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首部紀錄片上映啦!
近日,一部名為「我們在虛擬現實中相遇」(We Met in Virtual Reality)的元宇宙專題紀錄片已在圣丹斯電影節首映。
這是第一部完全在社交虛擬平臺VRChat拍攝的紀錄片,也是22歲導演Joe Hunting的處女作,長達91分鐘。
不負盛名,「我們在虛擬現實中相遇」還獲得了本屆圣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Grand Jury Prize)的提名。
先來感受下其中的情節:
手語老師授課,和伙伴一起兜風。
去游樂園玩旋轉木馬,臺球廳對決等不同主題都在紀錄片中有所展現。
在Joe Hunting的視角下,你就會感受到自己好像就是虛擬世界中的一部分。
那么,這部紀錄片講了什么呢?
或許對于許多人而言,虛擬現實如想象般的世界遙不可及。
「我們在虛擬現實中相遇」其中講述了一位來自英國的肚皮舞娘和另一個住在邁阿密的VRChat用戶在虛擬現實中相識,然后在一起的故事。
他們可以共同呆在一個虛擬空間里,每晚去不同的地方約會,可以做任何在現實生活中能做的事情。
紀錄片中這對情侶最后結果怎么樣,這里就先不劇透了...(要保持神秘感)
上面這對情侶只是導演鏡頭下的一個故事情節。
在這部開創性的作品中,首次執導長片的Joe Hunting帶著令人驚喜的溫柔,檢視著這一人類交往的新領域。
他聚焦于疫情期間在虛擬現實中相識的多對情侶,以浪漫為主線,對于技術、邊界與想象力展開了探索。
BiKi平臺已上線波卡生態專區:據官方消息,BiKi平臺波卡生態專區已上線DOT、OM、KSM、EDG、AKRO、RING、STON、PCX等波卡生態項目,BiKi平臺首家支持波卡生態網格交易、抵押借貸、網格挖礦等交易,并全力支持波卡生態發展。[2020/8/31]
這部電影帶領我們穿越了許多不同的虛擬環境:從沙漠中的舞蹈課,手語課程、到臺球室、夜總會、鋼琴音樂會,再到恐龍叢中的狩獵旅行。
這一切都為這片陌生空間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熟悉感。
作為在視覺體驗上最獨特、形式上最精彩的疫情紀實影像之一,「我們在虛擬現實中相遇」有力地見證著創造力所能締造的人際聯結的新途徑。
但是有一點毋庸置疑,如果沒有VR技術的幫助,在網上談戀愛的結果可遠沒想象中那么好。
疫情期間,人們借助VR技術在虛擬的世界中相聚,證明了為什么VR聊天技術會這么吸引人。
但在VR中的體驗還是和在現實世界里親身感受是不一樣的。就好比在VR里坐過山車,肯定沒有在線下的游樂場坐過山車來的刺激。
坐過山車的時候,你整個人的視野都被快速掠過的景物充斥,很容易就會暈頭轉向。
但是這種體驗感的差別并不能全怪導演Hunting。他所做的只是把虛擬世界中的體驗濃縮在2D屏幕上,讓人們可以在2D屏幕上享受這一切。而這部紀錄片在這個方面上,基本算是成功的。
Hunting介紹,這部紀錄片通過虛擬相機VRCLens拍攝,虛擬相機可以模擬傳統攝影機的所有功能,從焦點到光圈水平等等。
所以說,盡管這部紀錄片是在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熟悉的環境中拍攝的,它給人的感覺還是傳統的紀錄片那樣。
從2018年開始,Hunting便一直在做VR紀錄片。剛開始是幾部短片,還有Virtually Speaking這個系列。
就比如,2019年2月,Joe Hunting還拍攝了一部同樣在VRChat上演的紀錄片A Wider Screen,當時他僅19歲。
此外,「我們在虛擬現實中相遇」最吸引人的地方還在于導演Joe Hunting如何設法營造出的獨特體驗。
這就不得不提到,在這部紀錄片Hunting使用了虛擬「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的方法。
上世紀60年代初,直接電影是羅伯特·德魯和理查德·利科克為首的一批紀錄片人提出這樣的電影主張 。
它強調攝影機永遠是旁觀者,不干涉、不影響事件的過程,永遠只作靜觀默察式的記錄;不需要采訪,拒絕重演,不用燈光,沒有解說,排斥一切可能破壞生活原生態的主觀介入。
就像一部典型的現實紀錄片一樣,只有完全呈現主人公的現實角色,就能讓其中的人參與到富有洞察力和感人的交流中,讓他們去反思自己的虛擬生活。
很明顯,一位卓越的紀錄片導演的誕生一定要精通這門講故事的藝術。
個人主義:https://joeahunting.com/
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Joe Hunting的再次剪輯能夠讓這部作品俘獲人心的重要一步。
在「我們在虛擬現實中相遇」這部紀錄片中,通過他們的虛擬化身,導演遇到了那些真誠交流自己感受的用戶,以及他們為什么在這個虛擬環境中感覺如此舒適的原因。
顯然,Hunting制作「我們在虛擬現實中相遇」這部紀錄片的初衷并不是為了隨隨便便講一個故事才融入VR這個圈子。
他在虛擬化身和虛擬關系的背后看到了人性。虛擬現實中的人們并不只是為了逃避現實生活才走進VR,恰恰是VR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充實。
人們可以嘗試在不同虛擬環境中體驗生活,這要比現實生活中的體驗容易得多。
在Joe Hunting對這個空間的探索中,突出的是用戶共享的幾個核心價值觀: 自我表達、包容和團結。
這些人物背后有時會有一段關于純潔友誼,或者真愛的辛酸故事。
其中一個虛擬用戶承認,她在社區中找到了克服現實生活中心理健康問題所需的力量和支持。
另一位用戶表示,在虛擬現實中教舞蹈是如何幫助她擺脫酗酒問題。
比起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在VRChat更有可能表達真實的自我。他們逐漸感到自己被重視,并去創造有意義的記憶。
看過這部記錄片的預告后,有網友表示,
「哇,看到了幾個見過的人疫情真是......因為疫情讓我在這個虛擬世界中認識了我的朋友們,但也因為疫情,我們見不到彼此。去年認識了幫中國朋友,一起跳舞一起逛漫展,一起整活,今年認識了幫日本朋友,一起喝酒一起嘮嗑一起玩游戲,真的很快樂,這讓我很想線下見見他們。希望疫情能盡快好轉起來,好想去見見朋友們。」
還有網友表示自己看了預告片已經深深觸動。
「如果是真人電影,這幾個角色和故事就很普通,但在全程VRChat錄屏畫面代表的全新生活可能之中,平凡的邂逅都變得極致浪漫。有點期待導演能跟拍那對VR結婚的情侶,褪去虛擬世界的幻象奔現之后的生活會如何;同時又覺得不知道結局才是最好的。」
「這種真得很棒!蹲一個跨語言的微紀錄片。」
可以看到,「我們在虛擬現實中相遇」探索了虛擬空間如何成為人性最美好的沃土。
參考資料:
https://www.engadget.com/we-met-in-virtual-reality-review-sundance-vrchat-234048235.html
https://www.film-fest-report.com/home/sundance-2022-we-met-in-vr-review
https://thefilmstage.com/sundance-review-we-met-in-virtual-reality-examines-digital-connections-with-beautiful-sinceri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NJUngJ_fQ
https://fieldofvision.org/we-met-in-virtual-reality
Tags:
Facebook最近宣布更名為Meta,這不僅是向科幻小說致敬,同時也體現了要為用戶提供將數字和現實身份、社交媒體與游戲、增強現實與加密貨幣相結合的全新用戶體驗。 元宇宙雖然處在起步階段,但其對在線數字身份和真實性提出了諸多問題。
薩爾瓦多總統 Nayib Bukele 周五在推特上表示,薩爾瓦多又以 1500 萬美元購買了 410 枚比特幣。 根據到目前為止的公告,該國已經購買了至少 1801 枚比特幣。 根據薩爾瓦多總統 Nayib Bukele 周五發布的推文,薩爾瓦多以 1500 萬美元額外購買了 410 枚比特幣。 Bukele 用英語寫道:“有些人真的是在超低價拋售。
1.金色觀察 | 2022年加密監管提上日程 隨著加密行業的發展以及加密原生公司的不斷創新,2022年該行業將迎來“更廣泛的新的監管”,2022年有望帶來比往年更加清晰的局面。適當的監管可能會提高整體采用率,讓傳統投資者向數字資產生態系統繼續注入資金的關鍵在于監管的明確性和可訪問性。
「元宇宙」首部紀錄片上映啦! 近日,一部名為「我們在虛擬現實中相遇」(We Met in Virtual Reality)的元宇宙專題紀錄片已在圣丹斯電影節首映。 這是第一部完全在社交虛擬平臺VRChat拍攝的紀錄片,也是22歲導演Joe Hunting的處女作,長達91分鐘。
頭條 ▌“冰墩墩”特許生產商元隆雅圖將進軍元宇宙并申請相關商標 金色財經報道,“冰墩墩”特許生產商元隆雅圖已透露將進軍元宇宙并推出數字禮品,該公司目前是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首批成員,而且正在申請注冊元宇宙相關的多個商標,相關元宇宙知識產權已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形式審核通過并正式進入依法審查階段。
自2017年成立以來,Polygon已從一個簡單的2層以太坊擴展解決方案轉變為一個蓬勃發展的流行Web3項目生態系統,使其成為可持續的運營基礎設施。
金色財經報道 區塊鏈2月9日訊? 2022年超級碗即將召開,Crypto.com 和 FTX表示他們正在籌劃相關廣告活動,其他加密平臺也紛紛暗示他們將會贊助超級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