乎沒有廣告的網絡平臺以及一個允許用戶根據自己的意愿定制和調整的網絡平臺中做出選擇。沒有人確切地知道Facebook的競爭對手會提供什么服務來讓自己與眾不同,這就是關鍵之所在。司法部在上世紀50年代也曾面臨類似的問題,其中涉及到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社會成本和福利。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壟斷了電話服務和電信設備。政府根據反壟斷法提起訴訟,此案最終以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公布其專利,并不再向新生的計算機行業擴張而告終。這導致了創新的勃發,大大增加了后續專利的數量,并導致了半導體和現代計算機行業的飛速發展。如果沒有反壟斷行動帶來的競爭市場,我們很可能到現在都享受不到iPhone或筆記本電腦這樣的產品。亞當·斯密是對的:競爭促進增長和創新。保護隱私、制定言論準則

英國央行行長:是時候將數字貨幣的監管標準同其它金融系統保持一致:英國央行行長卡尼:是時候將數字貨幣和相關資產的監管標準同其它金融系統保持一致,而不是直接禁止它們。數字貨幣目前尚未給金融穩定帶來實質性風險,英國主要金融機構對此的風險敞口較小。數字貨幣一旦被廣泛應用,將給消費者和投資者保護帶來很大的問題,也給反洗錢、反對恐怖主義、追查逃稅和國際制裁帶來妨礙。他表示對英國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保持開放態度,但近期似乎不會實現。隨著時間推進,分散式賬本技術可能大幅改善現金付款和證券交易的清算和結算。[2018/3/2]

僅僅拆分Facebook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一個由國會授權的新機構來監管科技公司,這一新機構的首要任務應該是保護隱私。歐洲人在隱私保護方面取得了進展,出臺了《一般數據保護條例》,該法律保證了用戶得以享受最低程度的保護。美國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隱私法案應該明確規定美國人對自己的數字信息擁有何種控制權,要求科技公司向用戶提供更清晰的信息披露,同時為該機構提供足夠的靈活性以便其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實施有效的監督。最后,該機構應該為社交媒體上可接受的言論制定準則。這個想法可能看起來不那么美國——我們永遠不會支持政府機構審查言論。但我們已經限制了在擁擠的劇院大喊“著火了”、兒童、意在挑起暴力的言論以及操縱股價的虛假言論。我們將不得不創建類似的標準以限制科技公司為非作歹。這些標準當然應該受到法院的審查,就像任何其他限制言論的規定一樣。但是憲法并沒有賦予任何人騷擾他人或直播暴力的權利。這些都是艱巨的挑戰。我擔心監管機構將無法跟上數字創新的步伐。我擔心更多的社交網絡競爭可能導致一個保守的Facebook和一個自由的Facebook,或者如果政府監管不力,未來出現的社交網絡平臺可能不那么安全。但堅持現狀會無疑更糟糕:如果不是代表公眾利益的人民公仆來制定這些政策,企業就會搶先一步,喧賓奪主。2018年4月,兩天多時間里,近100名立法者對馬克·扎克伯格進行了質詢。圖片版權:TomBrenner/《紐約時報》一些人懷疑,考慮到聯邦法院對反壟斷行動的敵意,拆分Facebook的努力能否在法庭上取得勝利,或者本屆分裂的國會是否能夠凝聚足夠的共識,成立一個社交媒體監管機構。但即使拆分和監管也不可能立竿見影,僅僅做出拆分和監管的努力也會使得這些科技公司有所收斂。政府對微軟的訴訟——非法利用自己在操作系統的壟斷地位迫使用戶使用其IE瀏覽器——于2001年結束,當時GeorgeW.Bush政府放棄了拆分該公司的努力。然而,那次起訴確實有效地遏制了微軟稱霸網絡的野心。同樣,美國司法部上世紀70年代起訴IBM非法維持其在個人電腦銷售領域的壟斷地位也以僵局告終。但在此過程中,IBM不得不改變了自身的許多行為。該公司停止了硬件和軟件的捆綁銷售,在個人電腦上選擇了一種極其開放的操作系統設計,同時減少了過去對供應商過多的控制。Wu教授在書中寫道,這次經歷讓IBM避開了“任何可能有反競爭之嫌的行為,以免增加針對它的指控。”所以,即使是對Facebook不成功的訴訟,我們也可以期待同樣的結果。最后,對Facebook的訴訟也可以“殺雞給猴看”,讓谷歌和亞馬遜等其他巨頭三思而后行,不敢輕舉妄動,不去扼殺它們所在行業的競爭,因為它們擔心自己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如果政府利用這一時機重新推出一種有效的競爭標準,從更廣泛的角度看待“免費”產品的全部成本,可能會使整個行業獲益。但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Facebook的壟斷地位將變得更加穩固。在掌握了世界上大部分個人通信的情況下,Facebook能夠通過挖掘這些數據的模式和趨勢,使其在未來幾十年相對于競爭對手具有優勢。我只恨自己這個警鐘敲的太晚。在Facebook工作所獲得的經濟回報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即使在我把錢花光之后,我仍然懷著敬畏的心情看著這家公司的成長。2016年大選的余波和劍橋丑聞讓我意識到Facebook壟斷的危險。要求Facebook和其他壟斷企業負起責任來的時代可能正在開始。群眾的憤怒正在增長,不可忽視,新的有志之士已經出現。在國會山,眾議員DavidCicilline對調查壟斷問題興趣頗濃,參議員AmyKlobuchar和TedCruz也加入了參議員Warren的行列,呼吁加強監管。前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JasonFurman等經濟學家正在公開談論壟斷問題,LinaKhan、BarryLynn和GaneshSitaraman等一眾法律學者也在謀劃更為公平的未來。這些人民公仆、學者和活動家掀起的運動值得我們支持。馬克·扎克伯格無法使Facebook變得更好,但我們的政府可以。*ChrisHughes,Facebook聯合創始人,現在是經濟安全項目的聯合主席,也是羅斯福研究所的高級顧問。

Tags:ACEFACEBOOKBOOAces CoinFACEMETANFTBooksBOOP

瑞波幣
融資目標縮水幾近一半,美加密公司Circle宣布裁員_TAL:穩定幣是數字貨幣嗎

繼宣布裁員之后,數字貨幣支付公司Circle再一次傳來降低融資目標的消息。據悉,Circle創立于2013年,總部位于都柏林,是一家專注于移動支付和加密貨幣的創業公司,曾“美國版支付寶”稱號.

1900/1/1 0:00:00
3分鐘讓你了解隱私計算+區塊鏈帶來的革命_FANS:ANS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據的價值進一步得到了體現,因此科技公司往往比較關注數據的采集,由于數據的價值與數據維度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數據采集的維度也通常比較高,這也有可能會觸及到部分用戶的隱私.

1900/1/1 0:00:00
Facebook為區塊鏈項目購買商標Libra,原為加密稅務公司持有_BOO:ScarFace Lion

Odaily星球日報出品作者|茶涼編輯|盧曉明最新消息顯示,Facebook區塊鏈項目的商標“Libra”,似乎是從一家不甚知名的加密貨幣稅務公司處收購回來的.

1900/1/1 0:00:00
變革來了,Facebook 開啟全球加密支付計劃_CEB:Space Misfits

Odaily星球日報譯者|Moni根據《華爾街日報》消息,Facebook正計劃和多家金融公司和線上電子商務公司合作,準備基于其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推出基于加密貨幣的支付系統.

1900/1/1 0:00:00
開放式金融真的夠開放嗎?一文梳理主流DeFi項目的去中心化程度_EFI:DAO

編者按:本文來自橙皮書,作者:KyleJKistner,翻譯:Jessie,參考文章:hackernoon。這篇文章通過對主要的DeFi借貸協議的介紹,梳理出了每個協議的去中心化程度.

1900/1/1 0:00:00
區塊鏈行業不容錯過的2019共識大會,三天的精華全在這里_加密貨幣:區塊鏈是什么概念

2015年至今,Coindesk的紐約共識大會Consensus已經連開五屆,這場加密世界的盛宴吸引了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世界的主要公司、開發者、創業者和投資者參與.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