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手機長在身上,進門要刷健康碼的時代,質疑虛擬資產就是質疑世界的客觀性。面對質疑,藝術家要做的不是參與討論它的合理性,而是參與進去構建加密藝術真正的意義。
Beeple ?《每一天:前5000天》? 2021年? ?非同質化代幣
經歷過2021的藝術家沒有人沒聽過“NFT”,甚至還有不少人被邀請入駐某個平臺上傳作品,維基百科拒絕將NFT收錄為藝術引發爭議,特別是在中國,本來就政策敏感的領域更受到質疑,面對市場的躍躍欲試,我們要討論它還是參與它?
維基百科“NFT”詞條Description的第一句寫到:
An NFT is a unit of data stored on a digital ledger, called a blockchain, which can be sold and traded. (NFT是存儲在叫做區塊鏈的數字賬本上的數據單元,它可以被出售和交易。)
雖然后面的介紹中著重強調了其在版權領域的應用,但是維基百科編輯認為NFT只是一段代碼,它不能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出現。
摩根大通計劃將歐元存款代幣化:金色財經報道,摩根大通已經通過JPM Coin實現了代幣化的美元存款。摩根大通Onyx的硬幣系統主管Basek Toprak表示,計劃 \"很快 \"啟用基于區塊鏈的歐元存款。摩根大通正在與一些音樂非付費平臺討論啟用法幣支付。大多數區塊鏈金融應用程序隸屬于摩根大通的Onyx部門。這包括Onyx Digital Assets的一個日內DLT回購應用程序,Liink的傳統支付消息和jp Coin。它還在試驗在公共區塊鏈上使用摩根大通幣,作為Guardian項目的一部分,它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進行新加坡DeFi試驗。(ledgerinsights)[2022/10/18 17:30:54]
這個判斷得到幾個方面的反饋:
維基百科的編輯不理解這種新藝術,需要一個真正懂的人來編輯這個詞條。
NFT藝術已經在市場上發生了大額的交易,這已經成了一個既定的事實。
要否定這個事實,代價太大了。
相比NFT,“加密藝術(crypto art)”更多被專業機構使用。在德國ZKM媒體與藝術中心2021年于外墻大屏幕的展覽就以“Cryptoart”的專有名詞命名。而在維基百科,Cryptoart的詞條搜索將跳轉至Non Fungible Token頁面。
Chainge橙子錢包:愿意提供技術支持以圍堵黑客盜幣:針對晚間Poly Network的跨鏈池發生黑客盜幣事件,Chainge創始人錢德君攜去中心化跨鏈核心技術擁有方Fusion、跨鏈漫游服務商Chainge及跨鏈橋技術服務商Anyswap公開發推文稱,愿意提供技術支持以共同圍堵黑客盜幣。[2021/8/10 1:46:48]
Beeple在佳士得拍賣6980萬美元的天價掀起熱潮,NFT這個技術名詞與藝術緊密地綁定在了一起。而NFT作為數字圖像收藏證書的關系不管是在藝術界還是區塊鏈領域都受到可行性的質疑,區塊鏈除了溯源和確認版權,與作品幾乎沒有任何關系。一件藝術作品并不因為其在市場上進行交易而成立,數字藝術也不因為有了區塊鏈標記而成為加密藝術。
加密藏品在佳士得拍賣。圖/佳士得
一種觀點認為與加密文化有關的作品都是加密藝術。早期以比特幣、以太坊為元素的作品不被藝術圈接受,特別是類似CryptoPunk的像素類作品更被嗤之以鼻,而這些作品或項目的背景是以區塊鏈社群文化構建起來的意義,也受到數字貨幣新貴們的青睞。也有觀點將區塊鏈視為加密藝術的基礎設施,就像中世紀發明油畫顏料一樣,認為以由區塊鏈的計算參與其中的作品才是鏈上(on chain)或者加密原生(crypto native)的作品。在今天的加密藝術市場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CryptoPunk母公司LarvaLabs發布的另一個項目Autoglyphs地板價超過185 ETH,遠超社交媒體熱門的頭像項目,以Artblocks平臺為代表的生成藝術作品同樣受到加密人群的青睞。
“NFT是non-fungible token的縮寫,中文翻譯為’非同質化代幣’”,這段文字在百度的搜索結果為318萬條,谷歌8.66萬條。根據The Block發布的2021年市場報告,NFT相關交易額為88億美元,其中藝術和收藏品占比59%,將近52億美元,已經形成可觀的市場規模。在為這個新事物歡呼鼓掌之外,也有人站在保守的立場,嘲笑這些像兒童畫的像素頭像,更多人持觀望態度,看不懂,但大受震撼。在數字化合物發布的《加密藝術年鑒》中,中國加密藝術創作者超過60位,在語言環境、網絡限制和政策監管的多重障礙背景中,中國藝術家總體的市場數據并不樂觀。
Tyler Hobbs? ?“Fidenza” 系列作品(部分)
在最大的NFT交易平臺Opensea上,不乏徐悲鴻、齊白石等20世紀名家作品,而這些作品在電子場景中完全失效,它既無法呈現筆墨材料的雋永,也與水墨的收藏展示無關,并且NFT的圖像也不具備確認版權的效力——甚至都不知道上傳者的真實身份是什么。經典藝術品的美學趣味對科技新富階層來說很難共情,顯然,以電子、科技、未來等關鍵詞的美學正在生成。
David Ariew? 《Fractal Monarch》
對于創作者來說,從熟悉技術到參與其中,加密文化是非常大的障礙。播客節目“藝術有讀”的主創,同時也是畫廊主的Sammi最關心的問題是區塊鏈智能合約將取代畫廊的中間商角色。而在將近一年的發展時間中,畫廊正在從一個代理商轉型為教育和推廣的角色。專注于這個領域的加密藝術畫廊不得不為藝術家提供相關的鑄幣服務,或者在某種程度上介紹區塊鏈技術和加密文化的發展。
另外,宣發和推廣渠道在互聯網情境中仍然是最核心的資源,在去中心化的浪潮中,加密藝術畫廊不僅形成趣味的中心,更是責任的擔當,越來越受到創作者的重視。
無論是Non Fungible Token或者CryptoArt,新的秩序正在生成。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充滿懷疑地提問:它會是未來嗎?在一個手機長在身上,進門要刷健康碼的時代,質疑虛擬資產就是質疑世界的客觀性。面對今天維基百科的做出的判斷,藝術家要做的不是參與討論它的合理性,而是參與進去構建真正的意義。
文:郭成 · 資深媒體人,《加密藝術年鑒》主編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圖:網絡 ·?文章非商業用途,僅供交流分享,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Tags:
在Facebook改名為Meta之后,每個人都在談論元宇宙,但它究竟是什么?以下就為您作詳細的介紹。 簡而言之:元宇宙是互聯網的未來演變,它基于持久的、共享的虛擬世界,人們在其中以三維化身的方式進行互動。
近日,寧波銀行(002142.SH)申請注冊多個元宇宙相關商標,包括寧波銀行元宇宙、匯通元宇宙、永贏元宇宙,國際分類為金融物管、通訊服務、科學儀器等,目前商標狀態為商標申請中,待實質審查。 對此,寧波銀行相關負責人回應時代周報記者稱:“目前商標申請中、等待審查,公司方面暫無進一步的計劃。
1.尋找OpenSea的下一個挑戰者 LooksRare上線僅兩個月便迅速發展成為OpenSea的勁敵,但也在一夜之間陷入混幣套現風波,引發了拋售潮和巨大的爭議。
在一個手機長在身上,進門要刷健康碼的時代,質疑虛擬資產就是質疑世界的客觀性。面對質疑,藝術家要做的不是參與討論它的合理性,而是參與進去構建加密藝術真正的意義。
Web3 是什么? Web3,因為 2021 年 12 月 9 日,一場美國聽證會,以及一句「確保 Web3 革命發生在美國」口號而火爆出圈。 在理解 Web3 前,首先看看互聯網和 Web 是什么,這樣更有利于理解 Web3 眾多不同的含義。
2月24日,烏俄沖突爆發當天,加密資產市場大跌,其中的支柱資產比特幣一度下探至34222美元,日內跌幅近10%,其號稱「數字黃金」的避險資產屬性令人懷疑。 然而,2天之后,比特幣等主流加密資產直接與戰爭關聯起來。2 月 26 日,烏克蘭的官方認證推特賬戶發布并置頂了加密資產捐贈的請求,列出了接受捐贈的比特幣、以太坊及美元穩定幣USDT的地址。
大家都知道NFT很火,而猿猴游艇俱樂部(BAYC),則無疑是 NFT 浪潮中的明星,隨著Mark Cuban, Stephen Curry, Justin Bieber 等名人紛紛將猿猴納入個人收藏,這個由10000個猿猴頭像組成的收藏品已經成為最著名/最昂貴的NFT系列收藏品。 盛名之下,人們并不知道的是 BAYC 背后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