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繁榮下的危機
NFT,即Non-Fungible Token,中文名為非同質化通證。“通證”即通過區塊鏈技術,為照片、視頻、音頻和其他類型的數字文件建立經過驗證的被公開證明的所有權。
“非同質化”使得這種數字資產缺乏互換性,能夠為其提供唯一性的證明。原本無限可復制的數字世界至此通過NFT形成了有“價值”的數字資產。
它不等同于虛擬貨幣,也不等同于區塊鏈,而是在區塊鏈之上的一種新技術。通過探索實物資產與數字技術結合的可能性,NFT開啟了一種全新的數字世界。
在這個數字世界中,NFT承載了IP過去未實現的價值:“唯一性確權”解決了數字資產確權、收藏、交易等問題;“智能合約技術”幫助創作者分享后續增值收益,成為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加速器。
如區塊鏈技術的政策環境和發展背景一致,NFT形成了以“聯盟鏈”為主的國內市場和“公鏈”為主的國外市場。公鏈屬于開放性網絡,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參與共識,而“代幣機制”就是公鏈最本質的特征。以太坊、Flow等公鏈,成為海外NFT的技術主流,但無準入門檻、無實名、無風險管控機制的公鏈系統為一些人留下可乘之機。
據Nonfungible的數據,2018年和2021年兩個時期的NFT市場有較大的差別。今年的交易數量并未突破2018年的峰值,但交易額最高卻增長了10億倍。相較之下,目前NFT市場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不相適應的。
生產力在狹義上指再生生產力,即人類創造新財富的能力。但目前,NFT一級發行市場稍顯疲軟,高質量的作品有限,而參與發行的創作者門檻越來越低。NFT作品的質與量上未能展現符合這個爆發增長時期應有的活力。
生產關系是指人們在再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方面生產關系。NFT兩級市場的對比下,以逐利為特征的生產關系更加明顯。二級市場呈現瘋狂增長的態勢,這透露了目前參與者的心態,即通過換手獲利,而非立足于IP價值本身。
金色熱搜榜:OMG居于榜首:根據金色財經排行榜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內,OMG搜索量高居榜首。具體前五名單如下:OMG、ANT、TRUE、OKB、SEELE。[2020/10/24]
NFT交易數量和交易金額
數據來源:Nonfungible.com
回到國內,以騰訊、阿里、字節為主的科技公司,綁定優質IP,在不碰代幣和以聯盟鏈為基礎之上,主打“收藏”概念,以技術確權推動文化IP產業發展。此前,騰訊推出NFT交易平臺“幻核”App,已上線的有聲《十三邀》數字藝術收藏品NFT和萬華鏡數字民族圖鑒瞬間售空。
螞蟻鏈粉絲粒陸續推出敦煌飛天、豐子愷漫畫、公益畫作、杭州亞運會數字火炬、湖南博物院館藏T型帛畫等10余款數字藏品,獲年輕人喜歡、收藏。
是藏家還是賭徒?
NFT門庭若市,但“炒作”正在破壞市場的秩序。
因為沒有實名和風險管控,一些人通過公鏈將別人的畫作進行模仿、改編成為新的數字作品,更甚者通過抄襲、剽竊來發行產品,偽劣盜版現象不絕。許多名人的推特、照片等被復制,并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被發行。在這個過程中,買賣雙方已經不再關心作品背后的IP方是否存在,不再思考作品的“真實價值”。
在聯盟鏈場景下,場外交易滋生,一些人不顧“限制交易”的規則倒買倒賣,原本用于數字內容保護的技術,被一群號稱“藏家”的賭徒“妖魔化”。
NFT初出茅廬,錯誤的發展思路或是目前NFT將面臨的最大危機。
對NFT的錯誤發展思路之一是將其看成一種“發幣”行為。NFT的特點是“非同質化”,即賦予底層數字資產唯一性和真實性,并允許數字資產用于衡量價值和流通。但不乏有聞風而動的投機者將其看成一種“發幣”的融資機會,屢創新高的NFT產品更是加強了市場的不良風氣。
將粗制濫造的數字畫作、音頻或者視頻進行通證,并發行以獲得收入。投機者紛紛挽手進行押注,而觀望者正在等待擊鼓傳花的最后輸家。市場上,一副像素級作品或“無厘頭”作品被天價交易。但,創作的門檻從來不低,對待NFT的錯誤態度或將使其成為一種廉價的工業品。
對于NFT的另外一種誤解是“金融化產品”。NFT能夠作為抵押貸款的底層資產,允許出借獲得收益。將NFT的版權內置在智能合約中,擁有者能夠通過NFT實現現金流收入和資產的增值。碎片化NFT能夠將NFT的底層權利切割,允許玩家部分持有。各種結構化金融產品的邏輯被套在NFT上。雖然構建這些NFT的初衷是為了提高流動性,降低參與者的進入門檻。但另一方面,這確改變了NFT的本質,數字作品從陽春白雪的殿堂變成下里巴人的集市。
“藝術品交易商和賭徒沒什么區別,他們研究一下藝術的基本形式,看看雜志,隨便聽聽別人的評論,然后就開始碰運氣。”
——里森畫廊創始人Nicholas Logsdail
捍衛NFT
在NFT市場的風口上,少不了前赴后繼的投機者和炒作者,面對巨額利潤,他們期待掀起新的浪潮,并從中獲利。但同時還有另外一撥人,他們深知NFT炒作的危害,也清楚瘋狂生長的終點是消亡。他們呼吁市場回歸理性,NFT回歸IP價值本身。
9月24日,一位ID名為“街舞怪才”的用戶在拍賣平臺發布“亞運會火炬”的相關競價處置信息,通過左手掛單、右手喊單的方式,一手策劃了一場虛假的高價拍賣會,該“火炬”對外顯示的拍賣價一度達到300萬元。緊接著,螞蟻鏈與阿里拍賣聯手下架對應違規商品并對用戶進行相應違規處理。
在隨后的《嚴正聲明》中,螞蟻鏈針對炒作亂象擺明態度,呼吁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我們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數字藏品炒作,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以數字藏品為名,實為虛擬貨幣相關活動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數字藏品商品價格惡意炒作,用技術手段確保商品價格反映市場合理需求;堅決抵制任何形式將數字藏品進行權益類交易、標準化合約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反對數字藏品金融產品化。”
——螞蟻鏈聲明
NFT會是曇花一現還是成為不朽的創新,此刻正處弦上。NFT作為新生的事物,發展初期的模式奠定了其未來的成長空間。對其進行炒作來賺取快錢終是不長久的。
但正如螞蟻鏈聲明中所提到,“炒作違背基本的價值規律,虛火上升對社會有害無益。”
螞蟻鏈的“三不做”聲明猶如平地驚雷,叫住了一眾執意走向歧路的投機者和不知所向的消費者,體現了其抵制NFT炒作的決心。但力挽狂瀾,僅靠幾家公司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整個市場的規范和合作。參與者需要提高修養,行業協會和企業也需要維護市場的秩序,樹立市場道德體系,謹防欺詐或金融風險。
“畫既不求名又何求利?每見吳人畫非錢不行,且視錢之多少為好丑,其鄙已甚,宜其無畫也。”
——華翼綸《畫說》
NFT是數字世界走向文明的產物。當數字走向現實,NFT難免沾染社會的貪婪、逐利、浮躁與喧囂,但作為未來世界文明的產物,它需要被捍衛、不斷充實和發展。
Tags:
30秒快讀 1 通過VR、AR、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現實中的你,可以以另一種身份“活”在元宇宙里。 2 從誕生起,元宇宙會被各國政府天然警惕,并被納入監管范圍,“蒙眼狂奔”是不可能的。 元宇宙應該是一個由政府、企業、互聯網原住民共同建設和發展的第二空間。 算法是理性客觀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頭條 ▌工信部:推動區塊鏈技術產業創新發展 金色財經報道,9月27日,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區塊鏈創新應用發展論壇在京召開。信息技術發展司王建偉副司長參加論壇并致辭。下一步,信息技術發展司將圍繞落實《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大工作力度,深化技術應用、夯實產業基礎、培育產業生態、促進融合發展,推動區塊鏈技術產業創新發展。
Theblockresearch研究員Eden Au近日回顧了DeFi指數DPI的發展,以及其成功和不足之處。 金色財經匯總其主要結論如下: 1、DeFi Pulse Index (DPI) 市值達到2億美元,成為事實上的DeFi指數。 2、DeFi在加密領域的市值占比仍然很小(1.8%),盡管不可忽略 ,所以許多投資者都想尋求參與DeFi市場的機會。
摘要 繁榮下的危機 NFT,即Non-Fungible Token,中文名為非同質化通證。“通證”即通過區塊鏈技術,為照片、視頻、音頻和其他類型的數字文件建立經過驗證的被公開證明的所有權。 “非同質化”使得這種數字資產缺乏互換性,能夠為其提供唯一性的證明。原本無限可復制的數字世界至此通過NFT形成了有“價值”的數字資產。
“一個充滿機會的世界,唯一缺少的,就是發現價值的眼睛” Web3.0?的快速發展,新事物層出不窮。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種新產品的宣發信息。那么如何捕捉行業趨勢,在項目初始階段找到?“有潛力”?的項目? 今天來分享一些有效的信息渠道和工具。
原文標題 | 《區塊鏈應用:參數保險》 原文作者 | Anh Le 編譯出品 | 白澤研究院 參數保險的市場規模潛力巨大,因為疫情的快速傳播幾乎傷害了世界上所有國家(例如東亞和太平洋、北非、拉丁美洲、中東、歐洲和中亞)。但是我們沒有一種可擴展且有效的方式來將保險自動化,所以這也導致了保險公司越來越多的采用參數化保險。
“如果區塊鏈這么大”,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螞蟻鏈展位的工作人員用雙手在筆者面前比劃了一個圓圈。“那么,螞蟻鏈這么大!”他順勢比劃了更大的一個圓圈。 見筆者一臉疑惑,他笑著解釋說,區塊鏈本身并不能解決所有的信任問題,在它的外圍其實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保證信任體系的健康與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