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2021首屆數字金融前沿學術會議”在線成功舉辦。會議由清華經管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主辦,中心主任羅玫教授主持。中國銀行原行長、清華經管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顧問委員李禮輝帶來了題為“穩定幣:潛在風險與應對策略”的主題演講。本文根據演講內容整理。
近年來,數字金融發展飛快,數字貨幣是其重要一環。我們將采用數字化技術的貨幣形態統稱為數字貨幣,可大致分為法定數字貨幣和非法定加密數字貨幣。非法定的加密數字貨幣又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就是所謂的虛擬貨幣,總體上缺乏資產的支撐、交易價格跌宕起伏;另外一類就是今天著重討論的穩定幣。穩定幣聲稱錨定主權貨幣,由金融資產做支撐,可以保持價值的穩定。
穩定幣市場發展很快且高度集中,根據Coingecko今年7月份的數據,7月初全球穩定幣的總市值超過了1100億美元。排名前3的穩定幣占其中的90%,其中USDT占640億美元,USDC約是260億美元,BinanceUSD約是110億美元。目前,世界范圍內各國家對穩定幣均缺乏明確的法律規范,也缺乏有效的金融監管,同時還缺乏可信的外部審計。
SushiSwap發布Q2路線圖,將于5月推出AMM v2:官方消息,SushiSwap發布Q2路線圖,預計將于4月推出限價訂單與Kashi v2,將于5月推出AMM v2以及Onsen v2。[2021/3/31 19:32:41]
最大的金融市場在美國,我們先來關注美國穩定幣的動態:第一是美國總統金融市場工作組最近發表了一個《穩定幣報告》,該《報告》把穩定幣定義為旨在保持相對本國貨幣或其他參考資產穩定價值的數字資產。穩定幣及其活動存在投機性數字資產交易的風險,有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針對這些情況,《報告》建議應盡快把穩定幣機制中的某些活動定義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支付清算和結算活動,納入現有監管體系。此外,盡快對美國現有法律予以補充,對托管錢包提供商、穩定幣發行機構遵守關于商業機構從屬關系的活動進行限制,以便有效地管控穩定幣及其相關活動存在的各種風險。
第二個動態是Facebook推出Libra替代方案Diem,從過去的瞄準一攬子貨幣改為單一錨定美元。Diem的創始機構在全球有二十幾億的用戶基礎,它一旦獲得批準,就很有可能迅速發展成為超主權的全球性貨幣,滲透平民大眾的經濟生活,全面爭奪傳統的金融業務,形成超越銀行的跨國金融獨角獸,可能會對現有的金融體系、貨幣體系造成重大的沖擊。
由于Diem的基本依托還是美元,所以它也有可能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美國繼續推進美元貨幣霸權的工具。這可能會對我國數字人民幣進入國際市場產生沖擊,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該方案最終能否獲批還有待觀察,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的一個副主席在6月29號的演講中提到,對私營機構發行結構合理的穩定幣應持支持態度,認為它會支持美元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
穩定幣的支持者認為穩定幣可能會被家庭和企業廣泛用作支付手段,如果說穩定幣設計良好,而且受到適當的監管,它可以支持更加快捷、更加高效、更具包容性的支付選項。但同時也要認識到此類新型金融產品存在的風險。
我國是一個經濟大國,實行更高水平的經濟開放、金融開放,也包括資本市場的開放已成為基本國策。我國雖明令禁止包括穩定幣在內的虛擬貨幣的交易,但基于分布式架構和去中心化協議的穩定幣仍可能會對我國的金融市場產生沖擊。著眼于未來,我們應該積極地培育數字金融的核心競爭力,主動應對去中心化金融的沖擊,保護投資者利益,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確保金融創新的可持續發展。
具體有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把數字人民幣打造成全球最佳的央行數字貨幣。進一步完善底層技術結構和應用場景設計,力爭保持我國央行數字貨幣實驗在全球的領先地位。打造全球最佳的央行數字貨幣不僅有利于推進普惠金融有效應對虛擬貨幣對現行貨幣體系和金融體系的沖擊,而且有利于在數字經濟時代促進全球貨幣金融體系的均衡和協調。
第二,建立分布式架構的金融安全屏障。
基于全新數字化技術的數字貨幣及其它去中心化金融工具已經潛在具備了顛覆性,應重點研究該架構下新型金融工具穿越金融基礎設施屏障的可能路徑,做好技術對策和政策預案,構建數字金融的安全屏障。
第三,在產業融合中建立穿透式監管。
數字化技術創新正在改變金融服務的模式,逐漸形成交互、交叉、交集的金融新業態,新業態呼喚監管創新。數字化的金融監管系統應由金融監管部門共建、共享,覆蓋所有的金融機構,也包括涉及金融業務的科技機構,同時,要穿透不同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業務,實現金融監管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
Tags:
注:本文最初于 2014 年 4 月 17 日發布在 Gavin Wood 的博客「Insights into a Modern World」上,那時 Gavin 還在擔任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和 CTO,也還沒有創立 Polkadot。在這篇博客中,Gavin 全面地解釋了他心中的 Web3.0 時代應該是什么樣的,以及構成 Web3.0 的四個組件。
近日,運營了近四年的小米區塊鏈游戲“加密兔”宣布即將正式下線。2021年NFT、元宇宙概念曾一度爆火,在國內也帶火了不少游戲概念公司,而在國外備受追捧的區塊鏈游戲,在國內卻似乎早已被遺忘。 近日,小米區塊鏈寵物游戲“加密兔”官方宣布,加密兔產品將于 3 月 1 日下線。
虛擬數字人與NFT的交集。
12月28日,“2021首屆數字金融前沿學術會議”在線成功舉辦。會議由清華經管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主辦,中心主任羅玫教授主持。中國銀行原行長、清華經管數字金融資產研究中心顧問委員李禮輝帶來了題為“穩定幣:潛在風險與應對策略”的主題演講。本文根據演講內容整理。 近年來,數字金融發展飛快,數字貨幣是其重要一環。
2022年,NFT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字,這些所謂的“數字收藏品”在2021年經歷了快速的上升。 總之,NFT已經占據了世界的一席之地。通過NFT,數位藝術家們得到了他們應得的認可。然而,說到把它看作是一種“藝術”,人們似乎存在著分歧。維基百科似乎要將NFT歸類為“非藝術”。而這對于當前藝術領域蓬勃發展的NFT而言可能是一場悲劇。
頭條 ▌趙長鵬:2022年SocialFi和GameFi將成為主要驅動力 1月11日消息,幣安CEO趙長鵬在《財富》雜志印度版塊刊登評論。他表示:“DeFi在2021年出現了快速創新,我們可能會在2022年看到蓬勃發展的興趣和創新,其中SocialFi和GameFi將成為主要驅動力。
近年來,去中心化金融(DeFi)給市場提供了很多機會,卻也給監管者、投資者和金融市場帶來了嚴峻的風險和挑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針對DeFi的監管發表了 《關于去中心化金融風險、法規和機遇的聲明》,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對其進行了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