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AAVE > Info

扎克伯格40分鐘深訪暢談元宇宙 這將是整個科技互聯網產業未來的愿景_元宇宙:Meta Space 2045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元宇宙可以說是現在整個科技互聯網行業共同的愿景,你可以把它認為是移動互聯網的下一種形態。它也絕不是某一家公司可以建立出來的東西,Facebook接下來會和很多公司、開發者合作,一起構建出元宇宙的雛形。”

 “我不認為元宇宙是讓人們更多地接觸互聯網,而是以更加自然的方式接觸互聯網。

看看我們今天現有的計算平臺,比如手機,它們相對來說很小,而我們在其中花了很長時間,基本上我們會在這個小小的,放光的長方體上處理大部分的信息溝通。但我不認為這是人類自然的交互方式。”

“如果你要整天帶著AR眼鏡,那么它的外觀看起來一定要和普通眼鏡類似。這需要我們在一個非常小的空間中裝下一臺相對算力強大的電腦。

說得具體一點,你需要在小小的眼鏡中放入運算芯片、網絡芯片、全息影像系統、傳感器以及電池、音響等等一系列的零部件,這絕對是一個挑戰。

雖然我不會說這個將是整個行業未來十年將要面對的最大挑戰,但是這確實是一個巨大挑戰。因為元宇宙的技術本身非常復雜,但是在最后觸達用戶的層面,我們要盡可能地讓設備做到極簡,就像一副普通的眼鏡。”

“我在過去5年運營Facebook的經驗中領悟到的一點:我曾經認為我們的工作是創造用戶喜歡使用的產品,但現在我認為應該更加整體性地考察這件事——僅僅造出大家喜歡用的東西是不夠的,還要創造更多機會以及對社會更加積極的東西,讓大家都能夠參與到其中,要具有足夠的包容性。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在構建元宇宙空間的時候遵循的底層原則,這些空間不只是我們的產品,而是一個生態系統。”

“在元宇宙的幫助下,當遠程辦公成為常態,地區的限制就徹底打消了,Facebook在意識到疫情將常態化之后我就讓團隊在招人的時候不要再局限于離辦公室比較近的人選了。

遠程辦公將成為未來的主流,我認為5到10年的時間里,也許一半的公司都會轉為遠程辦公,這會創造出很多工作機會。”

“我不想服務少數單客價值高的用戶,這不是我們追求的商業模式。我們想要的是幫助盡可能多的人互相連接,在創建一個社交系統的時候,我們希望越多人能夠聯結在一起越好。”

“在元宇宙的總體愿景中,還存在很多技術問題,需要數百億的研發投入,同時也能夠釋放上千億美元的價值。

就比如自動駕駛,就還需要巨大的人工智能研發投入,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政府投資,比如宇宙探索、疾病研究等等。相比之下,中國政府倒是在這些領域進行了大量的直接投資。”

Facebook創始人、CEO馬克·扎克伯格6月底在接受The Verge專訪時就元宇宙的發展以及Facebook在該領域的愿景發表觀點,引起全球的熱烈關注。

近來國內的很多互聯網巨頭遭到了監管的壓力,紛紛朝著共同富裕的官方口徑調整戰略,巧的是扎克伯格也談及了Facebook的目標,不再只是做出受歡迎的產品,而是要為全社會創造更多機會,使之朝著積極方向發展。

由此看來,互聯網平臺型公司在發展到一定的體量之后都會面臨巨大的社會責任壓力。

扎克伯格認為元宇宙將是實現機會創造的重要途徑之一,首先圍繞著這項技術就能衍生出一個新的經濟生態,另外通過元宇宙可以大小地域的限制,讓更多的人能夠獲得更多工作機會。

扎克伯格:Meta將建設一個新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金色財經報道,扎克伯格表示,Meta將建設一個新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將配備支持液冷硬件的設備,以處理大規模的訓練和推理;Meta設計了“Meta訓練和推理加速器”首代定制芯片,為AI推薦系統提供動力;Meta開發了名為“CODECOMPOSE”的生成式AI編碼助手,幫助工程師在編寫代碼時提高效率。(財聯社)[2023/5/19 15:12:16]

除此以外,扎克伯格還分享了“無線辦公室”等元宇宙的應用場景;談到了元宇宙的監管、標準和協議的搭建等話題。最后,主持人用一個頭號玩家的梗結束了這次訪談……

40多分鐘的采訪很有意思,聰明投資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翻譯,分享給大家——

主持人:大家好,這里是The Vergecast,今天是一期特別節目,我們的特約編輯凱西·牛頓采訪到Facebook的CEO馬克·扎克伯格,聊了關于VR和元宇宙的話題,他們的對話非常深入,相信大家一定會喜歡。

元宇宙是整個科技互聯網行業共同的愿景

希望5年內人們對Facebook的認知會從社交媒體轉為元宇宙公司

問:扎克伯格,歡迎做客The Vergecast。

扎克伯格:很高興來這兒聊天,我們這次有很多可以聊的話題。

問:對,一如既往,我想先聊聊關于你最近在Facebook的一次內部講話,你說Facebook未來的愿景絕不只是在二維平面,而是所謂的“元宇宙”,所以究竟什么是元宇宙,Facebook想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扎克伯格:這是一個宏大的主題,元宇宙可以說是現在整個科技互聯網行業共同的愿景,你可以把它認為是移動互聯網的下一種形態。

它也絕不是某一家公司可以建立出來的東西,我希望Facebook接下來會和很多公司、開發者合作,一起構建出元宇宙的雛形。 

你可以把元宇宙看作是一個具象化的互聯網, 在這里你不僅可以查看內容,而是與其他用戶一起身處其中。

接入元宇宙之后,你就像置身于其他地方,可以體驗到一些在二維的應用和網頁上難以體驗到的東西,比如你可以在這里跳舞、健身,等等。

但我發現很多人在提到元宇宙的時候,只會想到VR(虛擬現實),當然,我承認VR將是元宇宙中很重要的一塊,而且是我們也很感興趣的領域,因為它將是元宇宙中傳遞信息的重要技術;

然而元宇宙絕不僅是VR技術這么簡單,它將涉及所有其他的計算平臺,除了VR、AR(現實增強)以外,還包括電腦、移動設備、游戲主機……

說到游戲主機,可能很多人還認為元宇宙主要是與游戲相關,誠然,娛樂將是它的一個巨大的應用場景,但是我不認為它只是關于游戲。

我認為它是一個讓大家可以實時同步的環境,很多層面上和今天的社交平臺有些相像,但是你可以融入其中,他可以是三維場景,你可以通過手機進入,比如參加一場3D的音樂會。

當然,也不一定全是3D的內容,也可以有2D的內容,我之后很樂意分享更多的應用場景的細節。 

總的來說,我認為這將是整個技術產業的下一個大篇章。我們對此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它與很多我們正在布局的領域都息息相關,比如社群、內容創造者、數字廣告以及VR和AR這類能夠讓人有沉浸式體驗的下一代移動平臺。

蘭迪·扎克伯格:沒有一家元宇宙公司愿意放棄控制權或分享所有權:金色財經報道,Meta首席執行官 馬克·扎克伯格的姐姐蘭迪·扎克伯格在 2022 年全球超級趨勢會議上表示,她沒有看到 Web3 構建出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未來版互聯網”并打造出“理想烏托邦”,反而是一片混亂,元宇宙之間也沒有互動,“我在 Decentraland,我兒子在 Roblox,我另一個兒子在 Fortnite”,因為沒有一家元宇宙公司愿意放棄控制權或分享所有權。此外,蘭迪·扎克伯格還稱希望全球銀行系統和 Web2 資深人士可以為 Web3 行業提供“保護層”。(CNBC)[2022/8/18 12:34:45]

我相信所有這些我們正在努力的方向,最后都會成為我們共同建設元宇宙愿景的階梯。

我希望在未來5年時間里,世人對我們的看法會從社交網絡公司逐漸轉為一家元宇宙公司。

很顯然,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很多工作,比如建立社群以及招攬創作者,都是直接服務于這個愿景的。

手機并不是人類自然交互的方式

元宇宙會讓人們以更加自然的方式接入互聯網

問:這個聽上去是一個非常遠期的愿景,雖然一部分在今天看來已經可以想象,但總的來說,這應該是互聯網可能的一種終極形態,從早上醒來到晚上睡覺之間,我們可以在元宇宙里面完成幾乎所有的事情。

可能有些人現在已經像這樣整天沉浸在互聯網之中了,但元宇宙這個概念可能更像電影《頭號玩家》、小說《雪崩》或者游戲《堡壘之夜》中所描繪的景象。

很多重要的工作生活場景都融入到虛擬的空間之中,你認為上述的例子和你的愿景有相似之處嗎? 

扎克伯格: 元宇宙最讓我感到興奮的是,它能為人們提供一種體驗,讓他們與家人、朋友、同事共同有實感地融入到一個虛擬空間。

你剛剛說的沒錯,現實中有些人已經是從醒來開始全天都沉浸在移動互聯網之中了。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樣,但我自己就是如此,每天早上醒來,在戴上眼鏡之前,我就會先check一下手機,看看有沒有重要信息需要我立即解決之類的。

所以我不認為元宇宙是讓人們更多地接觸互聯網,而是以更加自然的方式接觸互聯網。

現在我們很多會議都是面對小小的手機屏幕完成的,這根本就不是自然的開會方式,自然的方式應該是大家共處一室,坐在一起。

這樣我們才會有共享同一片空間的感覺,當不同的人說話,聲音也會有空間感,而不是都從一個地方(即手機揚聲器)發出聲音。

我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我去年參加很多線上會議之后發現有時候會很難回想起誰在什么會上說過些什么,我認為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些線上會議毫無臨場感。

所以我認為VR、AR和元宇宙會幫助人們獲得與他們自然交互方式相同的,更加有臨場感的體驗,我認為這樣的體驗會更加舒適,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會更加豐富,未來這種虛擬的互動會變得非常真實。

相比通過電話交流,未來人們可以借由全息影像出現在其他地方,使得大家感覺都呆在一起,盡管他們可能相隔幾百英里,處在不同的州。

我初中的時候就有了理論可行的構想

下一代技術將使之成為現實

扎克伯格:其實我在初中,也就是剛接觸編程的時候就開始幻想這樣的場景,記得在一節數學課上,我就在筆記本上寫代碼,想法以及晚上回家之后想要編寫的代碼。

馬斯克諷刺扎克伯格:14代后仍將牢牢控制Facebook:4月18日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最近一次采訪中諷刺Facebook母公司Meta的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稱其對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母公司的控制牢不可破,即使14代后也將繼續掌控。

?馬斯克還提到了扎克伯格在Meta的持股情況,擁有該公司55%的有表決權股份,這意味著扎克伯格在公司未來的問題上基本上擁有對其他股東提議的完全否決權。?此前報道,馬斯克提出以54.20美元/每股的現金收購推特。(鞭牛士)[2022/4/18 14:30:44]

當時我想要寫的一個東西就是讓你可以完全身處其中的一種互聯網,而且可以在其中任意傳送。很自豪地說,我當時在就已經可以構想出一些數學理論上可行的模型,但是卻需要幾十年后的技術才可能實現。

我最初關于這個領域的構想倒和社交體驗沒有關系,但這個技術本身使我非常興奮,在我創立Facebook之前我就意識到,它可能就是社交交互領域的“圣杯”。

所以我現在非常興奮,因為下一代的計算平臺就可以真正實現這些構想了,這也是我們大力投資于VR、AR技術的原因之一。

而手機這種移動平臺在Facebook誕生之前就已經出現了,所以我們在塑造它的應用場景上并沒有扮演很關鍵的角色,在我看來手機的發展并不是遵循著人們自然的交互方式。

人們并不是生來就要通過那些手機應用來做各種事情,更自然的方式是親臨現場與其他人互動。所以我們基于這個構想來構建下一代的計算平臺會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事情。

元宇宙設計的技術十分復雜

但是在觸達用戶的層面要做到極簡

在星巴克也能完成高強度的運算密集型工作

問:我不是很確定,人們是不是會覺得每天都戴著VR頭盔工作會覺得更加自然,但也許我們會習慣的。 

但我對你之前提到的,元宇宙可以催生出新的工作、新的經濟形態這一點很感興趣,你認為它會創造出怎樣的新穎工作類型?

扎克伯格:讓我先回應你說的第一個點,現有的技術可能還需要一些發展才會讓人們適應全天都處于其中,但我認為這一點十年之內就可以達成。

如今的VR頭盔確實有些笨拙,佩戴起來比較重,還需要改進,提升分辨率等等,這些我們都會慢慢做到,每一代都會有更好的體驗。現有的VR用戶已經開始將其應用在一些讓我們感到驚喜的社交場景。

因為我們起初的計劃是用在游戲或者工作中,娛樂或者增加工作效率,但是比如在健身上的應用場景,這是我之前沒有想過的,通過連接VR設備,讓大家遠程參加到健身課程中,一起騎行、拳擊、跳舞。

這個真的很有趣,如果你還沒有嘗試過,真的可以去試試看。

雖然我不認為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全都會是通過AR和VR實現,但這些產品的出現是因為它們在社交中是可以被廣泛接受的,而且未來佩戴起來也會相對舒適。 

但當你做到這一切之后,它將能實現很多有趣的應用場景。

比如有了這樣的AR眼鏡之后,無論你身在何處,強大工作站都將觸手可得。你可以走進一家星巴克,一遍喝咖啡一邊揮動手指,然后無數顯示器就可以憑空出現,而且尺寸隨你控制。

如果你遇到問題想要聯系別人,你不需要打電話,而是直接讓他們投影傳送過來,他們可以看到你面前的虛擬屏幕,或者無論什么你想與他們共享的內容。 

動態 | 特朗普曾在10月Libra聽證會期間秘密會見扎克伯格等人:周三,Facebook向NBC證實,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今年10月在白宮與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Facebook董事會成員彼得·泰爾(Peter Thiel)共進晚餐。這次會面發生在扎克伯格最近訪問華盛頓特區期間,他在國會就Facebook的Libra作證。扎克伯格還在喬治城大學發表演講,詳細闡述了他的公司對言論自由的承諾,以及對要求公司打擊廣告中錯誤信息的呼吁的抵制。Facebook發言人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對美國一家大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而言,正常的做法是,Mark接受邀請在白宮與總統和第一夫人共進晚餐。”不清楚為什么這次會議沒有公開,或者特朗普、扎克伯格和泰爾討論了什么內容。白宮拒絕置評。這是扎克伯格和特朗普在一個月內的第二次會面。此前報道,9月份,特朗普發推表示在白宮會見Facebook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彭博社引援不具名消息稱,高級顧問Dan Scavino和Jared Kushner也同時參加了該會議。(NBC)[2019/11/21]

而你的工作文檔,比如代碼或你正在做的3D模型則直接顯示在你身旁,你可以直接與它互動,而且轉瞬間就可以以同樣的形式傳送到任何地方。

以上的場景我們稱之為“無限辦公室”,它將幫助你提升專注時間或個人生產效率。我們已經開發出了一個初期版本,而且在不斷迭代更新。

我認為這和個功能非常適用于多任務處理,它可以讓你在任何環境下輕松搭建工作場景。有很多研究表明,當你同時進行多個互相有關聯的任務時,效率會顯著提升。比如當你編程的時候,開多個窗口一起編寫會比埋頭寫一個程序更有效率。

另一個與工作相關的場景是會議,我們現在已經有不少會議是通過VR進行的,盡管現在大家使用的化身(avatar)看上去還不是很真實,但在感官上已經很有臨場感,VR會議就像在一個共享空間內進行Zoom會議。

大家的投影可以坐在一起,然后不具備VR使用條件的人還是可以通過視頻形式介入,然后大家可以在其中分享任意多個文檔,而不像現有的視頻會議,由于屏幕空間的限制,一次只能分享一份文檔。

VR可以讓你擁有多塊屏幕,你想要同時分享多少內容都可以,會議空間中可以有白板讓你隨意涂寫,總之就跟真實開會的感覺一樣,而且限制更少。

這些都只是開始,人們還可以任意自定義他們的辦公室,一切都會非常方便趁手。 

除了這些被元宇宙改變的工作形態,你剛剛還問到這項技術會催生出哪些新工作,我認為它會創造出很多新的工作類型,比如虛擬空間設計,我們會需要很多創作者,催生出巨大的虛擬內容創作經濟。 

會出現很多個人創作者,設計元宇宙中的各種體驗和場景;還有專門設計一些活動的藝術家,比如我們之前就舉辦了一個VR戲劇表演,真的非常有意思……

對于Facebook來說

打造一款受歡迎的產品是不夠的

更要為社會創造更多機會 有益于社會積極發展

問:等等,這個表演是關于什么的 ?你也講笑話了嗎?

扎克伯格:幸運的是我不是表演喜劇的人,但我們的團隊參與了喜劇場景的搭建,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對工作的成果進行檢驗,也讓我感覺非常有趣。

聽證會 | 國會議員:扎克伯格或能夠讓Libra合法化,但發幣是不對的:金色財經直播報道,在今日聽證會上,議員Brad Sherman追問對于匿名賬戶如何實施KYC合規要求?他表示,扎克伯格有100個律師幫助他讓Libra合法化,讓自己變得安全,但發幣這件事是不對的,扎克伯格不能躲在背后,然后說“創建Libra不是我的主意”。扎克伯格沒有回應,知道Brad Sherman的提問時間用盡。[2019/10/23]

除此之外還可以搭建音樂廳、甚至3A游戲大作的場景,人們可以通過化身參與到各個場景的體驗之中,還可以在其中任意傳送,你的外觀設定和數字道具也可以時刻跟隨。我認為這些都會催生出一個新經濟模式。

另外還有一個更宏大的點,也是我在過去5年運營Facebook的經驗中領悟到的一點:我曾經認為我們的工作是創造用戶喜歡使用的產品,但現在我認為應該更加整體性地考察這件事——

所以與我們共識的創作者和開發者,他們都不能只滿足自己,同時也要招募其他的人一起,我們希望這個領域最后能吸納數以百萬的人一起創造內容,無論是關于體驗、空間、虛擬商品、衣服,還是工作、安保等等。

我認為這將構建出一個巨大的經濟體,坦白講,我認為元宇宙正是我們未來所需要的東西,它就像一波可以承載無數船只的浪潮,而不只是一款我們正在打造的產品。

我們有1000名員工負責內容審核AI系統

更有超35000名人工審核

沒有任何城市可以完全杜絕犯罪

為什么對Facebook要求這么嚴格?

問:那我們就接著聊聊你們構建元宇宙世界的原則吧,因為肯定有人不希望你們去做這件事,這些人本就認為政府對你們的監管還不夠有效,“縱容”你們繼續開發元宇宙可能會讓你們更加無法無天。

之所以會有人這么想,是因為此前Facebook平臺上出現過不少危及公共安全的虛假信息,對此你怎么看?

扎克伯格:平臺的職責之一是提供官方發布權威信息,在這一點上我們做得很好,全世界有超過20多億人是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了解到最新官方消息的。

雖然也出現過一些虛假消息的流傳,但總體來說我對這項職責的履行感到自豪,Facebook平臺的凈影響力一定是正面的,無論在社群的道德管理還是對虛假信息的處理上,我們做的還算不錯。 

我們對約20種不同的危害信息進行監測追蹤,從恐怖主義、兒童剝削到煽動、暴力事件,我們對一切相關的危害信息都有一個專門的系統進行處理。

有超過1000名員工負責相關的AI和技術系統的構建和維護。另外還有超過35000名員工進行人工過濾審核。我認為這套安全信息審查系統自然而然地會被用在日后開展的新工作中。

維持Facebook這個體量的平臺的秩序,某種程度上和打擊一個城市的犯罪活動類似,而要杜絕一個城市的一切犯罪活動幾乎是不可能的。

警察部門無法確保消除一切犯罪活動,即便如此也并不會有人說警察局是徹底失敗的,所以人們對Facebook的一些評價是不公允的。

所以我認為內容審核系統的目標應該是盡量把危害信息降到最小,然后確保整個社群在積極正面的方向上發展。

對于元宇宙來說也是如此,但元宇宙還有一些其他的道德問題。

目前至少在VR領域,存在非常明顯的性別失衡,男性玩家要原多于女性,有時候會導致一些騷擾行為。

我們目前采取的措施是讓用戶可以更輕松地屏蔽其他用戶,這樣可以讓騷擾的危害降到最低,讓玩家有一個安全的空間,之和想要共處一片空間的其他用戶在一起。

在性別如此失衡的情況下,很難構建出一個健康誘惑力的社群,因為少數的一方會有不安全感。

所以性別平衡非常重要,不只是對于社交的影響,也關乎我們如何創造出更好的產品,所以這是我們在設計初期就需要格外關注的。

問:隨著我對元宇宙的了解加深,我意識到當它真正到來的時候會和今天的社交網絡非常不同,不是說我花個十幾分鐘刷刷信息流這么簡單,而是有可能一天8小時在其中工作生活。

就像你說的,它不會停留在文字語音交流的層面,而是身處這個虛擬空間之中,你認為目前你們對這套系統關于安全性和健康性的延展還算自然嗎?還是說需要重新思考,新開辟一條道路,尤其還考慮到新形式下內容的巨幅增加?

扎克伯格:肯定會遇到新的挑戰,即便是目前二維的社交媒體APP的形式下,也會不斷出現新的挑戰。

比如之前2016年美國大選時的風波,我們都在不斷面臨新挑戰。而且構建AI系統來自動過濾這些有害信息也是需要過程的,一般來說沒有半年時間根本沒辦法做出來。

我們目前基本上規劃出一個路線圖,用3~4年的時間把一切相關的基礎構架都搭建好。

在進行一些長期計劃的時候,這還是有些痛苦的,因為在此之前要先搭建好那些基礎設施才能開始著手進行。

目前其實我們已經進行了不少AI方面的工作,也雇傭了很多內容審核,我認為現有系統繼續適配新的應用場景會比憑空搭建還是要容易一些。

我剛剛提到的VR應用中女性玩家容易收到騷擾的問題只是其中之一,我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問題,我們會持續關注。

元宇宙的出現可以打破地理因素造成的機會不均

遠程辦公在5到10年內或將成為主流

問:再問一個關于社會責任的問題,比如AR技術下的元宇宙,可以對現實存在的物體上添加疊層。

比如國會大廈,大多數人眼中它是政府辦公場所,但可能有一批人會在上面貼上大大的標簽:2021年1月6日,一場光榮的革命開始了(國會大廈當天遭到美國民眾沖擊);

甚至也許有人會認為它是蜥蜴人在做人類研究的實驗室,我想問的是,元宇宙的出現是否會把不同價值觀和世界觀的人分割到一個個小世界中去?

扎克伯格:我認為這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很顯然這個技術本身有自己的優缺點。其中優點很明顯,回到2、30年前,人們的個人發展機會很大程度上受到所處地域的限制。

如一個在小鎮上當籃球運動員的人不一定是因為他天賦有多高,而是那個鎮上就流行籃球,沒什么其他選擇。

而我很幸運,我喜歡電腦,而我長大的環境可以很輕松接觸到與之相關的產業和人等等。所以如果元宇宙技術可以把距離的限制移除,那么大家會獲得比以往多得多的機會。

不只是說我們在元宇宙可以更容易找到我們感興趣的方面的社群,和大家交流,我認為經濟上的機會也是很重要的,有一項研究顯示你生長的地方和你的收入和未來的可能性是高度相關的。

我認為這個結果是和機會均等的倡議相悖的,但是在元宇宙的幫助下,當遠程辦公成為常態,地區的限制就徹底打消了,Facebook在意識到疫情將常態化之后我就讓團隊在招人的時候不要再局限于離辦公室比較近的人選了。

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在如此高度融合的世界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通過元宇宙遠程辦公,是否會和實際在辦公室辦公的人有均等的機會

我認為,全息影像和AR、VR的技術越成熟,這個答案越接近“yes”,在這些技術的幫助下,你的臨場感會大大強于如今通過屏幕接入的方式,以后你可以很輕松地加入任何社群,無論身在何處。

所以我認為元宇宙在創造新機會方面的影響更多是積極的。

當然,任何技術也都會有不好的一面,元宇宙的背景下可能需要多方努力才能構建一個有凝聚力的社會,大家需要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問題在于,在一個每個人都有如此高自由度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但我覺得只要我們不斷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問題最后都會被解決,或者至少能達到一個均衡態,總的來說,元宇宙將帶來很多新的機會,這是值得大家慶祝的。

 Facebook和微軟等公司已經開始著手元宇宙標準協議的搭建

我們的愿景是創造一個互聯互通的元宇宙世界

問:你認為元宇宙將被如何監管?誰應該為其制度的構建負責?

扎克伯格:這個問題要分不同的層面來看待。我前面說過,元宇宙不應該由某一家公司創造,但它要具備一定的互通性和可攜帶性,比如你擁有的化身和數字裝備,需要在不同公司的平臺下都通用。

比如不同公司的VR頭盔都要適配各個不同的軟件,讓用戶有一個無縫的體驗,就像今天的Facebook和Instagram一樣。

所以我認為最好是不同的公司一起合作,建立一個完全打通的世界,而不是各自做一個封閉的平臺。

就像我們現在有W3C這個標準下的不同網絡協議一樣,在元宇宙中大家也要遵循共同的標準和協議來創建內容,它需要支持人們的化身和數字道具,在不同的體驗場景中無縫傳送。

我們已經開始和微軟以及其他公司一起著手進行元宇宙標準的搭建了,我認為這是一個最主要的問題,雖然我不認為每個公司的愿景都完全一致,但目前為止我們的合作很不錯,大家都希望能夠更好地互聯互通。

問:去年有一篇關于元宇宙的論文,其中提到目前大的互聯網平臺之間幾乎沒有多少互通性可言,最多就是導出資料,互相傳送一些圖片之類的,但是你剛剛說Facebook未來追求的是更高的互通性,具體展開說說?

扎克伯格:對,這一點關系到我們的企業使命和世界觀,我不想服務少數單客價值高的用戶,這不是我們追求的商業模式。

所以在元宇宙的構建方面,我們希望它盡可能便宜、盡可能互相連接,要做到這一點,我們要確保大家能隨時隨地在不同的平臺使用,并能和其他人輕松對話。

要做到這一點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攻克,比如隱私和知識產權的問題。

不過有時候大家會很理想地假設一件事會朝著某個特定的方向發展,事實上不同的公司會朝著各個方向努力,有些公司可能會傾向于構建封閉的世界,其他則追求更多的連通性。

我不認為其中一種會戰勝另一種,它們只是不同的事物,在不同時期可能某一種更受歡迎,無論如何,Facebook會致力于后者,構建一個更加開放、連通的世界。

即便在同樣的構想之下,也還有很多不同的實現方式,比如是否去中心化,類似于加密貨幣的底層設計,如果是這樣,那么這個系統將不只是通用的,甚至不會有一個核心的責任方;

或者它的連通性是基于一些標準,讓不同的體驗場景能夠共同運行,等等,會有很多不同的實現方式,它將如何演進將是另一個大問題。

元宇宙和其他很多領域的發展都需要政府的大量投資

這方面中國現在做得比較好

問:我看到在一般的元宇宙題材的電影中,元宇宙一般都會有一個巨大的集團公司作為運營主體,你認為政府是否有可能參與其中?比如由他們構建類似公園、圖書館之類的公共空間?

扎克伯格:我認為你所說的這些公共空間對于一個健康的社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是由政府或者一些非營利機構來構建。

比如現在的維基百科,它就可以看做是一個互聯網的公共基礎設施,它是由非政府、非營利組織創建的。

美國政府今天遇到的一個巨大的技術問題,在于50年前政府沒有大力投資于科技產業,所以現在只有大型科技公司有實力投資于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

這也許不是一件壞事,比如5G技術推出之后,很難想象一個剛成立的機構可以妥善處理規模達到數百億的產業,在美國,有威瑞森、AT&T和T-mobile這些大型運營商去推動,我覺得這很好。

但在元宇宙的總體愿景中,還存在很多技術問題,需要數百億的研發投入,同時也能夠釋放上千億美元的價值。

說回你的問題,我認為元宇宙的公共領域需要大量的建設,政府應該參與進來,但事實上會有很多開源社區和創作者們參與到這一塊的搭建,填補很多公共設施建設的空缺。

問:最后一個問題,如果你最后成功創造了元宇宙,你是否愿意把它送給第一個完成尋寶任務的玩家?(譯注:這是頭號玩家中的劇情,主角完成尋寶游戲,找齊三把鑰匙之后獲得了整個綠洲世界)

扎克伯格:笑死,這個頭號玩家梗可以的。

但在我的愿景中,元宇宙應該是各個公司和用戶一起共同構建的一個互通的世界,我不希望每一家公司都擁有自己的封閉的元宇宙……

問:這個問題是個玩笑啦,最后很感謝你分享的關于元宇宙的愿景。

扎克伯格: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領域,它將是整個行業未來,我也希望Facebook也能加入到這個未來的構建之中。

Tags:元宇宙ACEFACEBOO元宇宙官方網站下載Meta Space 2045FACEMETA幣BOOL價格

AAVE
Layer2盤點系列之:Arbitrum脫穎而出的秘訣_RBI:RBIZ幣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Arbitrum吧,它是一款由Off Chain Labs團隊開發的、基于Optimistic Rollup技術的ETH Layer2項目.

1900/1/1 0:00:00
金色觀察 | 這些傳統金融機構入局比特幣支付/交易_加密貨幣:加密貨幣有哪幾種

在過去十年中,比特幣已經成長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并經歷了升級以提高其交易處理能力。如今,一些傳統金融公司也逐步開始接受或支持比特幣支付/交易.

1900/1/1 0:00:00
金色早報 | 外媒:美國首個比特幣期貨ETF將于下周啟動交易_加密貨幣:CETF

頭條 ▌外媒:美國首個比特幣期貨ETF將于下周開始交易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五位委員舉行會議后,SEC于周五首次批準了比特幣期貨ETF.

1900/1/1 0:00:00
澳洲政府授權當局扣押被勒索的加密貨幣_加密貨幣:OIN

澳大利亞內政部長安德魯斯表示:“這項強硬的計劃旨在阻止國際黑客針對澳大利亞本土企業的攻擊。”今日,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發布一項針對勒索軟件攻擊的計劃,要求年收入在1000萬澳元及以上的企業在遭受勒索.

1900/1/1 0:00:00
去中心化創作者經濟崛起 讓創作者們成為CEO_NFT:BitterFly

去年,疫情推動直播行業爆發,背后有一個更大的趨勢是全球范圍內正在興起的「創作者經濟」(Creator Economy).

1900/1/1 0:00:00
部分礦場停電 哈薩克斯坦礦工迎來“艱難冬季”_ETC:區塊鏈dapp開發白富美

吳說獲悉,近期由于哈薩克斯坦電力緊張與冬季缺電,導致大量礦場受到限電影響,南部在結合用電數據和IP地址重點清理非法挖礦,有機構決定從哈薩克斯坦遷往美國.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