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比特幣 > Info

ENS 空投神話:有大學生領278萬美元 有人錯失千萬

Author:

Time:

「錢都是大風刮來的,如果感覺掙錢很累,那就是你有問題。」不知道其他行業是否存在大風刮錢的現象,但在區塊鏈這里,大風確實可以刮來不少。

空投是加密世界中常見的一種行為,許多項目會通過向早期用戶、開發者、建設者等多方生態參與者免費發放 token 的方式來繁榮并建設生態。還記得去年全球最大去中心化交易平臺 Uniswap 的空投,讓行業如同過年,按當時的價格,也是人均一部 iPhone 的水平。

今年的狂歡,來自一個叫 ENS 的項目。

這是行業內多年的 OG 項目,以太坊域名,既然 NFT 頭像在元宇宙的故事里能講通,那在最接近真正元宇宙的以太坊網絡中,域名也是身份的代表,也有自己的價值。

而這個 OG 的空投引發的財富效應,實在驚人。

社群中流傳出這樣一則消息:一位中文社區的建設者成功入選 ENS 貢獻者,并領取到 4.6 萬枚的貢獻者空投。而該用戶頗為年輕,目前大學在讀,并未向加密市場投入大量本金從事投資,卻靠社區建設「意外」實現了財務自由,引發了大量投資者的艷羨之情。

以當前價格計算,一枚 ENS 價格約為 60 美元,4.6 萬枚 ENS 空投約合 278 萬美元。

只要此前注冊過 ENS 域名,即可獲得空投資格,而社區、貢獻者等其他參與生態建設的人員,可獲得更為可觀的空投。此次空投覆蓋 13.8 萬地址,這又是一場大型狂歡。

此次空投致富的大型狂歡,ENS 的豪爽固然是原因之一,而 ENS 的價值所在則更為重要。畢竟如果沒有市場的認可,ENS token 的價格也難以達到如今的高位。

在 Web2 時代,我們訪問網絡服務時通常都會手動輸入域名,這一習慣已經根深蒂固持續太久,以至于我們幾乎快要忘掉了這一點:域名這項服務,并不是從互聯網誕生時就已出現。

瑞士央行官員:CBDC可以為DeFi發展提供高穩定性和更低的風險:10月1日消息,瑞士國家銀行(SNB)董事會成員Thomas Mose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CBDC可以為DeFi的發展提供更高的穩定性和更低的風險。

Moser進一步表示,數字貨幣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實際上可以協同工作,因為中心化對DeFi來說并完全是壞事,USDT和USDC是DeFi中使用最廣泛的Stablecoin,但二者都是中心化的,CBDC對于DeFi的風險要比Stablecoin更低,因為來自中央銀行的資金不會帶來交易對手風險。[2022/10/1 22:43:32]

在互聯網的洪荒時代,設備與設備間的通信仍依賴于 IP 地址,那個四段、每段三位的數字組合,在現在仍偶爾會被普通用戶所使用,比如當你設置路由器時的 192.168.1.1。

每一個網站都需要人工記住其對應的 IP 地址對于用戶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 DNS 服務的橫空出世解決了這一問題。DNS 服務將域名和 IP 地址相綁定,允許用戶通過一個更易于記憶的字母組合訪問到某個特定的 IP 地址。

而當我們進入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世界,這一功能就變得更為重要了。僅僅 12 位的 IP 地址就已不便使用,那長達 42 位的數字字母組合呢?

回想一下需要輸入錢包地址的場景,每次確認地址時,一一核對長達 42 位字符,如果輸錯一位就將面臨資產損失。而相比之下,在 Web2 時代無論是網址、郵箱、帳戶名,大多數我們所接觸的常規互聯網產品,僅需要一個用戶可自定義的字母數字組合即可準確方便的找到需要的地址。

盡管去中心化的概念非常迷人,但在用戶體驗上,Web3 仍然遠遜于 Web2 時代的基本服務。而 ENS 域名的誕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一問題,為加密世界提供了類似 DNS 一樣的服務。

使用 ENS 域名之后,用戶可將自定義的 example.eth 解析到對應的以太坊地址,在轉賬中向.eth 地址即等于向 42 位的以太坊地址轉賬。而在 OpenSea、鏈上瀏覽器等支持 ENS 的平臺或工具上,用戶地址也將直接顯示為.eth 地址。

金色熱搜榜:SAP居于榜首:根據金色財經排行榜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內,SAP搜索量高居榜首。具體前五名單如下:SAP、CVT、OK、STORJ、BCD。[2021/4/7 19:55:06]

(包括 V 神在內的諸多加密行業名人,均將自己的.eth 地址設置為推特名)

ENS 為加密世界提供了一個更易用的地址和身份系統。一大批加密名人均將自己的錢包地址綁定為.eth 地址。

今年 8 月底,ENS 官方宣布在以太坊上完全集成 DNS 域名空間(DNS Namespace),允許用戶將任何「.com」域名關聯到以太坊地址。ENS 服務現已支持大多數傳統域名,如.com、.org、.io 等。此前,在鏈上轉賬中只有.eth 域名可被正確的解析,現已不再受到此限制。ENS 域名的風潮甚至已向圈外蔓延,今年 8 月,啤酒品牌百威就曾以 30 ETH 的價格購入「beer.eth」。

與傳統 DNS 域名不同的是,在傳統互聯網中提供域名注冊服務并收取注冊費的服務商,ICANN 認證了數百家。而在以太坊網絡上,ENS 卻是最為廣泛使用的域名系統。

領空投領到財務自由,這一描述或許稍顯夸張,但領取 ENS 空投的用戶之中,個別地址所領到空投金額之大令人嘆為觀止。

目前,ENS 價格約為 60 美元。以這一價格計算,領取空投最多的用戶獲得了多少資產?在查詢了所有的空投領取地址之后,我們發現了領取空投最多的幾個地址。

鏈上數據顯示,共 6 個地址獲得 10 萬枚以上的 ENS 空投。

其中,首四位為「0xd7」的一個合約地址或許是本次空投的最大贏家。它獲得了 100 萬枚 ENS,約合 6000 萬美元。

而「0x3a」本次領取的空投數量位列第二,它獲得了 29.4 萬枚 ENS,約合 1764 萬美元。beccaliebert.eth 領取了 17.0 萬枚 ENS,是領取空投第三多的地址,約合 1020 萬美元。「0xfe」領取了 16.5 萬枚 ENS,領取數量位列第四,約合 990 萬美元。

而像本文開篇所述的大學生一樣,「僅有」46,296.3 枚的貢獻者空投,目前已有 46 個地址完成領取。

最高數千萬美元的巨額空投,這或許讓沒有領到空投的用戶追悔莫及。但回看空投規則,或許會得到一絲慰藉:這些高達十萬、百萬枚的空投,領取者并不一定是個人。ENS 總供應量的 25% 會空投給 ENS 貢獻者,而這些貢獻者包括超 100 個個人和團隊。也就是說,這些天量空投,其中一部分是由一個團隊所共享的,這或許也是空投接收地址中出現了數個合約地址的原因。

域名炒作早在互聯網時代萌芽就已誕生,在去中心化的域名服務中自然也不乏域名商人的身影。域名商人所持有的 ENS 域名數量極其龐大,Etherscan 數據顯示,持有 1000 個域名以上的錢包地址就已有 20 個。

ENS 空投采取了更為公平的計算機制:以獨立地址作為核算的依據,持有多個域名并不能增加領取數量。這意味著一個地址持有更多的 ENS 域名并不能讓你領到更多的空投,這種分配方式盡管對大戶更不友好,但相對而言更加公平。這一方案也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此前空投活動中羊毛黨機刷交易量、持倉等數據批量領空投的行為。

域名商人通常會將大量域名囤積在同一地址中,這也讓他們錯過了數倍、數十倍、數百倍的空投。

Dune Analytics 數據顯示,截止至今已有 40.3 萬個 ENS 域名已被創建,但持有域名的獨立地址僅 15.2 萬。這也表示有大量地址同時持有多個域名。

ENS 在鏈上的存在形式為 ERC-721 token,因此我們可以從 token 的持倉情況估算域名的持倉。

ENS 域名到期之后,域名已無法正常解析,但?ERC-721 token?并不會立即銷毀。在該域名被其他地址注冊之后,原?ERC-721 方才被發送至黑洞銷毀。因此 Etherscan 數據并不準確,僅可作為參考。?

僅前 4 大地址持有的 ENS ERC-721 token,就已占據 ENS 域名總量的一半以上。以尾號「28e2」的地址為例,該地址持有高達 40,798 個 ENS 域名,是 ENS ERC-721 token 的最大持幣地址,占全部 ENS 的 29.1%。

地址「28e2」并不會因持有 4 萬域名而獲得更多的空投。本次空投向 ENS 用戶發放 2500 萬枚,平均每地址領取 180 枚 ENS。假設該 4 萬域名未過期,且由 4 萬個地址分別持有,可簡單估算為該用戶將領取到 720 萬枚 ENS,約合 4.32 億美元。

此次空投符合資格的地址超過 13.7 萬個,這一次空投規模之大令人欣喜。僅僅只是短暫的兩個月前,dYdX 的大規模空投就曾一度引燃市場的熱情,而具有領取 dYdX 空投資格的用戶數「僅」為 3.6 萬名,尚不及本次空投的三分之一。

通過一組官方公開的數據,我們可對空投金額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空投給用戶的 ENS 總計 2500 萬枚,平均每地址可領取金額為 180 枚。而滿足各種條件,注冊時間達到上限的獨立地址最多可領取 1179 枚。

空投仍在開放領取,盛宴仍在繼續。ENS 的價格,也成為人們關注的下一個問題。ENS 的價格從流動性池創建之初的約 30 美元不斷上漲,目前徘徊在 60 美元附近。

Dune Analytics 數據顯示,5.5 萬地址已完成空投領取,共領取 1100 萬枚,目前仍有 56% 的 ENS 未被領取。而這些 ENS 在被領取之后是否會沖擊市場尚難以定論。

作為一個并不新穎的概念,去中心化域名賽道重回市場的中心。在經過多年的開發與建設之后,ENS 域名的價值終于迎來了市場的考驗。在發行初期的短期炒作之后,ENS 市值將穩定在何處,或可決定整條賽道的市場潛力。

Tags:

比特幣
不持有比特幣的“比特幣ETF”是啥?

最近幾周,全球幣圈最熱鬧的事件莫過于“比特幣ETF”獲得美證監會(SEC)的批準,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交易。 根據香港奇點財經的報道,ProShares、Valkyrie和Invesco三家資管公司幾乎是同時推出了各自的比特幣期貨合約ETF。不過,在最后關頭,只有ProShares和Valkyrie先后獲批,而Invesco宣布退出。

管理 DeFi 財庫的新思維模式

COMP 的流動性挖礦在 2020 年夏季開啟了 Defi 牛市,這使得很多 Defi 協議變成收入快速增長的怪物。你會認為這使它們處于非常舒適的財務狀況,而對 DAO 財庫的淺顯觀察似乎證實了這一點。例如,OpenOrgs.info 的數據顯示,頭部的 Defi 協議正坐擁數億美元,Uniswap 甚至是數十億美元。

道長下山了 沒想到瞄上的卻是......

2020年10月,深圳的張小姐,在陌陌交友上認識了一個叫車某的男子,簡單聊了幾句,又互相湮沒于茫茫人海之中。 山水有相逢,不久,他們在抖音上又相遇,加了抖音號又聊上了。當時,張小姐正在參加一個什么企業領導力提升班的學習,車某問能不能約見個面?“那行啊,你過來唄。”車某趕過來了,還算是一個挺帥氣的小伙子,兩人加了微信,成了好友。

ENS 空投神話:有大學生領278萬美元 有人錯失千萬

「錢都是大風刮來的,如果感覺掙錢很累,那就是你有問題。」不知道其他行業是否存在大風刮錢的現象,但在區塊鏈這里,大風確實可以刮來不少。 空投是加密世界中常見的一種行為,許多項目會通過向早期用戶、開發者、建設者等多方生態參與者免費發放 token 的方式來繁榮并建設生態。

模因成為現實 Tungsten DAO以25萬美元購買鎢立方體NFT

一個?DAO花費 25 萬美元購買一個大型鎢立方體的?NFT。 以下就是加密交易者購買立方體和 NFT 的原因。 一個去中心化組織(DAO)購買了一個 NFT,它代表一個超大型的鎢立方體,并且可以兌換實物。 該組織成員包括知名的匿名 NFT 收藏家 Vincent Van Dough,以 56.9 ETH(約合 25 萬美元)的價格購買該 NFT。

元宇宙中的發達世界與不發達世界

“Any fool can know. The point is to understand.” — Albert Einstein 元宇宙最重要的基礎設施是什么? 我一定說是經濟系統。我認為的元宇宙基礎設施應該包括身份、經濟、體驗,這三大方向是元宇宙的基礎,每一個都非常重要,每一個方向都能產生偉大的公司以及偉大的去中心化應用、偉大的DAO。

元宇宙是數字時代的理想國嗎??(二)

元宇宙是數字時代的理想國嗎?(一) 在上一期的《元宇宙是數字時代的理想國嗎?》中,我們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元宇宙是現實世界的投影(即數字孿生)。具言之,我們根據現實世界來創造新世界。如果元宇宙有能力承載人類文明、正向、美好的一面,那其必然也要承載文明的反面。 現實世界是不完美的。種族歧視、個體差異、階級矛盾等問題普遍存在。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