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PEPE幣 > Info

對話遠望資本田鴻飛:60%古典 VC 仍未看懂比特幣_DEFI:WEB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作者:?遠望資本iVision

在傳統互聯網領域,VC對創業公司的早期發展起到關鍵性支持作用。獲VC注資的公司,猶如獲園丁定期澆灌的幼苗,滋養充分;而那些無法依靠資本實現原始積累的創業團隊,則如生長在偏遠田野、無人問津,需依靠自身力量,向上成長的枝芽。

然而,VC與創業公司之間若隱若現的「依附關系」正在被區塊鏈打破。在由區塊鏈發展起來的Crypto市場,VC對于項目的影響力正在減弱,利益分配關系開始重塑。

近期,MarsBit邀請到遠望資本聯合創始人田鴻飛,請他聊一聊個人對區塊鏈行業發展的認識,以及VC如何看待區塊鏈行業演變。

田鴻飛本人于2012年接觸比特幣,親歷Crypto市場周期變化,著有《區塊鏈癲狂的背后是互聯網的集體焦慮》等多篇獲市場關注與熱議的區塊鏈文章,早年就職于甲骨文、SIG海納亞洲,并創立國內首家社交媒體營銷SaaS公司樂啊科技,后被新浪并購,目前擔任遠望資本合伙人。

遠望資本由迅雷創始人程浩與田鴻飛、江平于2018年共同創立。在團隊中,田鴻飛主要負責人工智能在大數據、企業SaaS、互聯網金融和區塊鏈等領域應用的投資,其在科技、金融、SaaS等賽道有超過17年行業經驗。

以下為對話內容:?

MarsBit:你在2012年就接觸到比特幣,當時怎么看待這一新事物?

田鴻飛:以前我在美國硅谷Oracle從事數字身份認證管理,其工作原理和比特幣原理一模一樣。因此,中本聰的比特幣白皮書對我來說是很易懂的。出于好玩兒,當時買入一些BTC。?

不過,我并沒有一直持有BTC,因為當時不敢想象它會超過1萬人民幣,也沒有想到之后漲至10萬人民幣。

MarsBit:回顧過往,你如何評價比特幣最近十年的發展?

田鴻飛:雖然預測幣價很難,但是BTC的行業發展路線還是比較清晰的。2015年之前,大家主要在炒BTC、LTC和山寨幣。雖然市場中有大量山寨幣,但市值非常小。大部分山寨幣都分叉自比特幣,大家可以通過礦機和電腦挖礦。基本上,當時參與市場的方式停留在炒幣階段。

美國SEC委員建議DeFi項目與SEC進行對話:金色財經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委員、“加密媽媽”Hester Peirce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很難為DeFi定義特定的規則。因此,她建議DeFi項目應該與SEC進行對話。Peirce補充說,SEC需要更加清楚地說明與某些項目相關的代幣是否可以被視為證券。(U.Today)[2021/3/30 19:27:56]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我當時創建了一個比特幣錢包項目,但用戶量比較少。因為大家沒有任何理由將數字錢包里的資產轉移到交易所。雖然那時MtGox被盜,交易所經常跑路。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每天將資產從錢包轉至交易所還是很麻煩的。因為用戶對錢包需求不夠強烈,所以那時錢包用戶量特別小。

2017年ICO到來后,大家因為需要錢包參與ICO,接收代幣,錢包用戶量自此開始升高。其實,在ICO爆發之前,ConsenSys設計了一個發幣模板,可以基于比特幣發行資產,只不過沒以太坊那么簡單。

ICO火爆帶動以太坊走紅,市場中出現大量以太坊競爭鏈,這些公鏈在2017年之后完成融資,并在2020年左右陸續上線。因此,我們可以看到2020年公鏈代幣市值都非常高。

從整個市場看,加密生態系統從最初只有比特幣,發展到產生新應用——「發幣」,以及后面誕生DeFi、NFT等等。公鏈方面,市場也從只有比特幣,增加上以太坊,以及隨后出現大量公鏈項目。加密生態系統日漸豐富。

MarsBit:我了解到,你在2015年淡出Crypto市場,但后又開始寫區塊鏈相關文章,最近也在頻繁討論Web3,相信這和市場走向成熟有關。可以談談個人對市場更迭的感受嗎??

田鴻飛:2015年我為比特幣錢包項目融資時,大多數VC都不知道什么是比特幣,獲得投資并不容易。由于市場用戶需求偏低,以及我個人對轉向交易所業務并不感興趣,因此我選擇告別區塊鏈行業,進入股權投資領域。

不過,盡管轉入投資領域,但微信群、朋友圈里的好友還在區塊鏈行業,所以我多多少少還會關注一些,畢竟區塊鏈行業每隔幾年都會產生重大創新。?

MarsBit:為什么當時看好區塊鏈,但卻并未成立任何TokenFund?

火幣“DeFi預言家”項目對話:AKRO是協議級別的管理代幣:8月25日,火幣全球站“DeFi預言家”活動正式啟動,邀請到活動中四個DeFi項目線上對話。來自Akropolis項目的聯合創始人Kate Kurbanova分享了近期生態建設的最新進展。Kate表示,AKRO是協議級別的管理代幣,使命是為人們提供一種能確保儲蓄、投資品以及未來必需品安全性的工具,讓人們不再需要依賴于地理位置與集中交易對手進行金融交易的撮合,也不必被其它金融中介攫取基本利益。

目前正在開發基于AkropolisOS的兩種產品:Sparta和Delphi。Sparta能使用戶獲得不足額抵押貸款(借款人僅提供50%的抵押),通過不同的DeFi協議被動產生收益;Delphi能使用戶簡單地參與不同的收益耕種,被動地賺取COMP,BAL,SNX,CRV, AKRO等,并在可變的流動性池中(例如BTC)執行自動平均美元成本。[2020/8/25]

田鴻飛:關于為何未成立TokenFund,其實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基于前面所述原因,整個區塊鏈行業發展不夠豐富,比如,2015年如果成立基金就只能投資比特幣或者交易所,不足以單獨建立基金;2017年雖然項目逐漸豐富起來,但是市場容量仍然非常小,市場上還是以小筆投資為主;直到2018年之后,現在市場上比較有影響力的數字貨幣基金才開始成立;另外,我們人民幣基金做得還不錯,而且投資非常聚焦,因此希望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人民幣基金上。且無論參與Web3投資,還是成立TokenFund,合規挑戰非常大,我們需要給基金出資人建立合規的投資框架。?

但是,我認為加密貨幣基金正在積聚力量,數字貨幣的“紅杉基金”正在誕生。?

MarsBit:從初次了解比特幣,到見證十年后Crypto市場發展,這期間最讓你感到興奮的細分賽道是什么?

田鴻飛:其實市場的每個周期都有新故事,但無論故事如何演變,主線一直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越來越去中心化。在2015年之前,基本上99%交易量在CEX進行,而目前已有超20%交易量在DEX完成。?

雖然Uniswap這類DEX相距CEX還有很大差距,兩者交易量不可同日而語,但DEX成長速度非常快。由于具有開放、透明、無許可、可組合等優勢,DeFi發展勢頭不容小覷。?

火幣尖峰對話索老頭:以太坊DeFi生態崛起 未來還是公鏈老大:6月24日下午,在由火幣主辦的火幣尖峰對話“Waiting For ETH2.0”系列AMA活動中,火幣礦池與dForce創始人楊民道、Infstones Head of Bussiness Sili、Stafi&Wetez創始人卡咩、真本聰聯合創始人索老頭就“乘風破浪的以太坊DeFi ”展開主題討論,深度解讀ETH2.0將給行業帶來的重大影響。

真本聰聯合創始人索老頭對ETH2.0的到來表示歡迎,在他看來,隨著以太坊DeFi生態的崛起,以太坊作為公鏈老大的地位將繼續得到鞏固,新公鏈和以太坊殺手殺出重圍的可能性又減少了很多。他進一步表示,以太坊發展至今,仍然在不斷進行自我迭代,生態也在不斷發展。而新公鏈發展至今,收效甚微,令人倍感失望。因此總體來說,以太坊2.0雖然會很曲折,但是它將繼續擴大以太坊DeFi生態。[2020/6/24]

MarsBit:你曾親歷Web2浪潮,見證整個互聯網發展周期。你認為Web2市場周期規律對預測Web3發展有多大的借鑒意義?

田鴻飛:1994年,網景瀏覽器的誕生極大降低用戶上網門檻,這是互聯網發展史上第一拐點;2000年,批量互聯網公司涌現,并在四年后形成規模化,其中部分公司依靠逐步積聚力量,成長為巨頭企業,這是互聯網發展史上第二拐點;在2016年后,互聯網市場形成壟斷格局,引起監管方注意,市場開啟反壟斷進程。?

區塊鏈過去十年的發展,與互聯網演變較為相似。2017年和2020年是市場發展拐點,前者誕生ICO,后者出現DeFi。在2015年之前,我勸很多傳統Trader進入市場,但他們都覺得區塊鏈行業沒什么前途。

但2017年之后,市場涌入很多創業者與投資者,市場參與者規模擴大引起質變,DeFi誕生。隨著2020之后,更多來自華爾街交易員與創業者進入Crypto市場,他們大幅提高了行業競爭水平。?

雖然在市場前進的每個周期,都有大量優秀Web2人才和大公司參與其中,但市場的每一次新發展、新趨勢都是由CryptoNative項目驅動。我相信,下個周期會有更多去中心化項目或協議發展得非常好。?

另外,我們需要區分一下Web3.0,Web3和Crypto。Web3.0一詞最初由TimBerners-Lee提出,當時他提出SemanticWeb概念,后被大多數人遺忘,直至波卡創始人GavinWood為推廣其網絡,提出Web3概念,再次為大眾熟知。不過,TimBerners-Lee主導的W3C和主打的DID概念的技術路線,都和Vitalik的SBT和波卡的Web3有本質的區別,前者的技術設計圍繞著URI,而后兩者的設計圍繞著區塊鏈。除了波卡自稱Web之外,W3C和Vitalik都沒自稱為Web3,然而大多數人為了容易區分Web2,都將這些概念混在一起討論,一起被稱為Web3。?

動態 | 新加坡金管局就Libra問題與Facebook進行了對話:據彭博消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與Facebook Inc.就其推出的新型加密貨幣Libra計劃進行了討論,不過監管機構仍認為這家社交媒體公司的計劃存在重大障礙。MAS董事總經理Ravi Menon表示:盡管Libra有潛在好處,但人們對其運作方式的擔憂“并非微不足道”。Menon說:“關鍵的挑戰是弄清這種野獸的本性。它更像什么,我們可以把它放在哪個盒子里。目前我們還不確定。”發現Menon和其他一些全球金融體系負責人一樣,對Facebook通過加密貨幣進入受到嚴格監管的金融業的計劃持保留意見。然而,Menon也指出了Libra的潛在好處,它可以提供一個廉價的支付系統,并幫助把沒有銀行賬戶的人納入主流金融體系。[2019/6/27]

如今,TimBerners-Lee不再以Web3.0來標簽自己,而JackDorsey提出了用Web3的理念解決Web2的問題的Web5概念。雖然他們都被大家混入Web3一起被討論,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鮮明特征:這股力量是由TimBerners-Lee和JackDorsey這些互聯網背景的人士推動,他們主張基于URI鏈接,用戶掌握自己的數據,選擇性的利用區塊鏈和加密技術,但是項目本身不發幣,另一股力量由Crypro圈人士推動,他們主張基于Tokeneconomy發行代幣,建立項目。

MarsBit:今年,隨著Web3熱度不斷升高,紅杉等古典VC開始跑步進場,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又如何評價在Crypto市場「激流勇進」的a16z?

田鴻飛:a16z很早就進入Crypto市場,在2014年投資很多項目,也虧了不少錢。例如,他們在2014年參與投資Blockstream,該項目聚集大量比特幣開發小組的明星程序員,種子融資金額就達到2100萬美金。雖然目前這家公司還在,但對行業的影響力和貢獻其實都很小,我估計az16z應該沒賺到錢。還有種子融資達到7000萬美金的21世紀,都沒有成功。總體來說,a16z早期交了很多學費,也是經歷過學習積累期才走到今天。?

另外,a16z創始人也是網景創始人,程序員出身,他本身對技術發展趨勢比較敏感。大多數程序員對區塊鏈都是非常興奮的,因為區塊鏈第一次讓程序員直接看到技術變現的機會。在互聯網市場,多數公司通過賣廣告變現。例如,字節跳動超一半員工都是在賣廣告的銷售,但其實很多程序員都不愿干這件事。

央視財經《對話》:區塊鏈的價值是互聯網的十倍:今日晚間央視財經《對話》播出區塊鏈相關內容,張首晟、徐昊等對話嘉賓對區塊鏈是互聯網的第二個時代;區塊鏈的價值是互聯網的十倍;區塊鏈是制造信任的機器進行了個人理解的區塊鏈價值解讀。[2018/6/3]

賣廣告必須在用戶體驗與商業模式之間博弈,如果希望保持用戶體驗好,就無法通過廣告賺更多的錢。尤其公司上市之后受到股東和財報的壓力,需要不斷損害用戶利益來獲得商業利益,不管Google的創始人還是Twitter的創始人,都會覺得如今他們的公司都已經脫離他們創建公司時候的夢想,活成了他們不希望的樣子。?

為什么越來越多VC進入區塊鏈行業?我在2016年發表文章《區塊鏈癲狂的背后是互聯網的集體焦慮》中提到,互聯網市場發展進入創新瓶頸期。從2015年開始從事投資時,我們團隊決定專投ToB公司,不關注ToC公司,因為我們那時認為小型互聯網企業在這個壟斷的行業已經沒有機會了。

回看2015年之后成立的互聯網公司,叫得上名字的獨角獸寥寥,用戶基本被巨頭壟斷。可以說,中心化的趨勢發展到極致,才引起去中心化的繁榮。VC和創業者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沒有創業者,也不會存在VC。創業者在互聯網找不到新機會,VC最終也就調轉船頭。?

MarsBit:據你了解,與2018年相比,目前古典VC對區塊鏈行業看法有何變化??

田鴻飛:古典VC對比特幣的認知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這部分VC目前還在糾結比特幣到底有沒有價值,相當于2015年之前的認知水平。他們會問比特幣是什么,有沒有現金流估值支持,然后轉頭看其他事情去了,都懶得思考一下;

第二層:30%的VC在糾結是投資比特幣還是投資區塊鏈相關公司;這里面的一部分人認為,比特幣雖然沒有價值,但是區塊鏈技術具有價值,他們會選擇投資聯盟鏈技術;還有一部分人剛剛開始接受比特幣具有價值的觀點,但是還對區塊鏈的細分行業不夠了解,無法判斷項目的價值,因此會糾結是投資買比特幣還是投資項目更有收獲;?

第三層:剩余10%的VC關注熱門賽道,比如這個周期領跑的DID和ZK項目。這類投資人已經進入區塊鏈行業深處,能夠敏感察覺行業動態,通過行業分析篩選噪音,下注優秀項目,建立品牌優勢。?

MarsBit:加密VC與古典VC最大的不同體現在哪方面?

田鴻飛:加密VC團隊非常年輕,投資節奏也很快。與過去古典VC主張投資占股比10%以上的做法不同,加密VC基本會在很多項目投入小額資金,一般不會超過50萬美金。?

總結來說,加密VC的特點是:團隊年輕化、投資節奏快、投入金額小。?

MarsBit:在了解項目時,你對Web2和Web3項目分別采用哪些投資邏輯?篩選項目的第一要義是什么??

田鴻飛:古典投資和比特幣投資不同。前者關注項目是否具有平臺優勢、壟斷優勢,以及是否達到規模化,而后者則完全顛倒過來。在當下的區塊鏈行業,開源成為缺省要求。我當初在設計錢包時,關于要不要開源,曾大費周折說服公司合伙人。而現在,不開源幾乎不可能。

因為開源,項目難以建立開知識產權優勢、壟斷優勢,用戶很容易分流。在過去,互聯網公司將用戶信息等同于自己的資產。如果用戶信息被偷走,對公司傷害是巨大的。其實,在2019年左右,就有人倒賣用戶信息與數據,從一個交易所賣入另一個交易所。而如今,就連用戶都已經開源了,所以的DeFi協議都采用MetaMask那樣的錢包登陸作為用戶系統。?

另外,互聯網公司和區塊鏈項目的發展周期也不同。以字節為例,這家公司從創立到走向規模化,至少經歷了5年發展。通常,一家互聯網公司從建立到成為超級獨角獸,最終完成上市,過程可能需要十年時間。?

而區塊鏈項目發展周期特別短,如果一個項目能成功,3~4年就會嶄露頭角成為超級獨角獸;如若不然,項目很快就會消失在市場中。因此,這對VC來說,早期投資挑戰性更高,投資機會窗口更窄。?

MarsBit:你認為,從0到1創業難,還是捕捉獨角獸從事投資更難??

田鴻飛:從0到1更容易,也最有意思。我曾對創業者說,公司剛成立的前三個月是你們最幸福的時候,因為你們當時只有夢想,還沒遇到挫折,也沒有對投資人的壓力。但在三個月后,你可能會遇到挫折,心里開始有壓力。當拿到投資人的錢后,你也許會擴張,招更多員工,屆時要面臨來自投資人以及員工方面的雙重壓力。但無論創業能否成功,未來的你一定會回憶這段時光。?

相比創業,投資是非常模式化的。當你進入某個投資領域,需要學習新內容,建立投資知識框架,而后進行投資,這其實是一個流程化、模式化的事情,沒有從0到1創業那么幸福。?

MarsBit:繼2018年之后,市場最近又開始思考區塊鏈落地以及商業化問題。你認為,實現區塊鏈商業化的關鍵是什么?

田鴻飛:區塊鏈的首個用例是比特幣,其本質是賬戶系統,支持用戶將資產從一個地址轉入另一個地址。雖然市場后來出現衍生品交易,以及DeFi,但基本還是鏈上資產轉移,并沒有產生馬云所提的「數據經濟」。例如,用戶看到一幅畫、一個包,間接促成電商銷售,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可以通過數據得到反饋。?

當然,區塊鏈具有潛在優勢,利于高效、透明協作,但在目前中心化實體自如協作的當下,區塊鏈完全取代傳統工作形式是很難的。

區塊鏈如何進入實體經濟?首先需要有DID,有數字身份支持,才能實現與實體經濟結合。正如,支付寶誕生,促進電商繁榮;微信支付發展,利好美團等應用。?

DID是區塊鏈走向落地的催化劑,只有虛擬的區塊鏈賬戶系統和實體賬戶系統結合起來,區塊鏈技術才可能對實體經濟帶來影響。我們或許會在下下個周期看到區塊鏈實現商業化。?

MarsBit:過度金融化是阻止區塊鏈技術大規模落地的主要因素嗎??

田鴻飛:肯定是有害的,但并非沒有一點益處。無論創業者還是投資者,他們進入市場的目的不外乎賺錢。市場每次周期輪動,都會吸引投資者進入,這相當于「買用戶入局」。早年,中本聰談到過,比特幣通過PoW買用戶。現在市場的問題在于,如何實現用戶轉化。?

MarsBit:DID是Web3世界重要組成部分,尚處發展早期,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關于鏈下行為與鏈上身份不一致性問題,你是如何思考的??

田鴻飛:單純談ID沒有意義,所有的ID只有關聯使用環境才有意義。例如,出國發護照,畢業發畢業證,開車發駕照等,這些使用場景,保證ID唯一性。當ID應用于使用環境,并關聯行為數據,就會形成身份信譽,也就是信用分。這些信用分成為人與人建立信任關系的開端。例如,當你知道我來自遠望資本,那么遠望在過去多年建立的品牌形象就會成為我們信任關系的開始。?

目前來說,一些鏈上行為數據是有價值的。例如,我參與某個DeFi協議,在其中存入很多資產,信譽分可能高一些。但相比之下,鏈下行為數據更豐富,可以通過使用更多應用程序得到體現。總之,DID一定要關聯行為數據與使用場景。?

關于鏈下行為與鏈上身份不一致性問題,這其實是DID最大難點。在中心化世界,你通過刷身份證進高鐵站,身份證信息關聯部數據庫,你的身份得到驗證。在去中心化世界,ID是自己發給自己的,如何關聯?你說你的芝麻信用是650分,芝麻信用支付又不配合你驗證,那么身份驗證成為問題。這其實就是DID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也是DID公司的價值所在。?

那么,有哪些潛在解決方案呢?可以參考一種類似PoS形式的做法。例如,你想證明你是某公司員工,可以找十個人為你簽名。雖然這不能100%證明你的身份,但有99%的概率可以驗證你的身份。如何防止作惡?用戶參與驗證之前需質押代幣,當被其他人質疑,并被證明做偽證時,作惡用戶代幣會被罰沒。?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狹義DID是指W3C發布的DID標準規范,主張以互聯網連接方式運行項目,一個用戶代表一個節點,用戶可以通過公密鑰控制節點,并與外部節點通過互聯網連接協議進行連接,整個過程沒有代幣參與。而Vitalik提出的SBT基于代幣設計。因此,因為沒有摩擦和門檻SBT設計會領先于狹義DID首先在幣圈火起來,但是區塊鏈和實體經濟的結合,狹義DID的設計方案更有優勢。?

MarsBit:如果嚴格劃分,在你看來,Crypto市場是「技術驅動型」,還是「金融驅動型」?

田鴻飛:市場創新由技術驅動,市場熱度由金融驅動。最初,Uniswap走火并非因為發幣,而是技術創新。盡管它最終因SushiSwap而被迫發幣,但其崛起的根源在于,憑借技術創新吸引大量用戶。

DeFi爆發初期,Compound以挖礦方式發行代幣,捕獲大量用戶,隨后帶動更多其他協議發行Token。雖然市場熱度因此而起,但并未有任何技術創新。

Tags:區塊鏈WEB比特幣DEFI區塊鏈是什么意思WEB3幣比特幣行情軟件下載defi幣今日行情

PEPE幣
如何查看自己是否有資格優先參與 Chainlink v0.1 版權益質押_INK:AIN

作者:ChainlinkChainlink權益質押是實現加密經濟安全機制的關鍵要素,質押者可以將LINK通證放入智能合約中,為預言機服務質量進行質押擔保.

1900/1/1 0:00:00
7 O''Clock Capital:一文讀懂模塊化資本公鏈 Aptos_Aptos:TOS

作者:Luca,7OclockMedia 摘要 公鏈層出不窮,如何在當前區塊鏈世界中脫穎而出?公鏈通過執行層、共識層、結算層,數據可用層來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數據主權.

1900/1/1 0:00:00
Acala 計劃分階段恢復運營,優先處理 LP 提取流動性資產的功能_USD:Local Traders

鏈捕手消息,Acala在異常增發鑄幣事件后公布進展更新,當前網絡已處于準備恢復運營的狀態,計劃分階段啟動Acala網絡,階段1將使LP能夠從資金池中提取流動性,階段2啟用除預言機之外的其余操作.

1900/1/1 0:00:00
Decentralized Web:構建從底層到前端都無需許可的 DWeb_WEB:CENT

作者:Chloe,IOSGVentures本文為IOSG原創內容,僅做行業學習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參考。如需引用,請注明來源,轉載請聯系IOSG團隊獲取授權及轉載須知.

1900/1/1 0:00:00
隱私計算網絡 Oasis 開展首屆 Sapphire 黑客松活動,在 Solidity 中構建隱私 DApp_CON:SIS

鏈捕手消息,隱私計算網絡Oasis將于2022年9月14日至10月14日開展主題為「KeepitConfidential」的黑客松活動.

1900/1/1 0:00:00
區塊鏈支付初創公司 Bitmama 完成 200 萬美元 Pre-seed 輪融資_FOR:FORTH幣

鏈捕手消息,據TechCrunch報道,尼日利亞區塊鏈支付初創公司Bitmama完成200萬美元pre-seed輪融資.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