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Web3.0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千人千面的它即模糊又若隱若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構成它的要件更加完備,但更多的要求又會被填充進去,“前進迷茫”與探索Web3.0是相生相伴的。本文不探討Web3.0的深層含義,試圖從外界傳遞的訊息來客觀看待Web3.0比較具象的變化,以了解Web3.0的大勢所趨。
搜索指數兜升? Web3.0的探索欲望上升
年末時候,元宇宙的布局開始變得密集,關于該內容的搜索指數達到新高度,來源于百度搜索指數顯示,從2021年10月份開始Web3.0搜索指數上漲,并一直爬升,在12月9日曾達到1931。最新數據顯示,Web3.0指數整體日平均值630,同比增長221%,較去年同時期增速明顯。不止國內,國際對Web3.0的搜索同樣出現了新高,據谷歌趨勢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web3”一詞的全球搜索量大幅上升,其中,11月及12月期間,上升幅度尤為明顯。尤其是Facebook互聯網巨頭、a16z投資機構的帶動下,關注度空前火爆。
(數據來源于百度指數)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網上內容報道看,媒體的視角正從”什么是Web3.0?“的科普逐漸轉向“為什么是Web3.0”的深度思考,文章多會提及Web3.0的時代重要性以及相關的落地難題。得益于該領域項目或技術的不斷發展,讓媒體可以通過項目或投資邏輯刻畫Web3.0,高頻輸出以聚焦和透視更豐富的Web3.0內容物料。
韓國元宇宙公司Anipen完成830萬美元C輪融資:7月22日消息,韓國元宇宙公司 Anipen 完成 830 萬美元(約 110 億韓元) C 輪融資,Medici Investment、Ulmus Investment和韓國開發銀行(KDB)參投。資金將用于擴大其元宇宙內容服務,并加強與全球多家公司的合作伙伴關系。
據悉,Anipen 是一家基于深度學習的元宇宙平臺開發商,專注于增強現實 (AR)、擴展現實 (XR) 和人工智能 (AI)。其旗艦服務 AnibeaR 是一個 3D 移動應用程序,允許用戶使用流行的兒童動畫角色(如 Hello Kitty 和天線寶寶)創建注入 AR 的視頻內容。(Forkast)[2022/7/22 2:30:38]
(圖片來源于網絡)
冠以Web3.0標簽項目層出不窮
眾所周知的Web3.0布道者是Polkadot創始人嘉文先生,該項目意在建設一個可跨鏈的去中心化開源網絡。而后關于這方面的的建設又出現了Filecoin分布式存儲網絡等等,在最新Web3.0熱潮興起之前,帶有Web3.0標簽的大抵就是Polkadot和Filecoin。往往該類基建被寄予超高期待,能夠保有較長周期的熱度,但主網上線后熱度漸漸消退。
而如今的項目可以說百花齊放,冠以Web3.0標簽的新項目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老項目被重新發現。具體有Web3.0音樂賽道,包括音樂共享平臺Audius,音樂創作平臺Eulerbeats、Melos Studio,及音樂版稅NFT平臺Opulous、Royal等,它們通過去除中間商的抽成角色,將平臺所有資源和數據開放,音樂發行的眾籌等方式布局Web3.0。又有Web3.0廣告項目Jambo Network,通過Polkadot的多鏈架構,實現不同廣告產業鏈的價值互通,加速數字廣告的發展。總體來說,隨著參與角色增多,賽道類別的構成上也更全面。11月27日,Mytoken也將Web3.0劃入概念板塊中,稱Web3.0是互聯網發展的新階段。目前該板塊已經收錄了53個項目,總市值超三千億。
Marathon Patent漲1.2%:3月31日消息,Marathon Patent漲1.2%,公司將在北美推出第一個完全符合美國規定的比特幣挖礦池。[2021/3/31 19:34:16]
(圖片來源Mytoken)
投資動作持續加碼 ?千萬級投資量級不在少數
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資產的支持,熱潮之下,圍繞Web3.0的投資機構也變得越來越多,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而在這之前,我們發現資金都聚焦在Polkadot的主流項目上,多是項目基金會的投資動作,如Polkadot的Web3基金會。
具體動作我們可以從投資機構以及相關的投資事件上找到答案。1月19日,Web3 和社交游戲發行商 Carry1st宣布在 A 輪融資中籌集了 2000 萬美元,此前,Web3.0 基礎設施開發商 Forward Protocol 獲投120 萬美元種子輪和私募融資、Web3隱私基礎設施Nym完成1300萬美元的A輪融資、Web3.0創作者經濟平臺Darkblock完成170萬美元融資、Web 3 基礎擴容協議Mysten獲得A輪融資3600萬元、去中心化社交媒體協議Mem Protocol完成310萬美元融資...融資喜訊一件接著一件。
投資熱潮下,a16z身影無處不在,也吸引更多頂級風投跟風投資Web3.0,投資環境變得異常火熱,而且更多全賽道型基金也陸續加入。如Dewave Ventures成立4000萬美金數字資產基金,將重點投資Web3.0、Metaverse等領域。而在教育科普上,一些新的動作也開始出現,最近,Gamefi玩家社交平臺LAPLAP將對非洲地區青少年推出Web3入門免費課程。
觀點角度更加犀利??對Web3.0的探討逐漸深入
過去對Web3.0的探討一直聚焦在代表項目和互聯網發展史上,并未有更多新意解讀。而現在關于Web3.0的探討則生趣多了。有報道戲謔稱“a16z定義了如今關于Web3.0一切”,其本質意思直指a16z通過投資和解讀,不斷把控Web3.0的關鍵信息。而拋卻營銷成分,關于Web3.0是不是下一代互聯網,支持論和懷疑論言論此起彼伏。
支持者派Union Square Ventures聯合創始人Fred Wilson認為,Web3.0是這一項帶來改變的創新,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如果被廣泛采用,Web3.0技術將在其他方面開始改進,它會變得更快、更有效率,使用起來也會更容易、更安全。Twitter高級項目經理Esther Crawford認為,Web3.0意味著所有被創造的價值可以被更多的人分享,而不僅僅是平臺所有者、投資者和員工。
懷疑派推特創始人Jack Dorsey發表的推特則表示出了他的擔憂。他表示,Web3.0并不是像其布道者宣揚的那樣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夢想,而是由風險資本家控制的一場喧囂。對于馬斯克詢問推文,有人看到Web3.0了嗎?他則直接回復稱它介于a和z之間。加密通訊應用Signal創始人Moxie Marlinspike則表示Web3.0不能將我們從中心化平臺中解放出來,而且web3.0也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與技術的關系。
不過也有非常中立客觀的言論。不久前美國聽證會上,BitFury的首席執行官Brian Brook普及的Web3.0概念便深得人心,他言簡意賅的描述道,“Web3.0”是對現在的互聯網的底層協議“萬維網”的一個衍生。在這個概念內,互聯網經歷了Web1.0時代,目前處于Web2.0時代,而Web3.0則是人們對下一代互聯網的期待,它意味著機器能讀懂任何信息(也就是語義網),網站可以根據信息提供智能篩選和提供更好的信息(人工智能),互聯網無處不在(物聯網),更重要的是,互聯網的數據的所有權將是去中心化的。即Web3.0是互聯網技術發展的下一里程,仍處于期待期,過程將融合眾多新興技術,并實現數據所有權的去中心化。
總結來說Web3.0之所以又出現關注新高度,除了資本的投資和市場炒作情緒,變化的深層次原因是內部條件的累積,包括區塊鏈技術產業方面的應用層、協議層、計算層、存儲層及相關組件,各自矩陣都出現了不少代表性項目。而在探索NFT、元宇宙、DAO的過程中,Web3.0的去中心化、安全、分布式激勵都在發揮作用,加之人工智能、物聯網、隱私計算、安全系統等快速發展。我們不能肯定Web3.0一定到來,但當你認知到它來的時候,就要開始Web4.0了。
Tags:
據 Footprint Analytics 數據顯示,游戲領域自 2021 年 9 月吸引了大批投資者,融資金額于 11 月達到高峰 13 億美元。GameFi 因投資回本周期短而備受用戶和投資者關注,下半年開始市場上的游戲項目層出不窮。
前言:虛擬土地資產儲值NFT可能會更先形成下一個超級熱點。 NFT也是Token,而且具有比比特幣更適合資產儲值的特性,與實物NFT相比,更近的是數字資產NFT,與創作者作品NFT相比,虛擬土地資產儲值NFT可能會更先形成下一個超級熱點。
1.地方兩會陸續召開 多地釋放布局元宇宙積極信號 2021年元宇宙概念在各大科技公司的推波助瀾下爆火,緊接著,日韓等發達國家政府相繼出臺了建設元宇宙實施細則,意圖建立新型國家優勢。元宇宙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無論是從近日各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是產業規劃來看,我國各地區在“元宇宙”新賽道的角力已經拉開序幕。
解讀Web3.0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千人千面的它即模糊又若隱若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構成它的要件更加完備,但更多的要求又會被填充進去,“前進迷茫”與探索Web3.0是相生相伴的。本文不探討Web3.0的深層含義,試圖從外界傳遞的訊息來客觀看待Web3.0比較具象的變化,以了解Web3.0的大勢所趨。
頭條 ▌蘋果CEO:正在探索元宇宙新技術 1月28日消息,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蘋果在增強現實領域看到了巨大的潛力。在被問及元宇宙時,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表示正在探索新技術。
最近一段時間,每個人都在談論元宇宙。 早期階段的元宇宙平臺正在以數百萬美元的價格售出虛擬土地,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正在涌入元宇宙初創公司。馬克·扎克伯格最近更是將Facebook更名為Meta,以強調其對構建元宇宙的重點關注。 “元宇宙”這個詞并不是最近才創造出來的。作家Neal Stephenson 在 1992 年的小說《雪崩》中首次提出了這個詞。
到達元宇宙:即將到來的社區,我們將可以自由地創造新形式的身份、文化和交流,這將使我們從物質世界面臨的各種社會和結構熵的嚴酷限制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