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FIL > Info

多鏈世界的“高速公路”:一文讀懂跨鏈協議演進與未來_區塊鏈:BTC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當我們發現自己正處于另一個“加密貨幣寒冬”之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系列項目破產、監管打擊和宏觀看跌推動的——但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忽視促成下一次牛市的技術突破和將權力下放的精神重新引入大眾。上一個周期的主題之一仍然是行業參與者討論的最前沿的話題,那便是互操作性的興起。作為2017-20181C0時代經常被討論的話題,隨著跨鏈基礎設施的到來,多個獨立區塊鏈之間的通信在這個周期成為現實。如今,有許多人質疑原生跨鏈應用程序的可行性——最著名的是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Buterin,他在今年早些時候表示:“雖然我對多鏈區塊鏈生態系統持樂觀態度,但我對跨鏈應用程序保持悲觀,跨鏈的安全限制是一個關鍵原因......”。盡管該主題辯論的答案遠非二元,但我們同意Buterin的立場。我們認為,跨鏈的不可持續激勵機制導致人們高估了對跨鏈dApps的需求,同時低估了潛在的安全風險。毫無疑問,跨鏈基礎設施在促進多鏈格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多鏈格局的持續增長并不一定意味著跨鏈基礎設施有無窮無盡的效用。我們的論點是,目前建立在異構鏈之間的通用跨鏈協議可能會通過優化鏈間通信來充當多鏈生態系統結構中的“高速公路”。本文的目的是通過解決以下問題來全面探索我們的論點:跨鏈橋的演變跨鏈橋的現狀當前圍繞跨鏈的興奮被誤導了?多鏈世界中的跨鏈基礎設施結論跨鏈橋的演變

注意:對于那些已經熟悉跨鏈格局的人,我們建議跳過本節并從“跨鏈橋的現狀”開始。特定類型跨鏈橋:資產、應用程序和公鏈特定于資產:跨鏈橋是支持獨立區塊鏈之間價值轉移的最簡單的系統。第一個中心化跨鏈橋以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平臺(CEX)的形式出現,它使用“公證人方案”使用戶能夠在多個獨立的網絡之間交換資產。不久之后,更多的鏈上跨鏈解決方案開始出現,即BitGo、Kyber和Ren合作,以包裹比特幣(WBTC)的形式將比特幣(BTC)移植到以太坊網絡上。簡單來說,BitGo充當了BTC托管人,存儲用戶的比特幣,然后在以太坊上發行代表比特幣的合成資產。BitGo定期接受WBTCDAO成員對其代幣供應的審計。WBTC及其合作伙伴的努力讓我們可以初步了解特定資產的跨鏈基礎設施在相鄰網絡中解鎖的更多可能性。自WBTC誕生以來,我們看到有更多開發團隊在這種特定于資產的跨鏈橋上進行創新,目的是盡量減少資產移植過程中的信任因素。例如Polkadot網絡的一條平行鏈Interlay,他們的旗艦產品是intBTC。intBTC使用信任最小化的設計來促進資產互操作性。總而言之,intBTC是由托管人持有的BTC和其他抵押資產支持的BTC合成資產。如果托管人丟失或選擇竊取托管的BTC,則Interlay網絡的激勵系統會通過削減他們的抵押資產來阻止他們從事惡意行為。這些博弈論機制為市場參與者創造了更強大、去中心化的資產跨鏈橋替代方案,可以更安全地參與跨鏈活動。特定于應用程序:在特定資產的跨鏈橋之后,出現了特定于應用程序的跨鏈基礎設施,也可以理解為,功能僅限于為單個應用程序提供服務的跨鏈橋。Thorchain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跨鏈流動性協議,最初于2018年提出構想,并于2021年推出,它是這種跨鏈橋類型的早期例子。Thorchain使用CosmosSDK構建了L1網絡,允許用戶以信任最小化和無需許可的方式交換不同網絡的原生資產,從而取代傳統交換方法。類似于特定于資產的跨鏈橋的開發人員活動,我們看到更多的開發團隊團隊繼續探索新穎的架構設計以實現特定于應用程序的互操作性。一個著名的名字是Chainflip,這是一個基于Substrate的跨鏈去中心化交易所,旨在減少目前在交換不同網絡原生資產時存在的摩擦和中心化。作為L1網絡,Chainflip利用網絡驗證器來維護每個“保險庫”,創建“去中心化結算層”。與結算層配對的會計層存在于狀態鏈上,狀態鏈是一種運行Aura股權證明共識系統的中間區塊鏈。狀態鏈會跟蹤用戶余額、事件處理和執行指令。簡而言之,Chainflip通過運行每個網絡的全節點或輕節點來觀察其支持的L1上的活動,并在狀態鏈的驗證者達成共識后使用多方計算(MPC)執行資產交換。特定于公鏈:雖然特定于資產的跨鏈橋通常被認為是獨立網絡之間價值移動的最早實例,但隨著特定于公鏈的跨鏈基礎設施的到來,我們開始看到跨鏈活動的急劇加速。例如AvalancheBridge、PolygonBridge和RainbowBridge等,已證明在為開發人員和用戶在不同網絡的價值轉移方面不可或缺。跨鏈橋的局限性:在過去的這一年里,我們越來越意識到跨鏈解決方案的安全問題。我們目睹了跨鏈橋的共識漏洞、用戶資金損失和死亡螺旋。2022年2月的Wormhole黑客事件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研究。由于攻擊者利用了Wormhole設計中的過時代碼的漏洞,Wormhole損失了120,000個包裹ETH(WETH)。攻擊者通過回避簽名驗證并創建虛假的“指令sysvar”來讓驗證器操作批準,從而允許他們偽造簽名通行證并順利地盜取了120,000WETH。注意:即使是加密行業最成熟的開發團隊也不能幸免于此類漏洞。令許多人驚訝的是,Binance跨鏈橋在2022年10月6日遭到攻擊,被盜取了200萬BNB。雖然網絡驗證者迅速停止了網絡,阻止了價值4.3億美元的BNB從鏈上被轉移,但我們再次受到提醒,那就是跨鏈橋基礎設施的風險。這些不幸的事件非常明確地表明,盡管跨鏈橋迄今為止做出了貢獻并具有不可否認的前景,但仍處于起步階段。通用跨鏈基礎設施的興起:正如本節開篇所述,互操作性的第一個時代主要關注獨立區塊鏈網絡之間的價值轉移。盡管這些跨鏈橋本身具有增值作用,但這些跨鏈橋僅觸及了跨鏈用途的表面。這將我們帶到了許多人認為的跨鏈“終局之戰”:通用的跨鏈消息傳遞。通用跨鏈消息傳遞協議是信任最小化網絡,有助于在兩個或多個區塊鏈上的端點之間傳輸復雜信息。開發人員可以利用這些互操作性網絡作為抽象層,無縫地在多個網絡上交互。需要注意的是,每種通用跨鏈消息傳遞的方法都是不同的,開發團隊會根據安全性、延遲、共識和消息傳遞成本做出不同的設計。像LayerZero、Axelar、Nomad和Hyperlane這樣的團隊展示了各種各樣的安全架構。

多鏈資金托管平臺 Tholos 完成 150 萬美元 Pre-seed 輪融資:1月28日消息,多鏈資金托管平臺 Tholos 完成 150 萬美元?Pre-seed 輪融資,North Island Ventures、Lattice Capital、Chainforest 和 Dispersion Capital 領投,Reverie、Alex Zhang、Blockworks 聯合創始人 Mike Ippolito、Layer3 創始人 Brandon Kumar、369 Capital、Guild 創始人 RAZ、Delphi Digital 研究員 Can Gurel、FWB 財政部主管 Vasanth Thiruvadi、Arnav Pagidyala 等參投。[2023/1/28 11:34:00]

LayerZero是通用互操作性解決方案之一,也是第一個沒有自己的原生共識系統的跨鏈協議。“Omnichain”網絡通過使用兩個獨立實體連接不同鏈上已建立的端點或智能合約來發揮作用:預言機和中繼器。預言機是第三方服務,負責從源鏈獲取區塊信息并在目標鏈上廣播這些信息。而中繼器是鏈下實體,負責在鏈A和B之間傳遞交易證明以確保交易的有效性。這種將中繼器與預言機分離的模型使得協議只有在這兩方相互勾結時才會受到惡意活動的影響。

與假設鏈下實體安全的LayerZero相比,Axelar是另一種通用互操作性協議,它通過使用CosmosSDK構建的PoS網絡實現信任最小化的消息傳遞。Axelar消息傳遞設計的核心是其網關智能合約,它存在于協議支持的每個鏈上,并由Axelar網絡的驗證器保護。

Nomad提出了另一種方法來促進信任最小化的跨鏈消息傳遞,它使用一種被稱為“Optimistic驗證機制”設計。該機制消除了輕客戶端,同時依靠欺詐證明和發布證明來防止通道故障的風險——這種模型可能會導致相對較高的網絡延遲,但提高了Gas效率,大大降低跨鏈橋的漏洞風險。

多鏈質押基礎設施Stader Labs與P2P期權協議Delta Theta達成合作:7月29日消息,多鏈質押基礎設施Stader Labs宣布與P2P期權協議Delta Theta達成合作。通過此次合作,用戶將能夠使用Stader的流動質押代幣Matic X創建期權并在Delta Theta上進行交易。[2022/7/29 2:46:18]

由于安全性是跨鏈協議的一個重要因素,最終使我們找到了跨鏈賽道的最新參賽者之一,Hyperlane。Hyperlane是一個通用的跨鏈消息傳遞層,從Cosmos的IBC中汲取靈感,使開發人員能夠在異構網絡之間傳遞信息,同時使應用程序能夠共享狀態。該協議的消息傳遞API允許發送和接收鏈間消息,它使用由兩個系統保護的收件箱-發件箱結構的“主權共識”:由CosmosSDK構建的PoS網絡以及特定于應用程序的驗證器集構成。主權共識允許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對收件箱合約收到的消息擁有自由裁量權,使開發人員可以將其各自的收件箱與可能由受損驗證器集傳輸的任何潛在惡意消息隔離開來。鑒于我們目前處在跨鏈基礎設施的起步階段,我們還沒有看到真正經過實戰考驗的跨鏈通信架構。因此,雖然我們預計跨鏈整合將在未來發生,但市場必須先要達到成熟狀態,重新認識它。跨鏈橋的現狀

我們已經確定,跨鏈橋對于獨立區塊鏈之間的價值流動是不可或缺的,隨著通用跨鏈網絡的興起,更復雜的跨鏈交互即將出現。既然我們已經在跨鏈基礎設施的類型以及當前和未來功能的范圍上保持一致態度,接下來我們將注意力轉移到圍繞跨鏈消息傳遞協議的數據上,以更好地了解它們的主要用例和趨勢。注意:目前可用于跟蹤跨鏈活動的指標和數據平臺很少。在理想世界中,衡量跨鏈的最有效方法不僅是跟蹤TVL指標,還包括跨鏈合約調用次數、垂直調用分布、鏈之間的依賴關系等指標。由于我們還沒有達到那個成熟度,我們不得不依賴現有的簡易指標,比如跨鏈存款人數量和TVL分布,以衡量如今的跨鏈格局。

多鏈數字資產管理平臺dHEDGE集成Uniswap v3:金色財經消息,作為dHEDGE Aurora發布的一部分,多鏈數字資產管理平臺dHEDGE已集成Uniswap。這一集成將推動dHEDGE的一系列可能性,為該項目開放各種新的流動性供應計劃。

此外,集成將通過Uniswap的v3策略提供額外的收益來源。它還將開辟更多的交易渠道,供資產管理公司為投資者使用。(CoinQuora)[2022/3/8 13:44:56]

從以上圖表中我們得知,自2021年11月以來,跨鏈存款人的數量一直呈下降趨勢。與2022年8月的鏈上分析相比,業內最成功的替代L1Polygon、BSC和Avalanche,其每月存款人分別減少了約42%、86%和95%。然而,這一趨勢令人著迷的是,它對每個網絡內部的活動影響有限。盡管在此期間跨鏈存款有所下降,但我們看到這些網絡的活躍錢包數量僅略有減少。值得考慮的第二個指標是TVL在不同網絡中的分布。我們強調,在衡量跨鏈活動時,只考慮TVL會描繪一幅相當具有誤導性的畫面,這僅僅是因為整個市場自2021年11月高點以來經歷了大規模下跌。重要的是不要從TVL中過度推斷,但仍有一些與跨鏈活動有關的信息值得思考。

上圖表明,在2022年4月以太坊網絡的主導地位跌至50%的低點后,過去幾個月TVL分布已基本流回以太坊生態系統。雖然我們承認Terra的崩潰為以太坊重回主導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對臨時激勵所發揮的作用以及相應的流動性流向其他生態系統更感興趣。在這里,我們回顧一下Avalanche和Fantom的激勵計劃、生態系統主導地位的相應增加以及各自的后果。與2021年“AvalancheRush”之前相比,Avalanche目前在TVL的份額上升了約16倍。然而,相對于2月份的歷史最高點,Avalanche的主導地位仍然下降了約50%。某些L2的表現略好于替代L1,Arbitrum和Optimism的TVL份額保持在約1.67%和1.50%。盡管令人印象深刻,但我們不能忽視潛在激勵計劃可能對其當前表現產生的影響。Optimism已經推出了原生代幣,它可以引導用戶活動,然后也在戰略上保持激勵措施,例如為未來的空投分配了額外的14%的供應。與此同時,圍繞潛Arbitrum代幣潛在空投的猜測引發了無數關于“如何最好地交互以獲得更多的代幣空投”的推特話題。現在,真正重要的不是團隊激勵用戶參與,而是這些生態系統在沒有激勵的情況下能夠留住用戶的能力。隨著激勵計劃的推出,Optimism活躍用戶在7月底左右飆升,并暫時超過了Arbitrum用戶數量。區塊鏈數據分析平臺Messari提供的證據表明Optimism用戶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機的,因為隨著生態系統激勵計劃的啟動,交易地址的數量減少了。

Huobi DeFi Labs投資總監Unica:中心化業務在多鏈生態中,也占有一席之地:5月11日,在以《跨界腦暴:眺望Solana生態大宇宙》為主題的AMA中,Huobi DeFi Labs投資總監Unica表示,中心化業務在可以預見的多鏈生態中,因為跨鏈可交互性和效率的優勢,也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我們充分開放與各方的合作,為多鏈拓撲結構的生成助力。Solana具有獨特的技術優勢和旺盛的生態生命力,所以我們以此為始來進行探索。[2021/5/11 21:49:19]

話雖如此,我們還必須注意,Arbitrum和Optimism本質上是L2,應該被視為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擴展。由于以太坊似乎在激勵措施最小的時期就成為了用戶聚焦點,因此L2TVL有可能在長期時間內相對于替代L1更具粘性。當前圍繞跨鏈的興奮被誤導了?

我們似乎接受了這樣一種信念,即應用程序必須是原生跨鏈的,以解決圍繞用戶鏈上體驗的關鍵痛點。雖然這種觀點可能有些道理,但我們還必須解決上述數據中呈現的另一種現實:迄今為止,在特定于資產類型之外似乎只存在非常有限的非激勵性跨鏈活動。用于吸引流動性的人為激勵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跨鏈的價值流動,并且似乎成為跨鏈基礎設施用戶的主要刺激因素。換句話說,跨鏈解決方案只是通過充當新興區塊鏈網絡引導流動性和雇傭資本從事投機行為的媒介,實現了產品與市場的契合。當我們通過這個角度考慮問題時,我們不得不思考隨著行業的不斷成熟,如果出現了吸引流動性的替代方案,那么這些激勵性的跨鏈基礎設施是能夠繼續發揮作用,還是逐漸消失?作為最終抽象層的互操作性通常是加密愛好者所說的“終局之戰”,但正如數據顯示的那樣,多鏈世界并不意味著需要跨鏈。有人可能會爭辯說,跨鏈基礎設施在實現更平等的網絡訪問發揮了關鍵作用,并且跨鏈dApps將對于解決“用戶進入以太坊等擁塞網絡”的金融障礙至關重要。這當然是公平的,但比較明顯的反駁是,一旦我們看到事務活動不可避免地從低效、低吞吐量的L1s遷移到L2s,并最終遷移到分形縮放L3s,這應該不是問題。假設是這種情況,那么跨鏈dApps將如何證明創建高度相互依賴的系統所帶來的潛在安全問題是合理的?我們并不是否定原生可跨鏈dApps出現的可能性,也不否定互操作性網絡作為抽象層的潛力。我們認為,要真正保證原生可跨鏈的dApps出現,替代L1上必須:產生顯著的有機用戶吸引力,用戶很少會希望移植到其他地方,dApps要在多個異構網絡上的運行。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第1點和第3點可以說是我們尚未在我們的行業中看到的事件,只有同時滿足這三點,我們才會客觀地需要原生可跨鏈的dApps。跨鏈基礎設施的作用

去中心化多鏈多幣種錢包TKeep現已支持Heco鏈:3月16日,Heco宣布與去中心化多鏈多幣種錢包TKeep達成合作,TKeep錢包現已全面支持支持Heco鏈上覆蓋DeFi和NFT等概念的多個協議,同時支持Heco生態的價值轉移、兌換、借貸、交易、支付等項目應用。

TKeep是由TokenSky為鏈盟生態的3D視界400多萬創客、BQB社群、以及3Deco生態合作伙伴推薦的錢包,不僅支持一套助記詞管理所有BTC、ETH、HECO、BSC等主流公鏈錢包,也支持不同公鏈上的單個錢包。

Heco是完全兼容EVM(虛擬機)的去中心化高效節能公鏈,可為開發人員提供高效且低成本的鏈上環境,以運行去中心化智能合約應用程序(DApps)和存儲數字資產。[2021/3/16 18:49:51]

我們已經闡述了圍繞互操作性的想法,接下來讓我們深入研究我們認為在dApps中可行的通用跨鏈基礎設施的用例。有一些類別對跨鏈dApp有意義,包括DeFi、治理、NFT、游戲和身份。NFTs盡管NFT和DeFi的交叉顯示出了一些希望,但我們仍然對跨鏈給NFT帶來的附加功能持懷疑態度。NFT的金融化也是當今跨鏈的一個很大程度上的顛覆——但許多改善用戶體驗的工具仍然缺失——這強化了我們對目前跨鏈替代方案的任何實質性探索是否值得的質疑。此外,與在其支持區域之外運行的包裹NFT相關的安全問題遠遠超過了將Cryptopunk移植到Solana上的新穎性。治理與我們對跨鏈NFT的懷疑一致,我們對治理持有類似的看法。直覺告訴我們,跨鏈治理可能僅限于原生跨鏈dApps。此外,如果我們假設大多數協議將在長期內趨向于治理最小化,那么即使在原生跨鏈dApps中,跨鏈投票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跨鏈治理可能有意義的一個場景是,不同L1的DAO正在尋求參與一些鏈上共同參與。這種情況不一定需要DAO及其投票系統本身是跨鏈的,而是需要促進這種交互的鏈上協調協議。身份回到我們衡量跨鏈dApps的原始框架,我們發現身份和聲譽是在所有現有垂直領域中最有希望的。多個網絡的并行發展增加了鏈上識別的復雜性,而我們多鏈世界的持續擴張只會進一步加劇這種情況。眾多項目、眾多平臺、眾多網絡的身份碎片化影響了跟蹤用戶趨勢和偏好的能力。統一身份解決方案的開發——可以在解決鏈上聲譽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這樣的探索可能會導致大量的復雜應用出現,從多鏈信用評級到社交數據聚合再到其他面向消費者的相關產品。去中心化金融除了身份之外,我們還看到DeFi的某些實例非常適合跨鏈。假設用戶可能與多個獨立網絡進行交互,對L1原生資產的無需許可訪問對于創建最佳鏈上體驗至關重要。原生的跨鏈代幣互換和跨鏈流動性協議可以解決這一痛點,并允許用戶無縫穿梭在相鄰的區塊鏈生態系統,而無需依賴受信任的中介來訪問。我們還看到收益聚合器有可能滿足我們之前框架中提到的要求。跨鏈收益聚合器將承載豐富的收益機會,這使得與跨鏈活動相關的風險對利益相關者來說是值得的。跨鏈基礎設施的另一種價值驅動因素一個不太經常討論的話題是跨鏈消息傳遞可以作為即將到來的區塊鏈模塊化時代的基礎設施。Rollups的出現使以太坊上的鏈上活動民主化,僅Arbitrum和Optimism上的交易活動就占10月份以太坊交易量的50%以上。這個數據清楚地表明用戶活動向特定執行網絡的大規模遷移可能是不可避免的。隨著這些網絡上活動的增加以及開發人員要求對其執行環境具有更大的主權和可配置性,特定于應用程序的Rollups將是這一演變過程中的下一個階段。目前建立在異構鏈之間的通用跨鏈協議可能會通過優化鏈間通信來充當多鏈生態系統中的“高速公路”。然而,當討論轉向維護跨多個Rollups的可組合性時,就會出現圍繞模塊化生態系統的問題。由于缺乏本地通信協議,以太坊上的執行層本質上是異步的。Rollups不共享狀態,并且“生活”在各種環境中的應用程序無法相互交互。盡管普遍的共識似乎是“以太坊的模塊化是最終目標”,但網絡分層的碎片化可能會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并將對開發人員和最終用戶的體驗產生負面影響。事實上,由于缺乏可組合性,我們甚至可能會看到以太坊上應用程序特定Rollups的指數采用受到極大阻礙。為了保證各自Rollups的可組合性,具有多個執行層的區塊鏈需要部署其原生設計中可能缺少的通信協議。這就是我們看到跨鏈基礎設施,特別是通用消息傳遞,它們會在未來幾年對我們的行業做出了最大的風險調整貢獻的地方。除此以外,統一執行環境的一個有趣方式還可能是讓通用消息傳遞協議繼承底層L1本身的安全假設,進而在結算層、互操作性協議和執行環境之間建立完全一致的模塊化堆棧。據我們了解,EigenLayer正在構建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解決方案,他們計劃使用一種稱為“restaking”的新機制來構建以太坊的信任層。通過實現共享的安全性,我們能夠根除與現有通用消息傳遞網絡相關的第三方信任假設。這個在加密經濟安全方面的突破很可能會催生出以太坊的第一個準原生通信協議。隨著我們進入模塊化區塊鏈時代,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感到興奮。結論

盡管我們在過去的周期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增長,但區塊鏈互操作性的作用在這個時期仍然相對模糊。跨鏈基礎設施有利于多鏈世界,但圍繞互操作性協議的未來狀態以及這些協議作為用戶的最終抽象層的程度仍有許多待發現。L1之間缺乏連接性限制了用戶采用分布式網絡,但是將跨鏈橋視為不同的獨立網絡之間的連接點可能并不安全。我們認為跨鏈基礎設施的更實用應用應該是重新利用這些網絡,使其在模塊化區塊鏈中充當“可組合性保存網絡”。不同的執行環境對于我們來說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會看到實現進一步采用所需的可擴展性和吞吐量水平,并且要真正實現這一點,將這些網絡捆綁在一起的本地通信協議將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通用消息傳遞協議的主要責任并不是發展用戶數量,而是充當用戶與鏈上應用程序交互的“接口”,減少用戶與各種鏈交互時出現的復雜性,為鏈上用戶提供真正以應用程序為中心的體驗。風險提示:根據央行等部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本文內容僅用于信息分享,不對任何經營與投資行為進行推廣與背書,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區法律法規,不參與任何非法金融行為。

Tags:以太坊區塊鏈BTCDAPP以太坊交易所幣種有哪些區塊鏈幣圈是什么意思NBTC幣區塊鏈dapp開發合法嗎

FIL
Galaxy Digital:NFT 18億美元版稅問題,未來如何發展?_NFT:ALA

超過18億美元的版稅已經支付給基于以太坊的NFT系列的創造者。此外,在OpenSea這個迄今為止向創作者支付最多版稅的平臺上,向創作者支付的平均版稅比例在過去一年中從3%翻了一番,達到6%.

1900/1/1 0:00:00
開發者新手指南:Web3技術堆棧&平均薪資盤點_區塊鏈:以太坊

“Web3開發究竟包含哪些技術棧?”“轉型做Web3開發的薪資水平如何?”相信每個剛進入或者準備進入Web3的開發者,都會在不同時刻有關于Web3技術棧、Web3薪資待遇的疑問.

1900/1/1 0:00:00
一文詳解Castaways:「Free To Own」的「動森+MineCraft」_ASTA:STA

可能,您已經聽說過Castaways,從地板價已經25ETH的「木筏」: 或是從剛買下超級碗廣告的「FreeToOwn」大哥DigiDaigaku與之建立的合作: 可能.

1900/1/1 0:00:00
177萬美元就能買斷流通代幣,ARCx會在私有化后重生嗎?_ARCX:ARC

10月28日,鏈上身份協議ARCx宣布,由于近期的市場變化,其代幣ARC缺乏流動性,目前ARC代幣的整體估值并不能反應團隊認可的實際價值,因此ARCx決定“私有化”市場上所有的ARC代幣.

1900/1/1 0:00:00
空投埋伏日記:Golden、Scroll和一篇深度好文(10月28日)_ARB:BIT

熊市漫漫,熱點分散。在缺乏明確投資機會的當下,本著“寧可錯付gas,不能放過大毛”的原則,我將視線與精力投向了優質項目交互,說不定還能提前發現下一價值標的,是吧.

1900/1/1 0:00:00
專訪LongHash Ventures創始人:手握1億美元風投基金的亞洲「加密女王」_ENT:MAC

EmmaCui是Web3加速器和新加坡風險投資基金LongHashVentures的創始合伙人。在開始她的銀行業職業生涯后,她遇見了加密貨幣并堅定地進入了加密行業.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