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火幣APP > Info

首尾相連:DID和鏈上數據構建的去中心化鏈路_WEB:DID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前言

當我們推開Web3.0的大門后,看到的只有荒蕪。DID本身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必須和Web3.0各項內容互相促進,相互成長。DID如同一扇大門,可以足夠多,以此來保障去中心化,防止某些守門員一家獨大后收取過路費的沖動,但是推門而入之后要有內容可看,否則永遠無法留存用戶,DID也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對于DID的探討,建立在我們相信Web3.0是未來趨勢的基礎上。DID作為入口的前端設施,是建構完整去中心化用戶體驗的第一步,但在其后,需要SocialFi、GameFi、DeFi等DApp的配套,因此還需要公鏈作為運行網絡,IPFS、AR等作為去中心化存儲,預言機、去中心化網絡節點等中間件來保持信息傳入、傳出的去中心化,最后需要鏈上信息的驗證,以確保數據真實上鏈而未受到欺騙。在這個鏈路中,SBT和DID的功能是高度類似的,很難說有一種產品是DID或者SBT,即使是BAB或者GAL,更像是一種PASS通證,其保證的是經由中心化驗證后的信息的上鏈,這從根本上是中心化的,如同USDT不能稱之為算法穩定幣一樣。Uniswap是一種DeFi,但不能說DeFi只有Uniswap,即使是其下的DEX也可繼續分為現貨、衍生品協議,以及AMM機制和訂單簿等組成原理。DID和SBT是用以驗證個人身份的一種功能性描述,鏈上地址、非托管錢包、去中心化郵箱、Web3社交協議,都可是DID或SBT的載體,目前以其為賣點的產品都只是市場初期的一種賣點宣傳。也只有在DID的保障下,用戶才會有意愿和動力大規模產生有效數據,鏈上數據分析也會由此進入2.0時代,而非目前的DeFi、NFT市場分析模式,直接分析用戶行為是更具備經濟前景的發展方向,進而重構Web3.0應用迭代方式,跳出旁氏和模仿。從DID出發,積攢的原生數據必然會呈愈發豐富的趨勢,而不僅僅只是單純的轉賬、巨鯨地址追蹤等使用場景,豐富的數據價值不僅對于個人隱私具有支撐作用,而且也是未來Web3.0經濟模型的貨幣化之源,成為整個Web3.0應用的價值基礎,而非目前各大廠依賴的廣告模式。一句話,我們需要的是完整的去中心化,任何環節的缺失或者對中心化的妥協,都會造成一種破碎和斷裂,Web3.0的優勢就無法被真正發揮出來。ID跌入數據網:DID和個人數據統分史

媒介即訊息,靈魂即身份。去中心化帶來個人價值的回歸,DID從更廣的角度看是DeSoc的配套措施。正如Vitalik在《尋找Web3的靈魂》中所言,未來更廣闊的世界是一個去中心化的DeSoc社會,在這個社會中,DID會成為個人唯一身份標識符,不僅用于Web3.0網絡世界,會有更廣闊的使用空間。如果一切都要被去中心化,那么身份被去中心化也是應有之義,一個去中心化的社會如果繼續使用Twitter、Facebook,顯然不會是長久之策,而當Web3.0成為新的基礎設施之后,那么反哺現實世界也是可能實現的,比如Debank圍繞鏈上地址顯示鏈上活動來作為個人的展示頁面已經取得一定成效。而DeGenScore走的更遠,聚焦于給個人鏈上活動評分,而信用記錄在現實世界已經顯示了威力,從官方的征信記錄到支付寶芝麻信用,信用記錄的信息化已經展示了相較于傳統風險控制更有效的一面。當然,這樣的討論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DID作為Web3.0入口的思路,可以視為一種思維發散,將DID視作更廣泛去中心化社會的“靈魂”的一種實體表現方式。從這個角度而言,DID就不再是一種入口工具,而是成為鏈上和鏈下交互、Web3.0與Web2.0之間交互、以及人與人之間交互的節點,這會比入口概念更為廣闊。但同時,我們要注意一點,只有實現了DID作為Web3.0的入口功能,所謂的鏈接才有可能在更大的時間尺度范圍內實現。下面R3PO對我們使用互聯網進行一次回溯。萬物起源:信息化網絡初現

一美國夫婦通過交換SIM卡盜竊25萬美元加密資產被定罪:金色財經報道,根據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法庭記錄,22歲的安德魯·珀西·特魯希略和34歲的澤娜·伊莉斯·多安森從一份加密文件中偷走了25萬美元。調查顯示,這名男子在AT&T手機經銷商工作,通過交換SIM卡入侵其他人手機,訪問其他人的加密賬戶,并將資產轉移到自己錢包。

特魯希略被判33個月監禁,緩刑3年,并被要求支付28萬8千美元的賠償金。他的同伙被判兩個月監禁,五年緩刑,以及類似的罰款。[2023/3/17 13:10:51]

Web1.0:萬維網WWW和瀏覽器在網絡通信技術走出DARPA實驗室和大學之后,之后才有所謂民用互聯網的概念,此時入口是瀏覽器和萬維網,構成了網絡的全部概念,此時的ID是主要是郵箱地址、個人域名以及論壇ID,而諸如RSS、BBS才在其后數據沉淀的主要場景。換言之,在最初的開始,ID出現在應用之前,一如Web3.0其事。萬惡之源:個人數據的增長和濫用

Web2.0和UGC、博客、iPhone、5G、XR從論壇、博客到Twitter、TikTok,從個人分享權開始,互聯網發展史經歷了持續的表達權下放階段,從開始的精英人設到全民皆媒,從中年精英到青少年觸網,截止到Web3.0概念提出,互聯網以及成為Z時代的先驗性存在,如同水電煤一樣,成為一種空氣般無處不有的基礎設施,地位不可置疑。從2016年美國大選爆發出的Facebook倒賣個人數據,后確證劍橋分析公司利用這些數據某種程度上“左右”了美國大選,而能夠做到這一切的前提有二,第一是人們會在網絡上留下大量有關自己隱私的的數字痕跡;第二是人們會集中在某些應用上留下自己的個人數據,如Facebook,Twitter上。我們要明確,首先出現的是個人數據的概念,其次才是有關隱私權的爭論。此時的ID逐漸遷移至社交工具,這并不意味著郵箱的消亡,而是人們使用習慣的變遷,更恰當的說,Facebook也成為郵箱之外的可選登陸工具,這里隱含的前提是人們默認每個人都會使用Facebook。但這種情況的弊端在今天日益明顯,我們的個人數據是被沉淀在Google、Facebook等應用之內的,看似我們在討論自己的隱私,但其實我們在談論我們和這些應用的關系。如果說在Web1.0時代并不存在個人隱私和數據的分離問題,那么Web2時代的社交巨頭、搜索引擎無一例外都侵占了用戶的勞動成果,這一切都以免費之名。在此背景下,用戶ID、游戲道具、社交媒體數據都至少不完全屬于用戶所有,而至多只有使用權,GDPR的出臺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用戶數據主權,但這種保護仍然無法將用戶數據產生的經濟利益回饋至個人,問題仍舊在惡化。Web3之下的DID:個人和數據的重新統合

用戶的歸用戶,協議的歸協議在中本聰的設想中,人們最好每次交易都使用一個新地址,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保障隱私,但事實上除了黑客和忘記助記詞的人之外,沒人會這么干,因為這違反了人偏好便利的天性。Web3.0是概念的交叉點,從2004年概念被提出,經歷了對傳統互聯網的改造,逐步和區塊鏈產生聯系,這種聯系并非是一步到位的,至少經歷了比特幣以太坊和EOS時代,以及現在正在進行的多鏈及Layer2時代,試圖用一條公鏈取代WWW萬維網,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仍是一個進行時,公鏈TPS本身無法媲美現有網絡的并發能力,也無法表現出替代傳統中心化數據庫的高效率優勢。但至少,我們堅信下一代人類會在使用Web3.0的過程中共同成長,那我們現在就會堅信DID的重要性,總會有入口的,而且也不會是一個入口,但是在可交互性與去中心化的協調中,數量一定會是有限的,這與社交工具類似,真正的基礎設施工會形成強大的用戶黏性,人性總是懶惰的,人們可能會隨時修改昵稱和頭像,但沒有人會日常更換微信號和手機號。換句話說,Web3.0會反客為主,吸納區塊鏈、DeFi、NFT這些概念共同組建下一代花聯網,而DID會成為最直接的交互入口,我們暫時不能確定是VR設備這樣的硬件,也無法直接認為錢包這種軟件就是最優選,但總歸會有的。而個人數據控制權的回歸是其成功與否的判斷標準,這種數據所有權不是一種平臺對用戶的承諾,而是鏈上真實的哈希值,無可偽造,永久存續。在FTX的史詩級崩盤中,我們可以輕松跟蹤各地址的金額變化,從而親眼目睹大象倒下的每一步,但問題在于CEX仍舊在控制我們的數據,個人用戶無法掌控自己的地址,就會損失自己的價值。反其道而行之,數據和價值的統合,才能激發出去中心化鏈路的偉大價值——確保個人的價值掌握在個人手中,沒有鏈上信息,任何的DID、SBT都無法真正宣稱做到了去中心化。DIDX鏈上數據:主流項目進展一覽

MoonPay CEO:希望實現NFT和加密貨幣的大規模采用:金色財經報道,MoonPay首席執行官Ivan Soto-Wright在巴黎NFT會議上談論,MoonPay如何與Puma和Nike等品牌合作管理他們的Web3游戲和智能合約,以及當NFT和加密貨幣能夠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時,它們將如何成為主流。Ivan表示,我們希望讓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能夠輕松地使用借記卡和信用卡等支付方式,我們希望將這種體驗本地化,使他們能夠輕松地購買他們的第一個加密貨幣或第一個NFT。加密貨幣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NFT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2023/3/16 13:08:20]

以下為整理的涉及DID功能以及鏈上數據的主流項目,因為DID的牽涉面較廣,因此包括SBT、社交、登錄器等能產生大量鏈上數據的項目均包括在內,以對DID和鏈上數據的結合進行較為深刻的認知。社交協議與鏈上數據

社交協議的數據類型,主要在于用戶在其內產生的個人數據,在目前階段,用戶生產數據量的多寡會直接關系到空投等直接的經濟利益,而在其運作模式上,可分為原生社交協議和插件型協議兩種。lensprotocol為代表的Web3.0原生社交協議;LensProtocol是深孚眾望,由Aave團隊打造的Web3.0社交應用,于推出2022年2月份推出,從其架構上而言,更接近于元協議的范疇,希望其他社交應用能基于LensProtocol來打造屬于自己的社交Dapp,比如由官方推出的示范應用——LensFrens,基本可視為去中心化的Twitter,用戶可在其中關注與自己相似的用戶。

圖片說明:lensprotocol圖源:lensprotocolLens生態中目前較為出色的應用包括去中心化社交媒體應用Lenster、可基于用戶Web3足跡推薦Profile的LensFrens、Share-to-Earn社交應用Phaver、鏈接趨勢排行榜Refract、去中心化「YouTube」Lenstube等,也有針對創作者或資深人士的時間拍賣網絡Soclly、提供名人視頻定制服務的Clipto、AI技術創作NFT圖片生成器LensAI等相對創新的項目。此外,Lens官方生態中還有以下出鏡較多的項目:去中心化流媒體服務LensTubeAI創作NFT工具LensAI去中心化社交協議服務Lenster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序ORB

圖片說明:每日鑄造量圖源:dune.xyz但大部分應用仍未取得明顯的網絡效應,目前其ProfileMint數量在10萬+量級,但其日活在600人左右,并且只有44%的注冊用戶發布過內容。在Lenster中,發帖超過20篇的只占10%左右的比例,而36%的用戶至多發布過一篇貼文,網絡并未取得活躍之時便已經出現創作者的中心化趨勢。其詳細運行數據可見https://dune.com/iamyakuza/lensprotocolMaskNetwork代表的插件型協議本質上這種模式的用戶識別工作由推特、Instagram來完成,而用戶數據掌握在用戶手中,是一種對中心化的妥協。但是在Meta系社交產品對NFT的支持愈發友好,Twitter落入馬斯克之手后日益走向去中心化社交協議的概念,Mask等插件型協議也有一點起色,Web2.0和Web3.0雙向奔赴連接點。受馬斯克收購推特的利好,其幣價$MASK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價格翻倍,并且在長期建設來看,其在2022年7月份和Next.ID達成合作,MaskNetwork成為其去中心化身份即服務的首選。Next.ID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身份聚合器,正在建立身份的基礎層。它采取了一種獨特的去中心化身份的方法,無縫整合Web2.0和Web3.0賬戶,創造了一個高度互操作的層,兩者共存。總之,不論是鏈接推特等平臺的內容,還是鏈接Next.ID等插件型DID服務,Mask的用戶數據將成為更為去中心化。個人域名的數據化

Upbit暫停Serum(SRM)存款服務:11月14日消息,韓國加密貨幣交易所Upbit發布公告稱,由于Serum(SRM)價格波動性加大,市場價格與其他交易所存在差異,將暫時停止支持SRM存款服務。

據悉,11月10日Upbit發布關于限制加密資產提款至FTX交易所的通知,Upbit稱由于FTX交易所的內部情況,已暫停用戶提款至FTX的交易。[2022/11/14 13:00:46]

個人域名是真正的Web1.0時代的遺存,在ENS一舉之力的推動下,成為Web3.0時代的入場券,掀起時代的熱潮。ENS,個人標識符的鏈上版本ENS,全稱是EthereumNameService,即運行在以太坊網絡上的域名服務,主域名可以充當用戶跨平臺Web3.0用戶名和Profile,還允許直接訪問去中心化網站。Vitalik曾稱贊ENS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非金融類以太坊應用,可以類比為一個去中心化的通訊錄。2017年5月4日,以太坊基金會的AlexVandeSande和NickJohnson發起ENS項目,目的是構建人類友好型的域名服務,類比傳統IP地址和DNS域名的關系,ENS和以太坊地址的關系如下:

同時,每一個ENS域名同時也是NFT,其完全運行在鏈上,目前使用的協議是ERC-721,其不僅可以被鑄造,也支持在OpenSea等NFT市場上轉售,目前在OpenSea上最高售出價格是投資機構paradigm.eth的域名,其出售價格高達420ETH。ENS功能眾多,目前比較典型的用例有用戶域名、web3名片以及DID三種類型。用戶域名首先,ENS不僅可以被作為NFT進行展示,也是實際可以運行的以太坊網絡域名,通過啟用IPFS服務,可以構建完全去中心化的用戶體驗流程,完全做到個人對網站域名、數據的掌控,而不依賴于中心化服務商。這也是其在上線5年多的時間里,從最初的以太坊地址解析服務進化為個人在Web3世界名片名片的主要原因。比如說,Vitalik便使用了vitalik.eth作為自己的個人域名,當我們在支持IPFS服務的瀏覽器中輸入這個域名后,會自動跳轉至:https://dweb.link/ipfs/bafybeic3y6oc2dai3uypyyuaggp4xx3krocpgzbwst2z4ha73jdh7y6nea最后呈現的是如下界面:

圖片說明:Vitalik個人網頁圖源:vitalik.eth不單單是IPFS,ENS域名解析服務運行商ETH.LIMOENS域名網關現支持多種內容,用戶現在可以使用每個ENS兼容存儲層,包括IPFS、IPNS、Swarm、Skynet和Arweave等。此外,ENS雖然存在于以太坊網絡上,但本質上是一個跨鏈域名系統,比如說也可以在波卡網絡上使用ENS域名進行地址綁定。隨著鏈上域名系統的深入人心,ENS會繼續支持其他區塊鏈網絡,構建統一的鏈上用戶自定義域名系統。web3名片其次,ENS域名也可以被作為個人名片進行展示,個人、組織在購買個人相關的域名后,可以放在Twitter等社交平臺,展示自己的獨特形象。個人在鏈上的信息,主要屬性有時間、金額、幣種、NFT持有等具體指標,但是缺乏統一的身份標識系統,換而言之,我們需要一種能展示自我的東西。而ENS域名是可讀的數字、字母、符號組合,并同時和個人鏈上地址相關,展示自我的形象是一種剛需,如同紙質時代的名片、互聯網時代的域名,個人都有權利進行自我形象的展示與建設。比如最近流行的數字ENS地址,就代表人們對美好數字的一種祝愿,風投機構1confirmation創始合伙人NickTomaino購買「1492.eth」,并表示「1492年哥倫布開始第一次航海」。同時他稱ENS是完美的NFT系列,「有些人不認為ENS是NFT,但事實是它是最廣泛持有的NFT」。不僅個人可以使用,企業也可以利用ENS域名進行自身形象建設,著名運動品牌PUMA曾在2月份將官方推特更名為「PUMA.eth」,另據ENS網站信息顯示,該域名下綁定的網址與推特均已設定為PUMA官方信息。

Coinbase盤前上漲近4%:8月8日消息,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COIN.O)盤前上漲近4%。上周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BLK.N)宣布與Coinbase達成合作關系,為機構客戶提供比特幣的相關服務。[2022/8/8 12:09:53]

圖片說明:PUMA.eth圖源:ensDIDENS域名作為個人賬戶昵稱,具備標識個人唯一身份的作用,尤其是當ENS綁定個人的Web3-Web2社交媒體之后,我們可以唯一確定某人的身份,而無需知道其鏈上具體地址。在web3時代的社交平臺RSS3中,我們可以直接使用ens來檢索地址信息,并對其相關結果予以確認,體驗上高度接近于谷歌搜索,但其背后則是完全去中心化的用戶體驗。

圖片說明:RSS3搜索界面圖源:RSS3如果鏈上地址,同時打通NFT頭像,ENS域名、Twitter賬號信息等所有平臺的展示鏈接,則會構建鏈上鏈下統一的用戶身份標識系統,甚至NFT市場OpenSea已支持用戶按ENS形式「.eth」直接搜索相關賬戶與NFT項目。ENS總域名注冊數量已突破255萬個,用戶人數57萬。2022年9月份ENS新域名注冊數量近40萬個,超過7月份的37.88萬個,創月度注冊數歷史新高。ENS行情火熱的背后說傳統互聯網的域名生意的再一次復活,其炒作邏輯如下:買入現實中頂級企業、組織的域名,等待其出高價收購;注冊吉利號,如666.eth、888.eth等符合特定受眾的號碼,等待出售;批量購買,以投資PFPNFT的邏輯低價“掃貨”,等待ENS域名市場的火熱后在二級市場上售出。目前在ENS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是10kclub的4位數域名,24小時銷售額為1445ETH,比如7000.eth以170ETH的價格成交,其次是Arabic999club提供的三位數域名,這也是ENS支持的最短域名,24小時銷售額為95ETH,比如???.eth以30ETH價格成交。此外,還有100Kclub的五位數域名,TripleEthmoji的表情包域名,以及支持中文數字的999ClubENSChinese的域名。目前ENS總市值在9300萬美元,但是其流動性只有0.78%,甚至賣家數量會強于買家,其在二級市場表現難稱優秀,目前仍舊以炒作和投機為主。

圖片說明:ens持有數據圖源:NFTgo.io這是因為ENS域名不同于一般DeFi代幣和NFT,其跟使用者個人有非常強的綁定關系,類似于個人手機號,一般人會較為長期和穩定的使用,難以經常性出售和交易。TwitterScan,圍繞用戶數據的挖掘者TwitterScan由MetaScan開發,其目的在于圍繞Twitter這個Web3最為活躍的公開信息集散地來挖掘有關幣價、NFT和新項目動態。不同于純粹的鏈上數據配合DID使用,TwitterScan的數據完全基于Twitter,其身份標識符和推特保持一致,其最重要的創新是將鏈上數據分析的思路引入傳統Web2服務。目前其可追蹤1萬7千余Token,15萬KOL的動態以及300余種話題。這種反哺Web2.0的思路指的深入研究和學習的,更多傳統的Web2.0平臺都可被視為可用數據源的一部分,可對其進行上鏈、識別和分析等操作。登錄器:身份識別沉淀的鏈上數據

IntoTheBlock:鏈上指標表明,此次加密熊市不會像以往那樣殘酷:6月5日消息,分析公司 IntoTheBlock 的研究主管 Lucas Outumuro 表示,某些鏈上指標表明,加密市場當前的下跌趨勢最終可能不會像過去的熊市那樣殘酷。在一項新的分析中,Outumuro 承認“越來越難以證明我們沒有處于熊市”。盡管加密貨幣總市值較去年 11 月創下的約 3.07 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下跌了 57%,但 Outumuro 指出,與之前的熊市相比,基本面指標的跌幅較小,由于大部分需求來自投機,隨著交易情緒在熊市中減弱,交易費用大幅下降是正常的。然而,保持在較高水平表明需求更具粘性。[2022/6/5 4:03:42]

從較為單一的登陸功能而言,登錄器有其獨特用途,在Web2.0時代,最為典型的用途是M2F工具,比如MicrosoftAuthenticator以及GoogleAuthenticator,基于時間的二次驗證工具在CEX安全驗證上經常使用。在Web3.0中,圍繞登錄和驗證的工具可以統稱為登錄器。Unipass,統一登陸器基于NervosCKB打造,為Web3.0用戶搭建去中心化數字身份(DID,DecentralizedIdentity)的身份識別協議。其運行邏輯在于使用的用戶足夠多,可積淀足夠的用戶數據,從而圍繞流量進行商業模式的開發,比如手續費模式或者機構服務,C/B端皆可進行擴展。BrightID,V神點贊的15+應用集合DID服務開源軟件資助平臺Gitcoin第七輪捐贈活動中,BrightID因取得不俗的獲捐支持度,受到VitalikButerin的點名表揚。而是用創建一個針對集成BrightID的應用程序的營利性咨詢業務,該業務可以將其部分利潤用于BrightID,即BrightID的價值取決于它集成的應用程序。BrightID將以1美元的價格向每個人出售一份“贊助”。這將由最初將用戶帶到BrightID的某個應用支付每用戶1美元的終身費用,應用通過購買贊助來鞏固自己作為用戶“第一站”的地位。CyberConnect,WalletConnect的DID改版

圖片說明:cyberconnect運作模式圖源:cyberconnect準確而言,CyberConnect是一種“元”DID,跟walletconnect提供的是錢包集成服務類似,CyberConnect也是類似的思路,通過不斷融合新的DID合項目方、公鏈,從而構建出最為完整的登陸體驗。CyberConnect目標是將社交圖譜數據的所有權歸還用戶手中,并且將身份系統貫穿至整個應用體驗的全流程中去。目前,其用戶規模迎來一波大漲,在今年一月,其用戶規模在40萬人左右,但截止10月,其用戶量已經突破150萬人,Binance,ProtocolLabs等24家深度參與其中,并且還包括SpaceID,NFTGo,helloword,ZKlink等35種生態應用。聲譽系統:鏈上數據和DID的最相關用例

我們將此部分安排至文章末尾,以此作為DID和鏈上數據的后端體驗示例,之前的應用都是DID在前,隨后才能產生用戶行為數據,但是聲譽系統的邏輯是相反的,必須在沉淀出足夠的數據之后,才能去為某個用戶進行信用“評級”,這種信用評級可作為SBT的唯一標識物,也可作為社交恢復的識別碼,還可作為DeFi中的借貸圣杯——無抵押借貸的“芝麻信用評分”。POAP,聲譽系統真正的開端POAP是一種保存鏈上經歷的可靠記錄的新方式,每次參加活動,POAP收集者都會得到一個獨特的徽章,該徽章由鏈上信息支持。POAP徽章都是非同質化代幣,記錄在鏈上每一步的信息足跡。組織者可以在POAP平臺上創建自己的活動,以定制設計和他們將提供給與會者的產品,用戶可以留意POAP贊助的活動中的QR碼,以便收集徽章和參加不同的活動,一旦你的社區有了POAP,這種關聯將會永久性保留在雙方之中。如果說社交是雙向的點對點高頻模式,那么POAP是人和事的鏈接證明,一次參與,終身有效。美國高爾夫球公開賽、Lollapalooza、阿迪達斯和百威等主要品牌和賽事都與POAP合作,截止到2022年5月,已向超過50萬POAP收集者發行了超過450萬份POAP。本質上,這和LensProtocol類似,是一個供其他POAP服務調用的一個組件,任意POAP項目或者項目方都可使用POAP來搭建自己的聲譽系統,當這種系統積攢的數據足夠多,個人的鏈上信息也就會足夠豐富,每個活動POAP都可實現DID的功能。Galxe(PreviouslyProjectGalaxy),“偽”去中心化信息評級系統Galxe是一種通過KYC服務來標明個人身份,從而上鏈進行身份識別的ID服務。在現有的解決方式中,一種是通過不斷核驗鏈上行為,從而確定鏈上地址歸屬,比如nansen的smartmoney追蹤功能;另外一種就是通過直接的前端KYC來確保上鏈信息的真實性,從而將其作為鏈上行為的標識來源。在其產品矩陣中,包括為幣安的SBT項目BAB提供服務,也包括Web3Passport等一體式服務,但是都無法避免其身份系統從何處來的尷尬。目前其支持7條以上的主流公鏈,合作項目方打1223,ID注冊用戶達8百萬,可以說是整個Web3最為豐富的DID數據提供商。包括Yearn等主流DeFi應用,BNB和ETH等公鏈,以及cyberconnect等皆可接入Galxe網絡。但如同KYC不是去中心化的操作方式,GalxeID運作的實際原理不是其所宣稱的去中心化方式,這也是其產品最為人詬病之處。結語

從用戶體驗的視角出發,DID是Web3.0的真正起點,而并不是預言機和公鏈等底層網絡協議,DID標明了進入者的身份;DID必須是一種功能、模塊,而不適合單獨作為一種產品形態,錢包、郵箱、社交媒體、登錄器、驗證器都可內嵌DID功能;DID作為身份標識串聯起Web3.0全部場景,DEX取代CEX、ENS取代域名等會解放個人數據的所有權問題,個人價值可遷移;鏈上數據是場景的后驗,SocialFi、Web3.0社交協議產生的數據上鏈可以被驗證,如同CEX的默克爾樹證明,再無平臺作惡;從鏈上數據反推DID,前后端、中間件的統一去中心化才能堆疊出真正完整的Web3.0應用,完成對現有互聯網的取代和再造。版權聲明:如需轉載歡迎加小助理微信溝通,未經允許轉載、洗稿、我方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讀者在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時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以上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Tags:ENSWEBDIDWEB3Evens CoinWEBN價格did幣合法不ALFweb3Project

火幣APP
FTX被盜迷蹤:神秘的CTO Gary Wang是誰?_ARY:SBF

GaryWang是誰? 據知情人士透露,至少有10億美元的客戶資金從FTX消失。12日下午,路透社的報道也揭示出了更多疑點.

1900/1/1 0:00:00
2022,加密做市商的寒冬_EDA:CRYPT

上周末,包括AlamedaResearch在內的134家FTX相關公司正式申請了破產重組。作為業界曾經規模最大的做市商之一,AlamedaResearch過往也是SBF手中的吸金利器,但最終結果.

1900/1/1 0:00:00
空投埋伏日記:Lenen protocol、space.id、Permafacts(12月13日)_RSS3:rss3幣持幣地址

熊市漫漫,熱點分散。在缺乏明確投資機會的當下,本著“寧可錯付gas,不能放過大毛”的原則,我將視線與精力投向了優質項目交互,說不定還能提前發現下一價值標的,是吧.

1900/1/1 0:00:00
一文速覽首批Mask Grant 18個獲選項目_MAS:web3幣種

MaskNetwork長期致力于Web3社交生態的建設和Web3公共品發展的支持。MaskGrant計劃旨在資助入選項目并提升其在Web3或MaskNetwork生態中的價值.

1900/1/1 0:00:00
漫游以太:過去、現在、未來_ROLL:Monster Slayer Finance

一、以太坊的升級路線圖M2SVPS TheMerge 在TheMerge階段,POW共識機制將過度為POS,信標鏈將合并在一起.

1900/1/1 0:00:00
星球日報 | Uniswap推出NFT市場;孫宇晨或收購FTX Ventures的投資組合(12月1日)_DAI:ODA

頭條 美聯儲理事庫克:美聯儲在未來加息時應謹慎地采取“小幅度”加息Odaily星球日報訊美聯儲理事庫克:美聯儲在未來加息時應謹慎地采取“小幅度”加息。美聯儲加息的幅度取決于經濟的反應.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