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認知、能力、行動的邊界決定你能在幣圈走多遠
真正接觸加密市場兩年多,一開始在加密市場因為認知的不足虧錢,到下決心沉淀提高認知,這個過程雖然艱辛,但是很充實,很感謝我的@土澳大獅兄 @98KDAO @Haze,還有一路以來所有認識和不認識我的貴人。今天的這篇文章是梳理自己的思緒,同時也是記錄自己的成長。
加密市場還處于野蠻生長階段,隨著2021年牛市的啟動,行業爆發式發展,親身體會到什么叫“日新月異”,像一塊大海綿一樣貪婪的吸收各種新東西、新知識。問題也隨之而來:“行業領域眾多,我該選擇什么方向?”
每個人的認知、能力是有邊界的,精力是有極限的,想要精通加密市場所有的領域,熟知所有的賽道是不現實的。人的認知和能力、行動是三個同心圓形的結構,最外面的認知是對整個加密市場的認識,了解到的各種各樣的知識,中間的能力半徑就是個人的能力水平如何,我們實際上能夠做到的事;最里面的行動半徑則是我們最后實際行動能力,有限的精力做起來得心應手的事。
加密市場很復雜,因為各種因素互相影響,賽道之間和項目可以相融同時也可以競爭,這是區塊鏈的開源魅力。似乎也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陰陽觀”遙相呼應在這個行業“對立又共存”。舍棄其他只專一一點又很難大幅領先市場。所以擴大認知半徑,很多知識只需要了解,不一定要精通。這種認知可以應對陶淵明的那一句:好讀書,不求甚解。這種認知也可以說是一種知識的寬廣度和聚焦度,知道的越多,眼界相對會站在一個高度上,更容易感受這個市場發展的速度和發展邊際。
對立共存的認知半徑
這樣說起來似乎很矛盾,我只能說這個并不沖突。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對待事物容易形成“唯一答案、是非黑白、是非對錯”,而我更喜歡“灰度”,很少有人知道太極圖中間那條線是“灰色”。我們也可以把主觀放在一旁,嘗試接納更多地觀點更多地思考方式,我可以在思想維度上靈活切換“視野廣”和“視野深”。可以試圖做到讓自己的思想模塊化,像玩拼圖一樣。
舉個例子:以太坊是加密市場目前最成熟的生態,“視野深”可以體現在對以太坊的生態了解的足夠深入,清晰每個賽道在生態里面的作用和貢獻,賽道之間是怎樣相融和競爭的;“視野廣”可以體現在你對以太坊生態深入了解后,運用“時光機”法則去以太坊二層網絡(L2)尋找財富密碼,比如:生態不可缺少的“DEX、NFT交易市場、衍生品DEX”在L2上面是否剛開始,如果還沒有項目或者項目不多,那么這就是捕獲價值項目的機會。
有人說:“視野廣,不如視野深,原因是視野廣想要深入某個領域難,視野深變成視野廣反而更為容易。我的看法是,兩者是對立統一的關系,視野深也是視野廣的一種體現,同樣視野廣也能反哺視野深。”
穩中有升的能力半徑
當一個人有了認知能力的寬廣度之后,那么能力半徑就是一個人在認知半徑之下的沉淀,自己能夠做什么,不能夠做什么。
能力半徑最重要的就是你想要在哪個行業定位并為之努力奮斗,這樣才能說這是你最終的能力半徑,而不是隨意發散。
進入這個市場的之后,我對我的經歷歸結為以下幾個階段:
我的第一個階段就是盡可能的了解加密市場各個領域的信息,這個階段快速的擴充了我的認知邊界;
然后進入第二個階段就是我開始尋求我能做什么,這個階段我嘗試過:“學習量化”、“技術面分析炒短線”、“沖土狗”、“批量做coinlist賬號搶白名單”、“參加各種IDO”、“玩算穩”“消息面”、“通過資源要一級額度”、“做內容”等等。最后我發現大多數的做法我都沒有堅持,沒有優勢,沒有賺到錢,甚至虧錢;
此時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就是我開始思考:“我的性格是什么樣的?”,“我的風險偏好是什么?”,“當下我的能力能做什么?”,“什么是我的優勢長處?”,“我有什么資源?”,“我要怎么賺錢?”,“我要怎么做不虧錢?”。
所以答案是我喜歡了解研究行業生態,風險偏好較低,我的性格影響我的投資決策傾向于做價值投資。當意識到我的能力邊界之后,我進入我經歷的第4個階段:縮小我的行動半徑。第一桶金記憶猶新:在研究了DODO之后,了解了項目團隊背景、投資機構背景、代幣經濟模型、私募成本,發現上線之后價格吸籌接近私募成本,所以第一時間重倉,之后的表現就是上幣安之后獲得10倍收益。這也讓我更堅定堅持自己的投資邏輯,所以我很感恩那段時間我能請教到的貴人和深度內容輸出的大V、KOL。
縮小行動半徑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擴大你的認知半徑”,學習的結果是為了“縮小你的行動半徑”。在了解了認知和能力的基礎上,真實落實到行動時則需要謹慎,要縮小行動半徑。
小到一個人要縮小行動半徑,可以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最著名的當屬于日本街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縱觀他的一生,在五十年的時間里他都在做壽司,終于成功世界第一,如今去吃飯都需要提前一個月預定,而且還要30分鐘內吃完,因為后續還有預約,這就是縮小行動半徑,專注做好一件事典型案例。
幣圈很多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比如專注擼毛的8848大神“猴局”、“Mike”,專注價值投資的“藍狐”,專注鏈上分析的大神“0xWizard”,我的很多觀點和“0xWizard”出奇的一致。他們成功的秘訣在于:聰明人下笨功夫,愚蠢的人走捷徑。本事大的人做大事,本事小的人就先把小事做好,做到極致。做到極致就知道自己如何行動,并縮小行動,最后才能成就自我。
對于不知道的東西想辦法去了解,擴展自己的視野,但是要知道這個擴展不是無邊無際的,而是和自我能力有所匹配和契合的,然后再把這些認知反哺到能力半徑內,提升自我的能力水平,當真正行動的時候,那就是細節決定成敗,極致決定命運了,把一件小事做好做踏實,才能真正的說我們了解了人生算法,走出了自我認知的第一步。
最終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自我的認知能力,不斷強化各種能力水平,最后在行動時聚焦,最終成就自我的人生。幣圈不缺機會,也相對公平,只要有正確的付出就會有收獲。這個行業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我相信只要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行動”就有機會跟隨行業吃到趨勢紅利,祝大家都能在幣圈收獲到自己想要的成果。以上內容只是我個人的淺薄認知,未來道路很長還需不斷學習,2022年希望我們都能揚帆起航!
作者:加密菩提
Tags:
1.DeFi代幣總市值:1225.68億美元DeFi總市值 數據來源:coingecko 2.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48.08億美元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 數據來源:coingecko 3.DeFi中鎖定資產:2075.1億美元DeFi項目鎖定資產前十排名及鎖倉量 數據來源:defillama 1.NFT總市值:392。
近日鏈上數據服務商Coin?Metrics通過檢索美國SEC數百萬文件中提及加密貨幣相關術語,研究了美國實體接受加密貨幣的演變趨勢。 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文件中首次提到比特幣是風險投資性的:“開始比特幣風險投資”(STARTING A BITCOIN VENTURE)。
2021年,從Beeple加密藝術作品拍出近7000萬美元天價令NFT火爆出圈開始,NFT的火熱行情一直在延續。據第三方數據機構 nonfungible 統計,2021年NFT交易規模達到140億美元,規模高達疫情前2019年全球藝術品拍賣總額105.7億美元的1.3倍。 進入2022年,玩家、藏家們對NFT的交易熱情依舊只增不減。
來源:認知、能力、行動的邊界決定你能在幣圈走多遠 真正接觸加密市場兩年多,一開始在加密市場因為認知的不足虧錢,到下決心沉淀提高認知,這個過程雖然艱辛,但是很充實,很感謝我的@土澳大獅兄 @98KDAO @Haze,還有一路以來所有認識和不認識我的貴人。今天的這篇文章是梳理自己的思緒,同時也是記錄自己的成長。
印度,NFT 最大的潛在市場之一,正面臨著初期的困難。在過去八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印度的 NFT 實驗發展迅速。 2021 年 6 月,印度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WazirX 推出了一個主要面向印度藝術家的 NFT 市場。在那之后,許多寶萊塢名人和體育明星都推出了NFT。
1.DeFi代幣總市值:1113.37億美元DeFi總市值 數據來源:coingecko 2.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41.44億美元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 數據來源:coingecko 3.DeFi中鎖定資產:1939.9億美元DeFi項目鎖定資產前十排名及鎖倉量 數據來源:defillama 1.NFT總市值:353。
有關DAO的新聞層出不窮,前有憲法DAO拍賣憲法原件,后有阿桑奇DAO以求釋放阿桑奇為目標。DAO也就是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是一種組織架構與管理的新范式。 隨著DAO的發展,DAO的種類也是愈發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