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消息,美國的兩黨基礎設施法案計劃通過加密貨幣稅收籌集約280億美元。據相關人士透露,該稅收將指向加密貨幣持有人及加密貨幣交易所。
根據流出的法案草案副本,美國擬轉讓任何數字資產的經紀人都需要根據修改后的信息報告制度提交申報表。該草案將數字資產定義為“任何價值的數字表示,記錄在加密安全的分布式賬本上”或相關技術。
中幣(ZB)研究院認為,該草案的描述可能意味著加密貨幣的交易將被公之于眾,同時對籌措加密貨幣資金也與加密貨幣本身的價值越來越大有關。美國極有可能以加密貨幣來支撐更加強力的稅收政策。
漫畫作者Todd McFarrlane和藝術家Steve Aoki推出基于Solana的NFT市場:金色財經報道,漫畫作者Todd McFarrlane和音樂家兼藝術家Steve Aoki合作推出了基于Solana的NFT市場OddKey。OddKey將專注于創作者擁有的資產,包括McFarlane's Spawn和其他未公開藝術家的原創作品。[2021/11/10 6:42:19]
7月30日消息,目前該銀行管理超過40萬億美元資產的美國道富銀行準備向其私人客戶提供加密服務。據悉,道富銀行是世界上最大的托管機構之一。2021年 6月初,道富銀行新成立數字金融部門State Street Digital,該部門將專注于加密貨幣、央行數字貨幣、區塊鏈、DeFi等領域。
同日,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的相關負責人對比特幣ETF作出了預測,他認為比特幣ETF將在2021年底前獲批。據中幣(ZB)研究院了解,目前紐約梅隴銀行已經收到了來自其資產管理和機構客戶對加密貨幣相關服務的巨大需求。目前,該行正在探索如何讓比特幣ETF獲得批準,以加強其為客戶服務的數百萬美元產品的管理。
7月30日,據中幣(ZB)研究院從FoxBusiness有線電視網絡獲得的消息,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和比特幣支持者Cynthia Lummis表示,大規模的政府支出正在加速加密貨幣的采用。
中幣(ZB)研究院認為,建立一個加密監管沙箱并支持吸引比特幣礦工有助于推動公民將價值存儲在數字資產中,目前美國近乎不可阻擋的通貨膨脹將勢不可擋地把美國人民推向數字資產。
受近期市場回暖的影響,加密貨幣機構投資劇增。
7月30日消息,加密貨幣借貸平臺 Vauld 獲 2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7月30日消息,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視頻協議Livepeer宣布完成2000萬美元B輪融資。Livepeer成立于2017年,據悉B輪融資使Livepeer迄今為止的總資金達到3100萬美元。
7月30日消息,Genesis加密資產公司宣布已經完成1.2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這項投資由Kingsway Capital領投,Genesis公司計劃利用這筆資金在美國和北歐地區購買設備并建立新的數據中心。此前,中幣(ZB)研究院報道了該公司最近從制造商Canaan購買了約10,000臺礦機的相關事件,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Genesis不斷的進行礦機采購和安裝,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該公司的算力至少將至少增長100%。
Tags:
區塊鏈游戲正在徹底改變游戲世界,為游戲玩家設定新的安全標準,并釋放一種令人興奮的潛力——貨幣化。 區塊鏈游戲的主要優勢之一是代幣經濟學,即玩家賺取代幣作為實現游戲目標或參與游戲生態系統治理 (DAO) 的獎勵。 代幣還可用于購買、出售或創建數字資產,然后可以將其鑄造為NFT。 這種針對玩家的貨幣化被稱為Play to Earn(或者P2E)。
8月5日,騰訊安全在京舉辦了安心平臺發布會并發布了安心農品計劃。該計劃通過安心平臺的為各地農產品賦能,而安心平臺使用的技術框架中,區塊鏈是最主要的能力。 接下來,我們拆解一下騰訊安心平臺,來看一下,區塊鏈究竟發揮了什么作用。
融資9億美元的FTX聯合創始人告訴你DEFI生態還需要什么?。
7月30日消息,美國的兩黨基礎設施法案計劃通過加密貨幣稅收籌集約280億美元。據相關人士透露,該稅收將指向加密貨幣持有人及加密貨幣交易所。 根據流出的法案草案副本,美國擬轉讓任何數字資產的經紀人都需要根據修改后的信息報告制度提交申報表。該草案將數字資產定義為“任何價值的數字表示,記錄在加密安全的分布式賬本上”或相關技術。
7月22至25日,2021中國國際數字和軟件服務交易會在大連舉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國有銀行組團現身參展,組成數字人民幣展區,通過各種場景和技術手段展示推廣數字人民幣的應用。
對于DeFi的用戶和評論者來說,一個清晰的未來正在浮現——DeFi衍生品將消費并取代任何可以提供預言機價格的市場。 現在,很明顯,數據關系將在許多DeFi協議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些協議希望創建超越加密價格饋送的有意義的產品。 在信息時代,數據戰爭已經在許多不同的戰場上展開。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預言機提供商、傳統金融公司和金融協議即將展開的金融數據戰爭。
在過去十年中,科技公司進入金融服務行業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現象。這一趨勢在中國最為顯著,有兩家大型科技公司已經成為重要的市場參與者,尤其是在支付服務領域。本文研究了推動這一發展趨勢的因素,以及中國的經驗是否適用于其他地區,并由此得出了幾點經驗。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微信ID:ruc_fintech)對報告核心部分進行了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