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交易所 以太坊交易所
Ctrl+D 以太坊交易所
ads
首頁 > ADA > Info

高盛申請「DeFi和區塊鏈股票ETF」遭群嘲

Author:

Time:

國際知名投行高盛集團在DeFi(開放式金融)領域落下的腳印被人發現,皆因它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一紙申請。

7月26日,SEC官網上出現了「高盛創新 DeFi 和區塊鏈股票 ETF」申請的初步說明書。

最初,這個消息被解讀出一絲「傳統投行布局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意思,而細讀高盛的說明不難發現,盡管這支基金以「區塊鏈技術的實施和金融數字化」為主題,但追蹤的指數并不與區塊鏈、DeFi以及與這兩個新概念有密切關系的加密資產直接相關,它追蹤仍然是上市的公司股票表現。

該基金的指數由德國的指數提供商Solactive AG 創建,旨在讓投資者持有那些參與區塊鏈和去中心化金融技術的公司的股票頭寸。目前,高盛還未對外公布具體有哪些公司被納入指數成分,但Solactive AG此前提供的「區塊鏈科技表現指數」的成分均由上市科技公司組成。因諾基亞因出現在該指數成分表中,導致高盛對區塊鏈和DeFi的理解遭遇群嘲。

現實是,目前已經上市的原生區塊鏈技術企業并不多,概念股倒是不少。相比已經借助區塊鏈網絡將特斯拉、蘋果、阿里巴巴等證券及相關指數運行到鏈上的DeFi應用,高盛的這支「DeFi和區塊鏈股票ETF」就顯得噱頭十足但步子太小。

當然,對于高盛來說,在受監管規制的現實下,申請這樣一支「創新」基金反映出這家傳統投行已經開始對新金融范式進行探索,探索的深入性有待考證,但高盛對加密資產的興趣已然與三年前不同。

就在高盛「創新 DeFi 和區塊鏈股票 ETF」提交申請的幾天前,該集團對150多名家族理財室決策者進行了首次調查,得出結論——在考慮到通貨膨脹,大約2/3的家族理財室認為,加密資產將成為對沖通脹的一種投資組合解決方案。

美國東部時間7月26日,「高盛創新DeFi和區塊鏈股票ETF」的申請初步說明書出現在SEC的官網上,媒體快速捕捉到了這一信息。

Mark Cuban認為加密市場設置白名單“是個好主意”,Compound總法律顧問并不贊同:9月17日消息,億萬富翁Mark Cuban發推稱:“任何關于加密監管的討論都必須從以下事實開始:已經存在反欺詐法律,而且‘加密’并非鐵板一塊。”對此有網友回復道:“為什么不建立兩層智能合約市場呢?所有這一切可能只需要為受監管的合約提供一個單獨的白名單,或許還需要為智能合約審計公司提供一個‘監管標準’認證。”Cuban對此回應稱:“這是個好主意。如果它適用于股票,為什么不適用于加密貨幣?”

Compound總法律顧問Jake Chervinsky解釋道:“沒有去中心化,根本就沒有理由費心使用區塊鏈。這是一個金融科技概念,不是加密貨幣。DeFi的魔力來自于它的無邊界、無許可、抗審查的本質。如果沒有這些,我們就不會構建任何新的或有趣的東西。這不是人們來加密的目的。要么去中心化,要么就是失敗。”[2021/9/17 23:31:48]

乍一看,高盛的這支ETF基金瞄準了DeFi和區塊鏈,但事實上,這家國際知名投行在說明書中言明,該基金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指數由受監管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數據構成,創建的目的是尋求與Solactive公司的去中心化金融和區塊鏈指數表現密切對應的投資結果。

高盛向SEC提交的DeFi和區塊鏈股票ETF申請

高盛在申請說明書表示,該基金將至少 80%?的資產(不包括證券借貸所持有的抵押品)投資于相關指數中包含的證券以及代表相關指數中的存托憑證和相關股票,以實現投資目標。

基金追蹤的指數由德國的指數提供商Solactive AG提供,這些指數是「為了給那些與『區塊鏈技術實施和金融數字化』這兩個關鍵主題一致的公司提供敞口。」

ZEC跌破59美元關口:火幣全球站數據顯示,ZEC短線下跌,跌破59美元關口,現報58.98美元,日內跌幅達到1.8%,行情波動較大,請做好風險控制。[2020/11/12 12:22:53]

高盛還在其中定義了「這兩個關鍵主題」:區塊鏈技術被定義為分布式賬本的底層技術,適用于支付、貨幣等依賴可信中介的領域和行業;金融數字化被定義為傳統金融服務的數字化轉型,包括支付、交易服務、貸款和保險的支持和交付。

即便加密資產與區塊鏈技術和DeFi密切相關,但從說明書中的定義和基金指數構成指數看,高盛的「創新DeFi和區塊鏈股票ETF」基金與加密資產無關,這支ETF的申購與交易也均在傳統金融場所中完成。

既然是一支指數基金,那么就必然存在基金追蹤的指數,那么這個指數成分與區塊鏈有什么關系?

高盛的申請中披露,Solactive AG負責確定指數的組成部分,而構成指數的成分股公司首要滿足的條件就在受監管的證券交易所上市;此外,這些指數成分股公司的股票還要滿足一定的市場要求——最近6個月內平均日交易量至少為100萬美元,總市值至少為5億美元。為了盡量減少指數中與主題無關的風險,這些公司不得被FactSet行業和經濟部門歸類為某些行業。

如何驗證這些指數成分股公司與「區塊鏈技術實施和金融數字化」主題相關?

高盛寫明了Solactive AG的方法——使用描述主題及其專有自然語言處理算法的關鍵字來篩選公開可用信息,比如適用監管機構或某些發達市場的主要證券交易所提交的監管文件、學術期刊和專利申請,以確認指數成分股公司中已經或預計將大規模涉及主題。此外,Solactive AG還會篩選其他公司和或第三方信息,以驗證指數成分股公司與主題的相關性,無法驗證與主題的相關性的證券將從中刪除。

符合上述條件后,每個公司會被分配一個與主題相關的分數,得分最高的公司被納入指數。最終,指數成分股公司按市值加權,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公司,個股權重最低為0.5%,最高為2%,其他公司為3%。

可見,這支基金仍然是一個區塊鏈概念型的ETF。Solactive AG會對指數定期進行重組和再平衡,盡管該公司及高盛都還沒有披露哪些公司會被列入這支「DeFi和區塊鏈股票ETF」基金追蹤的指數成分,但這家德國的指數提供商已經有一項與區塊鏈相關的指數,名為「Solactive區塊鏈科技表現指數」,包含了20家主體。

Solactive區塊鏈科技表現指數的成分構成

有趣的是,這個指數成分表中所呈現的均為美股上市企業,排在前5名的分別是埃森哲、阿里巴巴、谷歌、百度和思科,其中阿里巴巴和百度在區塊鏈專利方面的確榜上有名,但從這些公司的主營范疇看,仍屬傳統科技行業;在這個指數成分表中,英特爾、聯想、微軟也在其中,甚至還有諾基亞這樣的老牌手機制造商;除此之外,一直在爭取推進穩定幣Libra發行的Facebook也在其中,算是與區塊鏈和加密資產最沾邊的一家公司。

有了如此的區塊鏈指數先例,業內對Solactive提供指數、高盛創建的「DeFi和區塊鏈股票ETF」的興趣大減,從目前披露的信息看,這支基金既不會誕生在區塊鏈鏈上,也不會與DeFi應用沾邊,名字好聽,但這支ETF的區塊鏈含金量明顯不足。

由于擔心高盛會將諾基亞、Paypal、Visa、萬事達卡等傳統企業和金融主體納入DeFi的ETF基金中,加密資產愛好者開始在Twitter上用段子和表情包群嘲高盛對DeFi的理解。

推特網友對高盛理解DeFi的調侃

在海外的輿論場中,有評論者因為「創新DeFi和區塊鏈股票ETF」基金徒有其名而批評高盛欺詐。Nansen的數據分析師兼首席執行官Alex Svanevik 就稱高盛的行為是「騙局」,「如果像這樣的騙局可以在受監管的實體中進行,那么監管的意義何在?」

高盛的這支新ETF能否通過申請還有待SEC審查,但或許也正是監管審查,這家傳統投行在將DeFi和區塊鏈融入傳統金融工具時才「徒有其表」。對于加密資產,高盛并不是外行。

早在2017年10月,高盛首次表露了對加密資產交易公司的興趣,甚至想要建立專門的交易部門。2018年5月,有消息稱高盛將使用自己的資金代表客戶從CBOE和CME交易比特幣期貨產品;3個月后,高盛直接表態,將推出加密資產托管服務。但到了當年9月,高盛卻步了,決定放棄建立加密資產交易部門的計劃。對此,「熟悉此事的人士」稱,高盛做此決定系因加密資產在美國的監管層面仍處于灰色地帶。

隨著全球監管越來越關注加密資產,2021年風靡起來的DeFi也開始進入監管視野。今年7月,日本金融監管機構發布報告暗示可能將出臺針對DeFi的法規;今年6月,泰國明確表示要監管DeFi;同月,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官員聲明,在美國未經許可的 DeFi 市場可能是違法的;不久前,以太坊鏈上的DeFi代表、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發布公告表示,將對部分Token做出限制,外界將此解讀為監管要開始針對DeFi進行規制。

可見,DeFi也好,區塊鏈也罷,無論多么去中心化,終究存在一個創建主體,這些主體也是監管防范風險和打擊犯罪的抓手。而對于本身就在監管治下的高盛來說,嚴格遵守監管規則更是自不必說。

從推出「DeFi和區塊鏈股票ETF」的意愿看,高盛對區塊鏈和開放式金融(DeFi)釋放出了興趣,盡管,這種興趣目前還只停留在概念階段。但對附著在區塊鏈上的加密資產,這位傳統玩家在最近兩年內一直在以小碎步的方式朝之接近。

就在提出「DeFi和區塊鏈股票ETF」之前的幾天,高盛對150多名家族理財室決策者進行了首次調查,「在考慮到通貨膨脹,大約三分之二家族理財室認為,加密資產將成為對沖通脹的一種投資組合解決方案。約40%的全球受訪者也將貨幣貶值視為頭等大事,其中超過40%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投資加密資產。」

此前,海外媒體Coindesk援引兩名知情人士說法報道稱,高盛的主要經紀部門正在為歐洲的一些對沖基金客戶清算和結算加密資產交易所交易產品?(ETP)。消息人士稱,目前向有限數量的客戶提供這些服務,該銀行一直在內部審查此事,因為它著眼于向更多客戶推出這些服務。

在多只比特幣ETF申請幾年都沒有通過SEC審查的背景下,高盛以DeFi和區塊鏈概念包裝的ETF,盡管看上去名不副實,但客觀上或許會帶來對監管進行一次試探的作用。

Tags:

ADA
金色觀察丨奧運來啦 讓我們聊聊加密、區塊鏈和體育那些事

金色財經  區塊鏈7月22日訊  時光飛逝,在延遲了一年之后,日本東京奧運會終于將要拉開帷幕,這一全人類關注的偉大盛事必將成為今年夏天的熱點。而對于加密和區塊鏈行業從業者而言,看似他們從事的行業與體育毫不相關,但其實這兩個領域有不少合作空間,也能相互提供彼此所需。

以太坊倫敦升級:隨之生效的以太坊EIP-1559是什么

昨晚 8 時,以太坊主網于區塊高度 12,965,000 完成倫敦硬分叉升級,這次升級使得以太坊 EIP-1559 提案開始生效,這也意味著距離 PoW 轉 PoS 更近一步。 過去的一年里,除了 BTC 一如既往穩坐王位,DeFi 則是貫穿一整年的狂歡熱點。

Celer cBridge 主網上線:無縫橋接跨鏈和跨層流動性

Celer cBridge v1.0版本今天正式主網上線!用戶可以立即使用cBridge在Ethereum、Arbitrum、Binance Smart Chain以及Polygon進行高速低成本跨鏈和跨層轉賬。 cBridge將會在短期內支持更多的layer2和layer1區塊鏈的跨鏈轉賬。

高盛申請「DeFi和區塊鏈股票ETF」遭群嘲

國際知名投行高盛集團在DeFi(開放式金融)領域落下的腳印被人發現,皆因它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一紙申請。 7月26日,SEC官網上出現了「高盛創新 DeFi 和區塊鏈股票 ETF」申請的初步說明書。

以太坊倫敦硬分叉EIP-1559、3198、3529、3541、3554升級

以太坊預計在2021年8月4日在區塊高度 12965000 進行的倫敦硬分叉升級。此次倫敦升級包含5項EIP,分別為修改手續費規則、降低Gas退款,修改智能合約操作碼相關內容和推遲難度炸彈等,其中 EIP-1559影響最大。

Uniswap已經為其流動性提供者帶來超過10億美元費用

自2018年11月推出以來,Uniswap已為流動性供應者創造了超過10億美元的費用。隨著以太坊最近的倫敦升級在8月5日上線,目前在以太坊DApp銷毀率方面,Uniswap v2以2344個以太(750萬美元)排名第二。 領先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已經成為第一個為流動性供應者產生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平臺費用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

金色觀察丨美國基礎設施法案真會影響比特幣?未必

金色財經 區塊鏈8月10日訊   區塊鏈數據顯示,盡管美國監管機構有很大可能性實施加密稅收計劃,但機構投資者還是愿意回歸比特幣。

ads