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Pol幣 > Info

孫立林:隱私計算與區塊鏈_TET:WHTETGRMOON幣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孫立林2020年4月12日,疫情在深圳似乎開始平靜下來。獨立撰稿人李畫想討論關于區塊鏈的若干問題,給了一個長長的問題列表,一時間不知從何說起。我正好在等待女兒上課外課程,有兩個小時的閑暇片刻,于是就手寫下了以下這些不能稱之為文章的答案。

跟李畫很熟悉,也沒想好一定要發表,很多事情并沒有完全給出自己滿意的闡述,于是拖沓到今天,補充了一些內容,修訂若干別字。這就是一個聊天記錄,美名之為對話錄。關于區塊鏈、關于數據、關于隱私計算,關于基礎設施,更是有關于我們所沉浸于其中的時代,或顯明或晦暗的存在的秩序。李畫:我在寫一篇文章,就是采訪幾個人,請他們聊聊他們覺得區塊鏈的用途會是什么。你之前也曾在其他采訪中談到了這個話題。我能就這一話題接著采訪你嗎?你愿意聊聊嗎?就是問幾個問題,搞懂你說的具體意思是什么?孫立林:沒問題。李畫:謝謝啦~那我微信問一些問題,你有時間的時候回答就行~李畫:“區塊鏈的真正目標是成為全數字化時代的公共基礎設施”,“區塊鏈是金融基礎設施”,這個公共基礎設施就是指金融基礎設施吧,還是比后者更寬泛?李畫:好~可能大部分問題是你回答后,我要根據你的答案來追問。那我先把我目前沒搞懂,需要捋清的問題提出來李畫:Q1.“區塊鏈的真正目標是成為全數字化時代的公共基礎設施”,“區塊鏈是金融基礎設施”,這個公共基礎設施就是指金融基礎設施吧,還是比后者更寬泛?李畫:Q2.為什么你在“公共基礎設施”前加的限定詞是“全數字化時代”,而不是比如說,區塊鏈是未來的基礎設施?Q3.區塊鏈作為公共基礎設施,為什么要與“全數字時代”搭配在一起?李畫:Q4.什么叫全數字時代,什么是新興的數字資產?Q5.什么叫“公共”“基礎設施”?孫立林:真好的問題,開始有刨根問底的哲學意味了。孫立林:全數字化時代的逐步到來,以及相應出現的數字化鴻溝,應該是這個時代的最主要矛盾。李畫:Q6.隱私計算是不是與數據相關的一切能夠被用來確權、治理、交易等等的基礎第一步?李畫:Q7.只有隱私計算實現了,數據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權益體,現在的數據,就像在奴隸制下,未來可能是主權個體?李畫:Q8.如果把區塊鏈理解為一種公共基礎設施來進行設計和開發,與把區塊鏈當作,比如又一種科技創新來開發,最大的不同會是什么?孫立林:我也試著用維特根斯坦的表述方式來回答了:A1、區塊鏈的稟賦是金融基礎設施,本身的構造初始就是用于解決支付清算的最終一致性問題。孫立林:A2、但區塊鏈很大程度上并不真的適合現有金融業務的完整遷移,而是主要適用于“數字貨幣”時代“數據資產”的大規模交易服務與流動性支撐。孫立林:A3、所謂“公共”,其基本緣由是“數據”不同于其他傳統資產的根本特性構筑的。“數據”存有天生的部分公共屬性,而不同于其他資產的完全私有屬性。孫立林:A4、“數據”的“所有權”、“使用權”、“處理權”,在個人、機構、代理人、技術提供方、運營商、互聯網公司、政府等多重主體之間的權屬與定義還存在法理學、學、倫理學以及技術領域都存在多重、多方、多領域的博弈。尚未給出一個完備的、自洽的架構。孫立林:A5、更因為單一來源數據的可信性與“價值”不足,真正具備“價值”的數據應該更多的具有多信源、多維度、多方持續運營等特色;這些分析都不能局限于單一主體的供給;孫立林:A6、所以數據內在稟賦的“公共屬性”決定了承載其流動性的基礎設施具有更為廣泛的內涵與外延,已經不能局限于單一數據格式、單一資產類型、單一清算機制、單一垂直領域的傳統處理方式。該基礎設施必然的需要覆蓋多類型數據源、多結構數據、多重權益主體以及多種計算配置的綜合處理能力;孫立林:A7、基礎設施的基本使命是面向未來的大規模應用,數據的公共屬性這一決定性特點決定了基礎設施的內涵定義與外延闡發;孫立林:A8、海德格爾說人類需要“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數字化進程將其演進為“詩意的棲居在數字領土上”,而目前還沒有“詩意”,因為尚未完成基礎建設和早期的“秩序”建設。孫立林:A9、人類賴以生存的是“秩序”,傳統作為生產基本要素的能源、土地、人口已經不足以反映和承載人類的全部社會活動,數據所代表的數字化時代構造了這樣一種新的“秩序”,在其中隨著人類社會化網絡“規模”的日益非線性增長,“數據”以及相應的數字化活動的本質是降低了社會化網絡的”綜合運營成本“,這是人類邁入”數字化時代“的隱秘根本;孫立林:A10、新秩序的構架建基離不開數據流動性的需求與實質性的增長,過去幾十年IT與互聯網的實踐將人類的部分行為習慣躍遷到了網絡為日常生活總線這一實質,但仍然沒有將全部的物理生活映射或者躍遷到數字為表征的網絡行為。所以只是部分的進入了數字化,而不是”全“數字化。孫立林:A11、”全“數字化的基本表征可能呈現為人類物理生活與社會化生活的全面實時在線化,但其隱秘的根本在于背后的多方博弈,以建立基本的”秩序“。其中”好“的秩序的根本是可以確保每一個個體的數字化自然權利可以被清晰的定義和確認、委托與授權、交易與受益;離開了完備的、自洽的、自足的數據自然權利,秩序無從談起;孫立林:A12、全數字化時代可以被簡單建構為:節點+數據+連接,沒有足夠規模的這三個要素,就不會產生足夠規模的”涌現“,就不會存有或然合理的”秩序“;孫立林:A13、基于特定秩序的數據的”自由“流動還沒有大規模實現,也就不能判定為全數字化的到來;孫立林:A14、數據各個利益相關方的”自然權利“背后隱有一個基本現實:即絕大多數”節點“或者可被認定的”數據所有方“都不具備足夠的數據處理+分析+交易能力。這決定了其必然會尋求將其所有的數據自然權利以各種特定秩序下許可的方式讓渡、轉移、授權、委托給其他具備能力的”節點“;孫立林:A15、以上問題的存在即構成了新一代公共基礎設施背后的”隱秩序“;更需要進一步被顯明的闡發為公開、透明、可執行的”明秩序“孫立林:A16、隱私計算的本質是全數字化時代”秩序“構造的基礎組件,離開對于數據密文的處理能力,即無法保障”秩序“的供給。如同私有財產的界定與法律邊界尚未存在就沒有重商的資本主義興起。孫立林:A17、作為全數字化時代秩序所依賴的能力組成部分的隱私計算,必然是這一時代公共基礎設施的基本稟賦。其根本意義不僅構造了秩序、建構了新商業、承載了新網絡,也重構了人類的行為,更進一步定義了何為人類的數字化生命以及隨之而來的”自然權利“。孫立林:A18、所謂”基礎設施“需要對數據秩序的全面實現,必然不會只依賴于一種技術,區塊鏈技術是分布式賬本技術的一種實現、分布式賬本是分布式技術的一種實現。脫離于具體技術來討論應用與脫離于秩序建構來討論具體技術,以及脫離于實際應用來討論數據價值,都是盲人摸象式的認知偏差。孫立林:A19、核心是秩序。孫立林:A20、基于對于人類數據自然權利的探討,來構建秩序,而后才是應用與技術。孫立林:A21、但隱藏在背后的根本驅動力來自于:大規模的人類社會化網絡必然會需要非線性的降低這一網絡的綜合成本,簡單地說就是用更少的投入來換取該網絡的運行。這里必然存在一個類似于生命的”基礎代謝率“。這就是基礎設施需要考慮的核心指標了。李畫:Q9.可不可以這么理解:區塊鏈解決了支付清算的一致性問題,它是一種金融基礎設施;在數字化時代,由于數據的公共屬性,其他形式的金融基礎設施難以勝任數據資產的流通和交換,而區塊鏈是可以勝任的。所以我們說,區塊鏈的真正目標是成為全數字化時代的公共基礎設施。李畫:Q10.以及,可不可以這么理解:在非數字時代的生活中,金融基礎設施只是社會運轉的基礎設施中的一種,當然是很重要的一種;但在數字時代,因為數據幾乎就意味著全部,這時候承載數據流通和交換的金融基礎設施,實際上是這個時代“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與如今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因此,你用“公共基礎設施”來稱呼它,而不是用“金融基礎設施”來表達。孫立林:是的。孫立林:本身不在一個層面。孫立林:所以我通常是用了一個詞:超級清算方孫立林:A22.面向金融資產的金融基礎設施已經不能反映全部的數據資產化、證券化乃至貨幣化的問題,也無法承載其上全數字化的”秩序“,更不能滿足蘊含于其中的技術要求。孫立林:A23.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各項分布式計算技術的組合才能逐步迎合這一需求,而不是區塊鏈本身。孫立林:A24.隱私計算與區塊鏈就不在一個領域。所以我還用過一個詞:“下一代計算架構”,來徹底的闡述這個變化。孫立林:A25.即單一云架構、單一數據格式、單一賬戶體系和ID條件下對于明文的處理,演進為跨云、跨數據格式、跨賬戶和ID條件下對于密文的處理;從簡單的數據交換及數據互操作進化到復雜的計算互操作。李畫:好,我基本理解你的意思了現在問一些細碎的問題,你不要嫌煩哈。孫立林:沒問題。李畫:Q11.“數據的公共屬性這一決定性特點決定了基礎設施的內涵定義與外延闡發”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內涵定義以及其外延闡發?孫立林:A26.數據其內生性是一種被認定的新一代的生產要素,但與土地、能源等要素一樣,同樣需要一個去粗存精的提煉和價值化過程。A27.其公共屬性本身也決定了單一來源、單一用途和單一維度的數據很難有真正的價值。因此不能泛泛的說“數據資產”,而是關注數據的可計算性。A28.數據的海量供給將會導致定價權向可以聯合提供價值的“計算方”遷移,我們真正關注的是“可計算資源”,而非泛泛而論的“數據”。未來的網絡不再是數據驅動,而是有可計算的資源來驅動和定價。將會直接決定網絡本身的規模與流動性。可以見稱之為“計算互操作”的互聯網。A29.所以我們說“一切皆可計算”。李畫:Q12.恩,但當說區塊鏈是金融基礎設施時,前邊給的原因是“它的構造初始就是用于解決支付清算的最終一致性問題”,所以我想寫清楚兩者間的因果關系孫立林:A30.這個就是中本聰論文的初衷,論文摘要里寫的也非常清楚。李畫:Q13.“隱秩序”是指會去尋求讓渡、轉移、授權嗎?“明秩序”是指把“尋求讓渡、轉移、授權”公開透明可執行嗎?李畫:Q14.“這里必然存在一個類似于生命的“基礎代謝率”。這就是基礎設施需要考慮的核心指標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李畫:Q15.“但隱藏在背后的根本驅動力來自于:大規模的人類社會化網絡必然會需要非線性的降低這一網絡的綜合成本,簡單地說就是用更少的投入來換取該網絡的運行”,“更少的投入來換取該網絡的運行”與“秩序”的關系是什么?秩序是為前者服務的?李畫:Q16.如果概括來說的話,區塊鏈在構建數字化時代的新秩序中的具體作用是什么?或者說它與新秩序,與新秩序的其他組成部分的關系是什么?孫立林:A31.數據區別于其他生產要素的重要區別在于:數據的稟賦是非完備私有化的“公共屬性”。其內在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其公共屬性與私有屬性的合理實現和定義,即數據的價值需要在多方之間的協同來實現的,“協同”創造價值,而非單獨的評級、估值和定價。因此要求承載數據生產要素的新一代基礎設施圍繞其基本稟賦來實現。這也是我們提出“超級清算方“的基本原因。A32.從可計算資源角度來看,將可以不再受到行業、地域、標準和類型的限制,將其本質還原為“協議”的互操作,而不需要每個行業、每個地區、某個標準、某種特定類型數據都自定義其所需的基礎設施。這就是超級清算方可以達到的目標。孫立林:A33.“隱秩序”是剛才打字回答問題時腦袋里跳出來的一個詞,即數據在沒有得到嚴格定義或者被作為“可計算資源”之前,就已經存在相應的讓渡、轉移與授權了。我們默認或者下意識的移交了數據的處理權、使用權,甚至在處理權移交的過程中就已經可持續的移交了所有權。這個問題必須通過新興的基礎設施來厘定和明晰,需要將所有權、使用權和處理權完全分立。孫立林:A34.如何度量基礎設施的效用或者有效性?如何度量基礎設施的可運營性或綜合成本?如何度量基礎設施的基本能力或者載荷邊界?如何度量基礎設施的安全閾值或者安全的極值?這些都需要給出基礎設施本身可度量的指標體系,與生命體一樣承載了能量、信息與數據流動性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也會有一個基礎的代謝能力來提現以上的問題。孫立林:A35.從最終商用視角來看,每種技術都有其特定的局限性和部署要求,在不同的場景和應用需求下有各自的特色。但總體來說新一代隱私計算的大規模實現都需要高度依賴于密碼學的大規模部署和商用。密碼學從數學理論上給出了一個系統的“可證明安全性”。也就是說一個系統之中可計算資源的隱私屬性可以獲得的安全性的“極值”或者叫做“安全層級”,是由該系統所能夠有效率的、可驗證的使用的密碼學基礎來決定的。孫立林:A36.秩序就意味著系統是可收斂而不是發散的、是成本可度量可接受而不是無限制的、多方博弈關系處于動態平衡而不是混沌的。秩序是對于整個系統表現出來的可持續運營的一個綜合定義和抽象,而不是先驗性的理論或者泛泛的描述。孫立林:A37.狹義的區塊鏈定義是指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的實現,也只是未來基礎設施當中使用的技術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廣義的區塊鏈今天已經被用作整個數字時代基礎設施的同義指代,但仍然需要與隱私計算網絡、iot、AI等其他技術協同起來才能真正的支撐整個新的秩序。人類需要的直接效用仍然來自于面向數據的各項應用,而不是相對被遮蔽在底層的基礎設施技術。孫立林:A38.事情的本質就是度量其制度性的交易成本。(本文作者介紹:現任矩陣元創始人兼CEO,Chinaledger創始成員及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Maker對ETH、rETH等多個金庫參數進行更改:金色財經報道,DeFi協議Maker發文稱,治理模塊已批準ETH、wstETH、rETH、Curve stETH-ETH LP和WBTC等金庫類型的一組參數更改。

穩定費增加:ETH-A從1.5%增至1.75%,ETH-B從3%增至3.25%,ETH-C從0.75%增至1%,wstETH-A從1.5%增至1.75%,wstETH-B從0.75%增至1%,IRETH-A從0.5%增至0.75%,CRVV1ETHSTETH-A 從1.5%增至1.75%;

目標可用債務(缺口)增加:WSTETH-A從1500萬DAI增加至3000萬DAI,WSTETH-B從1500萬DAI到3000萬DAI。[2023/4/21 14:18:58]

印度早期風險投資基金pi Ventures獲10億盧比投資承諾,將專注區塊鏈等創新領域:金色財經報道,印度早期風險投資基金pi Ventures宣布已經從印度小型工業發展銀行 (SIDBI) 管理的初創企業基金 (FFS) 中獲得 10 億印度盧比(約合1200 萬美元)的投資承諾,同時還得到了BII、Nippon India Digital Innovation AIF (NIDIA)、Accel、Colruyt、以及Binny Bansal、Varun Alagh等投資方的支持。pi Ventures宣布將利用這筆資金投資人工智能、區塊鏈等跨行業深度技術的初創公司,目前旗下加密和區塊鏈行業的投資組合包括Web3網絡安全公司Silence Laboratories、工業技術公司SwitchOn、區塊鏈B2B貨幣供應鏈管理平臺OweMe等。(technode.global)[2023/4/13 14:01:47]

上海數據交易所明年將正式運行,醞釀上線數據國際板:金色財經報道,上海數據交易所總經理湯奇峰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上海數據交易所明年將正式運行,醞釀上線數據國際板。據上海數據交易所官方網站顯示,當前上海數據交易所已上線25個數字資產,有8個數字資產發行方。[2022/11/25 20:45:28]

BAYC#232以800ETH成交,此前成交價為1080ETH:金色財經報道,BAYC#232以800ETH(約96萬美元)成交,10個月前的上一次成交價1080.69ETH,買方ENS為keungz.eth,賣方為NFT巨鯨、ChainProtocol首席執行官Deepak.eth。[2022/11/24 8:03:30]

德勤調查:將近3/4的美國零售商計劃在未來兩年內接受加密貨幣或穩定幣支付:6月9日消息,根據德勤發布的一項新調查,有將近四分之三的美國零售商計劃在未來兩年內接受加密貨幣或穩定幣支付。該報告源自在2021年12月3日至12月16日期間對美國零售組織的2000名高級管理人員進行的調查。[2022/6/9 23:02:38]

Tags:區塊鏈ETHTETSTE區塊鏈dapp開發例子ETHYS幣WHTETGRMOON幣NSTE價格

Pol幣
Token Fund消逝,加密VC崛起_KEN:TOKEN

編者按:本文來自鏈捕手,作者:胡韜,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乍看之下,TokenFund與加密VC機構似乎是同一個事物,都是區塊鏈投資機構的稱呼,但在兩個不同稱呼的背后,代表著國內機構區.

1900/1/1 0:00:00
2020年加密貨幣的精彩瞬間,與2021年的十大猜想_DEFI:DOGDEFI幣

編者按:本文來自區塊律動BlockBeats,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還有15天,動蕩魔幻的2020年將迎來最終章.

1900/1/1 0:00:00
區塊鏈領域的金融“新世界”_區塊鏈:DEFI

DeFi是金融的最前沿,而區塊鏈本身就是金融。這是acBTC創始人DanielTang對整個區塊鏈行業未來的認知,目前,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從業者均認為:區塊鏈的未來必須是金融.

1900/1/1 0:00:00
OKEx領銜,眾多交易所搶上的1inch為什么這么火_INC:KEX

12月25日,去中心化聚合交易平臺1inch已正式推出治理代幣1INCH。1INCH一出,便引起各數字交易平臺的搶上,三大交易所中OKEx于今早7:00奪得首發.

1900/1/1 0:00:00
過度的熱點:一文看懂算法穩定幣的本質_加密貨幣:加密貨幣怎么交易

編者按:本文來自WebX實驗室Daily,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加密貨幣的DeFi市場又掀起一波新的高潮,這次焦點落在了穩定幣身上,而這次的穩定幣顯然是更具有想象力的,憑借計算機代碼控.

1900/1/1 0:00:00
鴨子也能飛上天,10天6倍的DuckDao了解一下_DAO:DuckDaoDime

鴨子上天了!Odaily星球日報近期發現,一款從Logo到名字都“鴨里鴨氣”的項目DuckDao近來表現相當強勁.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