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5 日,摩根大通發布了一篇名為「Opportunities in the metaverse」的研究報告(本文是速讀翻譯版本,譯者有刪減),探討企業如何在元宇宙中尋找機會,全面論述了企業如何探索元宇宙并駕馭炒作和現實——未來幾年,元宇宙可能會以某種方式滲透到每個行業,對應市場機會的年收入估計超過1萬億美元。
當下,新數字時代的元素正在大規模融合,元宇宙正是其中的關鍵驅動力——將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統一的、沉浸式的體驗。
這并不是暗示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元宇宙將會接管所有的人類互動,而只是來探索它可能為消費者和品牌帶來的諸多令人興奮的機會:
全球每年有 540 億美元花在虛擬商品上,這幾乎是音樂付費的兩倍;全球每天大約有 600 億條信息發送;虛擬生活的 GDP 在 2021 年大約為 6.5 億美元,其中只有約 8000 萬美元支付給創造者;NFT 目前的市值約為 410 億美元;
無論是微軟等計劃創造現實工作空間的大型科技公司,還是阿麗安娜·格蘭德在《堡壘之夜》中舉辦音樂會,數字世界所帶來的機會似乎都是無限的,而未來幾年,元宇宙可能會以某種方式滲透到每個行業,對應市場機會的年收入估計超過1萬億美元。
因此,我們看到各種形態和大小的公司在以不同的方式進入元宇宙,包括一些家喻戶曉的名字,如沃爾瑪、耐克、威瑞森、阿迪達斯、雅達利等,世界各地的商業領袖和董事會現在都在問自己——我的元宇宙戰略是什么?我在元宇宙中應該做什么?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元宇宙?
簡言之,元宇宙是我們的物質生活和數字生活的無縫融合,它創造了一個統一的、 虛擬的社區,在那里我們可以工作、玩耍、放松、交易和社交。
目前元宇宙還處于其進化的早期,沒有一個行業統一認知的定義,然而與此同時,關于元宇宙是什么和可能是什么的主問題卻在不斷涌現。
這里面的關鍵在于,目前沒有一個單一的虛擬世界,相反,而是許多正在成形的虛擬世界,它們使人們能夠通過數字方式深化和擴展社會互動。
這些虛擬世界是通過在網絡中添加一個沉浸式的三維畫面來實現的,這給用戶創造出更真實和自然的體驗——使得元宇宙甚至有希望和現實中舒適的家相提并論,從而打破現實與虛擬的界限,并幫助每個人可以平等地獲得商品、服務和體驗。
因此在更深入地研究元宇宙之前,理清當今元宇宙的特性和 Web2.0 及新興的 Web3.0 的特性是很重要的,雖然下表強調了我們對兩者之間的關鍵元宇宙特征的評估,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傳統虛擬世界正在采用基于區塊鏈的元素,彼此之間的界限正在模糊。
為什么是元宇宙?為什么是現在?
元宇宙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就像《模擬人生》或《第二人生》這樣的在線、多人游戲,玩家平均每周在這些世界中花費20個小時,它們就是一個個的元宇宙世界。
我們現在正處于一個轉折點,雖然似乎沒有一個公司或名人宣布他們正在一個虛擬宇宙中建立存在,但新興趨勢正在發生融合,許多新技術已經出現,為實現這種元宇宙的愿景奠定了基礎。
譬如,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的設備已經變得更便宜、更好用,這極大地改善了用戶體驗。
此外,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貨幣和 NFT 提供了交易和擁有數字商品的新方法,這正在允許創造者通過token將他們的經濟行為貨幣化。
除了貨幣化之外,作為一種交換價值的手段,代幣持有者還可以參與該平臺的治理——這種民主的所有權經濟,再加上互操作的可能性,可能會釋放出巨大的經濟機會,從而使數字商品和服務不再受制于一個單一的游戲平臺或品牌。
從社會角度來看,更具沉浸式的虛擬體驗的發展正在幫助人們建立基于共享價值觀的社區,并以更真實的方式表達自己。
與此同時,COVID-19(新冠疫情)加速了我們生活的數字化,并使更加持久、多用途的在線參與和交流正常化,也正是這種技術、社會和經濟驅動因素的結合,導致了人們對元宇宙的爆炸性興趣。
元宇宙經濟學
元宇宙經濟學幾乎每個虛擬市場領域都有機會涉及。
首先想象一下,你有一個在線身份(譬如你的 QQ 秀),你想給它換不同的衣服,就可以瀏覽虛擬服裝店里陳列的衣服,然后挑選出喜歡的限量版數字品牌服裝。
或者你可以做自己的小生意,比如開一個藝術畫廊,展示你的最新和最偉大的收藏,抑或是開一個虛擬的私人俱樂部。
所有權經濟的增長
元宇宙經濟學并不是一個新的術語或概念,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07 年,當時康奈爾大學的教授羅布·布盧姆菲爾德在《第二人生》中主持了一個關于這個主題的課程,包括將實體房地產市場和數字房地產市場進行比較。
然而,今天它與之前概念的一個關鍵區別,是由 Web3.0 的出現所驅動產生的所有權經濟。
最直接地,如果你想在虛擬世界里擁有一個個性化的虛擬家庭,那你可以購買一件原創藝術品作為數字資產,甚至可以擁有一塊土地來搭建你自己的房子。
例如,基于以太坊的元宇宙平臺已經在銷售人們可以開發的虛擬地塊,目前虛擬房地產也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市場——在 2021 年 ,一塊虛擬土地的平均價格在 6 個月內翻了一番,從 6 月的 6000 美元躍升至 12 月的 1.2 萬美元。
這種增長的部分原因是各大品牌一直在購買虛擬土地,以便創造虛擬商店和其他體驗。2021 年 6 月,在“市中心”的一套土地以 91.3 萬美元的價格售出,開發商將它變成了一整個購物區(靈感來自日本原宿購物區)。
從 DeFi 到 DAO
隨著時間的推移,虛擬房地產市場可能會開始在現實世界中看到類似的服務,包括信貸、抵押貸款和租賃協議。
尤其是隨著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發展,以及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資產的可組合性,下一代融資公司可能會將虛擬土地作為抵押品來提供抵押貸款。
在事實上,融資公司可能根本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個自我組織的,以使命為基礎的社區——他們可能根本沒有見面,也被稱為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這個 DAO 可能已經將其原始的資產負債表植入了一個多簽名的錢包中,從而方便地創建抵押貸款。
簡言之,代幣經濟學通過激勵特定參與者或社區行為,從而創造了另一維度的游戲化和商業化。
在元宇宙工作
供需的變化正在推動更多的人進入元宇宙,這反過來又倒逼元宇宙發展新的技能并產生新的賺錢機會,畢竟人們將不得不開發和構建在虛擬世界中消費的產品,而這為創造者經濟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RTFKT 是一家虛擬鞋類設計公司,最近已被耐克公司收購,它在數字商品和實體商品之間建立了一座有趣的橋梁:
NFT 的所有者可以獲得與他們的 NFT 相匹配的實體運動鞋,并正在建立一個包含虛擬形象、空間和數字產品的生態系統。在最近的一次拍賣會上,RTFKT的運動鞋以一雙高達 1 萬美元的價格售出。
相比之下,有些人會靠提供服務來謀生——元宇宙中的“臨時打工人”。例如, 如果你正在計劃一個虛擬派對,想要音樂,你可以雇傭一個歌手或 DJ 來表演。
甚至這樣的虛擬音樂會有可能比實體音樂會更有利可圖,因為后者需要面對演唱會場所人員限制和停車等障礙。最近在《堡壘之夜》舉辦的一場大型音樂會上,就有 4500 萬人觀看以及包括約 2000 萬美元的銷售額——這意味著由于地理或成本原因而無法獲得這種經歷的人現在可以通過元宇宙的形式參與進來。
因此市場營銷和廣告是最有趣的嘗試方向,因為它可能是元宇宙經濟的最大想象空間之一,由于擁有大量受眾,虛擬世界的品牌推廣和沉浸式廣告體驗擁有巨大的機會。
直接對比的話,與當前的社交媒體公司一樣,廣告是許多平臺用來創收的核心模式,而到 2027 年,游戲內廣告份額預計將達到 184.1 億美元。
新的發展機會
元宇宙能夠帶來的改變,所能受益的遠遠不止企業對消費者的情境擴展。同樣,元宇宙也將為企業對企業提供巨大的機會。
以一家正在為其設備購買新零部件的制造商為例,目前這個過程涉及到收到一個實體宣傳冊或一個帶有靜態 2D 圖片的電子郵件 PDF。
而在元宇宙中,用戶可以在虛擬環境中以較低的成本測試產品——想象一下,能夠大規模建造一個工廠或工業空間的復雜數字雙子機,并測試機器人系統將如何與物理環境交互。
此外,元宇宙經濟體系的最大可能性之一,是它將大規模擴大來自新興經濟體和前沿經濟體的消費者進入市場的機會。
互聯網已經打開了以前無法獲得的商品和服務的通道,例如低收入國家的工人可能不用移民就能在西方公司找到工作。教育機會也將擴大,虛擬現實世界是一種低成本和有效的獲得培訓的方式。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企業也有進行大規模擴張的機會——一家大型零售商可能會在元宇宙建立一個全球中心,而不是在每個城市都開設商店 。
除了零售商之外,元宇宙還將推動游戲、體育和賭博從現金向加密貨幣的轉變。像 Sightline Payments 這樣的公司,已經建立了對應的基礎設施來支持體育直播和賭場的無現金玩法,隨著這些行業迅速過渡到向元宇宙的游戲玩家提供體驗,這些公司處于有利地位并可以利用這一機會。
商業基礎設施
支持商業和元宇宙經濟的一些關鍵因素仍然需要確定和擴展,包括:
Web3.0 虛擬世界集成傳統金融支付渠道(信用卡、網銀支付、借記卡等);
2.Web2.0 虛擬世界集成與加密支付和 NFT /數字資產市場;
3.單一錢包用戶體驗,包括:
(1)Web2.0 傳統的金融支付渠道、虛擬token和虛擬資產
(2)Web3.0 加密貨幣、NFT 和數字資產
(3)數字身份可驗證的憑證,了解您的客戶(KYC)/反洗錢(AML)合規密鑰和“芝麻信用分”
(4)使用多個別名,以保護隱私和實現數字自由;
4.通過利用去中心化金融,實現往加密貨幣和數字資產所支持的融資和抵押貸款的演變;
5.創建跨境和跨國貨幣和流動性解決方案 ;
6.改善了非加密/ Web3.0 原住民的用戶體驗;
7.擴展解決方案和服務,以支持基于 DAO 的項目、商業企業和投資;
未來的勞動力
在元宇宙中的未來工作將會是什么樣子的?需要考慮的一些關鍵領域包括:
培訓擅長于虛擬形象、可穿戴設備、物體、架構和內部設計的 3D 建模的新設計師和開發人員,并利用特定于虛擬世界的軟件開發工具包(SDKs);
內容創造者和故事講述者的進化,可以橫跨虛擬世界、虛擬商品、NFTs、各種形式的跨平臺 NFTs、商業和社區;
重新部署專門從事元宇宙體驗(音樂會、派對、藝術表演、社區會議 、體育活動、觀光和旅游)的活動制作人 ;
社區經理,專注于創建強大的在線和線下關系建立和互動,以加強平臺的參與和粘性;
大風起于青萍之末,在元宇宙中,我們熟悉的一些現有服務和商業模式將繼續存在,但元宇宙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參與領域,我們預計將帶來獨特的新服務和商業模式,未來已來。
Tags:
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道 法國《世界報》網站12月20日發表題為《下一代互聯網 “元宇宙”可能會重塑數字地圖》的文章,作者為樊尚·法戈。全文摘編如下: 在2021年的科技界,“元宇宙”(Metavers)是個引發轟動的詞。許多企業最近都表示愿意積極參與這個似乎將成為下一代互聯網形態的開發。
近日以太坊開發者 @0xTomoyo 列舉了其心目中當前加密貨幣行業中近乎“壟斷”的平臺,本文借此思路進行拓展,嘗試梳理一下當前加密貨幣行業的壟斷排行榜。 “壟斷”的定義是否準確,也存在一些問題,尤其在加密貨幣這個創新與變化密集的行業。更合適的提法可能是“在某個領域暫時有絕對的領先的市場份額”。
Web3或“去中心化互聯網”仍然是媒體和公眾討論中最熱門的趨勢。與此同時,它的定義還沒有被確定。 今天,將總結來自技術精英和科學界最堅定的Web3批評者的立場。 Web3或Web3.0是由Jason Calacanis在2007年提出的一個術語,他是一名頂級的科技企業家、商業天使和播客。
2 月 15 日,摩根大通發布了一篇名為「Opportunities in the metaverse」的研究報告(本文是速讀翻譯版本,譯者有刪減),探討企業如何在元宇宙中尋找機會,全面論述了企業如何探索元宇宙并駕馭炒作和現實——未來幾年,元宇宙可能會以某種方式滲透到每個行業,對應市場機會的年收入估計超過1萬億美元。
今天是比特幣創始塊誕生 13 周年,我反思了自己為何會投入如此多時間來開發這項精妙的貨幣技術。感謝中本聰將這份禮物贈予全世界,感謝比特幣社區讓比特幣運動的精神生生不息。13 歲快樂!比特幣! 自從我第一次發現比特幣以來,我已經目睹了許多“山寨幣”的誕生和消亡,其中不乏生命力比較頑強的山寨幣。
1.金色觀察丨冬奧旋風后哪些體育NFT數字藏品值得關注? 2022北京冬奧會成功結束了,本屆冬奧會除了給我們呈現出了精彩的比賽之外,還帶火了吉祥物冰墩墩。而趁著NFT熱潮,冰墩墩官方數字盲盒NFT也已開始發售。其實,加密行業很早就開始探索NFT和體育的結合了,而隨著這兩者結合迸發出的巨大能量,“NFT+體育”很可能會成為下一個新風口。
元宇宙熱度不減,世界市場及政府紛紛布局元宇宙。美國率先提出“元界”概念,先有第一家元宇宙公司Roblox成立,后有互聯網巨頭Facebook更名Meta,此后微軟、谷歌、英偉達等美國企業先后宣布布局元宇宙。在擁抱元宇宙的同時,美國監管機構重點關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