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USDT > Info

頭等倉深度報告:Mina_ARK:WMINIMA價格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作者:頭等倉的聰聰

Mina是一個輕量級的區塊鏈,節點門檻低,網絡去中心程度高。團隊做事務實,代碼更新良好,技術框架具備創新性,有優質資本的支持以及領域內的先發優勢,長久來看,具備發展良好生態的潛質。

本研報為Winkrypto贊助發布的免費研報,研報內容完全由頭等倉獨立撰寫,頭等倉極力確保研報內容真實、中立、客觀,同時為避免對讀者產生誤導,凡是由項目方贊助發布的免費研報均不提供任何投資相關的建議,本研報旨在能幫助讀者們快速,深度地了解項目,幫助大家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一、項目概要

Mina是一個輕量級的區塊鏈,區塊鏈大小可維持在22KB左右,這允許節點以低門檻的硬件條件參與,哪怕是運算能力相對較弱的移動端,類似手機、平板電腦等,也可以去同步驗證Mina網絡。

同時,節點具備良好的可擴展性,讓Mina網絡整體更具分布式,去中心化程度高。除此之外Mina圍繞零知識證明搭建了一個可保護數據隱私的生態系統,其生態應用Snapp可針對部分場景實現特定的業務邏輯,例如無需信任就可以將互聯網數據導入到Mina。也可以通過轉接橋,與其他公鏈進行合作,增強互操作性,實現互惠共贏。

Mina由O(1)Labs團隊所開發,并有多個領域的優秀貢獻者參與到了Mina協議的開發中,團隊擁有不錯的開發能力,做事風格務實。目前累計募資了4,815萬美元,投資機構陣容豪華,包含了Paradigm、Multicoin、Coinbase等一線投資機構以及華爾街的投資者,優秀的投資機構往往會更加關注長期價值。而這些機構多數自帶IP流量,對Mina未來市場的主動拓展非常有利。Mina上線主網后,與信用風險平臺TellerFinance達成合作,還和以太坊基金會聯合發布了EVM兼容方案。當前還未有生態應用,預計在在今年的Q4季度Mina會推出開發者工具包SDK,開啟生態建設。

代幣MINA,初始供應量為10億,會隨著區塊獎勵而增發,持續8年時間。主網上線的第一年,年度通脹率預計會達到12%左右。通貨膨脹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下降,最終在穩態時降到7%。

Mina作為一個以zk-SNARK為技術核心的公鏈平臺,未來有機會在隱私計算領域上實現多方面應用,例如去信任的互聯網信息導入、身份驗證、由零知識證明驅動的應用Snapps等。Mina主網上線時間較晚,SDK工具包還在開發中,所以目前還未有生態應用,在進度上較Polkadot、Solana以及BSC有一定程度的落后。但長期來說,Mina具備強大的技術社區志愿者和優質資本的支持,并堅持去中心化的理念,有利于未來吸引開發者自主加入其生態。

同時,Mina是以提供零知識證明服務為主的公鏈,與其他綜合型公鏈相比,走的是差異化路線,技術功底深厚,且具有先發優勢,不僅避開了通常意義上的競爭,還有望成為該領域的龍頭項目。

項目的發展是綜合性的,特別是公鏈項目,涉及到了團隊開發的能力,產品的運營能力,資金的管理,領域的可突破性等等多方面因素,Mina在具備技術硬件的條件下,同時又有著資本支持和領域內的先發優勢,在未來能否成長為一個良好的生態應用平臺,值得期待。

二、基本概況

1.?項目簡介

Mina是一個輕量級的公鏈,通過遞歸零知識證明,將區塊鏈大小維持在22KB左右,帶來了更低的節點門檻,節點也更具分布式,并且圍繞著零知識證明搭建了一個可保護數據隱私的生態系統。

2.?基本信息

三、項目詳解

1.?團隊Mina成立于2017年,曾用名CodaProtocol。其開發團隊為O(1)Labs,創始人Evan和LzaakMeckler在高中時就認識,并在幾年后建立了O(1)Labs,也就是Mina的啟動團隊。O(1)Labs團隊目前由世界級的密碼學家、工程師、博士和企業家組成,他們致力將Mina推向市場。?核心成員

董事會

貢獻者

Mina的開發除了O(1)Labs團隊之外,還有來自舊金山和世界各地的團隊和技術人員為Mina提供了幫助。如下圖:

圖2-1貢獻者

當前O(1)Labs在領英上的認證人數有28人,并有多個領域的貢獻者參與到了Mina協議的開發中,為Mina的產品開發,市場推廣提供了幫助。

2.?資金

Mina獲得了CoinbaseVentures、MetaStable、PolychainCapital、ThreeArrowsCapital、HashKeyCapital、FenbushiCapital等頂級機構的投資,投資機構陣容豪華,根據歷史數據而言,Coinbase所投資的項目,未來有一定的可能會上該交易所。Mina還獲得Paradigm、Multicoin等一線機構的投資,優秀的投資機構往往會更加關注長期價值。而這些機構多數自帶IP流量,對Mina未來市場的主動拓展非常有利。具體如下:

英國央行推進系統性穩定幣制度計劃:金色財經報道,英國最近通過了《2023年金融服務和市場法案》,賦予英國央行建立系統性穩定幣制度的權力。周一的咨詢回應顯示,英國央行(BoE)計劃繼續實施其系統性穩定幣制度計劃。磋商中規定系統性穩定幣將受到英國央行和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的監管,這一點受到了受訪者的歡迎。受訪者和政府還支持將問責框架(評估監管機構的方法是否面向未來)擴展到系統性穩定幣。[2023/8/8 21:32:18]

圖2-2投資機構

目前共進行了四輪融資,詳細如下表:

表2-1融資詳情

*注18個月的代幣鎖定時間起始為主網上線,2021.03.17

Mina在四輪融資中,累計募集了約4,815萬美金,雖基金會并未對外公布資金使用情況,但當前的資金量看,Mina在短中期內資金充足。

代碼

圖2-3代碼提交情況

代碼方面,Mina在GitHub有32個代碼子庫,官方認證提交人有5個,主要提交語言為OCaml、C++、PythonCGo等為主,累計提交了19,514次代碼,總參與代碼提交人數為242。在今年3月份之前,主網還在開發階段,整體代碼更新平穩。在3月主網部署完成后,代碼更新方面有所下降。

技術

Mina是一個輕量級的區塊鏈,采用zk-SNARK技術,以遞歸零知識證明,來實現區塊的大小恒定。當前零知識證明技術主要應用于隱私交易,Layer2等,Mina創新性的將零知識應用于區塊打包和網絡狀態驗證。

為了更好理解Mina的遞歸零知識證明,我們先簡要介紹zk-SNARK零知識證明技術的基本構造。zk-SNARK是一種簡潔的非交互式零知識證明,是英文Zero-KnowledgeSuccinctNon-InteractiveArgumentofKnowledge的縮寫,它分為兩部分:

1)Zero-Knowledge:允許一方向另一方證明某項陳述是真實的,而不會透露任何超出陳述本身有效性的信息。2)SNARK指具有以下特點的知識論證:

簡明:獨立于計算量,證明是恒定的,字節空間占用較小的非交互性:證明只要一經計算就可以在不直接與證明者交互的前提下使任意數量的驗證者相信

可論證的知識:對于陳述是正確的這一論點有不可忽略的概率,即無法構造假證據;并且證明者知道正確陳述的對應值

同時,零知識證明的可信度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是證明的難度,一個是交互的程度。證明的難度即直接從數學性質上增加證明的難度,交互的程度是指驗證者不斷的隨機提供參數或者前提條件再由證明者證明,隨著交互次數的增多,使證明者要欺騙驗證者的難度增加,因為證明者在不知道正確信息下提供正確證明的概率在統計學上是遞減的。

簡要來說,zk-SNARK零知識證明是指證明者能夠在不向驗證者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的情況下,使驗證者相信某個論斷是正確的。

當前以zk-SNARK技術為代表的項目有:Zcash是首個使用zk-SNARK零知識證明的匿名幣,能夠隱藏交易者地址和交易金額。Tornado是基于zk-SNARK在以太坊上實現的隱私交易中間件,它使用zk-SNARK能夠以不可追溯的方式將ETH以及ERC-20代幣發送到任何地址。ZKSync是以太坊的二層項目,一個基于ZKRollup的去信任擴容及隱私解決方案。

Zcash和Tornado利用zk-SNARK的非交互式驗證,來隱藏或保護一定的交易信息,如交易地址、交易金額等,應用場景主要是匿名交易。ZKSync是以零知識證明來實現Layer1和Layer2的信息交換,幫助以太坊解決擴容和網絡效率問題。而Mina的創新在于將zk-SNARK應用在區塊的構建上,使得所有運營于Mina鏈上的Snapp都具有零知識證明的底層架構與特性,同時讓區塊鏈大小維持在22KB,并且不會隨著網絡的運行而改變。

當前公鏈的節點門檻越來越高,因為區塊鏈中所存儲的信息在持續增加。一個新節點進入網絡需要從創世開始同步所有區塊,并執行所有交易,從而才能得到最新狀態。例如比特幣區塊鏈目前的大小在300GB,一臺普通電腦需要6個小時進行數據同步。

而以太坊現階段的大小在700-800GB,隨著鏈上數據的增長,這個數據將逐步增加,同步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其他區塊鏈網絡也是這樣,造成越來越少人會直接去訪問區塊鏈,因為節點的硬件成本非常昂貴,門檻高。

節點門檻的增高,減少了普通用戶對節點部署的意愿,從而導致節點分散程度不足以及數量總體較小,并有部分節點集中在少數資本之下的情況。這不僅不符合區塊鏈開放性、無門檻,人人皆可驗證的思想,也讓網絡的安全性缺乏保障。

全節點分布更廣泛,數量更多,可使發起51%攻擊的難度更高。同時,低門檻的節點部署,更容易普及到各類用戶,用戶易接觸到節點和部署節點,也會讓網絡更加分布式,安全性也相應的得到提高。

消息人士:美國當局正在調查前FTX工程總監Nishad Singh:金色財經報道,據消息人士稱,美國當局正加大對SBF核心圈子的壓力,他們正在調查前FTX工程總監Nishad Singh。[2023/1/6 10:24:32]

而Mina只有22KB大小,并且永遠維持這個大小。隨著時間的增長、隨著網絡交易的變多,它的大小仍然不會變化,而22KB也就是幾條語音消息的大小。

所以,例如運算能力相對較弱的手機,也可以去同步驗證Mina網絡,相比之下,比特幣和以太坊需要高運算的GPU和T量級的存儲硬盤,才能支撐起節點搭建,進行挖礦。而Mina將節點挖礦搬到了普及度更高的移動端,在節點部署的簡易性和網絡的分散性上,較比特幣和以太坊有了質的提升。

Mina通過遞歸零知識證明,將區塊鏈大小維持在22KB左右,構建了一個輕量級區塊鏈,給用戶帶來了更低的節點門檻,節點更具分布式,讓Mina網絡變得更可接觸性。

遞歸零知識證明

遞歸零知識證明指:在每次區塊生產時,利用zk-SNARK技術將區塊壓縮為單個證明,并且每個新的SNARK證明都包含過去的SNARK證明,節點只需檢測該證明即可,以此不需要檢測整個交易歷史記錄,同時這些證明可以進行遞歸組合,以實現區塊的大小恒定。

遞歸零知識證明的構成有兩個主要部分:Tick和Tock,這是兩條對稱的計算曲線。在Tick曲線上證明計算的結果可以通過Tock曲線進行驗證計算。Tock曲線上的驗證計算的證明,又可以通過Tick曲線進行驗證證明。某種計算從Tick曲線證明,并再通過Tock曲線驗證證明的過程,是遞歸證明的基本電路框架。

同時,在Mina的網絡中,所有的賬戶信息需要先通過PoseidonHash計算,形成Merkle樹。Merkle樹根代表著當前賬戶的狀態。這個狀態被稱為Stagedledger,即已經出塊的賬戶狀態。Mina還需要對當前的所有賬戶信息進行證明。該證明可讓后續節點進行驗證。

但對已出塊的賬戶進行證明需要較大計算時間,為了避免證明計算拖慢整個鏈的性能,Mina設計了Snarkedledger,即指已經證明過的所有賬戶信息。這樣的設置方式,可以在出塊時,立即改變狀態,即處于Stagedledger狀態,而對賬戶信息進行證明,跨步到Snarkedledger狀態,可以在后續進行。

Snarkedledger是已經證明的賬戶狀態。也就是說,通過驗證Snarkedledger即可確定賬戶的狀態,且Snarkedledger包含了全部賬號的狀態。節點只需要通過零知識證明驗證Snarkedledger,即可驗證整個區塊的合法性,并不需要整個歷史記錄,只要最后一個區塊中的Snarkedledger就能驗證,這也是Mina的區塊鏈精簡的原因。

而遞歸零知識證明可以將上一次證明封裝到下一次證明中來,這樣每個證明都包括了所有的歷史驗證,并且每次證明都能維持大小不變。

Mina將所有的證明都架構在遞歸證明之上。而精簡的區塊鏈,在于Snarkedledger是可以驗證的狀態,不需要所有的歷史區塊信息,只要提供了證明信息就能確定當前的網絡狀態。

舉個比喻,遞歸零知識證明將整個區塊鏈的狀態捕獲為一個快照,當網絡中的下一個區塊形成時,前一個快照將作為下一個快照的背景圖。依此類推,即使圖像中包含無窮信息量的證據,圖像也將始終保持相同大小。區塊鏈22KB的大小確保了節點從一開始就僅通過存儲和依賴此數據就可以向前移動,而不必存儲整個龐大的區塊記錄或歷史記錄。

網絡框架

為了實現zk-SNARK的遞歸組合,Mina網絡框架中包含三個節點角色,每個角色負責不同的區塊運行機制。具體如下:

區塊生產節點

區塊生產者負責通過提供網絡算力,處理交易并在鏈上生產區塊。用戶需要支付交易費用,以對區塊生產者進行獎勵。和一般的Pow機制一樣,區塊生產者會優先打包交易費用高的用戶的交易。

SNARK生產節點

SNARK生產者負責利用zk-SNARK對區塊進行壓縮并生成證明,為區塊生產者提供zk-SNARK進行交易驗證,但這部分的zk-SNARKS證明是需要區塊生產者對SNARK生產者進行付費。

存檔節點

存檔節點是存儲所有歷史詳細區塊數據的節點,作為一個持久化的數據源,便于檢索。這類節點的數據存儲壓力相對較大,但可以簡單驗證這些數據的有效性,去中心化的程度較低。區塊生產者需要在Snarketplace中購買同等數量的SNARK交易證明來完成交易打包從而獲得區塊獎勵,即對網絡中的SNARK證明產生需求,和SNARK生產節點存在供需關系。

共識機制

Mina使用的是OuroborosSamasika權益證明共識算法,基于PoS共識的改進,網絡共識實現仍然是通過股權證明PoS來完成,允許任何人按協議中所占的比例參加。由可驗證的隨機函數來選擇每一輪的區塊生產者。每個區塊生產者獨立地為每一個時隙運行VRF,如果他們得到的輸出值大于與其質押大小成正比的閾值,則有機會在指定的時隙內生產區塊。

投資者贖回區塊鏈云基礎設施公司W3BCloud SPAC交易中95%的股份:金色財經報道,文件顯示,參與W3BCLOUD與Social Leverage Acquisition Corp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上市的投資者投票贖回了 95% 的股份。W3BCLOUD 是一家區塊鏈云基礎設施公司,被稱為亞馬遜網絡服務 (AWS) 的去中心化促進替代方案,其SPAC 交易預計將為合并后業務的資產負債表帶來 3.45 億美元,估值約為 12.5 億美元,而在圣誕節期間提交的贖回投票之后,SPAC 的金庫中目前只剩下 1660 萬美元。W3BCLOUD SPAC 正在尋求三個月的延期,希望在 5 月 17 日之前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以滿足 1.5 億美元的最低現金條件上市。[2023/1/5 9:52:58]

區塊生產者可以通過將代幣委托給另一個帳戶的區塊生產者來增加被選擇來產生塊的概率。當被委托者賬戶質押時,組合的資金用于評估VRF閾值,從而增加了被選擇來為槽產生塊的可能性。委托的資金是不可使用的,但可隨時通過將股權重新委托回原始賬戶來取消委托。

OuroborosSamasika的特點在于共識驗證者的數量是沒有上限的。一般的PoS算法,多數是基于委員會選舉,只能容納大概數百名的驗證者,因為網絡通信的復雜度隨著驗證者數量的上升會急劇上升,節點沒有辦法承受通信開銷。而OuroborosSamasika基于傳統PoS進行改良,在節點上,具備可擴展性。

其次,節點可以動態進出。大部分PoS共識協議對節點的在線時間都有要求,并對掉線者進行懲罰,這大大提升了運行節點的門檻,反倒讓網絡面臨被攻擊的風險。而OuroborosSamasika則允許節點隨意進出。

同時,Mina的節點只需要依賴簡單的規則就可以判定「哪條鏈」是合法的,而不需要依賴外界信息的指引。大多數PoS算法存在長程攻擊和Nothingatastake的問題,需要引入“弱主觀性”來對鏈的合法性進行判定。而OuroborosSamasika主要使用“最長鏈規則”來應對短的分叉。針對歷史的攻擊,當節點面臨長的分叉時,可以采用特殊規則,即簡潔狀態摘要,由于攻擊者很難在短時間內計算足夠的零知識證明,這保證了區塊鏈很難被分叉。

Snapps

Snapps是Mina上由零知識證明驅動的應用。具有幾個特點:1)支持私密數據。即在使用用戶數據的時候不需要去分享數據本身,只需要分享數據的證明;2)有通用的可驗證性,可以在計算上實現任意計算;3)可擴展的執行。在狀態變更層面,執行過程不僅可以調用自己的狀態,也可以去更改其他應用的狀態。

相比以太坊上的Dapp要求每個節點都對其業務邏輯進行執行,Mina上的應用只需由某個節點執行一次業務邏輯,其余節點只需要驗證正確性即可,這是效率上的提升。

基于SNARK構建,讓Snapps可以具備隱私和可驗證性的功能,Snapps可以隱秘地訪問一些互聯網服務,為用戶數據生成相應證明,這些證明可以由互聯網的應用來驗證。同時,也可以把互聯網的數據導入到Mina上,而在這個過程中,個人數據是沒有被泄露的,是去信任化的。

借助這樣一種技術可以去構建無需許可的互聯網預言機,任何網站只要提供了真實世界的數據,不需要網站本身的許可,只需用現有的這些互聯網協議,就可以把這些數據可信地傳輸到Mina區塊鏈上。

具體運用,可以下幾種試例:1,信用評分證明,為借款人提供一種方法來證明自己的信用評分高于特定閾值,利用SNARK技術,無需披露信用評分本身,從而能夠在不發布任何抵押品的情況下借入資金;

2,真實身份證明文件的證明,可證明Mina地址的所有者可以從某個特定的塊高度開始,而無需透露該文件本身,就可以訪問真實的身份證明文件。身份證明文件的有效性將通過標準化的開源算法進行檢查;

3,Coinbase余額證明,向第三方提供屬于特定電子郵件的Coinbase帳戶中符合特定條件的資金證明,而無需透露實際存款金額;

4,私人投票,允許一組合格的選民私下投票,而無需透露自己的身份和投票目的。投票期結束后,任何人都可以輕松驗證整個投票的結果。

此外,Snapps所具備的零知識證明底層架構與特性,也能應用在DeFi中,比如可搭建保護用戶數據的借貸協議,以去信任的方式將互聯網數據導入,以擴展目前DeFi的應用范疇等。相應的開發工具包SDK已經在開發中,后續開發者可以通過SDK更便捷的在Mina上搭建應用生態。?生態

Mina已經宣布和算法信用風險平臺TellerFinance達成合作,Teller將利用Mina協議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借貸市場,以實現用戶在不分享個人數據的情況下獲得鏈上服務。Teller使用Mina的Snapps構建DeFi應用,用戶可以根據CreditKarma等可信來源,證明用戶的信用水平。

此外Mina基金會和以太坊基金會還聯合發布了一項資助計劃,征集改進EVM使其可以高效驗證Mina的Pickles零知識證明的方案。

HT突破7.5美元,24小時漲幅33.0%:金色財經報道,Huobi Token(HT)價格上漲突破7.5美元,24小時漲幅33.0%。行情波動較大,請做好風險控制。[2022/10/13 10:33:15]

總結:Mina由Coda所更名而來,開發方向上并沒有改變,目前代碼和補丁方面迭代良好。共進行了四輪融資,累計2,900萬美元,短中期內資金方面表現充足。

Mina通過遞歸零知識證明,將區塊鏈大小維持在22KB左右,構建了一個輕量級區塊鏈,創造了更低門檻的節點,讓網絡更具分布式。應用Snapps具備隱私和可驗證性的功能,可對部分場景實現特定的業務邏輯,例如可以去信任的把互聯網數據導入到Mina。

生態上,目前的運用處于Demo階段,與以太坊基金會聯合發布的EVM兼容方案,以及即將推出的MinaSDK,期待Mina未來生態市場的潛力。

四、發展

1.?歷史

表3-1Mina大事件

2.?現狀

網絡現狀

自主網上線以來,Mina的區塊高度達到了47,685個區塊,24小時內活躍的區塊生產者節點在140左右,網絡的活動情況如下:

圖3-1區塊生產情況

數據統計是從5月25日起,在一個月的時間內,24小時內的區塊生成數量基本維持在350個左右,其中在24小時內所產生的交易量如下圖:

圖3-2交易量情況

上圖中,6月初的日交易量較高,最高突破13,000。其他時間的日交易量基本維持在2,000-3,000左右,結合24小時的區塊生產量在350左右,平均每個區塊的交易量在8左右。與官方團隊的溝通中,其表示:當前Mina網絡的TPS不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處于生態早期,交易轉賬需求小,另一方面是為了確保網絡的穩定性,所以并沒有快速的擴展節點數量。同時,Mina團隊表示,TPS并非本質問題,可根據后期需求而進行調節。

圖3-3新賬號增加情況

可以看到,在6月初新賬戶增加量較大,這也反應在日交易量上。可能原因是在6月1日,CoinList上線了MINA的交易與質押,用戶可直接在CoinList上質押MINA,賺取收益。常規的每日賬號增加數基本在500之下,表現一般。Stakingpool是Mina網絡質押MINA代幣的流動池,用戶可以質押代幣,運行節點參與挖礦,也可以委托給其他節點,分享其收益,目前,排名前10的質押地址如下圖:

圖3-3網絡質押情況

在Stakingpool的前十名中,除了前二的區塊獎勵占比稍大,其他地址的分配基本均衡,沒有出現過度集中現象。

3.?未來

目前Mina已經完成了主網上線這一階段,在與團隊的溝通中,其表示:Mina當前主要是讓網絡穩定運行,并逐步增加節點。預計在今年的Q4季度推出開發者工具包SDK,來幫助開發者到Mina部署Snapps,并在之后開啟生態建設。總結:Mina自3月份上線主網以來,區塊數達到了47,685個區塊,24小時內活躍的區塊生產者節點在140左右,區塊生成數量基本維持在350個左右,后續會隨著網絡的發展,增加節點數量,提高網絡的TPS。當前質押地址上沒有出現過度集中現象。預計在在今年的Q4季度Mina會推出開發者工具包SDK,開啟生態建設。

五、經濟模型

1.?代幣供給

Mina的代幣為MINA,初始發行量為10億枚,但總量無上限,后續會進行通貨膨脹。在主網上線的第一年,年度通貨膨脹率預計會達到12%左右。通貨膨脹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下降,最終在穩態時降到7%。MINA在初始階段為10億,具體包含:Mina捐贈基金會,6.0%;O(1)Labs,7.5%;社區,42.3%;BACKERS,20.5%;核心貢獻者,23.6%。在主網啟動后,會進行區塊獎勵增發,這部分持續后4年,代幣的流通量會增加到13億。具體的代幣分配變化如下:

圖4-1初始代幣分配

Mina的初始釋放總量為創世區塊所存在部分,另一部分為區塊獎勵,這部分會從主網啟動后一直釋放,具體的釋放曲線如下:

圖4-2第一階段代幣釋放

從代幣釋放趨勢上看,第一階段的前2年是一個上升釋放趨勢,且MINA整體8年的代幣釋放都是出于一個上升階段,在8年時間內代幣流通量會持續以一定的幅度增加

2.?代幣需求

代幣需求方面,MINA是Mina網絡中主要的支付代幣,可用于購買SNARK證明,區塊獎勵等,主要有3方面應用:

1)區塊生產者需要質押MINA才能參與可驗證的隨機函數的選舉,獲得區塊生產的機會;2)MINA代幣的持有者可以選擇將其代幣委派給另一個區塊生產者,以分享他們的收益;3)MINA也是Snarketplace的支付貨幣,區塊生產者和SNARK生產者使用它們買賣SNARK證明。

持有10枚以上BTC的地址數量達到18個月高點:金色財經報道,Glassnode數據顯示,持有10枚以上BTC的地址數量達到18個月高點,數值為150,189。[2022/8/23 12:41:57]

在Mina網絡參與代幣質押,可以選擇鎖定或不鎖定,但為了激勵用戶鎖定代幣,在主網上線后的前15個月中,沒有鎖定代幣的賬戶將獲得兩倍區塊獎勵,便于激勵用戶加入到網絡中來,維持良好的生態系統。

總結:Mina的代幣為MINA,初始供應量為10億,后續會進行區塊獎勵增發,持續8年時間,代幣流通量會一直以一定的幅度增加并且維持8年。

MINA的用途主要為網絡中支付代幣,用于質押參與區塊生產,購買SNKRK證明,區塊獎勵等,目前未有相關應用上線,代幣模型在生態應用上仍然存在更進一步完善的空間。

六、競爭

1.?行業概述

公鏈概述

公鏈是區塊鏈應用的承載平臺,在區塊鏈行業發揮者底層設施的作用。公鏈的價值與用戶和應用相聯系,應用和用戶增多,公鏈的價值也會上漲。公鏈在區塊鏈行業發揮了底層基礎設施的作用,也是行業中競爭最激烈的賽道之一。

過去人們總是會討論誰會是下一個真正以太坊殺手,因為以太坊的開發者和用戶所形成的生態壁壘,讓眾多以太坊殺手都在競爭中銷聲匿跡,如果一個公鏈的定位與以太坊相同,在競爭上則很難撬動以太坊的生態壁壘。

但現狀發生了變化,公鏈不再以擊倒以太坊為目標,轉向選擇了盡可能的與以太坊相關聯,模仿以太坊的生態應用,以高兼容性和低價手續費,轉移以太坊的流量和用戶,利用以太坊的痛點來發展自身的平臺,也帶來了公鏈領域的再次繁榮。

公鏈發展歷程

比特幣是最早最具代表性的公鏈,自比特幣誕生后,陸續產生了許多模仿者,例如Ixcoin、Tenebrix、Fairbrix和Peercoin等,這些公鏈的定位多數和比特幣類似,代碼上也是簡單修改。直到以太坊出現,才給公鏈帶來新變化。

我們從下表中,了解一下區塊鏈的發展歷程:

表5-1區塊鏈的發展歷程

以太坊是公鏈發展歷程的轉折點,將智能合約帶入區塊鏈,讓公鏈具備了承載應用運行的可編程性,以先發優勢吸引了很多應用開發者和用戶,率先在公鏈中建立自己的生態壁壘。

此后,大量公鏈以超越以太坊為技術創新點,吸引用戶的目光,但最終都未能成為以太坊真正的競爭者。例如,EOS曾是備受期待的公鏈,社區聲勢強大,還未上線就獲得大批礦工的支持。但事實是EOS的節點過于中心化,背離了區塊鏈的初衷,最終還是沒有和以太坊站在同一高度上。

公鏈的再次繁榮

以太坊雖占據主導地位,但其DeFi的繁榮和網絡擁堵的矛盾,給予了其他公鏈發展的機會,這些公鏈抓住以太坊上高昂手續費的痛點,開發兼容以太坊EVM的虛擬機,直接模仿或復制以太坊上的應用到自己鏈上,建立了和以太坊相似的應用環境,以讓用戶無需重新適應新平臺的操作,成功從以太坊中吸走流量。

這些新生代公鏈的代表有BSC、Solana和Avalanche等,這些公鏈相對于以太坊,能夠在手續費低廉的情況下快速達成交易。并且擁有不錯的資本推動,通過各種途徑將大量用戶帶入場。

例如Solana受到FTX創始人Sam的熱捧,Sam同時也是參與以太坊DeFi的巨鯨,DeFi老玩家推薦的公鏈會受到很多的關注。并且Solana背后資本一直推動生態的發展,吸引了很多開發團隊入駐。在Solana最近的黑客松比賽中,報名人數超過13,000人,來自全球的開發者提交了350多個項目。

其次是BSC,幣安交易所推出的公鏈,交易所用戶也受到吸引。BSC的代碼是Fork以太坊,并建立與以太坊高度兼容的虛擬機,讓以太坊上的很多應用代碼可以直接復刻到BSC上,使其生態快速建立起來。目前BSC生態已經擁有屬于自己的粉絲群體,平臺鎖倉量可達13.54B美元。

但BSC、Solana等新生代公鏈所獲得的發展,是建立在以太坊的性能限制了交易數量,也抑制了用戶增長的背景下,這部分本屬于以太坊的用戶被這些公鏈接納了過去,這些在DeFi熱度和資本的推動下所發展公鏈,在以太坊擴容問題解決或ETH2.0上線后,是否還能有良好的發展是值得討論的。

公鏈的目標是為了與以太坊競爭,爭奪以太坊的用戶。而Layer2和側鏈的初衷是幫助以太坊擴容,但隨著各自生態發展,側鏈和公鏈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側鏈可以發展成獨立的公鏈,公鏈也可以發展成側鏈,這取決于團隊的定位。

以太坊的Layer2和側鏈在近期也吸引了大批用戶,代表有Polygon和xDai。Polygon是Layer2中發展較好的,Aave、Curve、BalancerV2等以太坊上主要應用都已遷移到Polygon平臺上,當前累計有4.75B的平臺鎖倉量。xDai未來可能會作為以太坊2.0一條分片鏈運行。

現狀

我們按照公鏈的發展現狀以及自身特點,將當前發展不錯的公鏈劃分為幾種類型,并挑選了代表性項目,僅供參考,具體如下表:

表5-2公鏈格局

我們將公鏈劃分為7個類型,老牌古典型的Cardano、Tezos,主打高性能的Solana,Avalanche,可以與以太坊高度兼容的BSC,Fantom。希望以中繼鏈形態解決以太坊擴容問題的Polkadot,Cosmos,生態建設上不以DeFi、NFT為主而是為企業提供區塊鏈技術服務的HederaHashgraph,以及最近熱度較高,可以幫助以太坊解決擴容的Polygon和xDai。

在如今的區塊鏈3.0中,公鏈的方向不單是模仿比特幣或以以太坊為競爭目標,逐步成熟的區塊鏈世界需要更多類型的基礎設施來承載應用,云計算、云存儲,隱私計算等,這些都在未來的發展中具備應用需求。

Mina作為一個以zk-SNARK為技術核心的公鏈平臺,未來可以在隱私計算領域上實現多方面應用,例如去信任的互聯網信息導入、身份驗證、由零知識證明驅動的應用Snapps等。

2.?競爭分析

Mina的競爭點在于,大小僅有22KB,如此輕量級的區塊鏈,低門檻的節點驗證方式,為用戶搭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公鏈平臺,在提供zk-SNARK隱私服務的同時,帶來可接觸性更高的區塊鏈網絡,是一個新領域的創新。

另外,Mina圍繞著零知識證明搭建了一個可保護數據隱私的生態系統,其生態應用Snapps可針對部分場景實現特定的業務邏輯,也可以通過轉接橋,與其他公鏈進行合作,增強互操作性,讓整個生態區塊鏈生態互惠共贏。

例如,當前Mina基金會和以太坊基金會已經聯合發布了EVM兼容的開發計劃,當Mina能實現與EVM虛擬機兼容后,可與其他公鏈進行交互,比如BSC、Fantom、NEAR等,這些公鏈都與EVM有著高度兼容性。Mina在zk-SNARK領域的發展,也可為其他公鏈所提供,提供鏈上鏈下隱私計算,去信任的外部信息導入,為硬件錢包提供輕客戶端等,讓開發者利用Mina的技術優勢去搭建更廣闊的應用場景。

當前公鏈的生態發展中,BSC、Polkadot以及Solana最近熱度較大,并都具備有力的資本支持。Polkadot的跨鏈生態構建多年,當前已擁有463個官方認證的生態項目,包含DeFi、保險、云計算、NFT等領域。

BSC在幣安中心化力量的推動下,再加上選擇模仿以太坊上熱門生態應用,結合自帶流量的平臺屬性,發展迅速,PancakeSwap的24小時交易量曾超過Uniswap。Solana則以優秀的底層架構,以及背后強力的資本推動等優質條件,也在快速建設自己的鏈上生態。在Solana最近的黑客松比賽中,報名人數超過13,000人,來自全球的開發者提交了350多個項目。

相比之下,Mina主網上線時間較晚,SDK工具包還在開發中,所以目前還未有生態應用,在進度上較Polkadot、Solana以及BSC有一定程度的落后。但長期來說,Mina具備強大的技術社區志愿者和優質資本的支持,并堅持去中心化的理念,有利于未來吸引開發者自主加入其生態。

同時,基金會是項目生態發展的重要一環,例如BSC背后有著幣安的1億種子基金會,Polkadot背后有Web3.0基金,Solana在近期完成了3.14億美元的融資,致力發展中國的開發者社區。基金會可以為社區開發者提供資金上的幫助,吸引開發者到其生態上開發,幫助解決開發者在生態早期的資金問題,組建團隊等。也可以贊助社區舉辦黑客松,每年有很多優質項目都是從黑客松中篩選出來,這些被選出的優質項目可以直接獲得投資機構的融資,部署在平臺上。

在與Mina官方團隊的溝通中,其表示未來投資方會贊助Mina開展黑客馬拉松,成立社區生態基金,以幫助Mina發展生態建設。這對Mina而言,是生態發展中重要的因素。

自3月份上線,Mina目前擁有140個活躍節點,相比Polkadot、Solana,Mina近半年的技術社區發展不錯。強大的技術社區志愿者支持,讓Mina具備與Polkadot以及Solana相比的市場潛力。

一個優質的公鏈生態,應該是要具備繁榮的鏈上交互,各類生態應用代幣,在平臺交互方面發揮著作用。而不是因為行情火熱或是在資本的集中推動下,在短期內的假繁榮,在潮水退去后,只剩下零散的流量。

除了資本的推動外,生態質量是公鏈能否長久發展的關鍵。近期BSC上生態項目頻繁被攻擊,這與其采取直接Fork以太坊生態的方式,有著一定聯系。缺乏研發投入,代碼的構建并不完善。Polkadot的生態數目眾多,但多數都是國內團隊,在項目的創新性和研發能力上與以太坊上相比,競爭力稍顯不足。

Mina的不同點在于,其網絡架構上對節點數量不限制,區塊鏈固定22KB大小,這讓網絡更具分布式,節點的部署上更加去中心化,同時具備資本支持,開展黑客馬拉松,成立社區生態基金,發展生態建設,并非是BSC式的集中化發展。

同時,圍繞zk-SNARK打造生態應用Snapps,以及具備輕量級節點這一特性,目前只有Mina在該領域進行開發。當前很多專向領域的公鏈都有著顯著的競爭對手,例如隱私計算領域有PlatON和Oasis、云存儲領域有Filecoin和Swarm、隱私幣領域有Monero和Zcash等等。

Mina以zk-SNARK為技術核心提供的零知識證明生態服務是與其他公鏈的一個主要區別點,在這點上當前還未有與Mina相似的公鏈,所以也無法選取競品與Mina進行對比,Mina在當前領域上具備著先發優勢。

同時Mina輕量級這一特點后續可能會成為公鏈發展的一個趨勢化,例如Polkadot在最新版的白皮書中,強調了收集者將采用零知識證明來打包未密封區塊,可同時提交給多個驗證者,減免驗證者的工作量,輕量化了網絡驗證計算。

3.?行業前景

公鏈的未來發展

從功能角度DeFi目前是以太坊上最繁榮的板塊,也成為了其他公鏈生態建設的主要方向。但如果一條公鏈上的應用都是模仿以太坊的DeFi項目,那么該公鏈很難形成自己的生態社區,承接的只是那些沒能在以太坊上滿足需求的用戶。如果Layer2或ETH2.0上后線,或者這些公鏈中的DeFi項目難以維持「薅羊毛」式的挖礦獎勵,吸引來的用戶就會迅速流失。

DeFi中的創新源自于DeFi項目方及開發者,擁有越多開發者的公鏈意味著越多的創新力和競爭力。因此其他公鏈不得不在運行環境上與以太坊靠近,以節約開發者的學習成本和門檻。

當然,如果公鏈在開發環境上進行創新會形成自身的護城河效應,有利于形成競爭優勢。吸引和培養開發者需要時間和資金成本,例如Polkadot經常舉行Substrate訓練營,確實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開發者社區,但未來在鏈上應用的創新實踐上還需要時間檢驗。

從用戶角度

公鏈的用戶來源比例可以判斷出公鏈的發展前景,如果用戶完全是由于以太坊擁堵,或者鏈上的經濟獎勵吸引而來,那么他們在擁堵解決或者獎勵減少之后也會離開。這種用戶是不穩定的,甚至不斷地薅羊毛還會損傷公鏈發展。如果是公鏈自帶的原生用戶,那會更有利于生態發展。

相對于以太坊來說,其他公鏈的中心化問題深受詬病,例如節點數量少且不開放,鏈上DeFi項目團隊與公鏈聯系很深等。甚至有些是資本推動,集中化的開發應用,這類公鏈的發展去中心化程度較差,安全性相較于以太坊Layer2也要弱一些。

Mina相對其他公鏈應用的實現方面,有所創新,雖然還未組建生態團隊,但考慮到已擁有技術社區志愿者和優質資本的支持,后續會開展黑客松,建立開發者生態,公鏈本身的性能和效率上也優于以太坊。長期來看,或許具備良好發展的潛質。

zk-SNARK的發展

在2010年,加密貨幣社區用戶開始覺得比特幣等一些原始加密貨幣缺乏隱私性,于是開發人員致力于研究以隱私為中心的加密貨幣。其中最突出的是Zcash,首個將zk-SNARK用于解決比特幣區塊鏈的匿名問題的項目。

之后zk-SNARK被多個項目采用,當前在區塊鏈中有兩個主要方面應用:隱私和擴容。zk-SNARK可以在不移交信息控制權的情況下驗證交易和個人信息或身份等數據,以一種更安全的方式來驗證信息。例如:Zcash利用zk-SNARK來能夠隱藏交易者地址和交易金額;TornadoCash利用zk-SNARK,能夠以不可追溯的方式將ETH以及ERC-20代幣發送到任何地址等。

zk-SNARK可以和Rollup結合,即ZKRollup,是當前主流的Layer2擴容解決方案,使用該技術的項目有:Loopring、zkSync、Zeroswap,Curve、Zkopru等。

其他方面,Filecoin將zk-SNARK用于數據壓縮、zkPoD將zk-SNARK用于零信任交易、Platon將zk-SNARK用于鏈下隱私計算,HyperledgerFabric將zk-SNARK用于保護隱私的身份驗證和認證屬性的傳輸、Mina將zk-SNARK用于遞歸證明等。除了區塊鏈,zk-SNARK也可應用在其他領域,例如:

1、可用于保護數字服務支付,數字資產的私人交易和結算;

2、匿名可驗證投票,提高投票過程的安全性和匿名性,并降低審查的可能性、讓符合條件的選民或股東可以在不透露身份的情況下投票,并且他們可以要求驗證他們的投票以確保他們的選票被計入;

3、幫助數據審計過程制定防止數據泄露的方案;

4、幫助金融機構對客戶進行信息調查;

5、讓信用記錄在多個實體之間進行共享,而無需透露個人信息;

6、醫療保健,保護云醫療數據不被第三方所泄露,監控醫患的生命體征、數據挖掘以發現趨勢并防止疫情爆發;

7、身份驗證,傳統的消息傳遞程序要求用戶向服務器驗證他們的身份,讓個人可以證明其身份而無需發布額外的個人信息。

隨著數據保護和其他隱私問題方面的需求增長,zk-SNARK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環境,都有廣泛應用場景和多方面需求。從匿名可驗證投票到去中心化區塊鏈上的隱私,該技術或許是解決區塊鏈內外所面臨的許多挑戰的答案。

以zk-SNARK的應用場景來看,Mina圍繞zk-SNARK搭建生態應用,在未來的生態發展中,可為多種場景需求提供服務。

總結:項目的發展是綜合性的,特別是公鏈項目,涉及到了團隊開發的能力,產品的運營能力,資金的管理,領域的可突破性等等多方面因素,Mina在具備技術硬件的條件下,有著資本支持和領域內的先發優勢,在未來能否成長為一個良好生態應用平臺,值得期待。

參考資料

《Mina技術白皮書》,https://minaprotocol.com/static/pdf/technicalWhitepaper.pdf《Mina經濟模型白皮書》,https://minaprotocol.com/static/pdf/technicalWhitepaper.pdf《MinaProtocol—ASuccinctBlockchain》ethan,https://masked.medium.com/the-coda-protocol-bbcb4b212b13

?

Tags:MINMINAARK以太坊WMINIMA價格MINARArk Of The Universe以太坊官網錢包

USDT
元宇宙×故事鏈,品牌塑造的無限可能性_CEB:元宇宙app官方版下載

作者:Justina 今年,最火的詞就有元宇宙。不論國內還是國外,資本市場還是技術領域,這個詞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在注冊商標領域,各類元宇宙商標已搶先被注冊.

1900/1/1 0:00:00
Bancor 公布V3版本,將通過自動復合獎勵、雙重獎勵等功能降低交易和抵押成本_ANC:Bancor Governance Token

鏈捕手消息,去中心化自動做市商協議Bancor今日公布V3版本功能和特性,據稱,此次更新是Bancor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功能更新,改進后的版本將使用戶更便利、更便宜地交易.

1900/1/1 0:00:00
Pantera Capital 合伙人:讀懂智能合約安全實時監控項目 Forta_FOR:POL

原文作者:PaulVeradittakit,PanteraCapital合伙人 譯者:盧江飛,鏈聞 智能合約漏洞一直是加密生態系統中最關注的問題之一,當然,這個問題在DeFi行業內也飽受批評.

1900/1/1 0:00:00
TVL跌落至第八位,風光一時的Polygon到底怎么了_POLY:poly幣怎么樣

作者:先知實驗室 前序: 最近拖更太久了,主要是我一直希望做的研究不是所謂“普遍性”“信息匯總性”亦或者是”數據分析性“的研究報告.

1900/1/1 0:00:00
五分鐘了解跨鏈兌換聚合器 XY Finance 運作模式_FINA:Liqwid Finance

撰文:Karen 在多鏈并存以及DeFi、NFT和GameFi繁榮的背景下,跨鏈兌換聚合器已成為整個加密貨幣市場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基礎設施,而對于如何實現更高效便捷的跨鏈兌換探索卻從未停止.

1900/1/1 0:00:00
Stacks:比特幣的增強系統_比特幣:STA

撰文:Threebodycapital 編譯:MIM,深潮 我們最初是在書里了解到Stacks這個名字——具體而言.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