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USDC > Info

金色觀察|萬卉:Web2的背面不是Web3

Author:

Time:

本文來自twitter“Dovey “Rug The Fiat” Wan”整理而來,轉載請注明出處。

“Web2的背面不是Web3”?

這大概是今年我重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也許我是錯的,畢竟很難想象Web3具體長什么樣子,iPhone出現前誰能想象現在的移動互聯網。這里記錄一些零散的邏輯,未來證偽或者證實,都是好的。

(Pink Floyd這張專輯給了我思考這個問題的很多靈感,從封面到歌單,Syd永遠的神)

一直以來很多的Web3邏輯都在反復強調Web2的問題,數據孤島,隱私安全,巨頭壟斷,等等。在2017年的牛市周期也涌現過大量放在現在就是妥妥的Web3的項目,也曾經有曇花一現的輝煌(市值)從DID到Data Marketplace到Social到de-Ads

畢竟當年ICO的高光時刻就是$BAT的ICO,也是第一次用上gas war。

$BAT 作為一個全棧產品,從夢幻水平的團隊,到流量入口(瀏覽器),到整個去中心化廣告分發和創作者經濟的設計,放在現在看來都一點都不過時。現在還記得當年看到BAT的興奮感,Attention is currency, and whoever prints it should be rewarded?

數據:去年與區塊鏈相關的攻擊共造成38億美元損失:Atlas VPN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發生的與區塊鏈相關的攻擊給受害者造成了38億美元的損失。在以太坊上運行的DApps或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共遭受了47次攻擊,損失了4.436億美元;加密貨幣交易所遭受了28次攻擊,損失了3.001億美元;加密錢包遭受了27次攻擊,損失了30.3億美元。該報告指出,過去五年來攻擊次數總體呈下降趨勢,下降了8%左右。(Decrypt)[2021/1/14 16:11:03]

幾乎所有Web2流量類的Web3映射,都是這個大邏輯。

Brave瀏覽器坐擁超過5000萬的MAU,但是$BAT的使用(在廣告經濟內的流轉)和用戶端的payout卻相形見絀。https://brave.com/2021-recap/?

Brave是一個非常好的入口,包括Web3上和其他項目的各種合作。但是其自身Web2的utility到Web3的經濟轉化,困難重重。Brave現在的主要收入方式,依舊是傳統廣告。

如今大量號稱“web3” 項目,各種fi,各種 verb to earn,路徑還是2017年的路徑:撒幣,獲客,去中心化,社區自治,登頂Web3巔峰。似乎有幣就注定有用戶,去中心化就注定可以自發成長和自我循環。只要把Web2里被人詬病的,用戶不爽的環節de掉,Web3就能成了。

或者另外一個常見的路徑是:

先用web2成熟獲客體系買量,做留存,做一個小百萬級別的應用,發幣,成為crypto領域DAU最大的應用,宣告web3革命完成。這個劇本2017年也都反復上演,結局如今都一目了然。

嘗試都是好的,但是姿勢都有些勉強。

燃油發動機改變的是能量產生和消耗的原理,給馬車裝上硬頂敞篷不能讓馬車變成汽車。

也許Web3最終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Web2的惡,但是簡單去做一個de-twitter,de-uber,de這個de那,做“bright side of the web" 大概率不是Web3的演進路徑。

TikTok在Facebook和騰訊眼皮底下成為了巨無霸,這肯定遠遠超出Zuck和Allen的想象,這還是Web2的內部斗爭而已。

真正的Web3應用大概率會從相對邊緣的使用場景涌現,不會一上來就直切敵人的心臟。回去翻看如今巨頭們最早期的形態,隨機且滑稽

打敗Google的不是de-Google,打敗Facebook的不是de-facebook。更不用說“數據經濟”和“社區自治”美好愿景后底層技術、工具和架構遠沒有跟上,如何de這些巨無霸?

如果你是Web3的builder,請不要被Web2里各種DAU,時長,轉化率等固有的路徑束縛。那些都不重要。

我們不需要做一個有幣的頭條,一個有幣的twitter,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剛開始可能只有100人瘋狂喜愛,1000人覺得這東西好玩,10000個人覺得這是什么鬼但是似乎有點意思的東西就足矣。

如果代幣分發在你的產品體系里只是一個“獲客渠道” 一個“增長手段” 或者這個產品可以脫離代幣經濟用互聯網固有的方式更高效的運營,那恭喜你,你是一個合格的Web2應用開發者。正如之前說過關于Gamfi的看法:https://twitter.com/DoveyWan/status/1490895956120072194?s=20&t=dNoGsiwacJUbC-gfKXwkLA…

創新往往來自于邊緣人群和邊緣場景,不管是90年代初的第一代互聯網人和伴隨著的技術自由主義浪潮,還是中本聰和其他加密朋克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完成“占領華爾街”的夙愿。原生的創新都是隨機且怪異。回想第一次比特幣轉賬,第一次用基于AMM的dex,大致就是這種怪異的感覺

Web2的背面不是Web3 。

Tags:

USDC
觀點:元宇宙如何幫助食品行業?

加密貨幣和食品行業直觀上看起來似乎不怎么搭配——一個基于數字領域,另一個則牢牢扎根于實體領域。但追溯加密行業早期,比特幣在現實世界中的第一個用例是與食物相關的。2010年5月22日,Laszlo Hanyecz以10000枚BTC購買了兩個棒約翰披薩,這是第一次有記錄的商業比特幣交易。 這一天現在被寫入了加密日歷,成為比特幣披薩日。

Delphi Digital研究員:文化是一種meme NFT也是

原文標題:《Right-Click Save #2: Culture is a meme. So are NFTs.》 評估NFT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是最有挑戰性的事情之一——它包含了許多無形的方面,如文化和美學。做好這項工作需要結合深厚的縱向知識、經驗和敏銳的直覺。我個人認為,在未來的元宇宙(一切皆為NFT)中,NFT評估將是一個有影響力的新工作。

SBF:關于戰爭和比特幣關系的思考

本文翻譯自 FTX 創始人?Samuel Bankman Fried 推特,原標題《關于加密貨幣、烏克蘭和股票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聲明這不是財務建議,如今可能會發生戰爭,這對世界來說很糟糕。(不要過度關注)該死的價格,走出去為他人做一些好事,這才是世界真正需要的。 過去一天,標普 500 指數下跌約 4%,BTC 下跌約 8%,原因很明顯。

金色觀察|萬卉:Web2的背面不是Web3

本文來自twitter“Dovey “Rug The Fiat” Wan”整理而來,轉載請注明出處。 “Web2的背面不是Web3”? 這大概是今年我重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也許我是錯的,畢竟很難想象Web3具體長什么樣子,iPhone出現前誰能想象現在的移動互聯網。這里記錄一些零散的邏輯,未來證偽或者證實,都是好的。

元宇宙的四個關鍵技術

元宇宙在2021年得到市場的重點關注。許多企業都紛紛進軍元宇宙,包括知名國際科技公司例如Meta、微軟、英偉達等等。除了國際巨頭外,國內巨頭也有不同程度的布局。 運算技術 兩個因素 運算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是硬件(芯片),另一個則是算法或是運算的方式。元宇宙運算的方式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云計算。

OpenSea遭遇釣魚攻擊 波及資產超170萬美元

NFT安全問題再受矚目 昨晚,有報道稱NFT收集者一直在從錢包中丟失NFT和以太坊,OpenSea疑似遭到網絡釣魚攻擊瞬間成為大眾密切關注的話題。

首發 | 項目不立于「危墻之下」?Flurry Finance被盜事件分析

本文由Certik原創,授權金色財經首發。 北京時間2022年2月22日下午1:46,CertiK安全專家團隊檢測到與Flurry Finance相關的一系列可疑活動,Flurry Finance的Vault合約受到攻擊,價值約29.3萬美元的資產被盜。 下文CertiK安全團隊將從合約地址及攻擊操作等方面為大家進行詳細的解讀并分析。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