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于2月7日發布的報告估計,到2026年,全球30%的組織將在元宇宙中擁有產品和服務,品牌已經準備好在數字世界中占得一席之地。
根據一項新研究,到2026年,25%的人將每天至少花一小時在元宇宙,用于工作、購物、教育、社交和娛樂等目的。
技術研究和咨詢公司Gartner在2月7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為了迎接向元宇宙的遷移,各品牌已經在建設基礎設施,以使其用戶能夠將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復制到數字世界中。
根據Gartner副總裁Marty Resnick的說法,品牌將需要在元宇宙中攜手合作,因為他們的用戶將需要持續的虛擬、互動、三維的體驗。
紐約梅隆銀行對其加密服務帶來的收入持樂觀態度:金色財經報道,紐約梅隆銀行對其加密服務帶來的收入持樂觀態度。該銀行首席財務官 Emily Portney 表示,該銀行正在與 Fireblocks 合作,Fireblocks 是一家允許金融機構存儲加密資產的獨角獸金融科技公司。美國監管機構應該更加明確數字資產的規則,并表示對于允許哪些活動存在很多困惑。政府對加密資產的優柔寡斷感到很沮喪。隨著加密生態系統的擴展,傳統銀行機構有興趣進入加密領域。但是,在規則明確之前,銀行不會推出新產品和擴大現有產品。銀行巨頭紐約梅隆銀行一直專注于代表客戶持有和服務資產。(coingape)[2022/1/19 8:58:50]
他解釋說,“從虛擬教室到購買數字土地和建造虛擬住宅,這些活動目前都是在獨立的環境中進行的。”
他認為,到2026年,全球30%的組織將在元宇宙中擁有產品和服務。
“最終,它們將集中到一個單一的環境中 — 也就是元宇宙 — 基于不同的技術和經驗實現各自的目標。”
此前,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發現,全球元宇宙市場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近420億美元。然而,灰度公司11月的一份報告發現,未來幾年的總估值甚至可能達到一萬億美元。從2020年開始到2021年6月,元宇宙的活躍用戶率增加了10倍。
無論如何,Terra Virtua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awad Ashraf認為,元宇宙將改變用戶與虛擬環境的互動方式,預測它將成為社交場合、工作會議、游戲活動、音樂會等的目的地。
“現在預測元宇宙未來的發展可能還為時過早,但我們知道的是,它將開辟全新的體驗,提升我們的生活。”
Renick指出,元宇宙技術的采用剛剛起步,而且是去中心化的,他敦促各組織和投資者謹慎行事。他說,“要知道哪些投資從長遠來看是可行的,現在還為時過早。”
“產品經理應該花時間學習、探索元宇宙,做好充足的準備,以便為自己在未來的競爭中找準定位。”
作者:KEIRA WRIGHT 編譯者:Maya
Tags:
最近,模塊化公鏈逐漸成為圈內討論的熱點。字面意思理解,模塊化公鏈就是將公鏈的技術、應用、規則和標準進行模塊化,便于不同的項目開發者根據個性化需求匹配處理方案。 當然,模塊化公鏈本質上是一種圍繞擴容解決方案所提出的設想,在目前的技術環境下并未產生完全成功的實驗者。因此,對于目前主打這一概念的項目,無論是投資者還是開發者,都應當審慎甄別、理性選擇。
烏克蘭國家銀行已將每日現金提取限制在100,000 格里夫納(3350美元),以控制該國的現金外流。然而,這一舉措已成為該國加密交易的主要催化劑。 在2月24日宣布之后,提供格里夫納和俄羅斯盧布交易的烏克蘭加密貨幣交易所Kuna的交易量立即飆升。(注:Kuna官方介紹—KUNA是烏克蘭的一種加密貨幣交易所,可讓您使用烏克蘭的銀行卡即時充值并提取收入。
原文標題:《ETHDenver 尋寶:30 個獲勝項目你都知道哪些?》 30 個獲勝項目主要分布在 DeFi、基礎設施和元宇宙或游戲類別中,其中用機器學習自動審計智能合約、用 MEV 領跑者攔截惡意交易、通過 NFT 識別 KYC 用戶、可將小額代幣兌換為 ETH 以及針對 NFT 資產的借貸協議等的創新項目受到大量關注。
Gartner于2月7日發布的報告估計,到2026年,全球30%的組織將在元宇宙中擁有產品和服務,品牌已經準備好在數字世界中占得一席之地。 根據一項新研究,到2026年,25%的人將每天至少花一小時在元宇宙,用于工作、購物、教育、社交和娛樂等目的。
2022年伊始,一部分互聯網巨頭不約而同地以裁員這一動作拉開了虎年新年的序幕。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愛奇藝傳出裁員20%至40%;蘑菇街傳出整體裁員30%,其中技術部門裁60%;隨后阿里巴巴、百度、字節跳動、快手等一眾互聯網巨頭相繼淪陷。
暴走時評:Polkadot的平行鏈拍賣注定會成功,通過將不同的區塊鏈連接在一起,將確保去中心化的Web 3的實現。 當Gavin Wood共同創立以太坊時,他表示,它將“允許人們以互利的方式進行互動,而不需要相互信任”。從理論上講,這樣的平臺將為Web 3鋪平道路,其特點是去中心化或分布式網絡架構,這將為真正的開放互聯網奠定基礎。
盡管有著較高交易成本和不斷加劇的 L1 鏈的競爭,以太坊依舊不可爭議地維持著 NFT 領域的頭把交椅,為何如此? 近年來,加密行業發生了很大變化。發生了很多事情,特別是像以太坊這樣的智能合約平臺。例如,在 2017 年和 2018 年,以太坊仍然主要用于 1CO (首次代幣發行) 項目的籌資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