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老雅痞(ID:laoyapi),金色報經授權轉載發布。
在某些方面,是的。但可能不會像現在鼓吹的那些。
莫克西-馬林斯派克創造了一種不可偽造的代幣(NFT)。這些數字代幣使用巧妙的加密技術來證明,不需要中央認證器,買方就擁有一塊獨特的數字財產。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一樣,NFT是 "web3 "最明顯的實例。其倡導者及其風險資本(VC)的支持者將其譽為更好、更分散的互聯網版本,建立在被稱為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之上。數字藝術家、名人、甚至偶爾的報紙都會報道有許多NFT收藏家,NFT往往價格不菲(《經濟學人》的非物質版封面圖片拍出了超過40萬美元)。
雖然它在密碼學上看起來和其他NFT一樣,但是,馬林斯派克先生的代幣可以根據訪問它的人改變形狀。如果你買了它并在電腦上觀看,它就會變成一個大便的表情符號。幾天后,NFT被數字藝術品市場OpenSea占領。這正中馬林斯派克先生的下懷。因為他的目的不是為了籌集現金,而是為了提高知名度。他的象征物表明,NFT并不像宣傳的那樣不容易損壞。而OpenSea的反應表明,所謂的去中心化的Web3有它自己的新規則。
馬林斯派克事件是幾年來科技界爆發的最大爭議中的最新轉折。一方是技術主義者,提供各種web3服務的公司和他們的風險投資支持者。他們聲稱,web3是互聯網界的下一個大事件,它是真正的去中心化,而且它潛力無限。在全球范圍內,去年加密領域的風險投資交易價值達到250億美元,而2020年還不到50億美元(見圖表)。上周,硅谷最著名的風險投資公司之一和最大的web3支持者Andreessen Horowitz(簡稱a16z)被報道將籌集45億美元的web3相關基金,以增加現有的三個總價值30億美元的基金。一位高級合伙人本月離開a16z,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專注于web3領域。
與他們對立的是持負面態度的人。他們包括馬林斯派克先生,他甚至因為創造了安全信息應用Signal而在技術,并在烏托邦人中備受尊敬,還有杰克-多爾西,他創立了web3承諾取代的兩個平臺(社交媒體的Twitter和支付領域的Square)。他們認為,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是一個幻想,"你并不擁有'web3'。風險投資公司和他們的[有限合伙人]才擁有web3,"多爾西先生上個月警告說。對于不明就里的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危險的問題:自11月以來,加密貨幣的價值約為10萬億美元,這是web3最成熟的領域,他的熱度可能已經消失。
Global X ETFs 推出區塊鏈和比特幣策略 ETF “BITS”:11月17日消息,總部位于紐約的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提供商 Global X ETFs 周二宣布推出 Global X Blockchain Bitcoin Strategy ETF (BITS)。該基金為積極管理型基金,旨在為長期投資者提供比特幣期貨以及區塊鏈技術公司的敞口。BITS投資的區塊鏈股票涉及:1. 數字資產挖掘;2. 區塊鏈和數字資產交易、硬件和集成;3. 區塊鏈應用程序和軟件服務。BITS的費用為 65 個基點,而 ProShares 和 Valkyrie 比特幣期貨產品的費用為 95 個基點。該公司還于 7 月推出了基于指數的區塊鏈 ETF (BKCH),FactSet 的數據顯示,截至 11 月 11 日,該基金的費用率為 50 個基點,在過去三個月中的回報率為 25.6%。根據ETF.com 的數據,Global X 成立于 2008 年,產品陣容包括 90 多種 ETF 策略基金和超過 400 億美元的管理資產。[2021/11/17 21:56:44]
這場爭斗可能看起來很玄乎。但其中的利害關系很大。它可能會改變互聯網的發展軌跡,以及它所促成的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商業模式。
現代計算的歷史是一場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的持續斗爭。在20世紀80年代,從大型機到筆記本電腦的轉變給了個人用戶更多的權力。然后,微軟圍繞其專有操作系統奪回了一些權力。最近,用戶可以免費下載并適應他們的需求的開源軟件,在部分行業中取代了專有程序--但卻被巨型技術公司重新使用,以運行他們的移動操作系統(如谷歌的安卓系統)或云計算數據中心(包括亞馬遜、微軟和谷歌運營的數據中心)。
web3運動是對也許是最大的集中化的反應:互聯網的集中化。正如在a16z負責web3投資的克里斯-迪克森所解釋的那樣,最初的、去中心化的網絡從1990年持續到2005年左右。這個web1是由扁平的網頁組成的,并由標準機構制定的公開技術規則來管理。下一次迭代,即web2,帶來了科技巨頭的崛起,如Alphabet和Meta,它們設法積累了巨大的集中式用戶信息數據庫。Dixon先生說,Web3 "結合了web1的去中心化、社區管理的精神和web2的先進、現代功能"。
這要歸功于區塊鏈,它把大科技公司賴以生存的集中式數據庫變成了一種公共物品,任何人都可以不經允許而使用。區塊鏈是一種特殊的賬本,它不是由單一實體集中維護的(如銀行控制其所有客戶的賬戶),而是由其權力用戶集體維護的。區塊鏈已經超越了其最早的應用--加密貨幣,并擴散到NFT和其他種類的 "去中心化金融"(DeFi)。現在,它們正日益成為非金融服務的基礎。
a16z的投資組合提供了對這個狂野新世界的一瞥。它已經包括了60多家創業公司,其中至少有十幾家公司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他們為其他公司建立區塊鏈應用提供了工具,就像云計算為基于網絡的服務的開發者提供了一個平臺。Nym已經建立了一個叫做 "mixnet "的東西,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以混合信息的方式,這意味著實際上沒有人可以知道誰在向誰發送什么。
其他a16z的投資是為終端用戶服務的。Dapper Labs創建了NFT應用程序,如NBA Top Shot,這是一個網站,體育迷可以購買和出售數字收藏品,如籃球比賽的關鍵時刻。Syndicate幫助投資俱樂部將自己組織成由 "智能合約 "管理的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這些規則被編碼在軟件中并被植入區塊鏈。而Sound.xyz允許音樂人們鑄造NFT來賺錢。
Dixon先生解釋說,所有這些公司的共同點是,他們很難鎖定客戶。與谷歌和Meta不同,他們不控制用戶的數據。OpenSea(a16z也有股份)和Alchemy只是區塊鏈的管道。如果他們的客戶不滿意,他們可以轉移到一個競爭的服務。Alchemy的老板Nikil Viswanathan說,即使他想,他也無法阻止他們離開。"作為一個企業,我希望有專有的扼制點。但是沒有任何。我們試圖找到它們"。
我們的想法是,這使網絡3公司更加努力地滿足客戶,并不斷創新。他們是否能做到這一點,同時還能賺到盆滿缽滿是另一回事。目前還不清楚對真正的去中心化項目有多少需求。這就是早期web3產品(當時稱為 "點對點 "或 "去中心化網絡")的問題。諸如Diaspora和Mastodon這兩個社交網絡的服務從未真正起飛。他們的后繼者也可能面臨同樣的問題。馬林斯派克先生說,像OpenSea這樣的服務會更快、更便宜、更容易使用,"因為所有的web3部分都消失了"。
或者它能嗎?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是,即使web3像它的前輩那樣順利運作,它也可能會被集中化。Marlinspike先生認為,鎖定幾乎是自動出現的。互聯網的歷史表明,集體開發的技術協議比單一公司開發的技術發展得更慢。他寫道:"如果某樣東西是真正的去中心化,那么它就很難改變,而且常常停留在時間上"。這就創造了機會。他寫道:"一個肯定的成功秘訣是采用1990年的協議,將其集中化,并快速迭代。"
集中化和鎖定已經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利潤。事實上,a16z已經從Meta公司賺取了數十億美元,它是該公司的早期投資者;a16z的創始人之一Marc Andreessen至今仍是Meta公司的董事。Web3的風險投資助推器可能指望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它已經在發生了。盡管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現象,Web3已經表現出集中化的跡象。由于技術的復雜性,大多數人不能直接與區塊鏈互動,或者認為這太乏味了。相反,他們依靠中介機構,如消費者的OpenSea和開發者的Alchemy。
幾年前開始投資web3公司的風險投資公司Union Square Ventures的Albert Wenger指出了其他潛在的 "再中心化的要點"。其中之一是,使許多區塊鏈保持最新的計算能力的所有權通常非常集中,這使這些 "礦工"(他們被稱為)具有不適當的影響力。它甚至可以讓他們接管一個區塊鏈。在其他系統中,代幣的所有權是嚴重傾斜的:在最近推出的web3項目中,30%到40%是由推出這些項目的人擁有的。
這些動態,再加上最近的加密貨幣暴跌,可能會冷卻投資者對該行業的熱情,表明web3不太可能完全取代web2。相反,未來可能會屬于這兩種方法的融合,而web3將占據某些市場。例如,無論人們是否繼續花錢購買NFT,這種代幣在元宇宙中都有很大的意義,它們可以用來追蹤數字對象的所有權,并將它們從一個虛擬世界轉移到另一個。Web3也可能在創造者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這是另一個熱門的概念。風險投資公司Atelier的李進指出,NFTs使在線內容的創作者更容易從他們的商品中賺錢。
Tags:
1月18日,鏈游開發與投資公司Animoca Brands宣布完成3.588億美元融資,由Liberty City Ventures領投,10T Holdings、Gemini Frontier Fund、ParaFi Capital、Provident、紅杉中國和Winklevoss Capital等機構參投,投后估值50億美元。
當你可能想要的所有信息都沒有限制且未經許可時,研究看起來會有所不同。 從《華爾街日報》到JStor再到皮尤研究中心,你是否需要訂閱才能獲得信息,就像你作為一名Web2創作者所需要的那樣?謝天謝地,沒有。這是否意味著信息更容易找到?嗯…。。也沒有。 實際上,在 Web3 中查找信息比看起來要難。
本文由公號"老雅痞"(laoyapicom)授權轉載 用比特幣發工資已經是許多人見慣不怪的了,但是如果用比特幣購買,你認為這個行為在社會上應該怎么認定? 隨后我們再來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入獄后,其加密貨幣的追隨者可以通過DAO幫助他盡早出獄嗎? 今天,老雅痞就給大家帶來Ross Ulbricht現在的狀態,沒錯。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老雅痞(ID:laoyapi),金色報經授權轉載發布。 在某些方面,是的。但可能不會像現在鼓吹的那些。 莫克西-馬林斯派克創造了一種不可偽造的代幣(NFT)。這些數字代幣使用巧妙的加密技術來證明,不需要中央認證器,買方就擁有一塊獨特的數字財產。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一樣,NFT是 "web3 "最明顯的實例。
近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將區塊鏈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正式納入戰略性前瞻性領域,并指出其在推動數字產業化、健全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多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數字經濟時代重要底層技術之一,區塊鏈對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產業數字化發展,推進數字中國建設都起著強大支撐作用。
虎年才剛剛開始,黑客就已蠢蠢欲動,開始對一些DeFi項目“動手”。 2022年2月3日,成都鏈安鏈必應-區塊鏈安全態勢感知平臺輿情監測顯示,跨鏈協議Wormhole遭到黑客攻擊,損失達12萬枚wETH(約合3.2億美元),這也成為DeFi史上第二大的黑客事件。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公眾號近日披露了一起價值千萬的以以太坊作為等價貨幣借貸的民事訴訟案件,林某作為出借人,劉某作為借款人,簽訂了一份《借款協議》,約定劉某向林某借款1000萬元,林某購買等值的以太坊數字資產即以太幣,轉入劉某指定的賬戶,劉某應于收到借款后一年內將該筆借款以人民幣的形式返還林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